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课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教学设计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主要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但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初中生权利意识较差,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应享有的权利。
因此,此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必要让学生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2.能力目标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3.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体会法律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2.教学难点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的规定,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还是未成年人,为下面学习未成年人需要保护做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吗?你们属于未成年人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补充: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七年级学生还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保护和关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环节二】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我们成长》PPT课件

公 约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公约 》。
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经获得196个国家的批准
。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是 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
小胡的经历
在小区门口,小胡的父亲不断训斥和殴打着小胡。周围群众实在看 不过去,上前劝他不要再打骂了,但他仍未停止。20分钟过去了,一位 社区居委会大妈拉孩子起来,向小区居委会走去……
思考: (1)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行为? (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 (3)针对父亲的行为,他可以向谁求助?
噪 音 扰 民 何 时 休
舞民跳舞有错吗?
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 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 公民的合法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 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 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 光荣的良好氛围。
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 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 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 信仰。
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 增强法律意识,在内 心深处尊崇法律,运 用法律思维、法律理 念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遵守和捍卫法律。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2框知识点

法律为我们护航1.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原因)(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意义)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制度;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社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家庭:履行教育、抚养未成年人的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10.1法律为我们护航1.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原因)(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意义)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制度;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社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家庭:履行教育、抚养未成年人的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10.2我们与法律同行1.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下册精品教案 第4单元 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法治教育)2.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法治教育)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阳光少年》,出示文字材料: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思考: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过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权”。
提示:如“护苗”专项行动;未成年人犯罪不公开审判;发生危险时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等等。
(2)为什么未成年人能拥有这些“特权”呢?提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教师总结: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教师组织活动:大家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

➢ 以上情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 权益的现象。
➢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哪些侵害?
家庭
父母工作繁忙或关系不融洽影响孩子成长、家庭暴力……
社会
网络诈骗、游戏成瘾、个人信息遭泄露、交通事故、拐卖儿 童、网吧歌舞厅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
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我国法律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享有的权利;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 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懂得违反 法律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
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情况,
运用法治智 慧
探究与分享
通过活动,感受我国法律对未成 引导学生感受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的关爱和
没有违背。
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 们的关爱,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社会
学校
家庭
免费参观博物馆、科技馆
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亲子活动,父母陪伴
网络
政府
司法
为青少年营造一片“净网”
民警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
少年法庭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
司法保护
社会保护
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 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
织和个人
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司法保护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 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 义上的司法机关)
推广
发展
初始
形成世界共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新人教版(1)

法律为我们护航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活动:观看视频总结本课拓展提升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并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课堂小结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我们自身提高意识和能力,更要珍惜和感恩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逐渐培养一个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性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总结本课所学,进行情感提升板书课程结束,与老师一起梳理本课知识点呈现本课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 教学方法选择:
-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及作用;
-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 实施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真实案例中法律的保护功能。
2. 教学活动设计:
- 安排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法律场景,加深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 设计互动游戏,如法律知识问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
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定义,包括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法律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 法律案例分析(20分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不自信,不愿意积极参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外,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深入讲解和案例分析。
十.板书设计
- 运用艺术性的字体和颜色,提高学生的视觉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①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
-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 受教育权
- 人身权
② 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③ 案例分析: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实例
- 网络安全保护案例
- 校园欺凌案例
板书设计要点:
- 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表,突出重点知识点;
-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为我们护航
备课教师使用教
师
授课时间课时 1
课题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重点: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难点:理解四种保护的内容。
难点重点: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难点:理解四种保护的内容。
教学
用具
教学
环节
说明二次备课复习
新课导入
情景一:小明的爸爸是一家饭馆的老板,生意红火,人手不够。
一天,小明的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不要上学了,家里很忙,你留在家里帮忙。
情景二:小刚和小强放学回家时,经过一家营业性网吧,老板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并邀请他们到网吧玩玩。
师:面对上述情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师:在法治时代的今天,我们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要依法自律,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课一、自主预习。
程讲授
(一)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二)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三)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四)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
学生分享教材——四幅图片,运用你的经验探讨:
(一)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交流点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打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等。
(二)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交流点拨:因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探究二: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一)学生分享教材——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探讨: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交流点拨: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等等。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交流点拨: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未成年人也应加强自身修养,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
力,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生阅读分享——相关链接,了解不同时期对儿童的保护,认识到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探究三: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探讨:
(一)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交流点拨:如,劳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刑法规定从量刑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处理,且不适用死刑,等等。
(二)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交流点拨:没有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探究四:构筑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一)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相关规定,感受国家、社会对我们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二)学生阅读教材——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探讨:
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
交流点拨:小强父母没有履行对小强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仅应受到道德谴责,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网吧老板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交流点拨:小强可以向当地政府求助,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自己的义务。
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交流点拨:我会在学习上帮助他,给他补习功课;在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在行动上,劝阻他不要参加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等。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一)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小结
作业
课时练
布置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