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卓越食品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究

作者简介 : 张烈平( 1 9 7 l 一) , 男, 江 西 省 南康 市人 , 博士 , 教授 , 院长 , 主要 从 事 自动 化 专 业 的教 学科 研 工 作 。
人 才发 展规 划 纲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的重 大 改 革项 目, 也 是 促 进 我 国 由 工 程 教 育 大 国迈 向 工 程 教 育 强 国 的 重 大 举 措 。 桂 林 理 工 大 学 是 一 所 以 理 工 科 为 主 的多科 性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 是教育部第 二批“ 卓 越 计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2 —1 0 修 稿 日期 : 2 0 1 3 —1 2 —2 1
一
、
前 言
在 办 学 定 位 和 培 养 目标 方 面 , 地 方 本 N- 高 校 存 在 着师资 力 量薄 弱 、 设 备条 件落 后 、 区 域 位 置 偏 远 以 及 生 源 基 础 较 弱 等 现 实 问题 , 与 其 他重 点 大学 相 比 , 其 办 学 定 位 和 培 养 目标 也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特 点 _ 3 ] : 其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地 方本 科高 校与 重 点大 学 不尽 相 同 。
地 方本科 高 校存 在 的这 些 不 足 以 及 自身 的 特 点 , 直
接 影 响到“ 卓越计划” 的有 效 实 施 , 制 约 着 人 才 培 养
地方 本科 高 校是 我 国高等教 育体 系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其 办 学 水 平 和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直 接 关 系 到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以 及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能 否 为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提 供 人 才 保 障 ] 。 国 家实 施 “ 卓 越计 划” 为 地 方 本 科 高 校 实 施 工 程 教 育 改 革 提 供 了一 个 契机, 为地方 本 科 高 校 培 养 卓 越 工程 师 提供 了重 要
特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体系里 的课程有多种表达方式,很多课程都有学科交叉特 征。 在满足基本理论教学 , 重视实践和创新培养上 , 特色应用型本科院 校工程类专业要通过构建科学、 合理的课程体系, 不断优化教学 内容 , 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 以此来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标准。 1 . 1 构建“ 平 台+模块” 课程体系。构建 良好的课程体系, 要不拘泥于
民营 科技 2 0 1 3 年第8 期
科技 论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色卓越工程 师人才培 养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及 教学 方法 的研究 与实践
王 大 勇
( 哈 尔滨学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摘 要: “ 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教 育部 的重大教 改项 目, 应 用型本科 院校应转 变观念 , 以工程实践为核心 , 以 系统的工程人 才培养模 块为基 准, 构建拥 有工程特 色的人才培养体 系, 推行基于工程 的研 究式学习方法 , 以培养 高水平工程技 术人 才。 关键词 : 特 色应用型本科 院校 ; 工程 类专业; 卓越 工程 师; 课 程体 系; 教学方法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有效实施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 赛 、 各类专业竞赛和综合实验等课程 及竞赛。 才培养质量发挥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我们地方应用型本科 院 1 . 3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及校企联合体 系。实践 校要 以此为契机 , 探索新的人才定位和培养 目标 , 探索具有 自身特色 教学环节对于培养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新的校企联合机制和立足于工程实践 和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起到十分重要 的作用。特色应用型工科人 的模式必将造就不同于以往定位模糊 、 课程体系设计僵化 、 不适应社 才要通过实践 、 实验 、 实训 以及分散、 集 中的方式达到锻炼学生的 目 会需求的原有守旧体制的新的教育理念。 的。 通过集 中 1 年或更长时间, 送学生下施工工地 , 专门锻炼学生。 合 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O  ̄ XT J - 培养应该具有 理设置教学内容连续的、 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一年级注重基础知识 适合专业特色的必要 的思想和观念 , 如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整合各种 和能力, 建立工程认知能力, 设立工程概论课程和进行测量实习; 二年 能力的综合理念) 、 具有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 目标的行业导 级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三年级注重专业知识 和能力; 四年级注 向性、 课程体系综合} 生、 校企双元合作 l 生) 、 学生个『 生 化发展的观念。 但 重综合知识和能力, 让毕 业设计产学结合, 有的放矢。 通过加强和改革 更主要应该在与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唇齿相依的课程体系、 教学 实践课程和工程人才培养规律 ,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 开设 内容及教学方法中探索 , 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高水平工程 综 合l 生 实践教学课程 , 以激发学生兴趣和能力。还要把新的教学思想 技术人才。 和理念、 新兴 的科学教学手段 、 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人教学实践中。 1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突出应用性的特色 课程体系还要要考虑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企业通 课程体系具有综合 陆, 并应该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 、 工程设计 过累计 1年的实践学习完成后, 使学生将真正参与N4  ̄ , I t , 的生产 、 设 与工程创新 的能力为核心 , 以工程技术为主线 , 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 计 、 管理工作中。 企业富有经验的工程师的介人使得实践更专业。 校企 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课程要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行业企业未 融合 , 校企互惠。课程体系之外还要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来需求, 围绕培养 目标精心设置, 按工程项 目、 案例 、 问题来组织教学 2 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内容。同时, 也要注重教学实践, 在实验 、 实习、 实践、 设计等方面密切 学生是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科学的、 合理的教学方法与 工程实际 , 充分营造现实 的工程氛围, 为将来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就 手段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比较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上找到 业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适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开 展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 、 小组合 段, 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 , 探索网络教学组织形式 , 开展信息化教学 。 遵循工程的实践 、 集成与创新的特征 ,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 学习要基 于问题的探究 、 基于案例的讨论、 基于项 目的参 与等多种研究性学习 方法 , 要求本科生做真正的工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 学科专业领域的限制 , 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的内容, 采用 “ 平台+模 生能力。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材的内容是否专业和实用直接关 块” 多层次、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我们采用鱼骨图。 平台课程包括公共 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否快速掌握的关键, 教材还要求具有鲜 基础课 、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 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 是工科 明专业特色和密切联系工程实践 , 好的教材 , 更有典型和适合的案例 教学的基本共I 生要求。模块则是可以由学生根据 自身相应特 , 灵活 教程。培养创新 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进行数量和大小的调整 。 融人 教学 实践 中 。 具体描述是从第一到第四学年,都是工程师知识的逐渐积累过 教师本身要对 自己有充分的认识,要学会基于问题 的研究式学 程, 每一学年对应相应的 2 个课程模块及若干模块课程 , 类似鱼骨状 。 特别是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各对应 1 个企业课程模块 , 第四学年拥有 个毕业设计, 从而从学生从 入 学到毕业 目标明确 , 充分得到锻炼。 选 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模块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的。 所有体系建立的基础都是以学生在该 阶段能够灵活获取相应知识出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价值工程0引言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程素质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着重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加快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我国高校在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体系单一,外部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等问题一些问题,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
1本科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分析1.1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习环节过多,且大都分散在几个学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验证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生产实习实践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实际参与到生产环节中去,学生实习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大纲陈旧单一,学生对各类实习环节基本没有可选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更不谈不上工程素质的培养。
1.2实习单位落实困难企业的现实生产环境与接待能力和高校投入的外出实习经费预算是高校在选择企业时经常遭遇的矛盾,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1.3学生外出实习制度不完善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一直没有建立“实习制度”。
学生实习时间短,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日常工作,实习经费预算太低,单位不愿接受。
2建立面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卓越工程师计划”应用型工程人才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与传统本科培养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3+1”模式,即3年学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
本科阶段学生在低年级学习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三年级后开始进入企业学习。
在企业充分参与下,探索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工程专业人才。
2.1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面向工程,注重宽基础、重应用。
实践环节设置结合工程实际进行。
“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

“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作者:张冬梅,苏晶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17期张冬梅苏晶(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启发创新。
如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改革方向。
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工程实践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深入的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及问题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体系的研究内容,以及实施方案。
该体系的初步构建和实施,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Discussion in Constr 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Excellent Engineers”ZHANG Dong-mei SU jing(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China)【Abstract】The core of the “Excellence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training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How to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the primary task in “Excellence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t is not optimistic that the statu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computer professional. The reasons about this are analyzed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mbodiment is desig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the system,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romote to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Key words】Excellence engineer;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近几年我们 国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对 于高校来说 ,学生就是产品,要解决产品的销 路 ,就要生产出对路的产品。因此 ,一方面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我 们的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强,更好地适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小城市 、 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大学生 ,这也要求高校加大与中小企业产学合作 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进入 中小企业 实习 ,在实践中增强对 中小企业的认 同感 ,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率 的增加。
实习 ,特别是毕业实习环节集中实习比例低 ,分散实习多 ,影响了实习效果。 ( 五) 对实 践教 学 和实验 室 管理 队伍 的重 视程 度不 足
在 从 专科 到本 科 的转 变 过程 中过分 强 调学 科 与专 业建 设 ,实践 教 学长 期依 附 于理 论教 学 ,实践 教学 被
形成 自己的办 学理 念和风 格 。
一
、
实践 性教 学环 节 的重要 性
( 一 )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目标决 定 了实践 教学环 节 的重要 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 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理论来源于 实践 ,实践是 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创新来 自 实践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1 ] 。实践教学环节是贯彻 素质教育最重要 的场所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实习经费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投人不足。 ( 二 )实 践教 学方 法手 段 落后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验证性试验多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少。教学 内容相对滞后 ,某些已经失去原有
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卓越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探析——以上海应用技术学

黄 冈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2 0 3 :3 0 9( ) 9 4 马 陆亭. 国产 学研 结合 的实践探 索 与展 望 [ ] 国家教 育行 政 我 J . 学院 学报 ,2 1 2) 00( 5 詹 家 民. 绘科 学 与技术 实验 室开 放模 式 的研 究 [ ]化 工高 等 测 J .
教 育 ,2 0 2) 4~4 0 9( :4 6
了优势互补,使学生提前接触 了专业工作环境 ,使学校 、学生 、 企 业三 方 受益 , 由此可 以看 出 :“ 产学 研 结合 ” 是提 高学 生 综合
素质 、创 新能 力 和就 业竞 争实 力 的重 要途 径 , 高校 教育 、生产 是 单 位 和科 研 单位 相 互合 作 、共 同发 展 的战 略举措 , 高 等教 育改 是
③本文为 2 1 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 目 《 01 基于培养机制创新的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改革 》的阶段研究成果。
六 、结束 语
“ 学研 结合 ”创 新 人才 的培 养模 式 是 以行业 发展 为 引领 , 产 社 会需 求 为导 向 , 现专 业教 学标 准 与职 业资 格标 准 、学 校考 核 实 与 社会 鉴 定 、校 内实践 与 校外 顶 岗的 一体 化 ,它使 合作 双方 达 到
批 “ 越工 程 师教 育培 养计 划 ”名 单 。 卓
、
当前新 建 应用 型本 科院 校实 施 “ 卓越 计划 ”进行 教 育教
学改 革模 式 的分析
1 因地制 宜创建应 用型本科院校的卓越 工程 师教 育培养模式 . 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的定 位重 在 “ 应用 ”这两个 字上 。在 卓越 工 程 师教 育培 养模 式方 面 , 入 “ 进 卓越 计 划 ”的各 新建 院校 结合 自
卓越工程师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2009年教育部适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目标就是要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使我国的工程教育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够培养出一批创新性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希望通过该计划的有效实施,能够解决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与产业脱节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改变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以及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高质量的工程人才。
1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在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1)目前工科院校的教师很多人缺乏工程背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在校园里一直读到博士毕业,没有在企业实习或工作过,本身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在课堂上较少有工程案列教育,这是造成我国工程师培养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之一。
(2)工程教育培养缺乏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工程教育培养过程中工程缺失,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这是制约我国工程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欧美发达国家工程师培养过程,一般都与企业和相关产业联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工程师,都非常重视工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把人才培养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调工程人才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经济、管理、交际、决策、协调等综合能力。
(3)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目前缺少国家或者行业的培养标准,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根据国家层面的、引导性的通用标准,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机械行业标准,结合本校情况制订机械专业培养标准,标准本身也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2 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和对策(1)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面向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应用,适当削减部分课程学时,开设企业与工程管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等,课程教学与考核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专业课强调案例教学,1/3的课程结合工程实际在企业进行教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在企业现场进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一、目标设定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计划的培养,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课程体系设计1.理论课程体系:根据工程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培养青年教师:通过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校企合作1.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h a n g h a i 2 0 1 4 1 8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f o c u s o n t h e c o r e q u e s i t o n a b o u t h o w t o f o s t e r e x c e U e n t f o o d e n g i n e e r s i n n e wl y ou f n d e d
p r e l i mi n a r i l y .
Ke y wo r d s :n e w l y ou f n d e d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c o H e g e ;e x c e l l e n t f o o d e n g i n e e r s ;me t h o d s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F EN G T a o ,Z HOU Xi a o l i , W ANG Yi f e i , XI AO Yi n g ,S ONG S h i q i n g , YANG Xi a o b o
( F o o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S c h o o l o f P e r f u m e a n d A r o m a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n g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y, g
Me t h o d s S t u d y o f T e a c h i n g S e l l e n t F o o d E n g i n e e r s F o s t e r i n g i n Ne w l y F o u n d e d Un d e r g r a d u a t e C o U e g e
新建本科 院校 卓越食 品工程师培养 教学体 系构建 的对 策研 究
冯 涛 ,周小理 ,王一非 , 肖 瀛 ,宋诗清 ,杨晓波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 院 食品工程系 ,上海 2 0 1 4 1 8 )
摘要 :围绕如何 在新建本科 院校 中构建培养卓越 食品工程师 的教学体 系这一 核心问题 ,提出 了一系列对策 ,包括重 新定位 培养 目标 ,修订并完善 “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 “ 卓越工程师 ”学校培养体系 ,建立 适合 “ 卓越工 程师”培养的企 业培养计划 和毕业论文 ( 设计) 新方案 。通过这些举措 ,初 步实现了在新建本科 院校 中培养卓越食
o b j e c t i v e s ,r e v i s i n g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t a l e n t f o s t e r p l a n f o r e x c e H e n t f o o d e n in g e e r ,s e t t i n g u p f o s t e i r n g s y s t e m o f e x c e H e n t f o o d e n g i n e e r ,s e t t i n g u p i n d u s t i r a l f o s t e i r n g p l a n a n d t h e s i s o r d e s i g n n e w l y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r e x c e l l e n t f o o d e n in g e e r . T h r o u g h t h e s e
第9 期 ( 总第 3 9 2 期)
2 0 1 5年 9月
农 产 品加 工
F a r m Pr o d u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
No . 9 S e p .
文章编号 :1 6 7 1 — 9 6 4 6( 2 0 1 5 )0 9 b 一 0 0 8 6 — 0 3
品 工 程 师 的教 学 体 系 。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卓越食 品工程师 ;对策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4
文献标 志码 :A
d o i :1 0 . 1 6 6 9 3  ̄ . c n k i . 1 6 7 1 — 9 6 4 6 ( X) . 2 0 1 5 . 0 9 . 0 5 9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 f f o s t e i r n g e x c e l l e n t f o o d e n in g e e r s i n n e w l y o f u n d e d u n d e r ra g d u a t e c o t r e g e h a s b e e n r e l a i z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