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XX年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XX年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XX年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是在全国所有家庭中开展的以“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为内容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学无止境。

学为立身之本。

学习型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建设学习型家庭是适应和满足家庭的精神需求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教育孩子学习的基石,也是拓展家庭功能的内在要求。

几年以来,我和爱人从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入手,对学习型家庭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全家人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事迹:我叫赵自军,中共党员,在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工作,担任初三12班班主任和担任英语A1层和A4层教师。

爱人叫耿江莉,中共党员,在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工作,担任初三英语教师。

工作上,我们敬业爱岗,牢记责任;生活中,我们相濡以沫,与阳光同行;学习中,我们勤奋努力、学无止境,而成为举案齐眉的好伴侣。

儿子赵彦泽在保定军幼上大班。

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全家人学习进取、爱岗敬业。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把读书学习作为传家宝。

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我始终干一行爱一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通过学习,自从XX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较深的教育理论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观念新、方法适当、效果好。

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付出总有回报,学生们总是在节假日里送上对老师的关怀和祝福,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真情。

所带班级成绩显著,所带的班曾2次获校级优秀班集体;XX年被评为保定市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

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

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

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下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

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

就在XX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样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

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此刻大有好转。

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

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

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

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那么事迹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1一、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走进他们家里,最引人注目是一面高高悬挂的国旗和中国地图。

夫妻两人从小都是好学生,好孩子。

工作后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从不参与违法乱纪的活动。

结婚后,更是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

并从政治的高度去指导工作、生活和家庭的营造。

在这种影响下,儿子小小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爱国爱党的感情。

在2008北京奥运会来临的时候,要求购买了国旗挂在家里,每当中华健儿夺得金牌,一家人面对着国旗一起高唱国歌!激动在泪光中闪烁,爱国爱党的赤子之情得到升华。

正是有了这样崇高的思想,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有着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自觉抵制邪教、传销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倡导体育锻炼、读书、书法等健康的娱乐活动。

组织学生、同事和社区居民开展跳锅庄、打篮球等活动,受到大家欢迎。

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夫妻两人在学校都是教学骨干,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努力寻找出因人而宜的灵活的教育方式。

在近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

努力树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更是加班加点,辅导学生。

他们关心热爱学生,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发贵从思想工作入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教育,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以自信,用亲切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

优秀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精选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

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

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 84 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

年老的父亲看到 58 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下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

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

就在 XX 年的 3 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样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

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 600 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此刻大有好转。

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 84 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

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 80 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

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

五好家庭主要事迹(教师)

五好家庭主要事迹(教师)

五好家庭主要事迹(教师)xx是平川中学的一名老师,谈起她不少人都会流露出艳羡的眼神,这别仅是因为她有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更要紧的是她拥有一具幸福美满的家庭。

黄萍的家是一具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亲孩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

结婚十余年来,他们夫妻相爱,孝敬老人,关心亲孩子,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日子工作中平平庸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身边人们的赞叹。

黄萍的夫君、相公谢宝珠是平川中学的政教处主任,从教17年,自1998年以来向来担任高三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可谓“桃李满天下”,妻子的默契、理解和来自家庭的和谐与支持,换来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上更加忘我的投入。

他年年评为平川中学的优秀教师,XX年以来延续两届被评为赣州市历史骨干教师;XX年被评为兴国县优秀班主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XX年被评为兴国县优秀共产党员;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每年发表或省市获奖的论文五六篇,其中《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打造校园文化掠影》荣获首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银奖。

荣誉的取得既凝结着谢宝珠多年的心血,更饱含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每当看到夫君、相公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时,黄萍都会对夫君、相公露出会心的一笑,那笑是欣慰,是赞许,是幸福,透着他们多年夫妻的默契,那笑,尽管平庸,但漂亮而真实。

夫妻两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爱生如子,每年的中秋节,他们总是把别回家的学生接到家中和他们共渡佳节,让他们感觉家的温暖、感觉老师对他们的爱。

付出总有回报,在各种节日里,夫妻两人的桌子上总是摆满了卡片,手机里装满了学生的未动分毫祝愿,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情。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黄萍家中更是表现得细致入微。

黄萍结婚后头几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有一次患病住院,夫君、相公谢宝珠由于政教处事务多,加上又是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繁忙,照应婆婆的任务就降在黄萍一人身上,白天除了上班,家里做家务,晚上还要到医院护理,有一次因为太累,黄萍趴在婆婆的床头睡着了,同病房的都夸她是好媳妇,她却总说:“这是应该的”。

教师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教师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五好家庭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同志及他的妻子、儿女一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同志担任村支书工作,十几年来,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

担任支书,他是全乡支书学习的榜样,对自己的所学所知从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群众谁家有难事,只要找他,保准让你称心如意。

今年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

村被列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他全程参与该村的规划,并多次配合设计专家深入村庄内实地考察村情村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建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针对美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提出了旧村改造的方式,旧村改造主要指配套设施但近期需要保留村庄有步骤的进行改造,改善村庄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方案优化了该村的各类资源环境,受到村的百姓们的强烈拥护。

同时,他多次参与配合市乡部门做好宣传、整治、建设等工作,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以及房前屋后的垃圾、柴草、家禽畜的进圈工作。

汪书记妻子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示弱。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组织隔壁邻家的组妹积极开展“十星清洁户”创评活动,共同营造更清洁、整洁、优美、舒适的美丽家园。

她还利用自己会乐于帮助别人,积极关心留守儿童,多次参与志愿者慰问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活动,深受村民的爱戴。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同志任村支书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

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作为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的一员,张先生和他的家人一直以身作则,传播着正能量。

张先生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他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两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首先,他们的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品德培养。

他们经常和孩子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成长为热爱助人、善良守规矩的好孩子。

其次,他们一家人善于奉献。

张先生曾多次组织家人参与社区义工活动,他们一家人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们帮助。

同时,他们也常年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再次,他们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

张先生和他的妻子一直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待每一个人都是真诚、友善。

他们的孩子也受到了这种乐于助人的影响,每个人都备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此外,他们的家庭和睦,彼此关爱。

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张夫妇都是互相支持、包容对方的默默付出。

他们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家庭温馨的重要性,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

最后,他们也是社会上的模范。

张先生曾多次获得政府和社会
各界的表彰,他的家人也都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他们的行为给了周围的人们很大的正能量,成为了社会上的模范家庭。

总而言之,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的事迹在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正能量,为周围的人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向他们学习,一起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量。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第一篇: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教师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李红艳我是保师附校南校区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李红艳。

自从踏进保师附校的大门,我听到一个最多的词那就是“家人”。

从此让我知道在工作中也能找到像家一样的感觉。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庭。

我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人相互关爱,老人爱护包容子女,我们做子女的更是对老人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来孝敬老人。

我们的家乡是阜平老区,每个家庭成员骨子里都带着山区人民的勤劳和朴实。

公公是干了一辈子的老教师,现已退休。

曾荣获过“市级优秀劳动模范”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深知在山区,要想让孩子们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得让他们上学。

”也就在他们那个文革的年代,别人都不让孩子上学,这位老人却用每月一两块钱的工资,供出了四个大学生。

现在的每个孩子都在县城和市区工作。

也正因为此,儿女们非常孝顺,敬重父母。

在当村也是出了名的幸福家庭。

正因为父母的勤劳,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待工作,我一直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

把教室布置成像“家”一样温馨。

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们一样,教他们做人,希望他们成才。

对领导分给的每一项任务,尽全力做好。

我是2012年来附校的,曾接待过市教科所的听课,受到领导们的好评,去年接受学校临时派给的《爱牙护齿》主题班队会,获得优秀主题班队会奖。

今年的11月份我校迎接各县校长团的听评课活动,我被临时受命。

因时间紧,任务急,来听课的60多名校长均是各县教育界的专家,我倍感压力重重。

但经过几天几夜的备课,再加上附校语文大教研组这个坚强后盾,我们顶住了压力,在当天呈现了一节具有现代气息的小组互助展示课堂。

赢得了当场听课老师们阵阵掌声。

孩子们的成果更是喜人,自这学期起开始正式写作文,到目前为止,我班已经有11名同学的作品被编入《全国优秀小学生作文选》中,其中一名同学的《有趣的课间活动》荣膺“语文周报杯”第四届全国语文素养大赛的三等奖,我也被授予“全国写作教学成果铜牌奖”“优秀辅导教师”的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中学教师五好家庭事迹材料
***,***省***市***中学政教处主任,***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他的妻子是东方市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

谈起***夫妻,很多人都会流露出佩服的神情,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夫妻有一份崇高的职业,更主要的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并不具备幸福条件的家庭,他们竟然有本事将家庭经营得幸福。

***一家七口人:他、妻子、儿子、父亲、母亲、岳父、岳母。

(由于妻子家里只有姐妹两个,妻子又是长女,所以他们承担了照顾岳父岳母的责任)上有老人4位,下有小儿一个,正是担子最重的时候,而更难的是他和妻子一直两地分居,更是难上加难的是父亲瘫痪床上,岳父癌病在身。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夫妻却是恩爱有加,孝敬老人,关怀儿子,热心助人,和谐邻里,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们的赞美。

一、夫妻恩爱
***的妻子是东方市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

聚少离多的日子让两人无法相互依靠,也容易产生误会。

但***却做得让妻子无话可说。

每个星期尽量在周五前把事情处理好,一到周末就与妻儿团聚。

团聚的短短两天***总是亲自下厨做上一大桌好吃的菜给家人享用,说是弥补;只要是妻子家里有事需要,***一定在第一时间赶到;***工作繁忙,家事繁多,有时这周末要处理学校工作,下周末朋友需要帮忙,再下周又有别的事,常是个把月都不能去看妻儿。

对此,他有着说不出的
内疚,但他的妻子却说,男人嘛,天地总得大些,能嫁给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情义的男人是一种幸福。

儿子也一直以爸爸为榜样,说长大以后也要做爸爸这样的人。

正是彼此的真诚、信任和包容,尽管两地分居夫妻间却是从无间隙,恩爱如初。

二、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家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XX年5月***的大嫂不幸去世,掉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看着大哥一身的疲倦,东明夫妻主动承担了四个侄子的所有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工资不高的他们,常常为接济哥哥家不得不去找别人借钱。

尽管如此,在大哥和侄子面前,他们从来没有提过自己的窘况。

李东明夫妻事事都为侄子们着想,看到侄儿脸色不好了,带去看医生;发现侄儿情绪有问题了,和他们谈心;春节到了,带着侄儿买衣服,买鞋子;开家长会。

有一次,三侄儿上到高二时,自觉拖累叔叔,偷偷退学跑去深圳打工。

东明夫妻追到深圳,苦口婆心把侄儿劝回,又去学校求老师再给机会让侄儿返校读书。

对四个侄儿而言,这个叔叔婶婶比父亲更像父亲母亲。

然而,“漏屋偏遭连夜雨”。

XX年1月,***年迈的父亲患脑出血疾病,治疗期间医生多次分析:李父年事已高,这病最好的情况也是无意识的瘫痪,暗示了没有治疗的必要。

一些亲人朋友也劝说还是放弃了,看着受病魔折磨的父亲,听着旁人的劝告,他心如刀绞,他的妻子却毫不犹豫地说他:“父母恩大,我们绝不能放弃,没钱先借着,以后慢慢还,别怕。

”这样,在医治李父的五个多月里,***夫妻辗转借了十一万元钱。

回到家中,为了照成好李父,***调好时间,每间隔两个小时就要给李父翻身、捶背,按摩,查看尿
袋。

李父不能自主大便,***就用手帮父亲排便,端尿瑞屎。

早上天刚蒙亮,他就炖汤煮粥一口口喂着父亲。

妻子为不能在他身边分担而感到内疚,他安慰着说:“我扛得起,你一个人带孩子也不容易。


“褔不双至,祸不单行”,同年岳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夫妻知道身上又多了一份照顾岳父的责任。

虽是两地分居,但***时刻记挂岳父的病情,只要听说有哪种偏方对这病有帮助,他就不辞辛苦想方设法找到。

有一次岳父患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听说一种叫“鲎”的东西对这病有奇效,他托朋友从村里找到后,心疼岳父的疼痛他找朋友借车,不顾半夜驱车送到。

岳父岳母常说这哪是女婿,分明就是儿子。

在东明夫妻的努力下,如今被医生宣判没有机会康复的李父正一点点好转,能自己舀饭吃了,有人搀着能走一小段路了,偶尔意识清醒时还能认得出人。

岳父也在逐步恢复健康。

一路艰辛一路歌。

生活给这个家庭以磨难,这对夫妻却以爱和责任给家庭以温馨。

三、关心邻里
尽管自家已有不少困难,可***一家却仍能把温暖延伸到亲朋邻里间。

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助人,邻里朋友有个红白喜丧需要帮手,***不叫自到。

同事母亲半夜急病要送医院,***找车,当司机。

只要大家有需要,夫妻俩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别人帮助。

俩人谦和热心,朋友有事总是找他们商量,请他们拿主意,在***只要提到这家人,人们除了夸赞还是夸赞。

四、学习进取,教子有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夫妻深知责任重大,即使生活担子沉重,但他们从不放松对工作的认真,他们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曾被镇政府、学校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荣获市级奖项。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妻子莫大支持的结果。

关于孩子的教育夫妻有着共同的理念。

他们认为为人当以德立世。

所以特别注重对孩子品德的教育。

他们一方面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礼让他人,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

其次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们给孩子买大量书籍,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在他们的教育下,儿子李源听话乖巧品学优良,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只要坚持用爱关怀,再难的生活都会过去,再苦的日子都会变甜。

”这是这对夫妻相互打气时常说的话。

我们相信因为有爱,***一家一定会更加幸福!更加美满!祝福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