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罚球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恳请在以下横线上核对出来古诗文名句。
(自由选择其中6句,严禁多挑选)①牧人驱犊抵,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⑤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⑦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⑧杜牧《赤壁》一诗中蕴藏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有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虎牙。
在悄然推移的光阴里,无人知晓就是谁泼了砚台的古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锦秀山河漫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kuàn来锏娜松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下适当的汉字。
(3分后)悄然()追sù()kuàn()达.(2)文中存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就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恰当读法就是“________”。
2022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题跋.(bō)岔.道(chà)行旅.(lǚ)B.翰.林(hàn)驮.队(tuó)遒.劲(qiú)C.田畴.(shòu)簇.拥(cù)摄.取(shè)D.宏敞.(chǎng)檀.香(shán)擅.长(shàn)2.(本题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忏悔防御/妨碍暴走/爆光B.寻觅/发觉宣传/喧华顾忌/疾恶如仇C.愉悦/娱乐折皱/拆开忠心/无动于钟D.隐蔽/作弊迟缓/支援挖掘/倔强3.(本题3分)对下列句式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第一课今天下午几点开始?(疑问句)B.您喝吧,赵大爷!(祈使句)C.快跟上队伍,别在那儿拍照了!(感叹句)D.茅以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陈述句)4.(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B.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C.李波和王成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5.(本题3分)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B.《史记》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C.《昆虫记》中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善建巢穴,管理家务。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早年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并称“刘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卷(包含答案)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一、语言技能考查(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俨.然(yán) 濯.洗(zhuó) 多髯.(rán)B.阡.陌(qiān ) 淤.泥(yū) 禾黍.(shǔ)C.垂髻.(tiáo) 亵.玩(xiè) 绮.丽(qǐ)D.邑.人(yì) 鸿儒.(rú) 矜寡.(guān)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罔不俨然箬篷糁之B.鸿儒案牍苔痕陋室C.豁然阡陌垂髫屋舍D.诣太守德馨骄首昂视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C.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4.下列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阡陌交通..魏晋..B.乃不知有汉,无论C其两膝相比.者D.故人不独亲其亲.5.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便舍船,从口入(“舍”通“拾”) B.便要还家(“要”通“邀”)C.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D.约八分有奇(“有”通“又”)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撰而成。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如《爱莲说》。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春望》,作者是唐朝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48)(一)古诗文默写考查(12分)7、古诗文语句填空(12分)(1)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2)夜久语声绝,_________。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
游客cháng()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
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yíng()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3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
(10 分)(1)九万里风鹏正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能淫》)(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4)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5) 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这正如杜甫《春望》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4 题。
(9 分)中国在建筑、园林、绘画等方面有着卓越成就,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体验到前人的非凡智慧。
走过古老的卢沟桥,我们能看见柱头上的石狮子_________,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漫步苏州园林,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设计者和匠师们________,自出心裁,大到亭台轩榭的布局,小到花墙上各式diāo lòu 的图案,都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驻足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遥想革命jīng qí 迎风飘扬的庄严画面,忆起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不禁簌簌泪下;凝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清晰可见,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是cháng tú bá shè的行旅。
其线条________,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 分)(1)diāo lòu( )(2)jīng qí( )(3)cháng tú bá shè( )3. 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指手画脚因势利导稳健B. 交头接耳因势利导遒劲C. 指手画脚因地制宜稳健D. 交头接耳因地制宜遒劲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感悟到前人的非凡智慧。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上 第五单元测试02(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堤.(tí)池沼.(zhǎo)黏.土(nián)擅.长(shàn)B.拱.桥(gǒng)着.眼(zhuó)喧嚣.(xiāo)摄.取(niè)C.罅.隙(xià)汴.梁(biàn)钵.声(bō)舳.舻(zhú)D.地穴.(xué)遒劲.(jìn)考订.(dìng)握篙.(g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祟蔓延嶙峋络绎不绝B.序幕城郭翰林无暇一顾C.车辙轩射踏青春寒料峭D.明艳唯愿隧道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50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福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4.下面的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6分)①我国西南大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会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
(《富贵不能淫》)②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③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④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⑤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⑥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朱敦儒《相见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形容鸟鸣声和谐动听的句子是“ 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 ”。
②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的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甲】 A ,在细雨中【乙】 B 。
大块的青石砌就出妩媚的弯眉,荡漾的水波掩映着含情的美目。
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青色的弯弯一瞥,轻巧而温婉。
浅浅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骄憨的眉。
那么随心所欲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潋yàn的水纹,掩入整幅水墨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妩(wǔ)媚 一瞥(piē) 潋yàn(滟)(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骄憨 ”,正确写法是“ 娇憨 ”。
(2分)(3)将下列两个短语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只填选项)(2分)A.透明而朴质B.清雅而迷离(4)文段主要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领导人作出的描述和评价令人印象深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考号:.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个雕塑作品的构思真是自出新裁.(cái),那玲珑的造型.(xínɡ),让人叹为观止,上面的花朵可谓是俯仰生资。
B.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人推崇.(chónɡ),客商纷至沓.(tà)来,让厂商应接不遐。
C.元宵夜,在公园里赏花灯的人磨肩接踵.(chǒnɡ),络绎.(yì)不绝,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D.卢沟桥的桥面用石板铺砌.(qì),两旁有石栏石柱,柱头上的石头狮子被雕刻得惟妙惟肖.(xiào),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赏。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2分)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______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高山流水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高山流水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耳熟能详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耳熟能详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广泛推进,普查员们逐户逐人现场登记。
B.在萍乡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积极打造便民15分钟生活圈,极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C.赵州桥不朽的技术水平和高超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班级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基础知识(27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yì()太守决zì()浑欲不胜zān()邺城shù()老翁yú()墙走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7分)①便要.还家。
___________ 欣然规.往。
_________ _ 不独亲.其亲。
○2尝贻.余核舟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其两膝相比.者。
③濯.清涟而不妖可爱者甚蕃.谈笑有鸿儒..。
________ __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___________ 造化钟.神秀。
___________ 听妇前.致词⑤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 具.答之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4、文学常识填空。
(3分)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分)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 _ , ____ 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诗句是:,。
6、根据《石壕吏》的内容,按要求默写下列诗句。
(4分)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一句子是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7.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2分)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二、语段阅读(73分)(一)(13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8、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
(2分)9、解释下列词语。
(2分)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2分)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不在深11、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2分)13、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13分)大道之行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4、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
(2分)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3分)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16、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2分)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8、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3分)①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 ___ _(三)(21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
(2分)20、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2分)①箬蓬覆之.(指代“船舱”)()②闭之.(指代“小窗”)()③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2分)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24、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分)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8、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
(3分)29.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①桑竹之属.( ) ②具.答之( ) ③欣然规.往()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处处志.之( ) ⑥诣.太守( )3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
31.写出出自本文段的成语四个: (2分) 32.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 33.以下四句中存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现象是:(1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4.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答:(五)老师的泪(11分)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刘,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轻盈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