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汇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100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低调”絮语①所谓低调,就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得意忘形、盛气凌人,不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而是以平淡的心态对待成功,谦和待人,谦虚处世。

②博学多才的启功先生是低调的。

他一直反对别人称他为“大师”。

他在66岁时曾写下《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是低调的。

他拒绝上任何名人录,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连连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③“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真正的大师、大家,都是低调的谦谦君子。

他们的低调,绝不是一时的装样,而是源于其人生观价值观中谦和不自傲的品格。

④说低调是一种品格固然不错,然而我却要说,低调首先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

这种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间一切永恒和博大,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他们的谦虚和低调,是在清醒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衍生的人生姿态。

⑤《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车上装着两只木桶,一只盛满美酒,一只空空如也。

一路上,盛满美酒的桶沉默不语,空空如也的桶则不停地大喊大叫,又唱又跳,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

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肚里愈没有货,叫喊得愈凶。

“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低调的人之所以能保持低调,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学问和见识。

⑥低调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强者。

他们深知,一切的成功靠的都是自己诚实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当别人投机取巧、大肆张扬的时候,他们做的都是诚实诚恳的蓄势待发的工作。

因此,他们总是能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而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他们又立即把目光投向更高远的目标。

他们没有时间张扬自己,更没有心情去卖弄显摆,自吹自擂。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实证着“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的道理。

人教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提升之句段篇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提升之句段篇课件(共29张PPT)
赏析划线的句子
景物描写,描写了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揭 示“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 同时衬托出母亲愉快的心情。
• 案例研究
父亲数钱
⑴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 ⑵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 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 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 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 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 ,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 ,给你们交学费。”
(具体内容分析)景物描写,描绘了初春的田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既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又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幸福心情
小结:
中间语段作用
1.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2.写景段落:描述具体景物及效果(衬托心情、作 铺垫等) 3.插叙段落:描述插叙具体内容及效果(丰富文章 内容,使内容更加完整,深化主题。为下文做铺垫 )
1.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2.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
运用对比,突出强调了故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人们对 故乡所特有的感情和眷念
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树依然有着挺拔不 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 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 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 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 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⑦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树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 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 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毎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 枕芯,或是用来做莱,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 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的愉悦李国文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的真理。

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

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

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

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

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

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

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

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

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

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儒雅之风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

”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读书人,多儒雅。

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

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

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

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

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礼仪之邦”。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

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

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

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

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100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些诗词脍炙人口,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

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

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6)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6)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6)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涵养几分静气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现代文阅读理解 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现代文阅读理解 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目录从春天出发 (2)冰窗花 (4)我的妈妈是老虎 (5)放学 (7)34个鸡蛋 (11)一棵小白杨 (14)萨拉的夏天 (16)十一号楼的猫 (19)大声地生活 (21)卖面包的小女孩 (23)一只羊其实怎样 (25)低到尘埃的愿 (27)高贵的“伪证” (29)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31)窑变 (33)为梦想拼尽全力 (35)赶年集 (37)刷子李 (39)一碗热汤 (41)风景 (44)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47)草木恩典 (50)父亲的背影 (52)想偷一本书 (54)一平方米的爱 (56)诗人 (59)老木匠桑伯 (61)明子出师 (64)帽子 (67)最后一堂语文课 (70)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72)最后的牵手 (75)拾荒 (79)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82)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83)孤独的老乡 (85)满足的人的衬衫 (87)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90)老圣人 (92)算盘 (94)从春天出发丁立梅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

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

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

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

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约,冲你挤眉弄眼。

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侯..一下河边的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

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

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汇总
(一)说明文阅读篇
1、《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

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
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

液体空气清
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
类。

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
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

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
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

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
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
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

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
清新。

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
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
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
利昂等)。

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
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
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

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
会产生精神依赖。

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
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

当然,专家也特
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

如果选择
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
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
清新剂的原因。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
容,给她提两条建议
(二)议论文阅读篇
1、阅读《从拴象说开去》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印度的养象人有个习俗:在象幼年时期,用绳子将它拴在柱
子上,象年幼体弱,无法挣脱。

待象成年,有能力挣脱木柱时,它
的脑海中却早已烙印下了“木柱不可能挣断”的想法,养象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对象群进行管理。

②束缚住象的不是木柱,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我们在感
叹养象人聪明智慧之时,也不免为大象唏嘘:环顾身旁,有多少人
深深陷在思维定势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们一提到空谷便想到悬
崖峭壁,一提到春天就想到百花争艳……
③因此,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④思维定势,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的产物,是人们世代相传
的“金科玉律”,人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曾探寻过这些“不假思索”背后那片广阔的天地。

⑤看到苹果,你往往会想到其甜美的肉质。

而牛顿却用苹果作
为钥匙,打开了思维殿堂的大门,触碰到数千年来无人“染指”的真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地基。

同样一个苹
果,乔布斯以它的模板设计出简约大气的新一代“苹果”产品,渡边淳一以它为引子创作出了《失乐园》。

每天有无数人吃苹果,但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