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饲料成本新思路
母猪场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母猪场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母猪场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随着现代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母猪场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母猪场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1. 优化饲料管理:饲料是母猪场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饲料管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可以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定期检测饲料质量,及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确保母猪得到充足的营养。
同时,注意避免饲料浪费,制定合理的饲料分配计划,以减少浪费。
2. 加强疫病防控:母猪场的疫病防控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场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兽医团队,及时预防和治疗母猪的疫病,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可以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如智能化养殖系统、自动化喂食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劳动成本。
同时,注意优化生产过程,如合理组织母猪的分娩、交配、繁殖等流程,减少浪费和成本。
4. 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母猪场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
要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严格执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同时,要注意收集和分析财务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方案,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高母猪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宣传和推广品牌,提高母猪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注意维护品牌形象,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质量,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母猪场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优化饲料管理、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和加强品牌建设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浅探降低肉鸡饲料成本新思路

配合饲料。所 以饲养者对 饲料很重视 。 在保证 能量 和蛋 白质
满足的情况下 , 添加 各 种 有 利 于生 长 和 生 产 的 添 加 剂 。这 里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尤为重要 。 因此 目前 肉仔 鸡的生产
通 常 采 用 从 始 至 终 使 用 添 加 剂 的 生 产 方 式 , 这 无 疑 使 肉 鸡 但
二 、 验 材 料 和 方 法 试
1试பைடு நூலகம்验 时 间 .
异, 不可能使饲料中含有足够的平衡的微量元素。这种情况下,
现 在 的营 养学 家 所配 制 的含 量适 宜 、 比例 合 理 、 用量 适 当 、 理 处 方 法先进 的 微 量 元 素 添加 剂 就 显 得 非 常 重要 了 。
维 生 索 添 加 剂 是 动物 体 不 可 缺 少 的有 机 低 分 子 化 合 物 .
的 饲 料 成 本 明 显 增 加 。 么 如何 才 能 既降 低饲 料 成 本 又 不影 那 响 肉鸡 的 生 产 效 果 呢 ?
治疗疾病时使只 , j同时又易在动物体内残留造成污染。 在动物的
养殖 过 程 中其 添加 不 占主要 地位 。 营 养 性 添加 剂 一 般在 整个
饲料 过程 中都 添加 , 且发挥 了巨 大作用 。 而一 直被 营养 学家 并 因
营养学 家通过对动物生理和代 谢特性的研究 , 使动物在 每个 生产 时期 的各种 营 养 物质需 要 量 进 行量 化 标 准 ( 如
NR A C。 为 了配 制 符 合 动 物要 求 的 全 价 配 合 饲料 , 用 K、 R ) 利 多 种 分析 方 法测 定 原 料 中 的 各 种 养 分 含 量 , 制 出 各 种 饲 料 研 添 加 剂 , 体 分 为 两 大 类 : 是 营 养 性 添 加 剂 ( 括 微 量 元 具 一 包 素 、 生 索 、 基 酸 添加 剂)二是非 营 养性 添 加剂 ( 括 抗 菌驱 维 氧 ; 包 虫 剂 、 化 润节 剂 、 谢 促进 剂 ) 消 代 非营 养性 添 加剂 只是 在 预 防或
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5种方法

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5种方法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一直是饲料行业中的重要课题,随着饲料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饲料厂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为了帮助饲料厂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将介绍5种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方法。
一、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饲料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加工、配料、混合、压制、干燥、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饲料厂可以通过优化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设备配置,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资源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饲料厂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如自动化搬运设备、智能化生产线等,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饲料厂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饲料生产中的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排产、生产计划、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饲料厂可以通过ERP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优化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排产等环节,减少浪费和资源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饲料厂还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是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饲料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人员技能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饲料厂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饲料厂可以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饲料生产技术水平。
饲料厂还可以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四、做好原料管理做好原料管理是提高饲料厂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饲料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关系到原料的选择和管理,因此饲料厂可以做好原料的采购和管理工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充足。
饲料厂降本增效措施

饲料厂降本增效措施1 饲料厂降本增效措施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等一系列社会变化,特别是2020年全球疫情对饲料行业带来的冲击,饲料生产成本一直在上涨,给饲料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成为饲料厂面临的问题。
本文就针对饲料厂如何降本增效进行探讨。
2 增加生产自动化饲料厂加强生产自动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目前,饲料厂中的搅拌机、计量机、输送机、烘干机等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饲料厂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调整设备运转速度,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3 规范成本管理饲料厂应该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清查和分析,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储运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够规范地操作和掌握,从而控制成本。
同时,饲料厂还应建立成本控制意识和节约意识,有意识地减少浪费。
4 集中采购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饲料厂的大头,通过比较多家供应商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选出优质、低价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以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同时可以与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5 加强内部管理饲料厂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效益。
建立基于“6S”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的全面优化体系,管理人员应尽力减少非生产性操作时间,优化生产过程,流程和库存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饲料厂效益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饲料厂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
但总的来说,饲料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只有在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下,饲料厂才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如何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与技巧

如何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与技巧
降低饲料成本对于饲养业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饲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不同的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合自身养殖业的饲料类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比如可以选择使用粉状饲料代替颗粒状饲料,因为粉状饲料制作成本较低。
4.处理副产品:许多种类的养殖业可以利用副产品,比如农产品残余物和食品加工副产物等。
这些副产品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堆积,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经济替代品。
5.饲料加工和储存:有效的饲料加工和储存可以避免饲料的损失、变质和浪费。
购买和使用适当的饲料储存设备,以确保饲料的长期保存。
定期清理存储设备,以防止饲料受到湿气、霉菌和害虫的污染。
6.科学喂养管理:合理的喂养管理可以减少浪费和滥用饲料的现象。
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饲喂计划和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
7.定期监测和评估饲料效果:定期监测动物对饲料的吸收情况,评估饲料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饲料效果不佳的问题,减少浪费和成本。
8.采用高效的喂养方法:使用高效的喂养方法,如自动喂食系统、饲料颗粒机等,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成本。
此外,合适的饲料制作和喂食技术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总而言之,降低饲料成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饲料选择、配方、原料替代、处理副产品、加工和储存、喂养管理、监测和评估,以及采用
高效的喂养方法。
通过结合这些方法和技巧,养殖业者可以有效地降低饲
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业成本节约方案

养殖业成本节约方案第1章引言 (4)1.1 养殖业成本构成概述 (4)1.1.1 饲料成本 (4)1.1.2 人工成本 (4)1.1.3 设备折旧 (4)1.1.4 防疫费用 (4)1.1.5 能源消耗 (4)1.1.6 其他相关费用 (4)1.2 成本节约的重要性 (4)第2章养殖场设计与规划 (5)2.1 合理布局与养殖规模 (5)2.1.1 布局原则 (5)2.1.2 养殖规模的确定 (5)2.1.3 养殖区域划分 (5)2.2 养殖设施选型与投资 (5)2.2.1 养殖舍类型 (5)2.2.2 养殖设备选型 (5)2.2.3 投资预算 (6)2.2.4 养殖场绿化与环境保护 (6)第3章饲料成本控制 (6)3.1 饲料配方优化 (6)3.1.1 原料选择 (6)3.1.2 营养平衡 (6)3.1.3 饲料添加剂选用 (6)3.2 饲料采购与储存 (6)3.2.1 采购策略 (6)3.2.2 储存管理 (6)3.2.3 饲料加工 (7)3.3 饲料利用率提升 (7)3.3.1 饲喂技术 (7)3.3.2 饲料添加剂应用 (7)3.3.3 饲料浪费减少 (7)3.3.4 养殖环境优化 (7)第4章繁殖与育种 (7)4.1 选择优良品种 (7)4.2 提高繁殖效率 (7)4.3 育种技术创新 (8)第5章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8)5.1 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 (8)5.1.1 疫苗选择与接种策略 (8)5.1.2 免疫监测 (8)5.2.1 饲养管理 (8)5.2.2 生物安全措施 (8)5.2.3 疾病诊断与治疗 (9)5.3 健康管理与环境控制 (9)5.3.1 健康管理 (9)5.3.2 环境控制 (9)5.3.3 应急预案 (9)第6章生产管理优化 (9)6.1 生产流程标准化 (9)6.1.1 定义标准化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生产流程,保证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家禽养殖的生产成本控制

家禽养殖的生产成本控制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家禽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家禽养殖的生产成本也面临着不断攀升的压力。
如何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了养殖户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几种控制家禽养殖生产成本的方法。
1. 优化饲料配方饲料是家禽养殖中最重要的生产成本之一。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可以实现饲料的科学配置,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对于不同品种的家禽,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的需求,确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合理选择饲料原料,并通过合适的加工方法,使饲料营养丰富、消化吸收率高,减少浪费。
2. 规范养殖环境养殖环境对于家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场地布局,提供充足的空间和通风条件,可以减少家禽的疾病发生率,降低用药成本。
另外,定期进行场地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也能有效地控制疾病传播,减少养殖成本。
3. 节约能源资源在家禽养殖中,能源资源(如电力、燃料等)的使用量较大。
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户可以选择采用节能设备,如智能温控系统、节能灯等,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科学合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沼气等,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途径。
4. 科学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是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
养殖户应加强家禽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防止饮水故障导致的损失。
另外,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定期检查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养殖成本。
5. 发展农业综合经营农业综合经营是利用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的多样性,通过有机循环、低耗能、低排放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
家禽养殖可以与养殖废弃物处理、农田种植和养殖产品加工等相结合,形成闭合的循环链条,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家禽养殖的生产成本控制是提高养殖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优化饲料配方、规范养殖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科学养殖管理以及发展农业综合经营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控制牧场成本的措施

控制牧场成本的措施引言牧场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成本控制是保持运营盈利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随着资源的稀缺和环境的变化,控制牧场成本不仅是一种经济需要,也是一种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控制牧场成本的有效措施,以帮助牧场主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1.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控制牧场成本的核心措施之一。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对牲畜的饲养、疫病防控、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精确的监控和调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1.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降低牧场成本的重要环节。
首先,牧场主可以根据牲畜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避免过度或不足的饲养。
其次,可以通过精确的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确保饲料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
最后,及时清理、消毒饲喂设备,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减少兽医费用。
1.2 劳动力管理合理的劳动力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牧场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避免工作冗余和重复;•培训和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减少失误和浪费;•合理配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优势;•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1.3 疫病防控管理疫病是牧场成本的重要来源之一。
牧场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地进行疫病防控:•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牲畜的免疫力;•定期检查牲畜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牲畜舍、饲养设备等;•加强与兽医和动物卫生局的合作,获取及时的疫情信息和技术支持。
2. 资源节约与利用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是降低牧场成本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资源节约和利用措施:2.1 水资源管理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以降低相关的成本开支。
牧场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的流量和质量;•优化灌溉系统,减少用水量,并提高灌溉效果;•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市政水源的依赖;•加强水资源的维护和保护。
2.2 草场管理草场是牧场的重要资源之一,合理的草场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JINOMOTO EUROLYSINE INFORMATIONN° 25仔猪的低蛋白饲料断奶后的一段时期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
从母乳到固体植物饲料,加上消化系统的生理变化,有时会导致消化不良而影响生长,健康也会受到损害。
当限制使用抗菌性生长促进剂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明显。
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一个可行的营养学的解决办法。
它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或减轻腹泻的症状。
然而,减少粗蛋白的含量必须基于充分的营养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当然减少蛋白质不能以牺牲生长为代价,因为仔猪时期良好的生长会增强猪的整体生长。
体重重的仔猪对环境的变化,饲料的转变更具抵抗能力,并且以后的生长表现会更好。
怎样设计高效的低蛋白仔猪饲料?本快报综述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猪的生长的影响并考察仔猪对调整氨基酸水平的反应。
概要•乳猪对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不敏感。
•必需氨基酸1- 赖氨酸2- 苏氨酸3- 蛋氨酸和胱氨酸4- 色氨酸5- 缬氨酸和异亮氨酸• 结论乳猪对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不敏感减少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对生长育肥期猪的效果已有了详细的综述(Ajinomoto Eurolysine 快报 22 和 24期),但关于仔猪的试验只有少数报道。
我们对已发表的仔猪的资料进行了综述(图二)。
这些试验证明,只要保证最理想的赖氨酸水平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减少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而不影响增重,进食和饲料效率是可能的。
信息2 . 为什么要用低蛋白饲料来喂仔猪?在猪幼年时期,腹泻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比长大后严重的多。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营养从母乳(液体)转到了植物饲料(固体),以及还未发育成熟的消化器官有限的酸化能力。
对食块较低的酸化能力导致对蛋白质较低的消化,并因此导致病原细菌的增加(由于高pH值和残余的营养物使细菌在后肠道内繁殖,图三)。
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能够减少到达消化道下部的没被吸收的蛋白质,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块的pH值。
低蛋白质饲料需要较少的酸便可以达到较佳的pH(pH 4)(图四)。
图三. 酸化在仔猪肠道中的作用图四. Bolduan (1988)所说的一些饲料的缓冲能力在INRA的Le Bellego & Noblet(2002)的试验中,蛋白质水平从22.5%降到16.9 %(根据可消化氨基酸配制的氨基酸组成相同的饲料),没有对增重造成不利的影响(表二)。
将饲料中的蛋白质从22.4 减到 20.4%,甚至提高了进食量。
Hansen et al. (1993)和 Jin et al. (1998)之前曾经有相似的报道,并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减少饲料中豆粕的用量而引起的。
在INRA的试验中,以及在Jansman et al.的研究中,仔猪的生长是通过足够的氨基酸供给得到保证(图五,表二),蛋白质的利用并没有受到阻碍。
在图五中只报道了赖氨酸,但是需要牢记的是,在试验饲料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是平衡的,而且,在最低水平的蛋白质情况下,还要平衡缬氨酸和异亮氨酸。
这两个研究除了说明仔猪对蛋白质水平不敏感外,对饲料中氨基酸的添加量也不敏感。
表二. 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和氨基酸添加量对12 到27 kg重的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Le Bellego and Noblet,2002)粗蛋白%22.420.418.416.9配料, g/kg小麦203220240266玉米193218235238大麦203220240266豆粕365302240177L-氨基酸 HCl 2.0 4.0 6.0DL-蛋氨酸0.20.8 1.42L-苏氨酸0.9 1.8 2.7L-色氨酸0.30.7L异亮氨酸0.1 1.2L-缬氨酸0.9 1.9矿物质和维生素36363639生长表现进食, g/d959a1039b1061b1048b增重g/d642661690663饲料有效程度kg/kg 1.50 1.58 1.54 1.58a b不同的角标说明统计上差别显著 (P<0.05)图五. 增重对L-赖氨酸 HCl的添加量作图{ Le Bellego & Noblet (2002) [猪体重12-27 kg] 和Jansman et al. (2000) [猪体重10-26 kg]的试验}图六比较了前两位作者使用的蛋白水平和欧洲饲料的实际蛋白水平(200种欧洲商用仔猪饲料, 2000年春天取样, Ajinomoto Eurolysine 实验室分析)。
该图显示了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饲料相比, 商业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是如何定位的。
图六. 200 个欧洲商用仔猪饲料和Le Bellego & Noblet (2002)和Jansman et al. (2000)的试验日粮的氨基酸和粗蛋白水平151719212325270.81.01.21.41.61.8氨基酸 %饲料粗蛋白, %饲料优化必需氨基酸供给:理想蛋白质当仔猪有适量和比例恰当的必需氨基酸供给时,它们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不敏感,对氨基酸添加量也不敏感。
当然,当苏氨酸供给量很少,例如,当赖氨酸供给足够时,只有苏氨酸水平决定的有用的赖氨酸才会对动物起作用。
在此例试验中,苏氨酸的含量有限,所以多余的赖氨酸都浪费掉了。
必需氨基酸中的最好的平衡也叫做理想蛋白质,大部分研究理想蛋白质的工作是用生长做的, 用仔猪做的只有Chung 和Baker (1992, 表三)一家。
该研究的氨基酸的配比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表三. 10到20kg 的乳猪的 理想氨基酸配置(Chung 和 Baker , 1992)赖氨酸100苏氨酸65蛋氨酸+ 胱氨酸60色氨酸18异亮氨酸60缬氨酸68苯丙氨酸+ 酪氨酸95白氨酸100精氨酸42组氨酸32哪种氨基酸水平可以使仔猪快速生长?以Chung 和Baker的理想蛋白质为例,本快报的下一部分将探讨添加氨基酸的效果,重点将放在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因为!这些氨基酸在猪和仔猪饲料中是受限的。
! 它们的含量可以利用工业氨基酸来调节。
赖氨酸是猪营养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的摄入是决定仔猪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摄食量经常是受限的(图七),所以,增加赖氨酸摄入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饲料中的赖氨酸的浓度并且平衡饲料,以保证所有供给的赖氨酸可以有效转化为蛋白质(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图七. 影响赖氨酸摄入和仔猪增重的因素图八用许多试验(表十)证明了赖氨酸摄入对生长速度和仔猪饲料的转化率的影响。
在每个试验中,赖氨酸摄入的增加是通过添加L-赖氨酸盐酸盐以增加饲料赖氨酸的浓度。
这些研究证明,仔猪的生长潜力越高,应供给的赖氨酸就应该越多。
赖氨酸的平均需要量(% 的饲料)可从这些试验中(表五),根据赖氨酸摄入和生长速度,以及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关系得出。
增重g/d1300400500600FCR2 1.9 1.7 1.6 1.4饲料摄入 g/d3572699794856可消化赖氨酸摄入, g/d 6.88.19.612.0可消化赖氨酸, % 饲料4 1.18 1.15 1.21 1.40总赖氨酸, % 饲料5 1.31 1.28 1.35 1.551增重= -5.1416 x 赖氨酸摄入 (g/d)2+15.401 x 可消化赖氨酸摄入(g/d) – 50.698 或者可消化赖氨酸摄入(g/d) = - ( -14.98 +平方根( -0.194 x (增重 (g/d) - 646.34)))2从 FCR和增重的关系计算FCR = -0.0016 x 增重(g/d) + 2.38733饲料摄入 =增重 x FCR4回肠标准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4假定赖氨酸消化率为90%5根据重新计算2-苏氨酸苏氨酸是乳猪饲料中的第二限制氨基酸。
苏氨酸摄入不应仅仅满足蛋白质沉淀的要求,还应把在消化道内的内源性损失(毛刷状细胞和消化液的分泌,Hess & Sève,1999,Stein et al.,1999)所引起的苏氨酸的损失计算在内。
因为苏氨酸参与了消化功能,苏氨酸的需求会根据消化道的重量不同而不同,消化道的重量又和动物的重量有关。
表六的试验是用4 到 25 kg的仔猪(参见表十)。
为了比较结果,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根据回肠标准可消化系数(AmiPig, 2000,参见本快报信息4)在饲料组成重新计算。
在每个试验中,苏氨酸与赖氨酸比率的增加是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L-苏氨酸实现的。
表六. 仔猪对增加回肠标准可消化苏氨酸的反应Lewis & Peo, 1986[4-14 kg]苏氨酸:赖氨酸394347525865饲料摄入, g/d511489522502480522增重g/d268262287298283312 FCR,kg/kg 1.91 1.87 1.82 1.68 1.70 1.67Gatel&Feteke,1989a[8-25 kg]苏氨酸:赖氨酸535968饲料摄入g/d920945940增重g/d526532552FCR, kg/kg 1.75 1.71 1.7Gatel & Feteke, 1989b[8-25 kg]苏氨酸:赖氨酸46566568饲料摄入, g/d1040107010701030增重, g/d567611626595FCR, kg/kg 1.84 1.74 1.71 1.74Adeola et al., 1994[10-20 kg]苏氨酸:赖氨酸3845525967饲料摄入g/d9871011105210721080增重g/d337353437488492FCR, kg/kg 2.93 2.86 2.41 2.20 2.20Schutte et al., 1995[10-20kg]苏氨酸:赖氨酸545862656973饲料摄入g/d691674676683695700增重, g/d453456463471478476 FCR, kg/kg 1.53 1.48 1.46 1.45 1.46 1.47Us ry, 1999[11-23 kg]苏氨酸:赖氨酸54586368饲料摄入, g/d735741741757增重, g/d454517522526FCR,kg/kg 1.62 1.43 1.42 1.44因为这些试验是在不同的试验环境下和不同品种的猪进行的,为了方便比较,各试验结果用各实验最好反应的百分数来表示(图九)。
当可消化的苏氨酸占了至少65%的可消化的赖氨酸时,或相应地为总氨基酸的67%时(见信息4),仔猪的生长(增重和饲料摄入)达到了最佳。
如果该比例从60增加到 67%,增重会改善4%,饲料转化会改善2%。
3-蛋氨酸和胱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M + C)在仔猪饲料中是经常受限的,尤其是当饲料中有很高含量的奶制品时(见信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