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东汉末年乱世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忠诚与背叛的较量,同时传达了智勇双全的英雄主义精神。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和全球文学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东汉末年,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为起点,而又以公元280年晋朝统一中国为终点。
小说描绘了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动荡中涌现出的各种英雄人物。
故事主线主要涉及三个国家,即魏国、蜀国和吴国之间的政治争斗和战争。
小说中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等。
刘备是小说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仁德之主,不断努力恢复汉朝的统一。
而他的义兄张飞和关羽则是刘备最为信任的武将,被尊称为“刘、关、张”。
曹操则是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将力量集中于魏国,并试图征服其他两个国家。
孙权是吴国的领导人,他聪明而权谋深沉。
而周瑜和诸葛亮则分别是孙权和刘备的谋士,以智谋过人的才智为主。
《三国演义》通过这些角色的生动形象和精彩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角色有各种各样的品质和缺点,他们的行为常常被忠诚、勇敢、智慧和背叛所驱动。
故事以智谋和战略的对决为主,展示了英雄人物的智勇双全。
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物质利益和私欲逐渐蚕食了他们的理想主义,这也暗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并存的现实。
《三国演义》不仅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智谋策略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许多文化作品和流行媒体,如电影、电视剧和游戏等,都以《三国演义》为创作素材。
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的窗口。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是一部关于英雄豪杰和政治争斗的史诗般的作品。
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智谋对决,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辛酸和复杂性。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 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贤德爱民、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发愤著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
不久,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以小说抒写其“图王”霸业之胸襟。
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这与“有志图王者”的形象不符合。
这两则记载虽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罗贯中在元末曾经想有所作为,“传神稗史”,只是在现实中失败后无奈的选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三国演义 简介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
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 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 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三、六出祁山
空城计;造木牛流马;死诸葛吓走生仲
3.周瑜
4.司马懿
5.曹操
作《 者三 、国 版演 本义 》 的 成 书 过 程 、
第 一 节
一、《三国演义》作者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 次” (一)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 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 编》), 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
第35回水镜曰:“关、张、赵云,
(一)诸葛出山
1、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 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毛宗岗评:“泥中龙”、“池中龙”、
“波中龙”,凡写无数“龙”字,总只为 引起“伏龙”一人而已。
毛宗岗: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
四、《三国演义》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 言成就,加以适当通俗化。形成文白 相杂的语言特点。
如关羽出战华雄的一节: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 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 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 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 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三)戏曲小说 戏曲: 宋金元院本、杂剧中,有很多三国故事 剧作。像《赤壁鏖兵》、《关大王单 刀赴会》、《刘先主跳檀溪》、《貂 蝉女》等等。这些剧本对三国故事都 有所发展。
三国演义简介

历 史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 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 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 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 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 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 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 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 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 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 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 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 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 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 《三国演义》的主旨。
独当大任的年轻都督周瑜
遥想公谨 当年,小乔 出嫁了,雄 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 笑间,强虏 灰飞烟来。
诸葛亮的羽扇
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 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 火龙飞下九天来。
皇帝玉玺
勿以善小而 不为。
吴国国主孙权
曹孟德曰: “生子当如孙 仲谋。”
蜀国丞相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 下计, 两朝开济老 臣心。
魏国丞相司马懿
魏国的栋梁才, 孔明的老对手, 西晋的奠基者。
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勇猛豪爽的张飞
常胜将军赵云
宝刀不老的黄忠
魏文帝曹丕
所著《典 论·论文》认 为,文章者, “经国之大业, 不配之盛事” 也。
背 景
《三国演义》卷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 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三国鼎立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三国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及物品
魏国的创建者魏王曹操
宁教我负天 下人,
休教天下人 负我。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汉朝末年,宦官弄权。
朝廷日渐衰落,自黄巾之乱以后,曹操最先崛起。
分别平定了袁绍,袁术,吕布,及各路诸侯。
而此时孙坚在大江东岸悄悄的发展起来,并迅速的取得了整个江东的统治权。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远远的高于孙氏集团。
所以发动了著名了“赤壁之战”。
而江东联合刘备在此处共东击溃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曹操兵败逃至北方,刘备乘势夺取了荆州。
之后又夺占了益州及汉中等地。
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兵败丢失了荆州,刘备为了给他报仇而对江东孙氏发动了“夷陵之战”。
最后惨败于江东陆逊之手。
刘备不久病故,临终时将太子刘禅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之手。
随后的十几年里,诸葛亮南征北伐,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积劳成疾,在第六次讨伐魏国的途中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其后的三十年内,又多次的进行伐魏,结果都未能取得成功。
最后蜀汉被当时的魏国所灭,而魏国则由司马家族篡取了政权,随后又灭掉了东吴,建立了晋朝。
而三国时代也由此得到了终结。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再创作。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
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 个故事。
•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 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 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 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 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 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 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 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 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 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孙刘准备阶段
• 草船借箭 • 巧借东风
曹军准备阶段
• 巧献连环 • 赤壁之战前,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
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 愁,向庞统求教.
• 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于是建议把船 只大小搭配,用铁链锁住连环,上铺宽木板, 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屡平地.
• 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 船只. 此举为火烧曹营留下隐患.
官渡之战
•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两支力量争夺中原的关键 性战役。袁绍是东汉末年显赫的大世族豪强,门 生故吏遍部天下,据有冀、青、幽、并四州,占 据河北。曹操战局兖州、豫州,控制河南,“挟 天子以令诸侯。”袁绍自持兵多粮足骄傲轻敌, 不从谋臣田丰提出的“内修农战,外结英雄,拖 垮曹操”的建议,执意于曹操决战,以直捣许昌, 劫夺汉帝。建安五年,两军对垒于许昌背面的官 渡,袁绍有精兵10万,战马万匹,曹操不过三四 万人。袁绍主力依沙堆为屯,东西数10里,欲一 举打跨曹军。曹军先是坚壁不出,后从谋士荀攸 之议,以声东击西之计,斩袁军大将颜良、文丑。
• 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 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 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 答:凭借智慧和勇气脱身: • 预先准备了快船十只、水军五百藏于江上,
随时准备接应;
• 带周仓及八个关西大汉作护卫; • 席间谈笑自若据理力争; • 借斥周仓之机离席并暗示招来接应人马; • 挟持鲁肃做人质。
• 作业:整理<三国演义>典故
• 1.千里走单骑 • 2.华容道义释曹操 • 3.温酒斩华雄 • 4.单刀赴会 • 5.败走麦城
•诸葛亮
• 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雄”的主要 情节.
• 曹操大军南下,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 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1分)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 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1分)鲁肃引诸 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 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 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2分) 最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跟刘备联合抗曹。 (1分)
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
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
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一边喝酒,
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
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
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阶段
• 舌战群儒
• 曹操率大军南下,江东众谋士主张投降, 孙权不知所措.孔明受鲁肃请求来到东 吴,与江东谋士张昭等文武二十多人进 行一场论战.江东谋士摇唇鼓舌,责问 刁难;孔明据理力争,把江东谋士们羞 得汗流浃背,无地自容.最后达到孙刘 联合破曹的战略目的.
孙刘准备阶段
• 群英会蒋干中计
• 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
• 答: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可惜自己上将颜 良、文丑不至。关羽主动请战,曹操教酾 热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说:“酒且斟 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 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 其时其酒尚温。
• 《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 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 的形象?
• 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 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 先是坚守关隘,相持半年之久.后来蜀军就在树 林茂盛的阴凉之处安营扎寨,营寨一个挨一个,连 续几百里长.陆逊及时抓住战机,夜间潜入蜀汉 营寨顺风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 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这次大战以蜀军彻 底大败而告终。
• 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 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 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 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 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 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此时正在睡觉,但他 一直没有睡着,军情紧急啊!这时突然听说许攸 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 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 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 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 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 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 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拉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 折点。但许攸看出拉曹操是英雄,却没有看出曹 操是奸雄。他由于立功后过于嚣张,而最终在官 渡之战后被曹操所杀。
•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 “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 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 答:关羽“义绝”。 • 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
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 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 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 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 张桃园结义,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 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 极能体现其义),曹操赤壁之战战败,逃至 华容道,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 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 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 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 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 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 将.连闯五道关口。 (义气)
• 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 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 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 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 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 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 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
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
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华佗特来给关羽治
伤,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
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
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
捆。”然后吩咐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
• 随之双方对峙了数月。袁绍多次坐失良机, 内部分裂。曹操则审视度势,采取机动灵 活的战术,果断捕捉战机。建安五年十月, 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泄袁军囤积粮草 于乌巢之密。曹操亲自率领精骑5000,打 袁军旗号,夜袭乌巢,杀死守将淳于琼, 大败援军,烧毁万余车军粮。袁部军心涣 散,大将张郃、高览投降,士卒溃逃。曹 操乘胜追击,袁绍携其长子袁谭带200余骑 逃回黄河以北。是役,曹操以少胜多,消 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 础。
• 示例2: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 遭遇关羽的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则认为过去替 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 曹操。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曹操又 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 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 容道义释曹操。
•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 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 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 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 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刮骨
疗伤
• 青龙偃月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 斤,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 而得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 的武器。因而青龙偃月刀又被简称为 “关刀”或“关王刀”。围绕这把青 龙偃月刀,作者设计了很多精彩情节: 刀挑锦袍、单刀赴会、失刀夺刀.
• 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 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 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 的故事。
•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 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当他得知刘 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 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 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最 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 胆,表现了对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 情。
• 蒋干向曹操请命劝降周瑜,周瑜正想除去曹 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以防后患.
• 遂设下群英会款待旧友.蒋干来访,周瑜将 计就计先宴请蒋干与众将官喝酒,席散后又 请蒋干同房,假装大醉不醒,故意露出一封 信,诱他偷看,内写蔡瑁张允密谋杀曹操投 东吴.蒋干盗书连夜回曹营面报,曹操大怒, 立斩蔡张.
• 蒋干中计一节中,聪明绝伦的曹操何以 中计?
•关羽
• 刘备去往青州后,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 袁绍派颜良出兵,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 操令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 砍于马下,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文 丑为颜良报仇,也被关羽斩于马下。关羽 被曹操表奏朝廷,封汉寿亭侯。
•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 二夫人去寻刘备,一路闯过五关,斩六将, 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 关羽继续前行,在卧牛山收了关西大汉周 仓,前往古城,终于与张飞、刘备相会。 三人计议结连荆州刘表以脱离袁绍
• 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 答:示例1: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 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曹操赞赏关羽 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 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 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 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 刘、张二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