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有限公司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5篇)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准确掌握公司环保设备粉尘浓度排放情况,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检测,确保粉尘达标排放,加强对环保设备的检测管理,保障环境不受污染,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2.1本规定适用于夏河安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各环保设备的检测管理。
2.2环境监测管理是指公司内部日常检测和由上级环保部门进行监督检测和公司委托检测。
3、职责3.1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公司年度环境监测计划,经公司领导审批后送上级环保部门,临时性监测任务由安全生产部直接与上级环保部门联系监测,安全生产部对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3.2技术动力部负责环境检查的技术业务、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并负责监测数据的分析、上报、统计等工作。
3.3技术动力部根据公司的环境监测计划,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组织公司内部日常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负责应急监测和污染事故的调查工作。
3.4技术动力部负责组织对监测质量、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
3.5技术动力部负责按环保法规的要求提出环境监测仪器的配备申请,并及时安排维修、更新。
3.6物资供应部部负责监测仪器的采购工作。
3.7化验室负责对公司内部采样进行化学分析,封存、报告、处置剩余的样品。
4、监测范围4.1噪音主要检测生活区、办公区、车间值班室、生产区、居民区等范围。
4.2粉尘主要检测生活区、办公区、收尘器出口、包装环节、喂料环节、卸料环节等范围。
4.3废水主要检测生活区、循环水、余热发电冷凝水等范围。
5、一般规定5.1安全生产部(车间)在生产设备停机过程中、检修、启机计划中,必须制定好污染临时排放方案,尽量减少排放。
安全生产部职能人员实施监督检查。
5.2有关车间配合监测采样工作。
5.3技术动力部环境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制度,凡没有取得环境监测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模版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适应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生产活动和相关环境监测工作。
三、管理责任1. 总经理负责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环境监测管理。
2. 环境监测部门负责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并向总经理汇报相关情况和问题。
3. 各生产部门负责自己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按照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数据和配合工作。
四、环境监测计划1. 每年年初,环境监测部门制定当年的环境监测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
2. 环境监测计划应包含监测的项目、频次、方法和责任部门等内容。
五、环境监测工作1. 环境监测部门按照环境监测计划,组织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2. 环境监测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
3. 监测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整理成报告,向各生产部门进行反馈,并汇总成绩效报告,提交总经理审核。
六、监测数据管理1. 环境监测部门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档工作。
2. 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存,归档时间不得少于5年。
3. 监测数据应定期报送相关政府部门,且必须及时向总经理报告重要的监测结果和异常情况。
七、环境异常处理1. 发现环境异常情况时,生产部门负责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和消除异常情况。
2. 环境监测部门应及时调查、分析异常原因,并报告给总经理。
3. 环境异常情况处理结束后,必须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八、培训和宣传1. 环境监测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他们掌握相关环境监测知识和技能。
2. 其他生产部门也应根据需要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3. 企业应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九、制度评审和修订1. 本制度应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评审,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2. 制度评审应由总经理亲自主持,参与评审的人员应包括环境监测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生产部门的负责人。
环境监测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运作,并确保业务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环境监测公司内部管理以依法合规、效率高、风险低、激励强为指导思想,形成一整套规范操作程序和相应的管理细则。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环境监测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公司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
第四条公司领导要树立管理示范,员工要恪守公司规章制度,共同建设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公司组织结构第五条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机构,各机构职责明确、履职有力。
第六条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审议并决定公司重大事项。
第七条监事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公司运作的合法合规。
第八条管理层负责具体的业务管理和运作,负责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
第九条公司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组织结构,服从公司各级领导的管理。
第十条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做好员工的表率。
第三章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司规定进行任何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公司员工要做到廉洁自律,不得收受贿赂、寻租利益等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公司员工要保守公司秘密,不得泄露公司商业机密,不得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利。
第十四条公司员工要遵守公司的工作时间、待客规范、形象要求等规定,做到文明办公,规范行为。
第四章岗位职责第十五条各级领导要落实本单位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第十六条各级领导要做好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七条各部门主管要做好本部门的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工作。
第十八条公司员工要做好本岗位的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五章奖惩机制第十九条公司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
第二十条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公司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第二十一条对于表现差的员工,公司要及时纠正,督促员工改进,严格按照公司制度给予处罚。
环保监测管理制度

环保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公司环保监测的基本要求、程序和方法,确保监测活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环境影响的部门和项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环保监测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监测计划,监督环保监测工作的执行情况。
2. 各相关部门需配合环保监测小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3. 环保监测小组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1.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水平、固体废物处理等环境指标。
2. 采用国家或行业认可的标准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对于特殊的环境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
四、监测频次与时间1. 根据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和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合理确定监测频次。
2. 监测时间应选择在生产稳定期,避免因生产异常导致的监测数据失真。
五、数据处理与记录1. 监测数据应当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2. 数据处理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 保留历史监测记录,便于长期趋势分析和环境管理决策。
六、异常处理与纠正措施1. 一旦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
2. 对异常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七、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意识和环保监测技能的培训。
2. 通过内部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保监测工作。
八、监督与评审1. 建立环保监测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度。
2. 定期对环保监测管理制度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结语。
环境监测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公司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公司员工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公司设立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人力资源部下设以下岗位:(一)人力资源经理: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福利等工作;(二)招聘专员:负责招聘计划的制定、招聘渠道的拓展、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等工作;(三)培训专员: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四)薪酬福利专员:负责员工薪酬福利的核算、发放、调整等工作;(五)绩效考核专员:负责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结果分析、绩效面谈等工作。
第三章招聘与入职第六条公司招聘遵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招聘。
第七条招聘程序:(一)制定招聘计划;(二)发布招聘信息;(三)简历筛选;(四)面试;(五)体检;(六)录用通知;(七)办理入职手续。
第八条新员工入职后,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帮助其尽快熟悉公司及岗位要求。
第四章培训与发展第九条公司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第十条培训内容:(一)岗位技能培训;(二)职业素养培训;(三)团队建设培训;(四)管理能力培训;(五)法律法规培训。
第十一条员工培训方式:(一)内部培训;(二)外部培训;(三)自学;(四)实践。
第五章考核与绩效第十二条公司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三条考核内容:(一)工作质量;(二)工作效率;(三)工作态度;(四)团队协作;(五)创新能力。
第十四条考核方式:(一)自我评估;(二)上级评估;(三)同事评估;(四)客户满意度调查。
第十五条考核结果:(一)优秀;(二)良好;(三)合格;(四)不合格。
第六章薪酬福利第十六条公司实行岗位工资制,根据岗位性质、职责及工作表现确定薪酬。
公司环保自行监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环保工作,提高环保管理水平,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监测工作。
第三条公司自行监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
第二章监测内容与指标第四条公司环保自行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废水: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指标;2. 废气: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10、PM2.5)等指标;3. 噪声:厂区内噪声、边界噪声等指标;4. 固废:分类、数量、去向等指标;5. 其他: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第五条公司环保自行监测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
第三章监测方法与设备第六条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应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公司应配备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监测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监测设备的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日期、校准记录等。
第四章监测实施与记录第九条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应由专人负责,负责监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记录。
第十条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应定期进行,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
第十一条监测人员应按照监测计划,按时完成监测任务,并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十二条监测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包括监测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数据等内容。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报告第十三条公司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监测报告。
第十四条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信息;2. 监测指标及结果;3. 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分析;4.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5. 改进措施及建议。
第十五条监测报告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并抄送相关部门。
第六章监测结果应用与考核第十六条公司应将监测结果应用于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环境监测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第三条公司内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法规遵从: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2. 质量为本: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 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4. 效率优先: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降低成本。
5.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环境监测部门,负责公司内部管理、技术支持、业务拓展等工作。
第五条环境监测部门职责:1. 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负责组织公司内部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3. 负责公司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4. 负责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5. 负责公司内部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归档。
6. 负责公司内部财务、人力资源、设备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六条公司员工应具备以下条件: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2. 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七条公司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第八条公司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
第九条公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公司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条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十二条公司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十三条公司对监测样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公司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环境监测公司规章制度

环境监测公司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监测公司的管理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环境监测公司员工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自觉接受公司的领导和监督。
第三条公司领导班子应当带头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模范执行,为全体员工树立榜样。
第四条环境监测公司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环境监测公司设立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市场部等职能部门。
第六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做好公司内外部沟通工作。
第七条财务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编制财务预算,审核各部门的财务支出,保障公司的资金安全。
第八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的人事管理工作,制定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制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第九条技术部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监测分析等工作,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技术体系。
第十条市场部负责公司的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发挥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岗位职责第十一条各部门应当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度,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二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的决策管理、行政协调等工作,领导各部门的工作,推动公司的发展。
第十三条财务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资金监管等工作,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第十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的人事管理、员工培训等工作,制定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十五条技术部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监测分析等工作,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公司的技术实力。
第十六条市场部负责公司的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开展市场调研,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
第四章权利义务第十七条公司员工有权享受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有权提出合理建议,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
第十八条公司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保护公司的秘密信息,维护公司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2010年月日发布 2010年月日实施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1. 目的
环境监测工作是检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和反映环境管理水平的尺子。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防
治提供依据。
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
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的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工艺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制定本监测管理制度。
3. 监测范围
3.1 监测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对公司内的各类环保治理设施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及时通知相关车间进行治理。
3.2 监测人员负责对公司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源(点)及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定期监测。
3.3 监测人员负责对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中有关污染治理设计制造完工后的达标验收监测工作。
3.4监测人员负责《排污申请登记表》中的污染物(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数据提供和《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提供工作。
3.5监测人员应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式提供各类报告的基础数据资料;负责环境保护的年报、季报、月报数据提供或填报工作。
4 监测要求
4.1 废气监测
4.1.1监测目的:检查废气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的烟(粉)尘浓度及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是否符合国家
现行排放标准;评价净化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为环境管理与评价大气质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4.1.2监测内容:对公司所辖区域内废气治理设施污染物固定排放源(烟道、烟筒、排气筒等)进行监
督性监测,也可根据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变化以及环境管理的需要,适当扩大监测范围,确定污染物监测对象并对其进行监督性监测。
4.1.3对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安全防护:
a、须取得省、市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环境监测证》,并严格按照“环境监测人员职责”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b、严格按照《环境监测安全操作规程》从事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等各项监测工作。
c、对本职工作必须有高度责任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废气监测工作。
d 、对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应及时整理,认真填写各种监测表格,字迹清楚,统计正确,严禁弄虚作假。
e、要爱护各种仪器、仪表等公用设备。
在工作中对仪器、仪表及各种监测用具要经常地、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或更换。
f、现场采样和分析人员要经常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避免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g、确定采样位置时必须考虑采样点的方便、安全,监测前要准备好工作平台和防护拦等安全措施。
4.1.4监测项目和频次:
结合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实际情况,对公司内的不同类型的除尘设备排放口的粉尘排放情况进行监测,除尘设备(见附表)定期监测;每台每次监测周期为三个月;每次监测时需采集三个以上的样品。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需实施控制排放的除尘设备的监测,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对气态污染物(烟气成份)的监测,每季监测1次,每次监测要在生产工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进行,采样时间应不少于两个小时。
4.1.5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参照《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暂行技术要求(废气部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
4.2 废水监测
4.2.1监测目的:为掌握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现状和
发展趋势,为水的管理和利用提供数据和资料、,以便控制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水体的环境质量。
4.2.2监测内容:对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初次沉淀池进水槽)、出水口(消毒池出水管)及总排放口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采样分析。
4.2.3对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a、须取得省市环保部门颁发的《环境监测证》,并严格按“环境监测人员职责”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b、严格按照《环境监测安全操作规程》从事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等各项监测工作。
c、采样前,必须了解与排放废水有关的工艺流程和治理措施,便于判断存在的干扰物质和做必要的预处理。
d、做好详细的现场采样记录,及时核对标签和检查保存措施的落实。
e、分析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有关分析方法,了解废水特征,发现干扰物质并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
f、分析人员应认真做好原始分析记录,进行正确地数据处理和有效的校核。
4.2.4监测项目和频次:
监测项目:流量、水温、PH值、COD、悬浮物、石油类等。
监测频次: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出水及废水总排放口进行监测分析,每季1次。
4.2.5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参照《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暂行技术要求(地表水和废水部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有关规定进行。
4.3 噪声监测
4.3.1监测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公司的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序和范围,为企业噪声管理、治理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4.3.2监测内容:对公司厂界环境噪声进行常规监测。
4.3.3对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a、应掌握物理学,声学基本理论及有关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接受噪声监测技术的专业培训,取得省市环保部门颁发的《环境监测证》,并严格按“环境监测人员职责”和《环境监测安全操作规程》从事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等各项监测工作。
b、应掌握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了解测量设备技术性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监测仪器,尤其要掌握仪器的校准、调试和保养方法。
4.3.4监测项目和频次:
对公司厂界环境噪声每季测定1次(测定分昼、夜进行)。
4.3.5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参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中有关规定进行。
4.4 环境污染监测
4.4.1监测目的:对公司内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连续性监测,积累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数据。
4.4.2监测内容:对公司区域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采样分析。
4.4.3对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a、从事环境污染监测的人员,须经技术培训,经过有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样品分析等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工作。
b、须取得省市环保部门颁发的《环境监测证》,并严格按“环境监测人员职责”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c、严格按照《环境监测安全操作规程》从事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等各项监测工作。
d、对本职工作必须有高度责任感,刻苦钻研技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e、对所获得的监测数据资料应及时整理,认真填写各种监测表格,字迹工整,统计正确,严禁弄虚作假、擅自涂改、伪造数据资料。
f、要爱护各种仪器、仪表等公用设备。
在工作中对仪器、仪表及各种监测用具要经常地、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或更换。
g、妥善保存化学试剂。
避免事故,注意安全。
4.4.4监测项目和频次: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每半年测定1次,监测期间每天六时至十八时进行采样,采样分析天数不少于五天。
4.4.5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参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
4.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4.5.1监测目的:为了评价作业场所中空气所含粉尘的危害程序和防尘措施的好坏,加强公司的防尘设施和工业卫生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
4.5.2监测内容:按国家标准《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是的规定对公司内的工
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进行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分散度的分析测定。
4.5.3对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监测人员经专业技术培训后,能掌握现场采样、化验室内分析业务,对所使用仪器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具有一定的技能,取得职业病劳动卫生监测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在现场采样时要注意安全,在室内分析要注意灼伤,使用强酸、强碱和有毒试剂要按操作规程执行。
4.5.4监测项目和频次:
粉尘含尘浓度每季测定1次;
4.5.5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参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方法》(LD-1996)中有关规定进行。
5. 附则
5.1 本附则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5.2 本附则由环保管理部门附则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