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时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时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8 m O
=2×3.14×16
2 m =100.48(米) 答:这条道路的面积是188.4平方米,
外沿周长是100.48米。
2.草地上有一间房子,占地形状是边长4米的正方形。
一只羊被拴在房子的外墙角处,已知栓羊的绳子长6
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图,羊能吃到草的面积由三个扇形组成。



A.甲最高 B.乙最高 C.丙最高 D.相同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
甲:3.14×102÷4÷102=78.5% 乙:3.14×(10÷2)2÷102=78.5% 丙:3.14×(10÷2÷2)2×4÷102=78.5%
3.一个梯形果园,上底是36米,下底是52米,高是42 米。平均每棵果树占地1.5平方米,这个果园最多可 种多少棵果树?
2.平面图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哪些?相邻单 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因为周长是计量物体周围长度的总和,所以要用长度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平面图形面积与周长能比较大小吗?
半径为1 cm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 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r
πr
长方形面 积公式是 基础。
平行四边形和圆可以转 化成长方形求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 多,拼成的图形越 接近长方形。
通过整理,你有什么体会?
三角形和梯形可 以转化成平行四 边形求面积。
(教材第89页)
1.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 1 )分米, 是1米的 ( 1 )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分类以及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定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情境图、实际问题、计算方法等。

2.学具: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黑板:准备好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或者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1)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平面图形的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平面图形知识的理解,并从中领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转化”、“推理”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1、系统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区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回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提前板书课题及贴好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二、分部梳理、引导建构、形成印象。

1、小组交流课前整理的作品。

(教师出示预习表格)2、展示学生作品(2—3人),学生评价指出更正。

3、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意义及相关计量单位的回顾与再认识。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生:…………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如:长方形)生:……………师:(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指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没有周长公式的怎么算?)围成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一个图形的周长。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圆的周长公式是……可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没有公式的你会计算吗?你有什么高招吗?生:……………4、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推导过程的回顾与再认识。

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再现。

(引导学生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开始,之后随意学生选择一个图形来进行回顾,让学生体会剪拼法与扩拼法的区别)5、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关系。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新版)苏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新版)苏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宁亚喊她,蕊敏,你去哪?她头也不抬地回,去死。 因为心里憋闷,杨蕊敏决定去护城河边溜达。她总觉得数学成绩不好跟她小时候摔破过脑袋有关,要不就是自己资质太差。转来转去,才发现后面有个人跟着。杨蕊敏心下一惊,想八成是遇上劫匪了吧?怎么办,这僻静的地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她只好抱住书包往前面使劲地跑,还不忘回头看看。因为心慌,她一个踉跄摔在地上。书包里零碎的东西散了一地。正在无措的时候,后面男生撵了上来。 你想干吗?蕊敏清了清声音,故作勇敢地说。
5公顷=( 50000 )平方米 0.03平方千米=( 3 )公顷 3.8平方分米=( 380 )平方厘米 450公顷=( 4.5 )平方千米
1、计算下面图形的
面积2. cm
4c
0
m 5c
3d
m
m
5×4=20cm2π ×2 ²=4 π cm23×3=9dm2
2、只列示不计算,求下面图形的 面积.
你很感激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不在你的身边,他也并没有为你做些什么,你却希望,他会过的很好,长命百岁,子孙满堂,幸福安康……
你也很高兴有过那样的一份感情,纯净而又绵长,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中,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值得你去祝福,去思念……我都会想起以前的快乐。或许再美丽的语言,再美丽的往事,都及不上一次伤害来得深刻。伤口会慢慢结痂,变成一个坚硬的外壳,但是藏在这个坚硬外壳下的,还是一颗柔软的心。 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清新流畅的音乐,像春天初融的雪花,纯净,沁凉,在茫茫的白消逝的时候,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我沉静在这一尘不染的音乐中,可以忘却伤痛,抛开烦恼,回到最初的平静。还希望在这样的夜里,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一切让爱做主。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的钓鱼。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是12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跑脱了。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苏教版六年级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面图形无处不在,比如我们住的房子、走的道路、用的书本等等,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

而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关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之一。

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长度的总和。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公式:面积=底×高÷2。

这里的底和高要相互对应。

长方形就像是我们的书本封面,它的周长=(长+宽)× 2,面积=长×宽。

比如说,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5 + 3)× 2 = 16 厘米,面积就是 5× 3 = 15 平方厘米。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面积=边长×边长。

假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 4× 4 = 16 厘米,面积就是 4× 4 = 16 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就像一个被挤压变形的长方形。

它的周长就是四条边长度的总和,计算面积时,我们用底×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是指底边对应的高。

梯形呢,就像是一个只有两条边平行的不规则图形。

梯形的周长同样是四条边长度的总和,面积=(上底+下底)×高÷ 2 。

最后,我们来看看圆形。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者圆周率×2×半径,通常用字母表示为 C =πd 或者 C =2πr 。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用字母表示为 S =πr² 。

了解了这些公式,那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怎么去计算呢?比如说,要给一个长 8 米、宽 6 米的长方形房间铺上地毯,需要知道房间的面积,那就是 8× 6 = 48 平方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我们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复习的第7.2.3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提问学生:“请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怎么计算?”2. 讲解:我会利用粉笔和黑板,为学生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为学生讲解如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2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长方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七、作业设计(1)长方形:长 6cm,宽 4cm;(2)正方形:边长 5cm。

答案:(1)周长:20cm,面积:24cm²;(2)周长:20cm,面积:25cm²。

(1)长方形:长 8cm,宽 3cm;(2)正方形:边长 4cm。

答案:(1)周长:22cm,面积:24cm²;(2)周长:16cm,面积:16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PPT课件

长方形面 积公式是求 面积,三角形和梯 形可以转化成平行 四边形求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 数越多,拼成 的图形越接近 长方形。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练习实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千米
平方千米 (1000)
(100)

公顷
分米 (10) 平方米 (10000)
厘米 (10) 平方分米 (100)
毫米 (10) 平方厘米 (100)
整理反思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些公式各是怎样 推导的?根据推导的过程进行整理,并与同学交流。
整理反思
通过整理,你有什么体会?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总复习 7.2 图形与几何 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
整理反思
你是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1.周长是指各边顺次相连,不管曲直相加总和。 2.面积是指相连各边内部区域的大小。
整理反思
常用的长度单 位和面积单位 各有哪些?相 邻单位间的进 率各是多少?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丨苏教版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大唐皇帝为了奖赏三位徒弟,于是拿出了3根同样长的绳子,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根绳子,随便到城外圈一块地,奖赏给你们。

于是猪八戒拿了根绳子到城外圈了块长方形的地;沙僧拿了根绳子圈了块正方形的地;孙悟空拿了根绳子圈了块圆形的地。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谁圈的地的面积大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明确概念1.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等。

教师通过课件将图形呈现出来。

2.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周长使用的单位有哪些?4.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呢?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5.请学生来指一指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回顾计算公式1.哪几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公式来进行计算?各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是C=2 (a+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是C=4a;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用字母表示是C=πd或C=2πr。

2.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是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是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长×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长+下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b) h÷2;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S=πr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米 3分米
3×3=9(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
2
b
S=ab
h a
a
S=a
a
h a
2
S=ah
a
o r
h
b
S= ah÷2 S=πr2 S= (a+b)h ÷2
平 行 四 高 (宽) 边 形 ┐ 形 底 (长) 剪切 ---平移 面 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 推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导的
5c m
4c m
0
3d m
5×4=20cm2 π ×2 ²=4 π cm2 3×3=9dm2
2、只列示不计算,求下面图形的 面积.
6×7
8×6÷2
(8+12)×5÷2
3、选择
1 、 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平方米。 B
A. 20 B. 10 C. 15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 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半 径
圆周长的一 半

近似的长 方形 S=πr ×r
=πr
2
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
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5公顷=( 50000 )平方米 0.03平方千米=( 3.8平方分米=( 450公顷=(
3 380
)公顷 )平方厘米
4.5
)平方千米
1、计算下面图形的 面积2cm .
2、求右图中的面积 列式正确的是( B ) 。
A.π ×8 ² ÷2 B.π ×(8÷2 )² ÷2 C.π ×8 ÷2+8
8分米
书橱里有一幅木刻装饰画,它是从长1.2米,宽0.6 米的长方形桃木上切割一个最大的圆后雕刻而成,请你 描述一下这幅木刻作品有多大?
1.2米
半径0.3m
直径0.6m
0.6米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 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 它们的面积。
b
S=ab
h a
a
S=a
a
h a
2
S=ah
a
o r
h
b
S= ah÷2 S=πr2 S= (a+b)h ÷2
1分 米
1分 米
面积是1平方 分米
3分米 5分米
5×3=15(平方分 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S=ab
1分米
1分米
面积是1平方分米
S=ah
三 角 形 面 高 积 旋 --- 平移公 ┐ 转 式 底 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推 导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上底
下底
梯 高 形 面 旋转 --平移 ┐ 积 上底 公 下底 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的 推 导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2 S=(a+b)h÷2
面积0.09 π m2
200米 350米 150米
400米 这是培本小学西校区第二期工 程的土地形状,你们能算出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