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题组训练:第2讲_考点4_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液体的配置专题测试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液体的配置专题测试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液体的配置专题测试一、单选题1.实验室需配制480 mL-1Na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mol LA.用托盘天平称量19.2 g NaOHB.待NaOH全部溶解后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C.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会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D.摇匀后发现液面略低于刻度线,应再加水到达刻度线2.下面是某同学在配制100mL 1.00mol/L NaCl溶液时的操作细节,其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操作是A.操作前清洗容量瓶后有少量蒸馏水残留。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颠倒。

C.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3.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以下六项中的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分刻度线A.②④B.①③⑥C.①②④D.①③⑤4.将12 mol·L-1的盐酸(ρ=1.10 g·cm-3)50 mL稀释成6 mol·L-1的盐酸(ρ=1.055 g·cm-3),需加水的体积为()A.50 mL B.50.5 mL C.55 mL D.59.5 mL5.以下六项中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①③⑤6.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A.量筒B.温度计C.酸式滴定管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A.容量瓶没有充分干燥B.称量氢氧化钠过程用时过长C.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容量瓶内D.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大的是①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定容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③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俯视④将量筒、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转移至容量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10.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11.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x mL,仰视时读数为y mL,俯视时读数为z mL,若y<x<z,则所用仪器可能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量筒D.以上仪器都不是12.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g以下用游码),那么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5% B.7.5% C.14% D.7.1%13.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有关操作所用仪器错误的是A.研磨B.称量C.加热D.冷却14.配制100mL 1mol/L NaOH溶液必须的仪器是()A.量筒B.试管C.容量瓶D.分液漏斗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盛过Na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D.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二、实验题16.硫酸铜是一种具有很多用途的化学物质,在工业领域(涂料工业、印染工业及有机工业)和农业领域(配制杀菌剂)都有广泛应用。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以致用是我们化学学习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配制480 mL 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 g·cm -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144 g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配制溶液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 .该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 -12.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31.84 g cm -⋅)配制180 mL 2.5 mol L -⋅的稀硫酸。

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25 mL 量筒 ②10 mL 量筒 ③50 mL 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 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⑧80 mL 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⑥③⑦⑤⑥B .①⑤⑦⑥C .②⑥③⑦⑤D .④③⑦⑧⑥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或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条件B .探究燃烧的条件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I:除去Cl2中的HCl B.实验Ⅱ: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C.实验II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D.实验Ⅳ:分离乙酸乙酯-乙醇混合物5.取VmL某溶液(其质量分数为A%),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质量分数为0.6A%,则原溶液的密度(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A.大于1g/cm3B.等于1g/cm2C.小于1g/cm3D.无法确定6.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1.0mol·L-1 Na2CO3溶液500mL。

假如其他操作都准确无误。

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称取在空气中久置的碳酸钠晶体143.0 gB.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C.转移溶液时,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洗涤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7.实验室里需480mL 1.0mol/L NaOH 溶液,若用固体NaOH 配制,则应取NaOH 的质量为( ) A .19.2g B .20.0g C .29.6g D .39.2g8.化学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锌(含有少量铜)的纯度,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B .用装置乙配制100mL 3mo1•L -1的稀硫酸C .用装置丙称量一定质量的粗锌D .用装置丁测量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 9.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其包装说明如图所示。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答案】C【解析】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B项,应用烧杯、玻璃棒配制该盐酸溶液;D项,少量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需480 mL 0.1 mol·L-1硫酸铜溶液,则需要称量7.68 g硫酸铜固体B.100 g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用水稀释到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需要水100 gC.将10 g CuSO4溶解在90 g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D.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将浓硫酸转移至烧杯后须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烧杯【答案】C【解析】应选择500 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硫酸铜的质量为0.5 L×0.1 mol·L-1×160 g·mol-1=8.0 g,A错误;由c1×m1ρ1=c2×m2ρ2,且ρ1≠ρ2可知,m2≠2m1,B错误;将10 g CuSO4溶解在90 g水中,溶液的质量是100 g,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C正确;量取的液体倒出的量就是所读的量,不能洗涤,D错误。

3.实验室配制500 mL 0.4 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物质的量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物质的量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考点二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正确判断溶质并计算其质量,如用CuSO 4·5H 2O 配制CuSO 4溶液:溶质是CuSO 4,用来配制溶液的是CuSO 4·5H 2O ,所以计算和称量的是CuSO 4·5H 2O 的质量。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1)计算:注意有效数字的运用。

(2)称量:①天平的正确使用:调平;左物右码;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②m (待测物体)=m (砝码)+m (游码)。

(3)溶解、稀释:溶解、稀释都只能在小烧杯中进行,且要等溶液的温度降至室温。

(4)转移、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要同时洗涤。

(5)定容: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7)装瓶:配制好的溶液要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3.误差分析 以c (B)=n (B )v为依据进行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2.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3.三种计算(1)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标准状况下,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V 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c =1 000ρV 22 400+MVmol·L -1。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 =1 000ρwM(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ρ为溶液的密度/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1)。

(3)稀释定律。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第2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第2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第2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考纲要求1.理解溶液的含义。

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 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实行相关误差分析。

3.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行相关计算。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突破疑难 内容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溶解度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 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单位 mol·L -1g 计算公式 c =n Vw =m (溶质)m (溶剂)×100%S =m (溶质)m (溶剂)×100 g(二)深度思考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 硫酸铜溶质。

(2)0.4 mol·L -1 NaCl 溶液中的0.4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1 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0.4 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5%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0.4 mol·L -1_。

2.正误判断,准确的划“√”,错误的划“×”(1)1 L 水中溶解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 -1( × ) (2)将25 g 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3)在100 mL 的烧杯中,加入10 g 食盐,然后注入90 mL 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 × )(4)将40 g SO 3溶于6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5)将62 g Na 2O 溶于水中,配成1 L 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 ) (6)T ℃时100 g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NaCl 的质量为m g ,则该温度时,NaCl 的溶解度是m g( × )(三)易错警示1.c =nV 中的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 专题2 微专题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  专题2  微专题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高考题组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2019·江苏高考)将 4.0 g NaOH 固体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 1.000 mol·L-1 NaOH 溶液 B.(2019·天津高考改编)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的定容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C.(2018·浙江选考)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 D.(2018·全国卷Ⅱ)配制 250 mL 0.400 0 mol·L-1 NaOH 溶液的实验过程:称取 4.0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解析】选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固体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A 项错误;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中,B 项错误;容量瓶洗净后不需 要进行干燥处理,可直接使用,C 项错误。
(2)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漏、洗涤,但不能润洗; ②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的温度应为室温,玻璃棒要靠在瓶颈刻度线以下。 2.容量瓶的使用 (1)查漏操作
(2)容量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③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3.容量瓶读数误差的图示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3.(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 3 月份月考)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 0.5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 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碳酸钠晶体质量 100 g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移液时,没有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进行冲洗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选 B。配制 0.5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 1 000 mL,需称取 Na2CO3·10H2O 质量 143 g, 称取 100 g 碳酸钠晶体,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 偏高,B 符合题意;未冲洗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会造成碳酸钠损失,浓度偏低;发现 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少量水导致浓度偏低。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通用版) (解析版)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通用版) (解析版)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考点导航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轮回顾:强基固本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溶液的六种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溶液的八步操作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并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并贴签。

(3)容量瓶使用的两个“不能”①容量瓶是精确配制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稀释和长时间贮存液体。

②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所配溶液的体积一定要与容量瓶的容积相同。

(4)明确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与方法2.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易错点聚焦溶液配制操作的注意事项(1)仪器的选用要注意思维有序,从配制步骤角度排查还需要的仪器。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刻度线以下并接触瓶壁,但玻璃棒不能接触瓶口。

(3)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有任何引起误差的操作均应重新配制。

(4)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NaOH在称量纸上称量;左码右物(用游码);洗涤或转移时溶液溅出;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超过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吸出液体;定容时仰视;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5)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错误操作:砝码生锈;定容时俯视;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二轮突破:强弱克难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常考点分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填写缺少的仪器一般从以下三种仪器中选择: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填写时一定要注明容量瓶的规格。

2.误差分析的来源(1)导致c B偏低的错误操作:垫滤纸称量NaOH固体;左码右物(用游码);称量时间过长(潮解);洗涤或转移时溶液溅出;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超过刻度时用滴管吸出液体;定容时仰视;定容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2)导致c B偏高的错误操作:砝码生锈;定容时俯视;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3)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务必确保按眼睛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的顺序,做到“三点一线”。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必刷卷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必刷卷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必刷卷一、选择题(共17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B.定容时俯视C.定容时仰视D.容量瓶水洗未干燥2.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100mL,21.2g D.500mL,100.7g3.实验室中配制250mL0.50mol•L﹣1的H2SO4溶液时,无须使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胶头滴管C.容量瓶D.试管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称量25g烧碱固体C.量取109.3ml稀盐酸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5.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A.玻璃棒B.容量瓶C.圆底烧瓶D.胶头滴管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7.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是A.锥形瓶B.容量瓶C.电子天平D.漏斗8.实验室里需用480 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用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g硫酸铜,配成500mL溶液B.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C.称取12.5 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D.称取12.0 g胆矾(CuSO4·5H2O)加入500 mL水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B.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没有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容量瓶中洗干净后仍留下一点水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10.实验室欲配制100mL1.00mol/ L Na2CO3溶液。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0 g Na2CO3固体B.将Na2CO3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C.定容时俯视液面,所得溶液浓度偏高D.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液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溶液B.将56g KOH溶于1L水,所得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灼烧至无色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某物质在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焰呈紫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钾离子12.实验室需要480mL 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配制步骤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在小烧杯中称量2g氢氧化钠固体B.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选用500mL容量瓶,移液时玻璃棒末端在刻度线以上某一位置D.摇匀时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左右摇动几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B.用玻璃棒蘸醋酸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pHC.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再进行实验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14.某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在烧杯中溶解、放置、转移溶液后忘记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15.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取出试剂瓶中的金属钠,切取少量后把剩余的金属钠放回原试剂瓶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C.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CCl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立即进行分液操作D.使用416.有一种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方法需测定NaCl晶体的体积,具体步骤为:准确称出mgNaCl晶体粉末并置于定容仪器a中;用滴定管b向仪器a中滴加某液体c至a仪器的刻度线,即可测出NaCl固体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题组训练·考能]
题组一仪器的使用及溶液的配制
1.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500 mL 0.5 mol·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则方框中操作的位置为()。

A.①与②之间B.②与③之间
C.④与⑤之间D.⑤与⑥之间
解析图中操作表示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后,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应在④与⑤之间。

答案 C
2.某同学实验需要450 m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配制该溶液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A.100 mL量筒、烧杯、玻璃棒
B.托盘天平、500 mL容量瓶
C.酒精灯、漏斗、导管
D.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操作步骤分析所用实验仪器。

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答案 C
—————[失分防范]————————————
(1)称量物体时应“左物右码”,腐蚀性物质应放在玻璃器皿中;
(2)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溶解、稀释和贮存液体;
(3)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仰视体积大浓度小、俯视体积小浓度大。

(4)如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接触瓶口。

(5)在使用容量瓶的过程中,如需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住瓶颈刻度线以上部位,以免瓶内
液体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不准确。

(6)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题组二误差分析
3.需要配制500 mL 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实际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45 mol·L-1。

可能原因是()。

A.定容时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
B.容量瓶没有烘干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放反了
D.定容时仰视读数
解析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A错误;容量瓶没有烘干,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错误;本实验需称量10.0 g氢氧化钠固体,不用游码,砝码放反对结果没有影响,C错误;定容时仰视读数,读数小于实际体积,即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正确。

答案 D
4.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 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A项取得样品质量偏小,使溶液浓度偏低;B项液体飞溅出,会损失一部分KMnO4,使溶液浓度偏低;C项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量较少浓度偏高;D项加水量过多,使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 C
—————[思维建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