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明珠,莫不贵重”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古诗贞观政要·贪鄙翻译赏析

古诗贞观政要·贪鄙翻译赏析

古诗贞观政要·贪鄙翻译赏析文言文《贞观政要·贪鄙》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

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翻译】人有明珠,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怎么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

高三语文智达试卷重组17 文言文翻译答案_涿州一中吧_百度贴吧

高三语文智达试卷重组17 文言文翻译答案_涿州一中吧_百度贴吧

13.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①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②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2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1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2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2 09:48 回复
法兰克教皇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27.(2009年重庆市第二次质量调研抽测)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遗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28.(09年高考重庆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0位粉丝
3楼
22.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1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2出,欢然言曰:“
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高三语文智达试卷重组17 文言文翻译答案
注册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吧内搜索 | 帮助
览贴子 吧主:哲哲小盆友▂x嗳祢℡秀╄骚丬 快速回复 贴吧投诉
15.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唱谢应龙一季的雨水足,晒够了秋阳,地里有个好收成。

田边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蹲着,站着的抽着旱烟卷儿的是四爷,蹲着的头上罩着素边皂布头巾的是四奶。

田是村里的好田。

村里的现有的田都好。

稍差的这些年都种上了大豆、花生和红薯,行里都疯长着青草儿——种的人不愁收,播了种完事。

甭管它大豆比白米细、花生赛黄豆大、红薯藤遮不住黄土。

站在田边,可以看清整个村院。

村子里没有狗了,行路的人走得静心清闲。

蹲着的四奶对抽着旱烟、眼睛直望着村子黄土大道的四爷说:“老头子,甭等了,开镰吧!”甭等了?这几天四爷等的就是他的儿子!大儿子在恢复高考后那年上了大学,工作在城里,秋收时总要请假回来帮衬爹,原是不要等的。

直到三年前,儿子升了职,开镰时就再也未见他的影子。

春节小车回来,劝爹:这几亩田,就别在它上面想主意,穷折腾了。

四爷眼一瞪,那年春节就过得没滋没味的。

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专科、一个本科,让村里人眼红。

四爷听了消息,好久未做声。

半晌才说:谁让他们全走了呢?说的是实话。

半个也不会回来了。

四爷的眼又朝村子逡巡了一阵后,他叹了口气才回过头来对四奶说:“开镰吧。

”开镰了,熟透的水稻沉沉地朝着镰刀挥去的方向倒下。

沉沉倒下的水稻在四爷的眼中闪过一道道无比绚丽的弧线,一股丰收无言的稻香痒痒甜甜地悬浮在秋日的风中了,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四爷才惊喜地发现,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四奶接言:“我也割了好大一蔸呢!”四爷一愣,随即就笑了:“割吧。

”“割吧。

”日近当午,四爷抬头看了一下天,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匹马鲍尔吉·原野我和父母现在住在“阳光小区”,聊天的时候,我说四五十年前的事,他们在说六七十年前的事,而整日开着的电视机在播报当下的新闻,比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场景像话剧,我们轮流上场,讲述时光的往事,时光在某一瞬间重新组合时,平淡的生活会变得庄重起来,你成了历史的讲述人。

父母老了,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故乡。

我不敢带他们外出旅行,我的任务是访问他们的故乡,带回照片和见闻跟他们分享。

去年春天,我拜访我妈的出生地——巴林右旗白音他拉乡宝木图村。

村书记带我看过我妈出生的院落,当年是她祖父平乐爷爷的宅院。

书记说,有人想租这个地方办企业,村里没同意,建成了养老院,叫平乐养老院。

我妈听到后十分高兴。

她说平乐爷爷一定赞成。

今年1月,我到科左后旗的胡四台村探望病中的堂兄,这里是我爸的出生地。

回来后,我跟我爸说:“经过胡四台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你老家被建设没了。

”我告诉他:“你经常回忆的白茫茫的沙坨子没了,现在除了玉米地就是林地。

狼和狐狸也没了,胡四台村五里外就是高速路。

现在,你们村跟朝鲁吐镇连上了。

”“咋回事?”他问。

“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镇了。

”他表情变化有如云影从草地上滑过,那是几十年的光阴倏尔而逝。

我去过一些地方,算ー下,国内大概有一百八十八个市县区。

在汉中的江边,两只朱鹮一前一后从我头顶飞过,它们通体橘红兼带粉色,翅膀和尾羽舞动流苏。

我看朱鹮融入天际,而它能在天空俯瞰到什么呢?明代修造的梯田里长满金黄的稻子,稻子们此刻正隐藏在柔纱一般的白雾当中。

在安康的江边,往左手看,莽莽苍苍的大山是秦岭;往右手看,莽莽苍苍的群峰是巴山。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阅读答案(附翻译)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

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乃以博财物耶博:博大B. 禄秩优厚秩:品级C. 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D. 事觉自死觉:败露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规小得而大失者也②蟹六跪而二螯B. ①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 ①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②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D. ①贤者多财损其志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7.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8. 你认为文中谈论“贪鄙”的恶果主要有哪些?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小题。

成功的光环从来不戴在那些只知qiáo首以盼的人们的头上,上帝给每个人以相等的机会,无论你是怎样的出身,不管你是贫是富。

但是,成功的机遇不会自动来到我们身边,它总是喜欢那些主动出击,从不等待的人们,因为他们时刻做好了一切准备。

它总是躲避.那些不知行动或一遇困难便气馁的人,因为它无法忍受他们那种呆zhì和萎靡.。

聪明人学习,像搏击长空的雄鹰,仰视一望无际的大地;愚笨的人学习,漫无目的yóu如乱飞乱撞的无头苍蝇;刻苦的人学习,像弯弯的河流,虽有曲折,但终会流入大海;懒惰的人学习,像水中的木头,阻力越大倒退的越快。

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写汉字。

(3分)(1)qiáo首以盼(2)呆zhì(3)yóu如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躲避.(A.pì B.bì)(2)萎靡.(A.mí B.mĬ)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3分)A.三月的江南,杂草簇拥着鲜花,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春光无限,“草长莺飞”的亮丽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B.眼前这片景色如此安详美丽,不就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C.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上,22岁的山西小伙张国栋与全球269位记忆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

B.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C.“5G+医疗”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D.设计标准达到了多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了,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2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6分)1.qiān chuí wàn záo()出深山,liè huǒ fén shāo()若等闲。

2.面对问题,我们要敢于开展自我pī pínɡ();面对困难,我们要tài rán chǔzhī(),chè dǐ()克服wèi jù()情绪,解决问题。

二、选择题。

(18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演译鞭炮通宵燃放B.花圃赤裸裸英竣薄弱C.瑰丽魄力防御穿越D.书藉乱蓬蓬徘徊教授2.下列关于查字典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鼎”字用数笔画查字法比较方便,共有12画,“革故鼎新”中“鼎”是“大”的意思。

B.“蘸”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艹”部,除部首外有18画。

C.“锲而不舍”的“锲”的意思是“雕刻”。

D.“屉”是上下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D”,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尸”部。

3.“‘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句中“粗暴”的近义词是()A.粗俗B.残暴C.粗鲁D.暴躁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意想不到的失误语重心长地说B.白净端庄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盯着C.优美清新的唱腔轻轻悄悄地挪移D.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恭恭敬敬地行礼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

B.看着眼前的毕业照,让我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一起劳动、一起上课的情景。

C.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上映了约20多部中外新影片。

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6.将下面打乱的一段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后最合理的一项是()①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像是木榔头不住地敲打着胸膛。

②就在这时,他看到网下在不住地冒着两行水泡。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下)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下)

《贞观政要》原文及译文(下)《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原文】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①,多者八百余年②,少者犹四五百年③,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

岂无僻王④,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

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

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

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

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

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此其所以卜祚遐长⑤而祸乱不作也。

【注解】①传祚相继:帝位一代一代相传。

②多者八百余年:指周传三十七王,历八百六十七年。

③少者犹四五百年:史书载,夏从禹至桀共十七君,十四世,有王与无王,共历四百七十一年。

殷凡三十一世,历六百二十九年。

东西两汉共二十四帝,凡四百二十四年。

④僻王:僻,不正。

僻王指昏庸之王。

⑤卜祚遐长:意谓上天赐予帝位时间长久。

【译文】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述时政得失说:我一一阅读史书,发现从夏、商、周到汉代,朝代不断交接更替,时间长的朝代可以延续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这些朝代都积善积德,赢得了民心。

其中也有昏君,只不过依赖前哲教诲才免于灭亡。

可是从魏晋以来,到周、隋之时,朝代长的不过五六十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就烟消云散了。

这都是因为创业的君主没有广施恩德,只做到自保,对老百姓没恩惠可言。

所以,只要继承王位者的政教稍有偏差,又值有人趁机造反,那么天下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现在,陛下虽然创下奇功,平定了天下,但是,对百姓的恩德还很少。

因此,应当推崇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之道,广布道德教化,为将来留有余地,为后世帝王创下稳固的基业。

怎么可以认为只要当今的政治没有过失,保住今日的江山,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而且,自古帝王虽然都根据当时的局势,制定或宽或严的具体政策,但节俭、施恩却是历代政治的根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於林,犹恐其不高,复巢於木末;鱼藏於水,犹恐其不深,复穴於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
B、禄秩优厚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觉:败露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2)翻译:
①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4分)
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4分)
【答案和解析】8、A 9、B 10、D
11(1)、用斜线(/)断句(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2)、①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②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