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管道的同程并联和异程并联有何区别
水管同程式和异程式管路的区别

水管同程式和异程式管路的区别水管同程式和异程式管路的区别水管同程式和异程式管路的区别所谓同程就是同样的路程, 异程则相反.这里的路程基本上可理解为管道长度.对于每个支路来说, 阻力无非由各种设备阀门和其它管件产生的局部水头损失和管道带来的沿程水头损失组成的. 对于同程系统来说, 只要末端设备本身的水压降差不多, 则其总压降也就差不多, 这样也就不会有水利失调了. 空调系统是这样的, 当然供热系统有不同.从平衡阻力来看当然是同程式好,但从造价来看,异程式在绝大数场合都来得便宜,在什么场合用同程或者异程呢?我觉得是这样,当总长度低于60米时用异程,当为迂回建筑结构时,无论其长度如何,使用同程,在这种场合下,同程比异程安装材料造价更低。
1. 同程式系统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各设备间的水量分配均衡,调节方便。
室内管网,尤其是有吊顶的高层的室内管网,当采用风机盘管时,用水点很多,利用调节管径的大小进行平衡,往往是不可能的;采用平衡阀或普通阀门进行水量调节则调节工作量很大。
因此,水管路宜采用同程式。
同程式由于采用同程管,管道的长度增加,水阻力增大,使水泵的能耗增加,并且增加了初投资。
2. 异程式系统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均不等。
系统简单,耗用管材少,施工难度小。
对于外网,各大环路之间、用水点少的系统,可以采用异程式,水量调节可采用在每一个并联支路上安装流量调节装同程式系统中水流经过每个末端后回到主机的总的循环路程是相等的,而异程式系统水流经过每个末端后回到主机的循环路程不相等,同程式系统水阻力容易平衡或能达到天然平衡,几乎不用平衡阀调节,而异程式系统阻力不容易平衡,尤其是大系统,要加平衡阀调节至平衡,另外同程式系统要多一根回水管,系统初投资比异程式高一般空调水系统供回水方式有异程式和同程式,对于同程式系统却有多种。
1. 同程式各并联环路管路相等,阻力大致相同,流量分配较均衡,可减少初次调整的困难,但初投资相对较大。
浅析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的区别

浅析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的区别2020年第1期【工程设计】浅析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的区别王鸥阳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7000【摘要】通过管路系统中水头损失、流量的计算,文章分析、比较了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在工程使用效果上的差异,最后指出实践中可行的结论:在商用热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以及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中,怎样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管路布置方式。
【关键词】暖通同程式异程式管路系统设计优化中图分类号:TU832.2+2文献标识码:A1同程式系统与异程式系统磁商用热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以及循环冷却水系统按管路布置方式分为同程式系统与异程式系统,同程式系统是流经各终端设备的水流程相等,而异程式系统则不具备这个特点。
同程式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平衡各种用水点的水量,可以减少系统初调试的工作量。
但由于采用回程管,管道的总长度将增加,因此增加了初投资,而且由于增加的管路将使整个系统每次运行的总水头增加了这一部分,使得水泵的平均能耗增加。
在异程式系统中,对于远离水泵的末端,环路阻力越大,将使这部分水流通过较其它用水点困难,通过的水流量减少。
异程式系统主要优点是节省管道及其占用空间,和同程式系统相比可节省一条回水总管,对初投资较为有利。
2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水头损失的计算2.1异程式水系统32m22m O10mHi aF642m52m10mF-F料我乐討:Z图一为异程式热水系统,设管内水流方向由O点经过三个并联管路用水点之后到达Z点,通过三个用水点abc的总长度分别是40m,44m,48m,管道直径都为DN20(De25,内径18mm)。
由图可知道,三条管路采用并联连接,根据伯努利方程,水流经过三条管路从O点到达Z点水压降相同,即通过三条管路的总水头损失△!!相等,都是O点断面的总水头减去Z点断面的总水头,等于Ho-Hz o通过三条管路的阻抗不相等,分别设为SI,S2,S3,由公式△H=SQ2可知,通过三条管路的水流量Q的平方与管路阻抗S成反比,而管路阻抗S=8(X l/d+C总)/(tt a2d A4g),由阿里特苏里公式:—0.]1匡+型)口d a t塑料管道绝对当量粗糙度K取0.015,一由雷诺数计算公式Re=P vd/u,管道流速推荐取值0.4-0.6,取20度水温时动力粘度为O.OOlOlPa s,管径d为0.018mm,计算得雷诺数Re约为7200,水流处于水力光滑区。
同程与异程室内供暖系统的比较

统最 不 利 支路 是 末 端支 路 .而 同程 系统 则 是 中问支 路 。 同程 系统 各 支 路 的资 用 压力 比较
接近, 原 因是 同程 系 统各 环 路 长 短一 致 . 阻力
O 引 言
一
般认 为 .室 内供 热 系统 同程式 布 置易
达 到水 力平衡 , 实 际并非 如此 管径 设计 选择 的局 限性 以及运 行 中各 房 间 负荷 的波 动都 会
引起 系 统 的水力 失 调 同程 系统 也经 常 出现 冷 热不 均 的失调 现 象 .并 多发 生 在 系统 的 中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 S8
h 2 / m5
S 9 S 1 O
∑
Y i }
2 . 2 异 程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 3 )
3 9 0 31 O 2 5 O 2l 0 l 9 0 1 9 o 21 0 2 5 0 3l O 3 90
∞
2 0 1 5 . 2期
4 0 0 0 3 5 0 0
3 0 0 0
∞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i 0 0 0 5 0 0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i 0 0 0 5 0 o
0
0
l
2
3
4
制 支路 关 闭后 的水 压 图分析 系统 的压 力波 动情 况。研 究表 明 , 异 程 系统 的稳 定 性优
于同程 系统 , 且 异程 系统 失调后 更 易达到 平衡 , 室 内供 暖 系统 宜采用异 程 式布置 。
同程和异程的比较

管路系统类别
管路系统类别
异程式系统理解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基
本相等,如果通过每米长管
路的阻力损失接近相等,则
管网的阻力不需调节即可保
持平衡。
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均不相等。
(措施:常在每一个并联支路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
优点水力稳定性较好
流量分配较均衡
初调节更为方便管路简单无回程管节省管材
施工简单
缺点长度增加阻力增大 能耗增加 初投资大管路总长度不等
管路阻力不平衡
水力稳定性较差
调试较为不方便
应用
对于内网,例如采用风机盘管时,用水点很多,利用调节管径的大小进行平衡,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类似水管路宜采用同程式。
对于外网,各大环路 之间、
用水点少的系统,可以采用
异程式,水量调节可采用在
每一个并联支路上安装 流量
调节装置。
同程式与异程式管路系统的对比。
什么是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

什么是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什么是异程热水采暖系统?各自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什么是异程热水采暖系统?各自有什么特点?
提问者: yyyyi
等级:列兵
时间:2008-12-18
悬赏:0
解决时间:2009-01-07 11:18
回答共 1 条
同程和异程采暖系统是指供水干管和回水干管的走向,与热媒流动方向一致的供热管线成为同程系统,反之为异程系统。
同程系统各段消耗的沿程阻力基本相同,因此各环路阻力基本平衡,系统的起始端和末端立管所带的散热器散热效果比较接近,不会出现过热或不热的现象,是较为理想的布置方式。
但是同程系统增加了回水干管的长度,在施工时,因供回水干管的坡向不一致,不能够使供回水干管共架铺设,较为费工费料,增加部分初投资费用。
异程系统各环路各环路阻力不平衡,设计者需要通过选择管径和设调节阀门等措施来降低其不平衡率,不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异程系统回水干管简短,节省初投资,因公回水干管坡向一致,可以共架铺设,易于施工。
一般在采暖供热要求标准较高的建筑物宜采用同程采暖系统。
回答者。
采暖管道的同程并联和异程并联的区别

采暖管道的同程并联和异程并联有何区别?按照供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供暖、独产供暖;按照暖气管线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管串联、异程双管并联、同程双管并联;关于串联和并联有很多还容易搞错(事实中是有许多);通俗一点讲:两根水管一根是进水管,一根是回水管,可以独立控制;而串联则是,一根进水管进入散热器进水口以后,从回水口出来以后再进入下一组散热器的进水口,最后进入回水管道,就跟电路里的串联和并联很相似;一、单管串联的特点是材料使用量低、劳动相对较弱、改造时间也短一些;整个系统的水先经过系统的第一组暖气片,而后是第二组、第三组.........,因此水温是按照串联的顺序逐渐降低;在同等的条件下,首尾2组暖气给房间带起的温度能相差2度以上,为了能调节单组暖气的水温,在散热器前端的进出水口处必须增加旁通阀,有的是用三通调节阀,也有的用三个闸阀;单管串联系统没有用旁通的话,关闭前面一组暖气就会造成整个系统供暖中断,其它的暖气也都将不热了,面且,单管串联需要配置的暖气片数更多,为了满足循环的需要,这种暖气系统主管也需要比较粗。
二、双管异程并联的特点是管道行程较短,每一组散热器均可以单独控制(前提散热器供回水处要加控制阀门),温度比较均匀,系统的水流平衡较单管串联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然面这种系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不同,前端散热器的回水因为离主管道比较近,回的比较快,而后端回水就较慢,可能造成开端暖气不热或不够热的现象,不过没有关系,可以通过阀门的调节来解决问题,在系统工作状态下把前端暖气回水阀门依次关小一些,以确保系统水压的平衡,末端的暖气就会慢慢的热起来了;三、双管同程并联也是叫做双管同程;特点是和双管异程并联基本上一样的,但是在运行原理有差别,简单的说,叫做先供后回,就是前端第一组散热器的回水暂不向主管道循环,而是往下继续走连接下一组散热器的回水管,依次类推,从最末端散热器拉出一根回水管路,回到主管道路的回水管上,系统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统非常平衡,一般不会出现末端不热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水利系统平衡最佳的方式;实际生活中关于串联、关联方式供暖的优劣有很多的争议,但是我个人感觉现实生活的一些老小区和较早采暖集中供暖的小区,通常都是串联的管线,而这种串联的管线改为并联的难度会很大(如对楼体有破坏等等);基本上没有改为并联的可能,除非重新做系统;并联管线一般用在地暖系统中较多,便于准确控制各居室温度,节约供暖的费用。
同程采暖系统与异程采暖系统在节能方面的比较

同程采暖系统与异程采暖系统在节能方面的比较摘要:利用对比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的方法,分析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的总体能耗。
得到如下结论:同程系统的能耗小于异程系统。
关键词:能耗;同程系统;异程系统;水头损失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翻过了单户无法自主调节温度的单管垂直系统的老方案后,分户热计量的节能方案已经得到实施。
但一户一表的系统到底是采用同程系统还是异程系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下来,在如今的新开工住宅项目中,同程系统与异程系统可谓是各得其所。
以下就两个系统在能耗方面做出比较。
室外同程系统与异程系统的能耗理论分析以下就同程系统与异程系统在能耗方面做出相应比较。
图1外线图2室内1.1室外两个系统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的比较:室外异程系统能耗为:如图示一所示,异程系统中换热站通过管路系统将热能送达单体楼A的沿程水头损失为热水流经管段1,管段I,管段II,管段6的能量损失hfA,同理将热能送达单体楼B的沿程水头损失为热水流经管段1,管段2,管段I,管段II,管段5,管段6的能量损失hfB;将热能送达单体楼C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热水流经管段1,管段2,管段3,管段I,管段II,管段4,管段5,管段6的能量损失hfC;而室外同程系统因换热站至各单体楼的管道长度相同,故所消耗的沿程损失基本相同。
无论是异程系统还是同程系统,在最终调试过程中,均要将各楼的能量消耗调节至同一水平才能达到热平衡,但在异程系统中,因hfA<hfB<hfC,故须调整送往各单体楼的分路阀门a及阀门b,加大距离热源较近的单体楼的局部水头损失,使hj A>hj B>hj C,最终使(hfA+hj A)=(hfB+hj B)=(hfC+hj C)即hA=hB=hC。
同程系统因沿程水头损失基本相同,故只需微调阀门的开度就可以控制各楼间的热平衡。
1.2室外两个系统总体能耗比较:从各单体楼自换热站获得热量所消耗的能量损失之和,亦即整个系统运行的总体水头损失为:各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之和加各楼分路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散热器双管并联分为并联同程

散热器双管并联分为并联同程
散热器双管并联分为并联同程,和并联异程
并联的异程系统
并联异程的特点是管道行程较短,每一组散热器均可以单独控制,系统的水流平衡较单管串联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这种系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不同,前端散热器的回水因为离主管道比较近,回的比较快,而后端回水就较慢,可能造成末端暖气不热或不够热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是通过阀门调节来解决问题,在系统工作状态下把前端暖气的回水阀门依次稍关掉一些,以确保系统平衡,让末端暖气慢慢热起来。
并联的同程系统
并联同程系统其特点是和并联异程基本上一样的。
但是在运行原理有差别,简单的说,叫做先供后回,就是前端第一组散热器的回水暂不向主管道循环,而是往下继续走,连接下一组散热器的回水管,依次类推…从最末端散热器拉出一根回水管路,回到主管道的回水管上。
系统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统非常平衡,一般不会出现末端不热的现象。
可以说是一种水力系统平衡最佳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管道的同程并联和异程并联有何区别?
按照供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供暖、独产供暖;按照暖气管线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管串联、异程双管并联、同程双管并联;关于串联和并联有很多还容易搞错(事实中是有许多);通俗一点讲:两根水管一根是进水管,一根是回水管,可以独立控制;而串联则是,一根进水管进入散热器进水口以后,从回水口出来以后再进入下一组散热器的进水口,最后进入回水管道,就跟电路里的串联和并联很相似;
单管串联的特点是材料使用量低、劳动相对较弱、改造时间也短一些;整个系统的水先经过系统的第一组暖气片,而后是第二组、第三组.........,因此水温是按照串联的顺序逐渐降低;在同等的条件下,首尾2组暖气给房间带起的温度能相差2度以上,为了能调节单组暖气的水温,在散热器前端的进出水口处必须增加旁通阀,有的是用三通调节阀,也有的用三个闸阀;单管串联系统没有用旁通的话,关闭前面一组暖气就会造成整个系统供暖中断,其它的暖气也都将不热了,面且,单管串联需要配置的暖气片数更多,为了满足循环的需要,这种暖气系统主管也需要比较粗。
双管异程并联的特点是管道行程较短,每一组散热器均可以单独控制(前提散热器供回水处要加控制阀门),温度比较均匀,系统的水流平衡较单管串联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然面这种系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不同,前端散热器的回水因为离主管道比较近,回的比较快,而后端回水就较慢,可能造成开端暖气不热
或不够热的现象,不过没有关系,可以通过阀门的调节来解决问题,在系统工作状态下把前端暖气回水阀门依次关小一些,以确保系统水压的平衡,末端的暖气就会慢慢的热起来了;
双管同程并联也是叫做双管同程;特点是和双管异程并联基本上一样的,但是在运行原理有差别,简单的说,叫做先供后回,就是前端第一组散热器的回水暂不向主管道循环,而是往下继续走连接下一组散热器的回水管,依次类推,从最末端散热器拉出一根回水管路,回到主管道路的回水管上,系统每组散热器的水流量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统非常平衡,一般不会出现末端不热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水利系统平衡最佳的方式;
实际生活中关于串联、关联方式供暖的优劣有很多的争议,但是我个人感觉现实生活的一些老小区和较早采暖集中供暖的小区,通常都是串联的管线,而这种串联的管线改为并联的难度会很大(如对楼体有破坏等等);基本上没有改为并联的可能,除非重新做系统;并联管线一般用在地暖系统中较多,便于准确控制各居室温度,节约供暖的费用。
实际生活中关于具体采用同程还是异程也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不管哪种只要科学计算都可以抵消水力失调;但现在绝大多数情况是很少做水力计算,异程式水力失调相对较大,但是总的来说投资较小,也可以通过调整阀门来消除这种现象;如果全采用同程,也不是万能的,实际证明同程也出了一定水力失调,而且还会浪费一定的管材,可见水力计算和水力初调节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