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 灾难来临前就要学会逃生技巧

合集下载

地震逃生

地震逃生

地震逃生地震逃生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

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

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

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

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

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发生地震时,还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

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

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

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

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

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

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灾难逃生:灾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

灾难逃生:灾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

在面对各种灾难时,正确的逃生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无论是地震、火灾、洪水还是其他灾难,都需要有相应的逃生策略和技巧。

以下是关于灾难逃生的1000字创作:灾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技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无论是地震、火灾、洪水还是其他灾难,都需要有相应的逃生策略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在各种灾难情况下的逃生技巧。

1. 地震地震时,首先要保持镇定,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如果室内,躲到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和颈部。

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高大树木和电线杆,蹲下避险。

地震停止后,要小心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受伤。

2. 火灾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迅速离开火场,沿着安全通道逃生。

如果门被大火封住,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窗户逃生。

下楼梯时要小心,不要乱推、挤和跳。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应迅速趴在地上滚动熄灭火焰。

3. 洪水在洪水来临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前往高地或者指定的避难场所。

避免涉水逃生,以免被洪水冲走或者被隐藏的危险物品伤害。

如果无法及时撤离,可以选择上楼屋顶等高处,等待救援。

4. 飓风和台风在飓风和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堵塞窗户、储备食物和水,并保持收听天气预警。

一旦飓风或台风来临,要迅速转移到坚固的建筑物内,避免在户外活动。

在飓风或台风过后,要小心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触碰断裂的电线和倒塌的建筑物。

5. 汽车事故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尽量将车停在安全位置。

如果车辆起火,要立即关掉引擎,打开车门,站在车边远离火灾现场。

在高速公路上,要尽量靠边停车,警示其他车辆,并尽快撤离车辆。

6. 化学泄漏当发生化学品泄漏时,要迅速离开泄漏区域,沿着逆风方向逃离,并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在撤离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

同时要避免接触泄漏物品,以免造成伤害。

总的来说,在面对各种灾难时,正确的逃生技巧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中的安全逃生

自然灾害中的安全逃生

自然灾害中的安全逃生在人类的生活中,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的,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来降低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安全逃生是在自然灾害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无论是遭遇地震、洪水还是台风,我们都需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首先,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警信号非常重要。

在地震来临之前,通常会有地震前兆,如地面的震动、异响等。

当我们感觉到这些迹象时,应立即采取逃生行动。

此外,洪水和台风也有相应的预警信号,如气象部门发布的警示、公告等。

了解这些信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及时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其次,建立逃生计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逃生计划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甚至工作场所等各个方面的安排。

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在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的行动,例如选择室内避难还是尽快离开危险区域。

此外,逃生计划还需要包含逃生路线、集合地点等信息,以确保家人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另外,灾害防护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忽视。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建筑物需要强化设计,以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

在洪水和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需要加强堤防和建设避灾场所。

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大大减轻灾害对人们的威胁,有助于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此外,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也是十分关键的。

应急技能包括急救、灭火、泅水等。

这些技能能够在灾害来临时提供帮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例如,在地震中,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卧倒姿势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同样地,在火灾中,我们应该了解如何使用灭火器,以消除火势。

保持冷静和合作也是逃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当灾害发生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极度恐慌和无助的状态。

但保持冷静是关键,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判断和行动。

此外,逃生常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能够在逃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及时获取最新的灾害信息也是逃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收听电台、查看天气预报或者在线媒体获取最新的灾害信息。

了解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即时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及时的回应和决策,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地震如何逃生技巧 地震逃生常识

地震如何逃生技巧 地震逃生常识

地震如何逃生技巧地震逃生常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

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1,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1,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一、火灾:1、家庭成员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不可乘坐电梯,走楼梯逃生。

3、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4、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

过程中,脚要成绞状态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

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的功能抛下做缓冲物。

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生活知识_常见的应急避险知识

生活知识_常见的应急避险知识

常见的应急避险知识雷雨天气逃生安全知识火灾的逃生状况及方法一般而言,逃生状况可分为三种:一是逃生避难时,二是室内待救时,三则是在无法期待获救时。

其方法叙述如下:逃生避难时1、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

2、顺着避难方向指示,进入安全梯逃生。

3、以毛巾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鼻,可避免浓烟的侵袭。

4、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场中产生的浓烟将弥漫整个空间,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场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应还有空气存在,愈靠近地面空气愈新鲜,因此在烟中避难时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愈贴近地面愈佳,但仍应注意爬行的速度。

5、浓烟中戴透明塑胶袋逃生:在浓烟中避难逃生,人体如防护不当,易吸进浓烟导致晕厥或窒息,同时眼睛会因烟的刺激,产生刺痛感而致睁不开。

因此如有简易的装备能使人们在烟中逃生时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并隔离烟对眼睛的侵袭最佳。

此时即可利用透明塑料胶袋。

透明塑料胶袋不分大小均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胶袋可将整个头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气供给逃生之用,如无大型塑料胶袋,小的塑胶袋亦可,虽不能完全罩住头部,但亦可掩护口鼻部分,供给逃生所需空气。

使用塑胶袋时,一定要充分将其张开,两手抓住袋口两边,将塑料袋上下或左右抖动,让里面能充满新鲜的空气,然后迅速将其罩在头部到颈项的地方,同时两手将袋口按在颈项部位抓紧,以防止袋内空气外漏或浓烟跑进去。

同时要注意,在抖动塑胶袋装空气时,不得用口将气吹进袋内,因为吹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效果会适得其反。

6、沿墙面逃生:在火场中,人常常会表现得惊慌失措,尤其在烟中逃生,伸手不见五指,逃生时往往会迷失方向或错失了逃生门,因此在逃生时,如能沿着墙面即可进入,而不会发生走过头的现象。

室内待救时1、在室内待救时,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知道您待救的位置,让消防队能设法救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待救的房间有阳台或窗户开口时,应立即跑向阳台或窗户的明显位置,大声呼救并挥舞明显颜色的衣服或手帕,以突显目标,夜间如有手电筒,则以手电筒为佳。

地震逃生基本知识

地震逃生基本知识

地震逃生基本知识地震逃生基本知识1、为了保障您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地震晃动时间一般为1分钟左右,因此首要考虑的是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在地震发生时,应躲在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并紧紧抓住桌子腿。

如果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物品,也要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应立即关火,失火时应立即灭火。

在大地震时,消防车可能无法及时赶到,因此每个人关火、灭火的努力都是控制地震灾害最小化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惯。

为了避免火灾酿成大祸,家人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非常重要的。

3、不要慌张地跑向户外。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可能会被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物品砸伤。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品。

4、在户外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区域。

当地震剧烈摇晃,人们站立不稳时,往往会寻找扶靠的物品。

然而,门柱、墙壁等看似结实牢固的物品实际上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中,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造成了多人死伤。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物品。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品掉落,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在百货公司、剧场等场所,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人员较多的场所,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

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

就地震而言,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

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

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6、在搭乘电梯时,不能使用电梯。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应按下所有楼层的按钮,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

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在最近的楼层。

逃生常识

逃生常识

逃生常识:地震来了怎么办?室内应急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一般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

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

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

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

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

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定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

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

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

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

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

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

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

万一大楼倒塌,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时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

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这生存空间在坚实家俱和小跨度房间等处形成的可能性较多。

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 到蝼 ,成 功 救 出 妻 儿 。还 有 的 客 人 将 房 间 内的 床 单 用 水 浸 泡 打 结 连 起 来 拴 在 窗 框 上 ,验冷静应对 ,可以增加逃生的可能性
消 防 专 家 提 醒 : 遇 火 被 困在 得 不 到 及 时 救援 , 又
身处 楼层 较 高 的情况 下 ,切 不可 盲 目跳 楼 。其 次 , “ 无奈 ”跳楼 时,可用床单 、被 里、窗帘等织物 撕成 布条连成牢 固的绳索 ,系在 窗户 或阳台构件上慢 慢滑
不 上 去 帮 忙 。甚 至 还 有 人 说 ,扔 孩 子 的 人 不 是 亲 生 父
母。专家解释 ,这起跳楼事件并不是个例 ,很典型,代 表着很大一部分人的行为特征。 20 ̄1 ̄1臼,南京市广东路某小区,一幢居 民 09V 0 0
楼4 发生火灾,浓烟滚滚 。住在4 的一名女子头戴一 } 娄 楼 顶头盔竟然纵身跳下 ,摔到地上后动弹不得,不过好在
防 部 门发 现 ,7% 以上 是逃 生线 路 选 择错 误 或 逃 生 方法 0
不科学造成的。其中,盲 目跳楼导致的死亡 占有很大的
比例 。专 家警 告 ,遇 到 火 灾 时千 万 不可 盲 E跳 楼 ,即使 1
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 ,也要讲究方法 。
相 比之下 ,上海 商学院作为高等学府 ,有没 有给
要等到危险来 了再临时发挥 。
2 0年明 l日,飞机撞上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大厦 o1 1 时 ,作为摩根士丹利添 惠公司安全负责人 的里克里斯科 拉,使这种通过 自救获得生存的精神得到 了具体体现 。 里斯科拉听到 巨大的爆炸声后 ,从办公室窗户望去,看 到双子大厦中的一座塔楼已经起火。这时纽约港务局警 告人们待在 自己的办公桌前不要动,但里斯科拉疾呼员 工赶紧撤离 。因为通过平时的训练,员工们对采取应急


位大人将不到一岁的婴 儿从楼上扔下,马路上的几位 3 人从火场跳楼试 图逃生 ,结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要生 就逃
1 H深 夜 ,杭州市 萧 山区一 幢 民房发生 火灾 ,楼上 的 9
群 众 急 忙冲 上 前 去接 ,但 孩 子 直 接落 在 了地 上 … …紧 接 几年前的20 ̄1月,内蒙古乌海市一居 民家 中发生火 05 1 着 ,只 见 一 个 稍 大 的孩 子 站 在 5 的 遮 阳 棚 上 ,没 一 会 灾,男主人不顾妻子和孩子 , 层
跳还 是不跳?这 l 止 _ - ■ 是个 ■ _ ● _ _

■■I
■■ ●●■■■ ■-

■ 文/ 王洁 实
20 ̄1月2 H,西安市一栋居 民楼 09 2 1 喽起火。一位 少 女 , 因逃 生知 识 匮 乏 ,加 之 发生 火 灾 后惊 慌 失措 ,也
目击者说,当时烟特别大,阳台上站 了三 四个大人 ,脸 是 选 择错 误 的 方式 造 成 了悲 剧 。无 独 有 偶 ,2o  ̄1月 o9 2 都被熏黑了。由于烟太大 ,可能为了让孩子尽快逃生,
2 0句 09习月5 日,宁波彼特曼大 酒店起火。— 陵房客 学生普及安全 自救知识,有没有模拟突发事件的常规演 看到楼下群众搬来梯子救人时立即呼救。他见梯子只能 练 ,还是普及也普及 了,演练也演练 了,但最终仅仅是 架到 陵,便将席梦思床垫扔 到蝼 平台上,再从 窗口跳 走走过场 ,作作秀,实在不得而知。 到床垫上 ,并在周 围群众帮助下 ,在l 楼平台架起梯子
和 两 个 孩 子 被 送 往 医 院 。把 ~ 个 1 的 婴 儿 从6 岁 偻扔 下
去,生存的几率能有多少?答案显而易见 。
跳搂事件并不是个例 ,代表着很多人的困惑
此 事 发 生 后 引 发热 议 , 有 人 说 房 主 应 该 多 学 习 消
防知识,有人说楼下看热 闹的市 民素质太差,光看热闹
据统计 ,我国高楼火灾事故 目前 已经呈现上升态 势 。更有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火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
分 死伤 的直 接原 因是缺 乏 逃 生 知识 ,选择 了错 误 的逃 生 路 径和 方 法 。
事实证 明,人从l 以上 的高度跳下 时,生还 的可 咪 能性极小 。根据对 以往火灾中人员死亡原因的分析 ,消
窗户跳 下,经抢救
儿遮 阳棚支撑不住 ,小孩掉到l 层的雨棚上后又落到地 上 。后来 ,一名妇女准备往 下跳 ,大伙都在楼 下大声
喊 , “ 要 跳 ,不 要跳 ,消 防 队 马上 就来 了。 ”然 而 这 不
名妇女还是从6 层跳下,被1 层的雨棚拦挡~下后掉到地 上 。众人忙着在下面接,但还是没有接住 ,坠楼 的妇女
女 子摔 在 了草 地 上 。消 防 队 员赶 到现 场 后 发现 ,起火 的 位 置并 不是 跳 楼 女子 的家 中,而 是 隔壁 邻 居 。
2o 1月1H,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女生宿舍l o ̄ 1 4 4 个
30
医治无效死亡 ,而其妻子却带着孩子从房门从容走出得
以逃 生 。
不要等 到危险来了, I时 “ 缶 发挥”
或 阳台 以尽量 降低垂直距 离 。1 以下有气垫 时也需 咪
注 意 跳 的姿 势 必须 正确 。
遇火灾被 困,要采用正确 的方式求助 。除了拨打 手机 ,也可从 阳台或临街 的窗户 向外发 出呼救信 号, 或者 向楼下抛扔 沙发垫 、枕头和 衣物等软体物 。夜 间
喽。这次火灾 ,由于逃生方法正确 ,没有造成一人伤
亡。
美国记者阿曼达里普利在 《 时代 》周刊发表文章 认 为,危机 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状态,我们可以完 善这种个性 ,教会大脑 如何做 出明智 的反应 。也就是 说 ,我们要在平时就教会大脑在危险中的处理方式,不
下 去,也可利用 门窗、阳 台、下水 管、竹竿等滑下逃 生。跳楼应尽量选择 往救生气垫 中部跳 或有水池 、软 雨篷 、草地等处跳 。如有可能 ,要尽量 抱些棉被 、沙 发垫 等松软物 品跳 下。如若徒手跳楼 ,一定 要扒 窗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