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问题

合集下载

养猪存在问题及措施

养猪存在问题及措施

养猪存在问题及措施养猪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但是,养猪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猪病的防控、饲料的成本、环境的污染、市场的波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养猪的效益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养猪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猪病的防控。

猪病是养猪的最大威胁,不仅会导致猪的死亡和损失,还会影响猪肉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养猪舍的通风和干燥,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加强猪的免疫管理,按照兽医部门的规定,及时给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非洲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猪病的发生。

(3)加强猪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按照兽医部门的指导,合理使用兽药,防止兽药滥用和残留。

(4)加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按照规定,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不得随意丢弃或转卖,防止猪病的扩散和传染。

二、降低饲料的成本。

饲料是养猪的主要成本,也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优化饲料的配方,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的种类和比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2)提高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防止使用劣质或过期的饲料,避免饲料的霉变和污染,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3)节约饲料的用量,根据猪的饲养情况,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防止饲料的浪费和过量,提高饲料的经济效益。

(4)开发饲料的替代品,利用农业副产品、农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经过无害化处理和发酵,制作成饲料,降低饲料的采购成本,增加饲料的种类和营养。

三、减少环境的污染。

养猪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如果不加处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粪便和尿液的收集系统,将粪便和尿液分别收集和储存,防止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建立粪便和尿液的处理系统,将粪便和尿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肥、沼气、发酵等,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沼气、饲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养猪户提问问题解答

养猪户提问问题解答

养猪户提问问题解答1、近年来为什么猪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从近年临床实践来看,猪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有:(1)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病毒、猪圆环病毒感染,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反应差。

同时,易造成猪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2)非典型猪瘟的存在:猪群内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向外排毒,使非典型猪瘟常发不断。

母猪的猪瘟带毒综合症,造成仔猪出现免疫耐受和发生仔猪猪瘟。

(3)应激过大:饲养高度集中,猪只调运频繁,场地污染严重。

(4)饲料营养不全面、不平衡:受细菌、霉菌污染的劣质鱼粉、肉粉、骨粉、血粉和羽毛粉的大量应用。

(5)疫苗的滥用: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加之操作错误。

(6)仔猪断奶时间不合理:断奶过早抗病力弱,断奶前没有充足补料造成腹泻病高发。

(7)驱虫方法不科学,驱虫药物使用不当。

(8)防病意识太差。

2、看到一些文章说猪粮比,请告诉我猪粮比怎么算?对生猪生产者而言,更关心的是养猪利润的高低。

活猪价格的高低与养猪利润并不完全一致,价高不一定能赚钱,价低并不意味着亏本。

凭经验,人们往往将活猪价格7元/千克作为养猪利润的盈亏平衡点,只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要想科学地分析养猪业利润的波动规律,必须考虑到养猪成本的波动。

生产成本是构成猪价格的基本要素,是定价的重要基础,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饲料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劳动工资管理费、药品防疫费、能源消耗费等。

在生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以上,而猪的饲料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

因此,粮食的产量和价格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数量和价格。

生猪生产的实践表明,猪价与粮价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相互适应的规律,即“猪粮比价规律”,合乎这一规律,就可以实现产销的宽松平衡,否则就必然出现产大于销或产不足销的被动局面。

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情况越好。

3、猪喝尿不爱长怎么回事?这个是由于营养不均衡引起了异食癖,建议在饲料中添加护仔康2号2%,同时添入3两食盐。

养猪经常遇到的问题

养猪经常遇到的问题

传统养猪的饲养困扰1、便秘、食欲差; 胚胎压迫,乳房水肿,分娩前正常生理变化,高纤维饲料等影响肠道蠕动而便秘。

2、难产、死产。

母猪营养不良,贫血,应激,分娩无力。

3、仔猪出生体重轻,存活少母猪产前后营养差,胚胎生长差,出生重轻,死亡高。

4、初乳少,母乳免疫差,仔猪死亡多。

乳房水肿,营养不足,抗病力差,死亡多。

哺乳期养殖目标1、仔猪断奶重大,28天断奶体重8.5-9.0kg以上;2、母猪奶水优,泌乳足;母猪一天产奶量达10升以上。

3、哺乳期母猪掉膘在15-20公斤以内。

4、断奶发情85-90%以上,仔猪整齐度好,无黄白痢重点补充:有机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丙酸钙、甲酸钙》。

改变传统饲养方式,自分娩前开始建立正确科学,养猪新概念,打造超级好母猪才能解决养猪困扰.一个中心: 营养与管理四个保健点:子宫卵巢保健;乳房保健;蹄保健;疫病防控.——营养与管理1、分娩前要充分供给饲料营养2、解决母猪便秘3、消除分娩前乳房水肿4、避免难产、死产分娩前要充分供给饲料营养胚胎生长需要营养母猪分娩需要营养母猪分娩后充分泌乳需要营养母猪断奶后发情需要营养维持基本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断奶后发情需要营养哺乳母猪需要的营养水平能量脂肪50-80%蛋白质16.5 ~20 %赖氨酸0.8 ~1.2日采食量6.0 ~8.0 kg盐0.6%,纤维3.8 ~4.2%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典型日粮%,钙0.78%,磷0.35%按照科学的饲养模式就能孕育出健康的优质仔猪和产奶量高的母猪。

养猪9大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养猪9大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养猪9大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猪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在养猪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甚至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对于养猪业主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分析并提出解决养猪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 疾病传染问题疾病传染是养猪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对策包括定期给猪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猪舍卫生等。

此外,及时隔离患病猪只,以阻断疾病传播。

2. 饲料质量问题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对策包括确保饲料供应商信誉良好,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对饲料进行检测,确保无污染。

3. 猪只生长速度问题猪只生长速度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

对策包括选择高产种猪,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保证猪只获得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4. 尿素毒性问题当猪只的饮水中尿素含量过高时,会引发尿素毒性问题。

对策包括控制饮水中尿素含量,确保水源清洁卫生,提供新鲜水源以及定期检测水质。

5. 结肠细菌问题结肠细菌是一种常见的猪只肠道疾病。

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保持猪圈清洁,合理饮食搭配,加强猪只免疫力以及对患病猪只进行立即治疗。

6. 采食问题有时,猪只不愿采食,这可能是因为饲料味道不好或者饲料质量不佳。

对策包括改善饲料味道,确保饲料新鲜,味道好,并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

7. 环境温度问题环境温度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对策包括提供适合的温度环境,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以及定期检查猪舍温度。

8. 饮水问题充足的饮水对于猪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对策包括确保饮水设施的畅通,为猪只提供新鲜的饮水,每天定期清洗饮水设备。

9. 猪只的发情问题猪只发情会影响猪只的正常饲养和生长。

对策包括合理配种时间和方法,确保猪只的正常繁殖,以及对发情猪只进行适当的管理。

总之,养猪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对策,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猪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养猪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养猪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养猪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养猪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正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规模化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养猪散户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因此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的标准化率普遍较低,其中就包括养猪业,涉及到疾病控制能力低、体质不健全,只注重生产,忽视综合预防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散养户的综合素质低,也决定了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得到提高与加强。

1 饲料价格与质量的问题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往往使用营养价值低、品质差、异味、便宜的饲料,而有的饲料加工厂为了掩盖异味和不良色泽而添加香味剂和着色剂。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动物采食量,但饲料利用率低。

有的使用劣质骨粉(掺入石粉、贝壳粉、滑石粉及其他杂质),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增加了代谢病发病率。

正确的方法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重质量、信誉、品牌。

2 饲料储存的问题饲料长时间保存,不仅会损失其维生素及部分营养物质,而且容易变质。

用储存时间过长的饲料喂猪,轻者造成浪费,重则造成猪中毒。

不同饲养阶段的猪应该用不同的饲料,但多数养殖户采取不科学的一次性突然换料法,这种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抗病力降低,很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

因此,换料要循序渐进,最好用1周的时间由少到多逐渐换完为宜。

3 蛋白质含量的认识问题许多养猪户认为高蛋白饲料喂猪就会长得快、瘦肉率高,故在配料时鱼粉、豆饼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添加量很高。

有的用蛋白质含量高的仔猪料喂生长育肥猪,配出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以上;有的配方公猪料粗蛋白含量高达16%以上,配种期每天还另加2个鸡蛋。

其实,猪饲料中蛋白质不是越高越好,关键还要看氨基酸的含量和平衡性。

一般仔猪料中粗蛋白以17%~18%为宜;30~60kg生长育肥猪以16%~17%为宜;60kg以后以14%~16%为宜;母猪妊娠期以13%~16%为宜;哺乳期以18%~19%为宜;公猪配种期以13.5%左右为宜;配种期以后以15.2%左右为宜。

养猪的五个常见问题解答

养猪的五个常见问题解答

养猪的五个常见问题解答养猪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活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品,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养猪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一:如何选择合适的猪种?回答:在选择合适的猪种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等因素。

一般来说,猪肉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较高,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而肥肉型猪如杜洛克猪适合制作腊肉等加工品。

此外,还应根据饲养环境和自己的饲养经验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问题二:如何合理饲养猪只?回答:养猪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配饲料、定时定量喂养,以满足猪只的生长需求。

饲养时要确保猪舍通风、保温良好,定期清洁猪舍,并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措施。

同时,注意猪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问题三: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回答:预防猪只疾病的关键是加强疫苗接种和科学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另外,要注意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如饮水设施的定期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问题四:如何提高养猪的效益?回答:提高养猪效益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优质猪种,提高出栏猪只的肉量和品质;其次,合理配饲料,根据猪只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同时,控制疾病,减少死亡率,降低养殖成本;最后,根据市场需求,做好销售策划,提高销售收入。

问题五:如何处理养猪废弃物?回答:养猪废弃物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有机肥料化、沼气发电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等。

养殖场可以将猪粪堆肥处理,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供农田使用;利用沼气发电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生物质能源利用则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语:通过对养猪的五个常见问题的解答,希望能为广大养猪户和农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养猪是一项需要细致管理和科学技巧的农业活动,只有合理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养猪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 疾病防控:疾病问题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部分养殖户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够科学和规范,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难以控制。

2. 饲料管理:饲料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成本,但部分养殖户在饲料的选择、储存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饲料浪费、猪生长缓慢、猪肉品质下降等问题。

3. 养殖环境:部分养殖户在猪舍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猪舍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宜、湿度高等问题,导致猪的生长环境不佳,容易引发疾病和生长问题。

4. 猪种选择:猪种的选择对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但部分养殖户在猪种选择方面存在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当地环境等因素,导致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下降。

5. 养殖技术: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的关键,但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猪肉品质不佳。

6. 环保要求: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养猪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

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存在污水、异味等问题,给周边环境和居民带来不良影响。

7. 产业链协同:养猪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饲料生产、养殖、屠宰、销售等。

但部分环节之间的协同不够紧密,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8. 政策支持:政策对养猪生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但部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对养殖户的引导和帮助,导致养猪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解决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疾病防控措施: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定科学、规范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养殖户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加强生物安全和疫苗接种等方面的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管理问题、饲养问题和疾病防控问题等几个方面。

下面我将按照这些方面详细介绍。

一、管理问题1. 饲养环境问题:养猪场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确保猪只的舒适度和生长发育。

同时,养猪场的噪音和光照等也要适度控制,避免对猪只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2. 饲料供应问题:合理配比饲料、定时供给饲料、定量喂养是养猪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养殖者需要了解猪只的需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猪只的营养均衡和健康成长。

3. 畜舍卫生问题:定期清理猪舍,消毒猪栏,清除猪粪等废物,保持畜舍的卫生环境,避免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4. 猪只分群问题:根据猪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性别,合理分群是管理猪只的重要环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猪只需要不同的管理和饲养措施。

5. 疫苗接种问题:定期为猪只接种疫苗,做好疫苗的记录和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饲养问题1. 饲养标准问题:不同阶段的猪只有不同的饲养标准,包括饲料配制、饲喂时间和定量等,养殖者需了解不同阶段的饲养标准,以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

2. 饲料质量问题: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养殖者需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的营养成分,确保饲料的质量符合猪只的需求。

3. 饮水设备问题:养猪场要有良好的饮水设备,供应干净卫生的饮水,保证猪只的饮水量和水质。

4. 饲养密度问题: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高的密度引发猪只间的竞争,影响猪只的食欲和生长。

5. 饲养期限问题:根据不同品种的猪只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期限,提高猪只的肉质和经济效益。

三、疾病防控问题1. 疾病监测问题:养殖者要定期对猪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病症,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2. 疫苗接种问题:定期为猪只接种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病害防治问题:治疗猪只疾病时需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防止药物的滥用和抗药性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区域主要有长白种公猪.大约克种公猪,杜洛克种公猪。

2、我区域主要是三个品种杂交生产肉猪
3、4、5、我区域饲喂猪的饲料主要是工业生产的饲料,每个成分按比例混合(玉米、豆柏、麸皮、鱼粉、微量元素等按比例配制)
后备母猪的饲养方式:
90kg前自由采食,90kg后限制饲养;直接用干粉料或颗粒料投喂,分早晚两次投放;每天2.0-2.5kg, 具体视情决定。

配种前的15天, 加大喂料量,以促使发情排卵,并增加排卵数。

泌乳母猪的饲养
(1)合理投料:饲喂哺乳料;并根据阶段、仔猪数量及母猪膘情合理安排饲喂量。

原则是前后少,中间多。

产仔当天停料,喂予麸皮汤,产后1~4天喂1~2.5kg;5~6天喂2+0.2kg/头仔猪,7天后喂2+0.4kg/头仔猪;断奶前3天开始减料,喂2+0.3~0.1kg/头仔猪,断奶当天停料。

(2)少喂多餐:每天3~4次。

有条件的场可加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
(3)饮水和投青料:给予母猪充足干净的饮水,绝不能断水。

最好喂生湿料(料:水=1:0.5~0.7),如有条件可以喂豆饼浆汁。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强调“抓三食”“过三关”和“四防”“三察看”:
三食:乳食、开食、旺食;
三关: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四防:防冻、防饿、防压、防病;
三察看:看粪便(是否健康);察看睡眠(温度);察看行为、叫声(固定乳头情况)。

育肥猪饲养:
主要采用. “一条龙”育肥法
也叫“直线育肥法”按照猪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在整个生长育肥期间能量水平始终较高,且逐阶段上升,蛋白质水平也较高,以这种方式饲养的猪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

“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
在育肥猪体重60kg以前,按“一条龙”饲养方式,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粮;在育肥猪体重达60kg后,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限制其每天采食的能量总量。

饲喂方法
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

6、我区域主要为混凝土地面饲养。

7、我区域种猪约20万头,仔猪约400万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