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与养猪知识分析共44页文档
猪饲料营养价值分析和饲养管理

• 我国饲料用玉米的质量标准
水分≤ 水分≤ 14% 等级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 粗纤维 < 粗灰分 < 一级 9% 1.5% 2.3% 二级 8% 2% 2.6% 三级 7% 2.5% 3.0%
玉米的一般营养指标: 赖氨酸:0.24,蛋氨酸0.18,消化能3400,代谢能 赖氨酸:0.24,蛋氨酸0.18,消化能3400,代谢能 3240,钙0.02,有效磷0.12。 3240,钙0.02,有效磷0.12。
• 麸皮的饲喂价值 • 麸皮对于所有家畜都是良好的饲料。
1、对于奶牛和马属动物可以大量饲喂; 2、对于种畜,特别是繁殖家畜在临产前和泌乳期饲 喂,更有保健作用;妊娠期饲喂,防止便秘及增 加体积,增加胃的饱感。 3、用于育肥猪、育成鸡和产蛋鸡,可调节饲粮能量 浓度,起到限饲作用。在育成鸡饲粮中用量可达 10%。用量越大,猪和鸡的肥育成绩会变差,但 10%。用量越大,猪和鸡的肥育成绩会变差,但 可提高猪肉品质,使脂肪变白。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1植物蛋白质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1植物蛋白质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芝芝麻粕等玉米蛋白粉粉浆蛋白粉等麻粕等玉米蛋白粉粉浆蛋白粉等2动物蛋白质鱼粉肉粉肉骨粉血2动物蛋白质鱼粉肉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等粉羽毛粉蚕蛹等3单细胞蛋白质酵母粉生物蛋白粉藻类3单细胞蛋白质酵母粉生物蛋白粉藻类等等4非蛋白氮及其他尿素再利用粪便等4非蛋白氮及其他尿素再利用粪便等??豆粕豆粕??大豆采油后的产物经适当加热处理干燥而得的大豆采油后的产物经适当加热处理干燥而得的饼粕
猪的营养需要 能量:是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经过猪体内氧化而产生的。动物 体为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 能量。饲粮中的含能物质主要为玉米和油 脂。
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 干物质中粗纤维<18%,粗蛋白< 干物质中粗纤维<18%,粗蛋白< 20%的饲料 包括谷实类、糠麸类、 20%的饲料,包括谷实类、糠麸类、 的饲料, 块根块茎类、液体能量饲料。营养特 块根块茎类、液体能量饲料。 点是无氮浸出物高,可达70%以上 以上, 点是无氮浸出物高,可达70%以上, 有效能值高,粗蛋白低,AA不平衡 不平衡, 有效能值高,粗蛋白低,AA不平衡, 钙少磷多, 钙少磷多,但磷一般以植酸磷的形式 存在。 存在。
猪饲料分类知识

猪及其饲料的相关知识饲料按照配合方式分为:单一饲料、配合饲料。
单一饲料是相对配合饲料而言的,是指一种单一的饲料原料,未经配合。
如麦麸,米糠,玉米粉等。
配合饲料是指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多种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的饲料。
配合饲料按营养和用途可以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混合料、添加剂预混料、超级浓缩料、混合饲料、人工乳或代乳料;按外观可以分为粉料、颗粒料、破碎料、膨化饲料、扁状饲料、液体饲料、漂浮饲料、块状饲料;按饲喂阶段分为:保育料、乳猪料、仔猪料、中猪料、大猪料。
配合饲料按基本类型分为5类: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全价配合饲料、精料混合料、教槽料。
添加剂预混料添加剂预混合料简称预混料,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预混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一种重要组分。
它的专业化生产可以简化配制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其基本原料添加剂大体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必需氨基酸类等;后者包括促生长添加物如抗生素等,保护性添加物如抗氧化剂、防霉剂、抗虫剂等,抗病药品如抗球虫药等以及其他激素、酶制剂和着色剂等。
添加剂中除含上述活性成分外,也包含一定量的载体或稀释物。
由一类饲料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称单项添加剂预混料,如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由几类饲料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称综合添加剂预混料或简称添加剂预混料。
饲料添加剂或添加剂预混料中的载体,是一种能接受和承载粉状活性成分的可食性物料,表面粗糙或具有小孔洞。
常用的载体为粗小麦粉、麸皮、稻壳粉、玉米芯粉、石灰石粉等。
稀释剂也是可食性物料,但不要求表面粗糙或有小孔洞。
二者的作用都在于扩大体积和有利于混合均匀。
《饲料与养猪知识》PPT课件

断奶仔猪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缺陷
免疫
采食
胃酸
消化 吸收
2019年5月17日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1
断奶应激:
1. 心理应激(母与仔分离)、 2. 营养应激(仔猪从母乳转向干饲料) 3. 环境应激(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
在断奶应激中以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也最大。 显 微镜观察发现,仔猪断奶后,肠绒毛高度下降,隐窝深度 加大,绒毛形状由手指形变为舌状。消化和吸收受损,导 致小肠下段养分过剩,致使栖居肠道的有害微生物菌群大
空气环境
清洁
肮脏
6
12.7
1773
2268
1.46
2.28
593
539
2019年5月17日
环境温度对仔猪生长的影响
环境温度
20→20
生长速率(克/天) 337
采食量(克/天) 570
饲料转化率
1.7
24→20 384 598 1.56
28→20 32→20
413
396
620
593
1.5
529.00
2019年5月17日
初生重与断奶重的关系
初生重(千克) <1.0 断奶重(千克) 6.0
1.0~1.5 7.1
1.5~2.0 8.1
>2.0 9.1
28天断奶
2019年5月17日
环境对断奶仔猪(5周)增重的影响
氨气(ppm) 二氧化碳(ppm) 灰尘(毫克/立方米) 日增重(克)
一断奶重 5.5千克 23.3 164.8 699 2079 2.98
二断奶重 7.5千克 24.2 156.7 734 2133 2.90
第五章猪的营养与饲料讲课文档

饲料因素:适口性、形态、营养组成等。
—— 甜食、调味剂等可增加采食量;干粉料粉碎过细会降 低适口性;颗粒料和湿拌料比粉料和赶粉料受欢迎;能量 浓度高,则采食量降低。
第3页,共77页。
二 消化、吸收与代谢
(一)蛋白质 (二)碳水化合物 (三)脂肪
第4页,共77页。
(一)蛋白质
4、猪不能利用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 (如尿素)。
第30页,共77页。
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 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1、从结构上可分为: (1)单糖:如葡萄糖; (2)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如乳糖、麦芽
糖等;
(3)多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等; (4)其他化合物:如木质素等。 2、从对动物的营养价值来分:
饲料中的蛋白质经多种酶(胃蛋白酶、胰蛋 白酶、羧肽酶和氨基酸酶等)的作用分解为 氨基酸(部分短肽也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经血液循环运到各组织,形成体蛋白或被分 解供能。
体蛋白也在不断分解,分解后的氨基酸可再 合成体蛋白,也可进一步分解氧化供能,或 者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氨基则再 合成氨基酸或转化成尿素排出体外。
第五章猪的营养与饲料
第1页,共77页。
不同体重猪的化学组成
体重(kg)水分(%) 蛋白质 脂肪(%)灰分(%) (%)
初生
81.7
11.5
0.8
-
15
70.4
16.0
9.5
3.7
20
69.6
16.4
10.1
3.6
40
65.7
16.5
14.1
3.5
60
61.8
影响猪生长的饲料因素及对策分析

主。 在配制 全价饲 料时 , 与饲料原 料混合要 均匀 , 避免 成团或集 中在 一起 的现象 。混合 不均匀 时 , 整个 猪群
的生长发 育不平 衡 , 至造成猪 的正常生 长受 阻止 。 甚
配合 饲料 中不 能 加 多 的麸 皮 , 因其 吸水性 强 , 饲 料 中太多 的麸 皮 可造 猪 只便 秘 ,应 根 据猪 只 大
饲 料 添加 剂都 有一 定 的保质 期 ,贮 存 完好 的可
12 麸 皮 . 麸皮 是 由小麦 经 加工 后 的小 部 分胚 乳 、 皮 、 种 胚
等 组成 的 。粗纤 维 含量 较高 , 能量 价值 较低 , 粗蛋 白
在 保质 期 内使 用 , 超过保 质期 的效果会 明显 下 降。天 气 潮湿 或贮存 不好 时 , 根据情 况及早 用完 。一 旦有 要
原料 还 是预 混料 , 何 环节 出现 问题 , 会 严重 影 响 任 都
养猪 场户 的正常 生产 , 造成 不 良后 果 。根据 个人实 际 的工作 经验 ,现 就 影 响不 同阶 段猪 生 长发 育 的饲 料 营 养 因素 分析 总结如下 。
合 饲 料 中的百 分 比。因为 大 豆产 区发 生 自然 灾 害 等
生 。过熟或过生的豆粕都会降低其利用率 , 影响猪的 正 常生 长需要 。
14 鱼 粉 .
购 买鱼粉 时 , 首先要 化验其 纯度 0由于鱼 粉价 格 昂贵 、 润 高 , 利 因此许 多 鱼粉 都有 掺假 现 象 。 主要 以 掺水 解 的羽 毛粉 、 革粉 或无 机 氮等 , 的掺假 率 高 皮 有 达 7%一0 0 8%。只靠 常规方 法测定 其蛋 白质 含量很难 检 查 出来 , 好送 有经验 的检测中 ,为 了调节 营养 的浓 度 和 改变 大 量精 料 的沉
养殖与饲料

养殖与饲料目录选择猪饲料莫上表面当配方好未必效果好怎样购买猪鸡饲料和浓缩料精夏季畜禽饲养场灭蝇方法畜禽异食癖的防治应用复合预混料快速养猪实用技术全价畜禽饲料使用四忌药物与饲料配伍有禁忌米糠喂猪的方法家禽饲料的新鲜度猪毛皮光亮的营养原因猪皮肤泛红的原因(营养和药)选择猪饲料莫上表面当一、粪便越黑,饲料未必越好许多养猪者认为,粪便越黑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就越高,粪便越黄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就越低,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衡量饲料消化率的高低标准不在于粪便的颜色,而在于饲料的转化率(料肉比)。
从配方学的角度来讲,高铜可以使粪便发黑。
显然高铜对仔猪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长期超剂量添加高铜添加剂会导致猪粪便中残留的铜元素对环境造成污染,猪肉中残留的铜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粪便颜色的黄与黑并不能说明饲料质量的高低。
二、猪吃了皮肤发红,饲料未必好养猪者普遍都认为好的饲料,猪吃了皮肤应发红于是一些饲料生产厂家不顾国家规定得有关饲料卫生标准,在饲料中超剂量添加砷制剂(因为砷制剂有舒张毛细血管、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功效),猪采食了该类饲料后就表现为皮肤发红。
虽然砷制剂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滥用砷制剂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猪吃了就睡觉,饲料未必好在我国传统养猪法中有“小猪要游,大猪要囚”的说法,但一些养猪者片面追求从小猪到大猪最好吃后就睡。
他们以为,限制猪的运动可以起到减少体能消耗、促进生长的作用。
一些饲料生产厂家为了迎合这种不合理的要求,通过向饲料中滥加镇静或催眠药物以起到强制催眠效果。
事实上,如果饲料营养满足不了猪的正常生长要求,无论饲料有怎样的催眠效果也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有时还会起到副作用。
从肉食品安全卫生角度考虑,如果人吃了有催眠或镇静药物残留的食品,人体内就可能产生抗药性,从而给人的疾病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人闻着香、鱼腥味浓的饲料,猪未必喜欢吃配方好未必效果好一些养兔专业户认为,有了一个“好”的配方,就一定会有理想的饲养效果。
猪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有棉酚,因而均有一定毒性,喂用前须作脱毒处理或降低用 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③ 糟渣类:包括各种糟类和粉渣类等
米,可望得上等肉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②稻谷
饲用价值相当于玉米的85-90%。 干品含粗蛋白质8%,无氮浸出物63%,但粗
纤维多。 有坚硬外壳,喂饲前必须磨碎。
③大麦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第一
猪的营养需要
1、能量:是猪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必需的。
日粮能量:水平低时会多采食,造成蛋白质的过剩而浪费;能量过 高易肥,造成浪费,而且猪肉质低,卖价低,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 失。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中碳水化合物最为重要。 脂肪能值最高,过少则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溶解和吸收,使猪生长 受阻、皮肤发炎、生殖机能衰退等。
2、按照营养来划分,可分为八大类
(1)蛋白质饲料 (2)能量饲料 (3)粗饲料 (4)青饲料 (5)青贮饲料 (6)矿物质饲料 (7)维生素饲料 (8)添加剂饲料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蛋白质饲料
定义:饲料的绝对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 粗纤维含量少于18%的饲料。
猪的养殖技术知识

猪的养殖技术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猪已成为现代化农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而养殖技术的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猪的生产效率,更能保证肉类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养猪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养猪场的选择与设计养猪场应选择在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并采用封闭式养殖场,以避免疫病在猪群间的传播。
同时,养猪场必须要考虑到猪群的规模以及生产成本。
设计养殖场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规划道路、防寒保暖设施、良好的通风、照明等方面。
第二步:品种的选择不同的猪品种有着不同的适应环境和生产性能,选择高产、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是养猪技术中的关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猪种有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细长乡土猪等。
但是最终的品种选择,需要根据自己养殖场的特点、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市场容量等综合因素进行权衡。
第三步:饲料的配制合理的饲料营养配方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料。
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小猪喜欢吃稀软的食物,如糊状饲料、乳糊等,而断奶后的小猪则需要高含量蛋白、低纤维的饲料,以促进其生长。
到了成年期,猪的饲料类型和营养成分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生产需要。
第四步:病虫害的防治养猪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病虫害的防治。
疫病和虫害是猪养殖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使用正确的药物和防虫剂是预防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当猪出现身体状况异常时,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蔓延。
在养殖猪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饲养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及时做好各种工作,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猪效益和产量。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养殖户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