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拓展提高 3

合集下载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三条边和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够运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解法。

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元素关系。

正确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建筑、测量等场景,如高楼大厦的高度测量、山坡的坡度计算等,引出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直角三角形。

2、复习回顾(1)复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

3、讲授新课(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可以确定?从而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²+ b²= c²(其中 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 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A = a/c,cos A = b/c,tan A = a/b(3)例题讲解例 1:在 Rt△ABC 中,∠C = 90°,a = 3,c = 5,求 b 和∠A、∠B 的度数。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完整版】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完整版】

小组合作问题1:
你能否编一道“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让别的同学验证一下,看是否能求出其它元素?
小组合作问题2:
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向角问题) 各小组汇总、归纳解题方法。

三、能力拓展
近日,A 城气象局测得龙卷风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向240公里的B 处,正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60º的方向转移。

距离沙尘暴中心150公里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

问:A 城是否受这次龙卷风的影响? 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西 东

B
A
O。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2)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教学难点(1)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

(2)灵活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的图片,如金字塔、桥梁、山坡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已知的条件求出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元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直角三角形。

2、知识讲解(1)直角三角形的元素直角三角形有六个元素,分别是三条边和三个角。

其中,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其余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2)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①勾股定理:a²+ b²= c²(其中 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②锐角关系:∠A +∠B = 90°③边角关系:sin A = a/c,cos A = b/c,tan A = a/b(3)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讲解例 1:在 Rt△ABC 中,∠C = 90°,a = 3,c = 5,求 b 和∠A、∠B 的度数。

解直角三角形三《坡度、坡角》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三《坡度、坡角》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坡度、坡角)》教学设计解直角三角形(三)一、教学目标1、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坡度问题.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决有关坡度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坡度的有关术语.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 合作探究:1、理解坡度、坡角的概念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表示。

即i=,常写成i=1:m的形式如i=1:2.5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坡度i与坡角α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答:i=h=tanl2、例题解析例1、一种坡屋顶的设计图如图所示. 已知屋顶的宽度l为6m,坡屋顶的高度h为√3 m. 求斜面AB的长度和坡角例2、一段河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试根据下图中的数据求出坡角α和坝底宽AD .(单位是米,结果保留根号)B 4 CA E D(三)、跟踪训练: (1)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 ,堤坝高BC=50m ,则迎水坡面AB 的长度是( )(2)如图, 一山坡的坡度为i = 1∶2 . 小刚从山脚A 出发, 沿山坡向上走了240 m 到达点C. 这时 小刚上升了多少米?BE=6∠D=αi 1:3(3)拦水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坝顶宽5m,坝底宽13m,坡角30°,求这个梯形面积。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0m,斜坡AB的坡度i=1∶1,斜坡CD的坡度i=1∶√3,①求斜坡AB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②如果坝长100m,那么整个坝体有土多少立方米?(√3≈1.7)(五)小结与作业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5m,坝高20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1、求斜坡AB的坡角α,坝底AD的长。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说课课件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说课课件
习数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 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
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 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 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
新能力。
说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的解析
01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04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0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 说课课件
汇报人:小银桦
目录
CONTENTS
01 说教材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内容与过程
04 说教学重点、难点 及解决方法
05 说教学评价与反馈
06 说教学反思与总结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01
02
03
04
九年级数学是初 中数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解直 角三角形》是其 中重要的一章。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 的作业,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的选择
01
讲授法: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 生理解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和点评
02
03
练习法:学生练习解题,教师指导
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过程,学生 观察学习
04
05
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 和总结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方法:课堂观 察、学生问卷、教师自评、同行 评价等
说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的内容
0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1
是否关注学生需求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突出
0
重点,是否难易适中
2
0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内容的基础上对运用所学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的进一步探究。

通过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为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牢固掌握了勾股定理,也刚刚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但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还不熟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在本节课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2.会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学习重点:会通过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五、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元素?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_____;锐角之间的关系:∠A+∠B=_____; 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_____,cosA=_____,tanA=_____.(2)利用这些关系,除直角外,至少需要知道几个元素就可以求其他的元素了?2.重点研讨(1)已知两边例1:如图,在Rt △ABC 中,∠C = 90°,2=AC ,6=BC ,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2)已知一边和一锐角例2:如图,在Rt △ABC 中,∠C =90°,∠B =30°,b=20,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 .AB C 26A C B c a b=20 30° BAC c a b小结: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5个元素(即3条边、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 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 ),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2.由直角三角形中 求出 的过程,叫做 .3.巩固训练(1)在△ACB 中,∠C=90°,AB=4,AC=3,欲求∠A 的值,最适宜的做法是( )A.计算tanA 的值求出B.计算sinA 的值求出C.计算cosA 的值求出D.先根据sinB 求出∠B ,再利用90°-∠B 求出(2)在Rt △ABC 中,∠C=90°,∠B=35°,AB=3,则BC 的长为( )A.3sin35°B.2cos35°C.3cos35°D.3tan35° (3)在Rt △ABC 中,∠C=90°,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1)∠B=45°,c=14;(2)b=15,∠B=60°.4.延伸迁移 (1)如图,在△ABC 中, 求sinA 的值.(2)在△ABC 中,∠ABC=60°,AD 是BC 边上的高, 求△ABC 的面积.4.达标检测(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腰长为 6 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4.5 cm 2B. 39 cm 2C. 318 cm 2D.36 cm 2(2)如图,在 △ABC 中,32=AC ,︒=∠30A ,︒=∠45B ,求AB 的长.A B 410,sin 5AB AC B ===5. 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布置:(1)《作业设计》1-5.(2)选做题:《作业设计》6.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熟悉了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并为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准备,在本章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直角三角形(共30张)PPT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共30张)PPT课件

比例性质应用
利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 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实际应用举例
测量问题
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解决 测量中的实际问题,如测 量建筑物高度、河宽等。
航海问题
在航海中,利用相似三角 形原理解决船只定位、航 向确定等问题。
物理问题
在物理实验中,利用相似 三角形原理解决光学、力 学等问题,如光的折射、 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长
通过已知边长和相似比,可以求出未知边长。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角度
通过已知角度和相似关系,可以求出未知角度。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面积
通过已知面积和相似比,可以求出未知面积。
相似比计算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直接计算法
根据已知条件直接计算相 似比。
间接计算法
通过引入辅助线或构造特 殊图形来计算相似比。
解直角三角形(共30张)PPT课 件
目录
•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解直角三角形方法论述 •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 • 相似三角形在解直角三角形中作用
目录
• 复杂图形中解直角三角形策略探讨 • 拓展延伸:非直角三角形解法探讨
01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 质
直角三角形定义及特点
有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称为直角三角形。
案例三
在三角形中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通过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并
结合相似性质进行求解。
总结归纳与提高建议
总结归纳
在复杂图形中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并利用 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计算。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相似性质和 三角函数关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提高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技巧和方法,建议多做相关练 习题并总结归纳经验。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高级的数学知识 和技巧,如三角函数恒等式、极坐标等,以便更好地应对复杂 的数学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提高练习汇总

解直角三角形提高练习汇总

解直角三角形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 B.C.D.2.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B.C.D.3.如图,△ABC与△A′B′C′都是等腰三角形,且AB=AC=5,A′B′=A′C′=3,若∠B+∠B′=90°,则△ABC与△A′B′C′的面积比为()A.25:9 B.5:3 C.:D.5:34.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点D,若AC=6,∠C=45°,tan∠ABC=3,则BD等于()A.2 B.3 C.3D.25.如图,△ABC中AB=AC=4,∠C=72°,D是AB中点,点E在AC上,DE⊥AB,则cosA 的值为()A.B.C.D.6.Rt△ABC中,∠C=90°,tanA=,BC=5,则AB=()A.3 B.4 C.D.7.如图△ABC中,tan∠C=,DE⊥AC,若CE=5,DE=1,且△BEC的面积是△ADE面积的10倍,则BE的长度是()A.B.C.D.8.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BC是铅垂线,CA是水平线,BA与CA的夹角为θ.现要在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CA=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A.米2B.米2C.(4+)米2D.(4+4tanθ)米29.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15米的旗杆ED,从办公楼顶端A测得旗杆顶端E的俯角α是45°,旗杆底端D到大楼前梯坎底边的距离DC是20米,梯坎坡长BC 是12米,梯坎坡度i=1:,则大楼AB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2.45)A.30.6 B.32.1 C.37.9 D.39.410.聊城“水城之眼”摩天轮是亚洲三大摩天轮之一,也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如图,点O是摩天轮的圆心,长为110米的AB是其垂直地面的直径,小莹在地面C点处利用测角仪测得摩天轮的最高点A的仰角为33°,测得圆心O的仰角为21°,则小莹所在C点到直径AB所在直线的距离约为(tan33°≈0.65,tan21°≈0.38)()A.169米B.204米C.240米D.407米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聪在距离旗杆10m的A处测得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60°,测角仪高AD为1m,则旗杆高BC为m(结果保留根号).12.全球最大的关公塑像矗立在荆州古城东门外.如图,张三同学在东门城墙上C处测得塑像底部B处的俯角为11°48′,测得塑像顶部A处的仰角为45°,点D在观测点C正下方城墙底的地面上,若CD=10米,则此塑像的高AB约为米(参考数据:tan78°12′≈4.8).13.如图,一艘渔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18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55°方向上的B处,此时渔船与灯塔P的距离约为海里(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55°≈0.8,cos55°≈0.6,tan55°≈1.4).14.如图,小颖利用一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m,AB为1.5m(即小颖的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那么这棵树的高度为m.(结果保留根式)15.如图,小明在大楼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A处的俯角为15°,山脚处的俯角为60°.巳知该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为1:,点P,H,B,C,A在同一个平面上,点H、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丄HC,则A到BC的距离为米.16.已知不等臂跷跷板AB长为3米,当AB的一端点A碰到地面时(如图1),AB与地面的夹角为30°;当AB的另一端点B碰到地面时(如图2),AB与地面的夹角的正弦值为,那么跷跷板AB的支撑点O到地面的距离OH=米.17.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灯臂AB长为40cm,灯罩BC长为30cm,底座厚度为2cm,灯臂与底座构成的∠BAD=60°.使用发现,光线最佳时灯罩BC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30°,此时灯罩顶端C到桌面的高度CE是多少cm?(结果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1.732)18.如图,A为某旅游景区的最佳观景点,游客可从B处乘坐缆车先到达小观景平台DE观景,然后再由E处继续乘坐缆车到达A处,返程时从A处乘坐升降电梯直接到达C处,已知:AC⊥BC于C,DE∥BC,AC=200.4米,BD=100米,∠α=30°,∠β=70°,则AE的长度约为米.(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25).19.小数在数学外小组活动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α、β都为锐角,且tanα=,tanβ=.求α+β的度数.(1)小敏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把α,β放在正方形网格中,使得∠ABD=α,∠CBE=β,且BA,BC在直线BD的两侧,连接AC,可证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可求得α+β=∠ABC=°.(2)请你参考小敏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α,β都为锐角,当tanα=4,tanβ=时,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利用已作出的锐角α,画出∠MON=α﹣β,由此可得α﹣β=°.20.如图,Rt△ABC中,∠ACB=90°,CM为AB边上的中线,AN⊥CM,交BC于点N.若CM=3,AN=4,则tan∠CAN的值为.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3,点D在边AC上,且AD=2CD,DE ⊥AB,垂足为点E,联结CE,求:(1)线段BE的长;(2)∠ECB的余切值.22.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片水田,某村民小组需计算其面积,测得如下数据:∠A=90°,∠ABD=60°,∠CBD=54°,AB=200m,BC=300m.请你计算出这片水田的面积.(参考数据:sin54°≈0.809,cos54°≈0.588,tan54°≈1.376,≈1.732)23.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卡片ABCD放在每格宽度为12mm的横格纸中,恰好四个顶点都在横格线上,已知∠α=36°,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精确到1mm)(参考数据:sin36°≈0.60,cos36°≈0.80,tan36°≈0.75)24.小宇想测量位于池塘两端的A、B两点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平行的道路EF行走,当行走到点C处,测得∠ACF=45°,再向前行走100米到点D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为60米,求A、B两点的距离.25.如图,某城市市民广场一入口处有五级高度相等的小台阶.已知台阶总高1.5米,为了安全,现要做一个不锈钢扶手AB及两根与FG垂直且长为1米的不锈钢架杆AD和BC(杆子的底端分别为D、C),且∠DAB=66.5°.(参考数据:cos66.5°≈0.40,sin66.5°≈0.92)(1)求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2)求所有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即AD+AB+BC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26.某中学广场上有旗杆如图1所示,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2,某一时刻,旗杆AB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平台上,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测得落在平台上的影长BC为4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CD为3米,AB⊥BC,同一时刻,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1米的竖立标杆PQ在斜坡上的影长QR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0.95,cos72°≈0.31,tan72°≈3.08)27.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跨度最大的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梁,大桥采用低塔斜拉桥桥型(如甲图),图乙是从图甲引申出的平面图,假设你站在桥上测得拉索AB与水平桥面的夹角是30°,拉索CD与水平桥面的夹角是60°,两拉索顶端的距离BC为2米,两拉索底端距离AD为20米,请求出立柱BH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1.732)28.如图,某建筑物AC顶部有一旗杆AB,且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在地面D 处观测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建筑物的方向前进了20米到达地面的E处,又测得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60°,已知建筑物的高度AC=12m,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1.41.29.如图,在大楼AB的正前方有一斜坡CD,CD=4米,坡角∠DCE=30°,小红在斜坡下的点C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60°,在斜坡上的点D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45°,其中点A、C、E在同一直线上.(1)求斜坡CD的高度DE;(2)求大楼AB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30.如图,AB是长为10m,倾斜角为37°的自动扶梯,平台BD与大楼CE垂直,且与扶梯AB的长度相等,在B处测得大楼顶部C的仰角为65°,求大楼CE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37°≈,tan37°≈,sin65°≈,tan65°≈)2016年11月17日1785873881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D;2.C;3.A;4.A;5.C;6.D;7.C;8.D;9.D;10.B;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10+1;12.58;13.11;14.2;15.10;16.;17.;18.160;19.45;45;20.;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22.;23.;24.;25.;26.;27.;28.;29.;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 解直角三角形拓展提高
1.在下面条件中不能解直角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条边B.已知两锐角C.已知一边一锐角D.已知三边
2.在△ABC中,∠C=90°,a=5,c=13,用科学计算器求∠A约等于()
A.24°38′B.65°22′C.67°23′D.22°37′
3.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有下列关系式:•①b=ccosB,②b=atanB,③a=csinA,④a=bcotB,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为测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B间距离,在距A点15m的C处,(AC⊥AB),测得∠ACB=50°,则A、B间的距离应为( )m
A.15sin50°B.15cos50°C.15tan50°D.15cot50°
5.在△ABC中,∠C=90°,b=,三角形面积为,则斜边c=_____,∠A的度数是____.6.在直角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若斜边为a,•则两条直角边的和为________.
7.四边形ABCD中,∠C=90°,AB=12,BC=4,CD=3,AD=1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8.如图,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发展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4米,BC=10米,CD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1米杆的影长为2米,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_______米.(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1.73)9.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分别是∠A,∠B的对边,c为斜边,如果已知两个元素a,∠B,就可以求出其余三个未知元素b,c,∠A.
(1)求解的方法有多种,请你按照下列步骤,完成一种求解过程.
第一步:已知:a,∠B,用关系式: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已知:_____,用关系式: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已知:_____,用关系式: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分别给出a,∠B的一个具体数据,然后按照(1)中的思路,求出b,c,∠A的值.
10.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CD=3cm,AB=7cm,高为2cm,求底角B的度数.
11.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量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面改造各地农村的运行电网,莲花村六组有四个村庄A,B,C,D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所示的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以下数据可供参考=1.414,=1.732,=2.236).12.在Rt△ABC中,∠C=90°,斜边c=5,两直角边的长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2=0的两个根,求Rt△ABC中较小锐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1.B 。

2.略。

3.C。

4.C。

5.,45。

6.(+)a。

7.84。

8.8,73。

9.略。

10.60。

11.4。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