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停对TACE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后血清VEGF的影响
大黄[庶虫]虫丸对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AFP-L3、VEGF、TGF-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大黄[庶虫]虫丸对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AFP-L3、VEGF、TGF-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5bc54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9.png)
论 著大黄廑虫丸对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 AFP-L3、VEGF、TGF-(3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戴朝明靳松=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在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6月至 2020年3月因原发性肝癌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且中医证型属于瘀血阻络型的7 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行T A C E术对照组3 6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大黄廑虫丸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糖类抗原CA199、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P U T G F-0 1) 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八??、八??-13、〇々199^£〇?、7〇?-0 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 89%高于对照组的69. 44%(P<0. 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44. 44%低于对照组的80. 56%(/><0. 05)。
结论:对于瘀血阻络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大黄廑虫丸治疗有助于降低 转移风险及TACE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大黄廑虫丸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免疫功能AFP-L3 VEGF TGF-P1原发性肝癌以腹痛、黄疸、进行性消瘦为主要表现。
本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 发展为中晚期,对此类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 介人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发生及发展依赖于 新生血管形成,表现为血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 平显著升高,通过预防血管新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 思路:2]。
笔者采用大黄廑虫丸治疗肝癌患者瘀血阻络型 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因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患 者共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桃红四物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

2 1 治疗用药 C F方案 : . E 环磷酰胺(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
限公司 , 批号 : 3 0 0 9 ). s m +法玛新 ( H 12 5 3 05 / 江苏恒 瑞医 药 股份有限公司 , 批号 : 3 00 5 )0 gm2 d ) H 2 2 86 8 m / ( 1 +5一氟尿嘧
[ ] 陈培丰 , 明, 3 刘鲁 陈震 , 参三七醇提取液抑 制肿瘤肝转移 机 等.
理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 ,0 7 1 ( :6 2 0 ,4 2)9 .
[ ] 彭志源. 4 最新医院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与治 愈好转标准手册. 合 肥: 安徽音像 出版社 ,04 5 6 20 : . 5 [ ] 李攻戍 , 5 朴炳奎 , 李松 . 活血化瘀法与恶性肿 瘤的转移 .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 .9 7 4 1 )9 19 ,( 0 :. [ ] 【ak E Shf r , u hle le a Pv ete t a u r 6 丑 c , e el B r 0 r ,t . t r m n vs l l A e k d 1 t ̄ ca
后的指标 一 。桃 红用 物汤为临床活血化瘀法 的代 表方剂 , 本研究观察其协 同化疗对 乳腺癌患 者 V G E F的影 响。结果
显示 3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 V G E F水平无 统计学差异 , 经过 6个疗程 的治疗 , 3组患者 的血清 V G E F水 平均有 不同
程度下降 , 桃红四物汤组血清 V G 水平较两对照组 下降更 EF
edtei rwhf trV G adma i meao r e ae一9 n o ll o t co( E F)n tx tlpo i s h ag a r l tn
( MMP一9)e l l esi p tnswt eatt o snm e l n ai t i m t ai nn—s l v e h s c ma l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是衡量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常常偏高。
而经过化疗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会显著下降。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患者血清VEGF水平大约为(454.3±72.9)pg/mL,而在化疗后第6周,平均值则下降至(250.5±26.9)pg/mL。
这表明VEGF在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化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其水平,从而对肿瘤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也是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研究表明,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高的患者其化疗疗效较差、生存期也较短。
而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迅速下降的患者,则有较好的化疗疗效和预后。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清VEGF 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化疗方案,提高化疗疗效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总之,血清VEGF水平在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情况,也是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是进一步优化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并且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华蟾素胶囊在肝细胞肝癌TACE后辅助治疗效果及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华蟾素胶囊在肝细胞肝癌TACE后辅助治疗效果及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张扶林;贾文玲;王凤梅【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24(34)6【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在肝细胞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介入TACE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毒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血管新生因子的差异。
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管新生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lt)-2、Angplt-3、Angplt-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簇分化抗原(CD)4+、CD4+/CD8+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区疼痛、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及肝肿大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华蟾素胶囊辅助治疗肝细胞肝癌TACE后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还能有效调节肿瘤血管的生长,并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4页(P39-42)【作者】张扶林;贾文玲;王凤梅【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恩替卡韦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癌的临床分析2.华蟾素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3.华蟾素胶囊联合雷替曲塞与奥利沙铂对晚期结直肠癌免疫、肿瘤标记物、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管新生的影响4.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5.华蟾素对TACE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后肝内复发和血清VEGF/TSGF表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疏肝健脾方对肝癌介入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李博1么晓洁1祝然1赵逸超2

中药疏肝健脾方对肝癌介入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李博1 么晓洁1 祝然1 赵逸超2发布时间:2023-06-20T09:43:45.20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李博1 么晓洁1 祝然1 赵逸超2 [导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联合双环醇对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后肝功能1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联合双环醇对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后肝功能、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采用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设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
对照组采用西医介入术治疗及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方。
观察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KPS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KP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也较为明显。
结论为中药疏肝健脾方对肝癌介入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疏肝健脾方,肝癌介入治疗,肝功能引言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高度侵袭性、高度复发性等特点,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
肝癌治疗的方法较多,但是其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介入化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肝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方法1.1对象选择:我们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介入术治疗及基础对症治疗,包括化疗、护肝、护胃、止吐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健脾方,于介入术前1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根据病情增减,大便困难者加大黄、火麻仁,低热者加知母、麦冬,黄疸者加垂盆草、平地木、虎杖等。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药物在上市前未进行充分的临床试验
• 药物研发时间较短,仅进行了大约200例临床试验
• 试验对象主要为成年人,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未知
反应停药物的副作用被长期忽视
• 药物上市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反应停药物副作用的报告 -但这些报告并未引起足
够的重视,导致问题持续恶化
Docs
• 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应对能力
药品安全意识的长期建设
• 各国政府将药品安全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 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宣传,确保药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预防和应对
05
反应停事件对医学伦理的影响
反应停事件对医生伦理责任的影响
医生在反应停事件后的伦理责任
• 医生在反应停事件后更加关注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制药公司在药品上市前未充分揭示药物风险
• 制药公司在药品上市前未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充分披露
• 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无法了解潜在的风险
⌛️
制药公司在事件发生后未承担相应责任
• 反应停事件发生后,制药公司未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 制药公司未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03
反应停事件的法律责任与赔偿
反应停事件的法律诉讼过程
• 药品上市前的审查不够严格,导致不安全药物流入市场
药品监管部门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 药品监管部门在反应停事件发生前人员配备不足
• 监管部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复杂的药品安全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制药公司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忽视患者安全
• 制药公司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药物的安全性
• 药物研发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和需求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血清HIF -1a和VEGF水平变化

原发性肝癌(PLC)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较高[1]。
原发性肝癌中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为常见,约占85%[2]。
PLC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的症状,确诊患者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
PLC组织主要通过肝动脉供血滋养,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
TACE主要是经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导致肿瘤细胞坏死,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5]。
相关研究发现,TACE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原因在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能够调控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形成新的肿瘤血管[6]。
本研究分析了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PLC 患者58例,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为57.28±2.5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年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的标准,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化疗、放疗、免疫治疗。
肿瘤平均直径为(5.37±3.13)cm(范围为2.1~10.3 cm)。
Child-Pugh A级44例,B级14例。
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以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TACE治疗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观察肝内肿瘤供血血管。
将微导管插入供血动脉,注入超液化碘化油与化疗药物的混合乳剂及栓塞微球,进行血管堵塞。
对于肿瘤直径≤4cm者,注入4ml,肿瘤直径每增大1cm,增加注射1ml,见肝动脉3级分支血流缓慢时,停止注射。
每4~6w进行1次,连续2~3次。
1.3检查与检测使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QX/I多排螺旋CT机、GE公司生产的SignaInifinityTwinSPeed 1.5T MRI扫描仪行腹部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和VEGF(试剂盒来自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含量(试剂盒购自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依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精氨酸对胰腺癌介入治疗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影响

精氨酸对胰腺癌介入治疗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讨精氨酸增强胃肠外营养对胰腺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TACE前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
结果胰腺癌组介入治疗前VEGF和bFGF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行TACE后,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应用精氨酸治疗组较未用组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
结论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浸润转移状况,TACE辅以合理的免疫营养素能增强患者的抗浸润转移功能。
[关键词] 胰腺癌; 精氨酸;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上得以诊断时常常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目前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1],它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命,但目前总的疗效仍不理想。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恶性肿瘤血管的过度生长是复发和转移的基础,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和生长的因子,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反映机体肿瘤血管生长的状态[2,3]。
术后肠外营养添加免疫营养基质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和代谢[4],但能否能增强患者机体抗血管增生及浸润转移尚未见相关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日血清 V G 5 E F值 的 变化 。受 检 者 均 空腹 静 脉 采 血 4 , h内分 离血 清密封 , ml2 置于 一3 ̄ 0C以下低 温 冰箱保 存 集 中测 定 。 试剂 盒购 自深 圳 晶美工程 有 限公司 , 采用 双 抗体 夹心 酶联免 疫 吸附法 ( LS ,严 格按说 明书 E IA) 操 作 ,于美 国 D N E E L Y全 自动酶 标仪 上测 量 ,在 绘制 的标准 曲线 上求得 血 清中 的 V G E F含量 (g L 。 n/ ) 15 统计 学处理 .
赵增虎 刘俊 堂 张维莲 刘秀芳 丁瑞亮
中图分类号 : 7 0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4— 4 X 2 0 )3— 2 8—0 R 3 .9 B 1 0 7 5 (0 7 0 0 8 2 【 要 】 目的 探讨 反应 停对肝 动脉 栓塞化 疗 (A E 摘 T C )配合 中药治 疗 中晚期肝 癌后血 清 内皮生 长因子 ( E F 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病例采用单 盲法 随机分为两组 , VG) 治疗组采用 T C A E配合 口服健脾理气中药及反 应停治疗 ; 对照组采用 T C A E配合健脾理气 中药治疗。结果 对照组介入治疗后 1 内血清 V G 周 E F含量下降 , 1 周后血清 V G E F含量 的逐渐增高 ; 治疗 组 自介入治疗后 3周血清 V G E F含量逐渐下降 , 介入后 4周两组有 明显差异 。结论 T C A E配合健脾理气中药及反应停治疗 中晚期肝癌能降低血清中 V G E F的含量 。
检验。
12 一般 资料 .
依据 《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临床分期标准进行诊断 1。将入选病例采用单盲法随 5 1
机 分为 两组 。治疗 组 4 5例 , 男性 3 5例 , 女性 1 O例 ; 年 龄3 9~6 8岁 , 均 5 . 平 2 5岁 ; 期 9例 , Ⅱ Ⅲ期 3 。 照 6例 对
0m , 0m , 0 m 。( ) 3 复发率 为 3 % ~ 0 年 0 6 % 1 。有病理 分析 提示 肿瘤 血 2 0 g 每周增 加 20 g直 至最 大剂量 60 g 3采 管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 是造成肿瘤复发 的重要 因素伸。 1 血管 内皮生 长 因子 ( E F 是 肿瘤组 织 中最重 要 的血 VG ) 管生 成因子 , 不仅 与肿 瘤血 管生 成增殖 有关 , 而且直 接
【 键 词 J 中晚 期肝 癌 关 反应停 T C V G AE EF
肝 动脉 栓塞 化疗 (A E)是 目前 公认 的治疗 中晚 证 加 减 , TC 基本 药 物为太 子参 、 白术 、 茯苓 、 甘草 、 炙 陈皮 、
黄芪 、 八月 札 、 香 、 木 白花 蛇舌草 。恶 心呕 吐加竹 期 肝癌 的有 效方 法之 一 , 近期 疗效 显著 , 其 能使 肿瘤 细 半 夏 、
维普资讯
主垦主堕 ! 旦第1 卷第3 J C .a 20,o 1,03 璺壅 生 6 期 E M M r 07v1 6N. T . .
・临 床 研 究源自・ 反应停对 T C A E配合 中药治疗 中晚期肝癌后 血清 V G E F的影 响
0~2 m 及阿霉 素 2 0l 0~4m 0 g栓塞 ,部分 参 与其 浸润 的转移 似。笔者就 反应 停 ( 1 沙利度 胺 )对 进 口碘 化油 1 6~8周后 重复 。栓塞 治疗 T C 配 合 健 脾 理 气 中 药 治 疗 中 晚 期 肝 癌 后 血 清 患 者再用 明胶 海绵 作栓 塞 , AE 后 给予 常规 的补液 、 吐 、 止 保肝 治疗 。 VG E F影响作 了观 察 。现报告 如 下 。
气 中药 治疗 。 1健 脾 理气 中药 以六君 子汤 为基 本方辨 ()
1 资料 与方法
14 检测指标 .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37 1 、8 、 、4 2 、
1 1 入 选标 准 ()所 有病 例均经 病理证 实 为原 发 . 1 性 肝 细胞癌 ;2无 严重 的肝 肾功 能损 害 ;3卡 氏评 分 () () 7 O分 以上 ; 4 预计生 存期 3 以上 ; 5 () 月 ()门静 脉主 干 无 癌栓 ;6 无食 管 胃底 静脉 曲张 。 ()
胞 缺 血坏死 、 肿瘤缩 小 、 状缓 解 ¨, 症 1部分 病例 因瘤 体 茹 ; 胀加 枳实 、 腹 厚朴 ; 疼痛 加延 胡索 , 日 1 , 每 剂 水煎
缩 小 明显而 重新 获得手 术机 会 , 远期 疗 效并不 理想 , 但
后 分 2次服 ,长期 服用 。 ()入 院后 每 日口服反 应停 2 用 sligr edne 技术 , 经皮 股 动脉穿 刺插 管 , 择性进 入肝 选 动脉 ,造影 证 实肿瘤 区显影 即可 灌注顺 铂 6 0~8 m 、 0 g 羟期喜 树碱 1 0~2 m 、 0 g 5一氟脲 嘧 啶 10m , 0 0 g 再用 4 O
计 量 资料 以 ( 土s )表示 , 采用 t
组4 2例 , 性 3 例 , 男 1 女性 1 例 ; 1 年龄 4 ~6 1 6岁 , 均 2 结 果 平 两组治疗前后 V G 值变化情况见表 1结果示第 EF 。 5. 5 2岁 ;1 8例 , I期 Ⅲ期 3 。两组 性别 、 龄 、 4例 年 临床 2 8日、 3 第 5日治疗 组 V G E F值 与对 照组 比较 , 异有 差 分 期均无 差异 ( P>0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显 著性 ( <0 0 ) P .5 。 13 治 疗方 法 治疗 组采 用 T C . A E配合 口服 健 脾理 气 中药 及反 应停 治疗 ,对 照组 采用 T C A E配 合健 脾理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