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专题复习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2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

2022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
量不断增加 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

口急剧增长
[一图胜千言]
一、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 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 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 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物流集聚,如兰州
区位 因素
优势条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吸引人口集聚,形成工矿城市,如大庆、伯 明翰
交通
沿海、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地带;不同 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城市兴衰
政宗治教、军事、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
科技、 科技、旅游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新兴因素,如印度班加罗尔、广西
1.曲线图的判读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例如上
看趋势 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
波动下降
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出生率在1800年数值比 2008年的大,反映1800年出生人口所占比重较2008年的大
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③治理环境污染,合
环境 水污染 污染 垃圾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理布局工业企业;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 ④改善交通和住房
水平提高
条件;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 ⑤加强城市绿化建

设,扩大绿地面积
影响 成 因

中考复习专题:上海世博会ppt课件

中考复习专题:上海世博会ppt课件

经典题例
材料一;2008年12月22目,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世罅轴首个"阳光谷"结构封 项,标志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入倒计时,这将是一场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 一曲以"创新"和"融台"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参展国家和地区之多在世博会 150多年的历史上罕见,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 经济的机会。至于金融危机下的世博会,能否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我 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权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请你为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写一条宣传标语。
时间 2002年12月 2002年12月3日 申办成功 2010年 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举办 ——2010年10月31日举办 主题:城市 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副标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 副标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 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奥地利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为汉字 “人”,馆标中的汉字“人”由“两笔 相互支撑的笔划”组成,通过人、城市 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充分展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 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 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 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 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 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 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 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 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 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 道等最新技术。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4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4北方地区

(2)根据表中关键信息点❶可知,该地冬季温低于0 ℃,河流冬季会 有结冰现象,但无法确定所有河流都有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无法确 定凌汛现象;由信息点❷可知,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流流量季 节变化大;属于季风区,河流不是季节性河流;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 流的水能资源不丰富。
[答案] (1)C (2)B
4.误区:东北三省不能种水稻。 点拨:水稻一般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但是东北三省土地肥沃,夏季高温多雨,因此也可以种植水稻;由于纬 度较高,热量不足,所以只能一年一熟。 5.东北平原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①问题:使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植物退化严重,珍稀动物急剧减 少。 ②解决措施:停止开荒,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 6.容易把辽中南工业基地误以为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链接中考 1.(2021年广东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盐(碱)度的 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海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 涝、抗病虫害。
材料二 盘锦市有大面积的盐碱地。2019年,“北方耐盐碱水稻袁 隆平院士工作试验站”落户盘锦。2020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 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成功, 并进行了“稻—蟹”结合试验,为 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推广 海水稻种植奠定了基础。
B.河流源头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3)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 () ()
[解题探究] (1)根据图中关键信息点❶可知,甲地为东北平原,东 北平原多黑土和黑钙土,十分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C项正确; 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A项错误;该地区为平原,B、D 项错误。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 专题二十一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 专题二十一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 格已经形成
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
杭州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北京 华盛顿 中国 西方
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
9
读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示意图,回答1~2题。
10
1.造成这两种建筑景观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B )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2.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附近区域是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为 ( A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解析】地域文化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在洪涝区的居民,为免受洪涝威胁,学会了建 设高地基房屋。这种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他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 稳定性,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迅速改变。
16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 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读图,回答6~7题。
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也形成了特点各异的文化区。藏族同胞常年生活在独特的高原气
候环境中,终年比较寒冷,身上都披着一件厚大的宽袖大袍——藏袍。藏袍上没有口袋,
也没有扣子,只是在腰里扎上一条带子。腰带一扎,胸前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大口袋,
可以当作“挎包”使用。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烈,中午温度较高,故中午双
悠久,而深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改革开放开始飞速发展的城市,因此该城市出现 复古铛铛车的可能性最小。

专题 地图-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 地图-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明显的地形部位。
02 等高线的判读
大范围地形的判断 盆地
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 中间等高线稀疏,数值小。
02 等高线的判读
大范围地形的判断
丘陵
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 为闭合曲线。 相对高度200米以下,
02 等高线的判读
大范围地形的判断
高原
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上。 边缘等高线密集。 高原面等高线稀疏。
小结
02 等高线地形图
01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①闭合曲线
闭合曲线
任何一条等值线均为 闭合曲线。
01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②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 海拔高度相同。
同线等高150 米
01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③同图等距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 高距一致(相邻两条 等高线之间的差值)
同图等距150 米
01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 的n²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为原来的(n+1)²倍
02 方向
平面上有东、南、西 北、四个方位,在此 基础上分出东北、东 南、西南、西北共八 个方位。
02 方向
常用方法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度定向法
判断方向的技巧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示北向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⑥线 此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陡,流速较快。
04 等高线应用
2、等高线在区域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4)其他
攀岩: 较陡的陡崖处。
要攀岩选择图中什么地方?
④ 此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 合攀岩。
03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 涉水登山的一项探险活动,下图 是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1、该地适宜开展溯溪活动的线 路是( A ) A.L1 B.L2 C.L3 D.L4

济南城市介绍PPT

济南城市介绍PPT

二 特色景点
大明湖
趵突泉的水都跑到了大明湖,“一城山色半城 湖”的济南,夏雨荷恋恋不舍的大明湖必定要 看的,这里不只有老济南的“北渚门、北水 门”,还有唐宋八大家曾巩、苏辙的传说,不 看大明湖,你怎么理解“济南名士多”的含义?
二 特色景点
千佛山
千佛山虽然不大,但它和三皇五帝中的舜帝扯上了渊源,秦琼还曾在此拴马登山,始于唐贞 观年间的兴国禅寺,隋唐年间的千佛崖石窟,笑迎天下客的弥勒佛金身塑像……到了千佛山 之巅,整个济南都在你眼中,什么“齐烟九点”、“黄河玉带”、“历山秋风”,你熟悉的 济南风景在这里才有最深的体悟。
四 民俗文化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 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 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 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 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 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 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 至今,相沿成俗。
旅游 胜地
级州济 市、南 。泺市
邑, ,别 山称 东泉 省城 辖、 地齐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济南市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天下第一泉” 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 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
四 民俗文化
章丘芯子
飘色,又称抬阁、芯子。集服饰、色彩、化妆、装饰、表演和金属工艺等技艺于一身,具有 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和工艺美的特点,是民间艺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章丘芯子起源于 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 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舞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名词(55张PPT)初中英语专题复习课件

名词(55张PPT)初中英语专题复习课件

名词
口诀
例词
元音字母变成e
男女用牙 吃鹅脚
man — menwoman — women foot — feet goose — geese tooth — teeth
国人变复数
中日不变 英法变 其余s加后面
Chinese — Chinese Japanese — Japanese Englishman— Englishmen Frenchman— Frenchmen American — Americans German — Germans
— Oh, he is ____B____ brother.
A. Lucy’s and Lily’s
B. Lucy and Lily’s
C. Lucy’s and Lily
D. Lucy and Lily
无生命的名词所有格
房子的窗户 the window of the
house
无生命的名词所有格
Teachers’ Day
有生命的名词所有格 表共同所有,把’s 加在最后的名词上
Mary and her sister’s bedroom.
有生命的名词所有格 表分别所有,把’s 加在各个名词上
Mary’s and Tom’s bedrooms.
—A boy is flying a kite over there. Who is he?
可数名词
These women doctors (woman doctor) are so patient.
可数名词
名词
口诀
例词
复合名词变复数
男人女人前Hale Waihona Puke 变 其余全部变后面特殊变化
man teacher — men teachers woman driver — women drivers bus driver — bus drivers

专题24 南方地区(复习课件)-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24  南方地区(复习课件)-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考点1 自然特征与工农业
3 农业
主要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热带作物产区
生产 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 基地 部
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 气候 期,为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考点1 自然特征与工农业
特点 夏季___高__温__多___雨___,冬季温和湿润, 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1月平均气温
高于____0____℃
在___8_0_0___以上,降水集中 年平均降水量 在夏季,雨季__较__长____,属
于__湿___润___区
考点1 自然特征与工农业
2 自然环境 河流
南方水网发达,河湖密布 河流 __长__江__、__珠__江___、__汉__江__ 湖泊 __鄱__阳__湖___、__洞__庭__湖___
CONTENTS 目 录
01 考 情 预 览 03 考 点 排 查 05 真 题 突 破
02 导 图 构 建 04 考 法 破 解
考点1 自然特征与工农业
1 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南方地区位于_秦___岭__—__淮__河___以
位 南、__青__藏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 置 面分别濒临___黄____海、___东____
导图构建
考向预测
①本专题重点考查南方地区的环境特点,多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省内 行政区域的地理位置、旅游、城镇、对外联系等。 ②考查的区域具有随机性和非典型性等。 ③考查的内容侧重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④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考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的条件和重要性。 ⑤热点背景主要有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 一体化发展、海南自贸区的建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宗教: 麦加(阿拉伯) 、麦地那(阿拉伯)、梵蒂冈、拉 萨;军事:山海关、嘉峪关) • 科技 • ——日本筑波科学城、美国硅谷; • 旅游 • ——桂林、张家界 • 政策 • ——深圳
城市专题复习用
考点一: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专题复习用
地形
城 市
自然地理因素
气候 河流 地理位置
自然:①华北平原,地形平坦;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③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 ④是古代政治中心,位置位于国土中部,便于管理 ⑤有河流、山脉阻隔,便于防卫; ⑥经济发达
城市专题复习用
注意:
1、城市起源与发展壮大的因素差异
首先: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
地点的;其次,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城市专题复习用
2、城市的规模与等级 (1)影响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资源条件 ③交通条件 ④人口密度 /消费水平
城市专题复习用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等级城市
城市数目 少
密度 小 功能 多 服务范围 广
相互距离 远
城市专题复习用
下图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1、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
静态(自然因素)决定起源
动态(社会经济因素)促进成长
城市
起源因素
促其发展壮大的因素
武汉 两河交汇处 政治(省会)
攀枝花 铁矿资源
交通
嘉峪关 军事
旅游
2、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位置优越性、政治地位、主导产业、交通、各方面优
势(矿产、技术、旅游)等
城市专题复习用
2、城市的规模与等级 (1)影响因素
城市专题复习用
美国三大城市带
第一阶梯
第三 阶梯
城市发育的理想地形? —平原 原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农副产品充足;有
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城市设专题投复习资用 ,是人口集中分布区)
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 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 在什么地形上?
马瑙 斯

西
巴西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城市专题复习用
考点一:城市区位因素
影 自然地理因素


市的ຫໍສະໝຸດ 区位 因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专题复习用
地形 气候 河流
地理位置
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政策
旅游 科技、教育
工农业基础 劳动力、历史悠久
人口数量是城市规模大小的标志,因此,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
格陵兰岛)、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城市专题复习用
分别找出:赣州、宜宾、重庆、武汉、梧州、 上海、广州分别位于河流的哪些位置,作用 是什么?
城市专题复习用
河流与城市区位因素(三大功能?)
A运输功能 位选择的优势
举例
两河交汇处 有三个方向水运优 势,便于人流、物 流的集散和中转
利亚
圣 里约热 保 内卢 罗
高原
河谷地带
城市专题复习用
说明地表形态对图中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6分)
有利: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相对较好;(2分) 地势较平坦,利于城市和交通线建设;(2分)
不利:周围高山制约城城市市专题规复习模用 的进一步扩大。(2分)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
平均降水 1月 47

(mm) 7月 150
武汉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城市专题复习用
提示2: 气候
大冶铁矿对武汉的城市发展有没有影响?
提示4: 资源能源
武汉
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临近能源供应地(葛洲坝、三峡水电站)
城市专题复习用
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因素来分 析评价武汉市区位特点?
宜宾、武汉、重庆
河流水运的 货物在此集散、转运 赣州 起点或终点 河口位置 河海联运,腹地广 上海、鹿特丹、天津
陆路交通 货物在此集散转运 伦敦、兰州 过河点
B供水功能 C军事防御功能(古代护城城市专河题复、习城用 池)
资源 资源对城市兴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
1、铁矿: 攀枝花、包头、鞍山(辽宁); 2、石油: 大庆、玉门(甘肃) 、克拉玛依、阿伯丁(英国) ; 3、煤: 伯明翰(英国) 、曼彻斯特(英国) 、匹兹堡(美国) 、大同、
区 位 因 素 及
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
交通 一直影响巨大
政治 军事
宗教 影响减弱

政策
发 展
旅游 新的因素 科技 新的因素
教育

工农业基础

历史悠久
城市专题复习用
例: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因素来分析评
价武汉市区位特点?
提示1: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
地形
地形平坦。
武汉
提示3: 河流
武汉市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的平均交气汇温 处1月, 2 河流径流量大,水源充足,河运℃ 便利7月 29
抚顺(辽宁) 、开滦(河北) ; 4、金: 南非约翰内斯堡
交通
1、北方多位于大道交汇处,如邯郸(河北) ; 2、南方多位于河流交汇处; 3、位于铁路枢纽的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安徽)、宝鸡(陕
西)、株洲(湖南) 城市专题复习用
• 政治、军事、宗教 • ——(政治:雅典、罗马、西安、洛阳、巴西利亚、
提示5: 交通
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同 时京广铁路穿过,水、路交通便利。
提示6: 政治
武汉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
平均气温提1示月7:2 ℃ 科技7月旅游29
近年来,武汉市发展高科技,武汉的旅 平均降水 1月 47
游业日趋发达。
量 (mm)
提7其月示他8:150
工农业基础好,商品棉基地,商品粮基
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 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区) 高原—热带地区城市的优良场所
河谷地带—高原、山区的城市分布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度 地带,尤其是临海的边缘地带。 气候条件恶劣很少有城市分布 (干、冷、热)
河流
城市专题复习用
气候条件恶劣的人口很少,城市很少 : • 荒漠干旱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 高纬度寒冷地区(南极大陆、东西伯利亚山地、
B 集贸市场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城市专题复习用
地,钢铁基地等
城市专题复习用
五三P119
例: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城市专题复习用
①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②气候较温和; ③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④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 ⑤铁路交通便利; ⑥城是市专当题复地习用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分析古都(京城)的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