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骨转换标志物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体内钙磷代 谢的重要激素,在骨质疏松症患 者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能会 异常。
骨质疏松症的监测
骨密度
骨密度是监测骨质疏松症病情变 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检测骨 密度,可以了解患者骨质流失的
情况。
骨转换标志物
通过监测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可 以了解患者骨质形成和流失的情况, 从而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骨转换标志物是骨代谢的重要指标, 可以反映骨骼健康状况,对骨质疏松、 骨折等骨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具有重要意义。
骨转换标志物的分类
骨形成标志物
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 (OC)等,用于反映成骨细胞活性, 代表骨形成过程。
骨吸收标志物
包括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Ⅰ 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等,用于反 映破骨细胞活性,代表骨吸收过程。
骨折风险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可 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 低骨折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监测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调 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监测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可以评估生活方式干预 的效果,从而指导患者更好地改善生活方式。
骨钙素
骨折愈合不良时,骨钙素水平可能持续较低或无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骨折愈 合不良。
骨碱性磷酸酶
骨折愈合不良时,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或下降趋势,有助于 诊断骨折愈合不良。
骨折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评估
二至丸治疗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二至丸治疗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至丸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常用于治疗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
绝经后是女性骨质疏松的高发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的骨量和骨密度会逐渐减少,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肝肾阴虚型是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一种类型分类,主要表现为肾虚导致骨质流失、肝阴不足导致骨质脆弱。
二至丸被认为具有补肾滋阴、益肝养血的作用,可以起到调整肝肾阴阳平衡,促进骨质再生的效果。
目前对于二至丸治疗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此次研究旨在探讨二至丸在这一领域的具体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至丸对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通过系统性观察和分析,评估二至丸是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至丸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机制,为揭示其治疗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改善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支持,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导。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一定数量的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符合特定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排除。
研究对象必须是绝经后的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上,存在明显的肝肾阴虚症状,如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
这些患者在骨密度检测中被确诊为骨质疏松或处于骨质疏松的前期阶段。
研究对象不能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或代谢疾病,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基于临床实际的需要和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二至丸对这类特定人群的治疗效果及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精准。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是指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ALP)和羟基脯氨酸(OH-Pro)三种指标。
这三项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骨代谢的情况,对于一些与骨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碱性磷酸酶(ALP)1.概述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有机磷物质水解反应。
在人体内,ALP主要存在于肝脏、胆道、肠道、成骨细胞和胎盘等组织中。
2.临床意义ALP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肝功能和肝胆系疾病的判断。
同时,在诊断某些与骨相关的疾病时,ALP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诊断成人型软骨发育不全症和儿童型软骨发育不全症时,血清ALP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此外,在诊断骨转移性癌症、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等方面,ALP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骨钙素(BALP)1.概述骨钙素(BALP)是一种存在于成骨细胞中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再生。
在人体内,BALP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中。
2.临床意义BALP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与骨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诊断儿童型软骨发育不全症时,血清BALP的水平会显著降低。
此外,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抗骨吸收治疗时,BALP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羟基脯氨酸(OH-Pro)1.概述羟基脯氨酸(OH-Pro)是一种存在于胶原蛋白中的氨基酸,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胶原蛋白的结构和稳定性。
在人体内,OH-Pro主要存在于皮肤、骨骼、肌肉和软骨等组织中。
2.临床意义OH-Pro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与胶原蛋白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评估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时,血清OH-Pro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此外,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胶原蛋白治疗时,OH-Pro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通过对于骨转换标志物三项(ALP、BALP和OH-Pro)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三项指标在诊断和治疗一些与骨相关的疾病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骨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

骨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
这些指标的测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本文总结了骨代谢标志物的一些特点,方便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指标。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胶原交联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46-02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一些代谢性骨病的治疗药物选择及评价药效。
本文总结了骨代谢标志物的一些特点,以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一)骨形成标志物1.骨碱性磷酸酶(BALP)[1]碱性磷酸酶(ALP)为一种膜相关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有6种不同同工酶,均由同一种基因编码。
骨碱性磷酸酶为一种锚定在成骨细胞质膜的四聚体糖蛋白,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在成骨过程中能水解多种磷酸酯,为羟磷灰石的沉积提供必需的磷酸,同时水解焦磷酸盐,维持局部碱性环境,有利于骨的形成。
BALP是评价全身性骨形成较好的酶指标之一。
标本:血清。
稳定性:室温,48小时。
4℃,1周。
- 70℃,1年。
干扰因素:溶血,血脂,肝脏疾病由于肝酶与抗体的交叉反应会增高。
清除:主要经过肝脏代谢。
2.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Ⅰ型胶原占骨胶原总量的90%,由成骨细胞以前胶原肽形式分泌。
前胶原肽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切去两端的肽段,形成成熟的Ⅰ型胶原。
被切掉的肽,即I型胶原羧基前肽(PIC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释放入血。
由于PINP是骨胶原合成时的产物,且其与所形成胶原分子存在1∶1的对应关系,故可准确地反映胶原的合成及成骨细胞的活性。
标本:首选EDTA螯合血清,其次血清。
稳定性:室温,24小时;4-8℃,5天;- 20 ℃,6个月。
干扰因素:肝脏疾病(肝硬化时显著升高)。
清除:肝、肾代谢。
3.骨钙素[3]骨钙素为人骨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在1,25-(OH)2-D3调节下合成。
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阙琦宏;万双林;马彦【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1NP)、N-端骨钙素(N-MID)、B-胶原特殊序列(B-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骨质疏松症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者48例为无骨质疏松组,严格控制各项可能影响采样标本变异的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P1NP、N-MID 、B-CTX 、25-OH-VD水平和组内不同性别各项指标水平。
并对骨质疏松组血清t-P1NP、N-MID、B-CTX与25-OH-VD的相关性进行比较。
结果骨质疏松症组25-OH-VD的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但骨质疏松症组血清中t-P1NP、N-MID 、B-CTX水平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0.82、1.13,P均>0.05)。
在骨质疏松症组中,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清N-MID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2.92,P<0.05),女性与男性在t-P1NP、B-CTX、25-OH-VD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9、-0.84、0.07,P均>0.05)。
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t-P1NP、N-MID 、B-CTX与25-OH-VD无明显相关性(r 分别=-0.04、-0.16、-0.14,P均>0.05)。
结论血清t-P1NP、N-MID、B-CTX 的检测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25-OH-VD可能与保护骨质的作用有关。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serum 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t-PINP), N-terminal osteocalcin (N-MID), B collagen specific sequences(B-crosslaps, B-CTX) and 25-hydroxyl vitamin D(25-OH-D) in primary osteoporosis 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Methods A total of 75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OP) and 48cases without osteoporosis(N-OP) were selected. The variable factors may affect the sample specimen were strictly controlled, and then the serum t-P1NP, N-MID, B-CTX, 25-OH-VD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compared in different gender in the each group. The correlation of t-P1NP, N-MID, B-CTX and 25-OH-VD in the OP group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 of the serum 25-OH-VD in O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P group(t=-2.93, P<0.05). But the t-P1NP, N-MID,B-CTX level in serum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 difference(t=0.91,0.82,1.13, P>0.05). In the OP group,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and serum N-MID level in fe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 (t=3.39, 2.92, P<0.05). The t-P1NP, B-CTX ,25-OH-VD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t=0.19,-0.84,0.07, P>0.05). In OP group, the serum t-P1NP, N-MID, B-CTX and 25-OH-VD were not obvious related (r=-0.04,-0.16, -0.14,P>0.05). Conclu-sion The serum levels of t-P1NP, N-MID, B-CTX have limited clinical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25-OH-V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osseous protec-tion.【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44-146)【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B-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作者】阙琦宏;万双林;马彦【作者单位】323400 浙江松阳,松阳县中医医院骨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骨外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serum 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t-PINP),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B collagen specific sequences(B-crosslaps,B-CTX)and 25-hydroxyl vitamin D(25-OH-D)in primary osteoporosis 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Methods A total of 75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OP)and 48 cases without osteoporosis(N-OP)were selected.The variable factors may affect the sample specimen were strictly controlled,and then the serum t-P1NP,N-MID,B-CTX,25-OH-VD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compared in different gender in the each group.The correlation of t-P1NP,N-MID,B-CTX and 25-OH-VD in the OP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level of the serum 25-OH-VD in O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P group (t=-2.93,P<0.05).But the t-P1NP,N-MID,B-CTX level in serum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 difference (t=0.91,0.82,1.13,P>0.05).In the OP group,bone mineral density(BMD)in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and serum N-MID level in fe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t=3.39,2.92,P<0.05).The t-P1NP,BCTX,25-OH-VD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t=0.19,-0.84,0.07,P>0.05).In OP group,the serum t-P1NP,N-MID,B-CTX and 25-OH-VD were not obvious related (r=-0.04,-0.16,-0.14,P>0.05).Conclusion The serum levels of t-P1NP,N-MID,B-CTX have limited clinical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25-OH-V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osseous protection.[Key words]primary osteoporosis;t-P1NP;B-crosslaps;N-MID;25-OH-VD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1]。
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D I N G Hu i . ( S h a n g h a i C h a n g n i n g D i s t r i c t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2 0 0 3 3 6 ,C h i n a )
f u n c t i o n a l X- r a y d i g i t a l b o n e d e n s i t y me t e r . A t o t l a o f 7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3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B MD:
MI 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 、 预测骨折风 险的理想 指标 。
S ud t y o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b o n e me t a b o l i s m ma r k e r s a n d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T O NG Mi n g h o n g, X I AO G u o p i n g,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n o ma r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b o n e — ma s s — r e d u c t i o n g r o u p,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b o n e m e t a b o l i s m m a r k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Me t h o d s B o n e m i n e r a l d e n s i t i e s( B MD) o f v e r t e b r a l c o l u m n a n d f e mu r w 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d o u b l e
骨标志物与骨质疏松[专业参考]
![骨标志物与骨质疏松[专业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797d7696294dd88d0d26bc3.png)
专业参考
6
❖ 血清І型原胶原延长肽
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是 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是反映成 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指标。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 端前肽(PINP),在脯氨酸及羟脯氨酸中最 为丰富。
尿羟脯氨酸 (HPr) ❖ 尿钙(Ca) ❖ 尿羟赖氨酸糖甙(GHyI) ❖ 骨涎蛋白(BSP) ❖ 骨I型胶原(BIC)降解产物 半乳糖羟赖氨酸(Gal-HyI) 尿胶原吡啶交联(PYD)及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
专业参考
17
❖ 定量CT
可以选择性地评价皮质骨和松质骨重量, 但准确度及重复性稍差,受试者接受X线量较 大,不易普及应用。
专业参考
18
五、罗氏现有诊断骨质疏松的生化指标
❖ 1、N-MID骨钙素( N-MIDOsteocalcin) 血清(或血浆)中骨钙素的含量与各种骨
代谢紊乱中的骨转换率有关。骨钙素含量异常 多见于骨质疏松、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以及Paget病等疾病中。目前,骨钙素已 被视为骨转换标志物,用于对上述疾病进行抗 再吸收治疗效果的监测。完整的骨钙素(氨基
专业参考
5
1、骨形成生化标志物
❖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 碱性磷酸酶在骨形成和矿化中起重要作用,其主
要来源于肝脏(50%),骨(50%),两者的交叉 反应约15-20%。 ❖ 骨钙素(OC):
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 泌,受1,25(OH)2D3调节。通过BGP的测定可以 了解成骨细胞的动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
专业参考
19
酸149)及大的N-MID片断(氨基酸1-43) 均存在于血液中。完整的骨钙素在外周血中 不稳定,羧基端4344间的氨基酸易被蛋白 酶水解,裂解下来的N-MID则稳定得多。
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意义

x线 吸收 测定 法( E A  ̄ 量峰 值骨 量为 参考 标准 ,高 于一 D X )0
1D 为 正 常 ,一 S S 1 D至 一 S 之 间 为 减 少 ,低 于 一 S 为 骨 质 2D 2D 疏 松 。本研 究 治 愈 标 准 为 骨 量 高 于一 D。 1S
12 治 疗 方 法 .
() 1疗效 比较 :两 组 患 者经 过 1 治 疗后 评 定 疗效 ,观 察 年 组 治 愈率 为 9 .4 4 /9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的 6 .0 . o 1 %(5 ) 8 4 2 % ( / 5 3 4) 8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1 。( ) P 00 ) 2 观察 组骨 转 换 生化 指 标 情 况 :患 者 平 均 骨转 换 生 化 指 标 水 平治 疗 后 与 治 疗前 相 比 均 显 著 降 低 ( < .1 ,达 到 了 临 床 标 准 范 围 。 其 中 PN P 00 ) IP和 O C从 治 疗 后 3 月 起 与 治疗 前 相 比差 异存 在 统 计学 意 义 ( < 个 P O0 ) 一 T .1 , C X从 治 疗 后 1个 月 起 与 治 疗 前 相 比差 异 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 P 0 5或 P 0 1 ,见 表 1 ( ) 发症 :治 疗 期 0 <. ) O 。 3并 间 观 察 组 出 现 骨 折 2例 , 占 40 %,对 照 组 出 现 骨 折 4例 , . 8 占83 _ %,观察 组 骨 折 率 低 于对 照 组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3 P 00 ) . ,治疗 过 程 中未 发 现 其他 不 良反 应 及并 发 症 。 5
过 程 中不 做 骨 转换 生化 指 标 检 查 ,且 维 持原 常规 治 疗 方 案 不 变 。 疗 效 标 准 :骨 质疏 松症 诊 断 标 准 认 为 以汉 族 女 性 双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
文章编号: 1 6 7 3 8 6 4 0 ( 2 0 1 3 ) 0 2 0 1 1 1 0 3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1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8 6 4 0 . 2 0 1 3 . 0 2 . 0 0 5
1 ] 。 健康问题 [
骨骼的生物标志物, 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 细胞的代谢指标。对评估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 重要的诊断意义, 骨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用来监 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时的时效性和疗效, 还可
2 ]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 以用于预测骨折的风险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l sf o u n d a t i o n , I O F ) 已 金会( 发表导则推荐使用骨生物标志物。 材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童明宏, 肖国平, 丁 慧 (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 上海 2 0 0 3 3 6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应有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 X线骨密度 仪测量脊柱和股骨骨密度( B M D ) 。根据骨密度值将 7 4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 1 9例, 骨量减少组 2 5例, 骨质 0例。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所有受检者骨转换标志物甲状旁腺素( P T H ) 、 胶原特殊 疏松组 3 β 序列( C T X ) 、 骨钙素( N M I D ) 和2 5 羟基维生素 D 3水平。结果 骨质疏松组: C T X 、 N M I D水平与正常对照 β β P< 0 . 0 5 ) ; P T H 、 2 5 羟基维生素 D 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组、 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 β C T X 、 N 预测骨折风险的理想指标。 M I 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量减小;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素; 胶原特殊序列; 骨钙素; 2 5 羟基维生素 D 3 β
S t u d yo n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b o n eme t a b o l i s m ma r k e r sa n do s t e o p o r o s i s T O N GM i n g h o n g , X I A OG u o p i n g , D I N GH u i . ( S h a n g h a i C h a n g n i n gD i s t r i c t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2 0 0 3 3 6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c l i n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b o n em e t a b o l i s mm a r k e r s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h o d s B o n em i n e r a ld e n s i t i e s( B M D )o fv e r t e b r a lc o l u m na n df e m u rw e r em e a s u r e db yd o u b l e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Me f u n c t i o n a l X r a yd i g i t a l b o n ed e n s i t ym e t e r .A t o t a l o f 7 4p a t i e n t sw e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3g r o u p sa c c o r d i n gt oB M D : n o r m a l c o n t r o l ( 1 9c a s e s ) ,b o n e m a s s r e d u c t i o n( 2 5c a s e s )a n do s t e o p o r o s i s ( 3 0c a s e s ) .S e r u mp a r a t h y r o i dh o r m o n e ( P T H) ,b e t a C r o s s l a p s( C T X) ,o s t e o c a l c i n( N M I D) a n d2 5 O H V i t a m i nD 3l e v e l sw e r ed e t e c t e db y β e s u l t s β C T Xa n dN M I Dl e v e l s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g r o u p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l u m i n e s c e n c ei m m u n o a s s a y .R h i g h e r t h a nt h o s eo f n o r m a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b o n e m a s s r e d u c t i o ng r o u p ,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h a d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P<0 . 0 5 ) .P T Ha n d2 5 O HV i t a m i nD 3l e v e l sh a dn o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m o n gt h e3g r o u p s( P>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i sa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b o n em e t a b o l i s mm a r k e r sa n do s t e o p o r o s i s .S e r u mb o n et u r n o v e r m a r k e r s o f C T Xa n dN M I Da r eg o o di n d i c a t o r s i nt h ed i a g n o s i s 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a n df r a c t u r er i s kp r e d i c t i o n . β e yw o r d s :B o n em i n e r a l d e n s i t y ;B o n e m a s s r e d u c t i o n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P a r a t h y r o i dh o r m o n e ;B e t a C r o s s l a p s ; K O s t e o c a l c i n ; 2 5 O HV i t a m i nD 3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0 年 6月骨质疏松门诊的首次就诊患者 7 4例, 其中 0例, 女5 4例, 年龄 4 5~ 8 9岁。之前没有接 男2 受骨质疏松的相关治疗。所有患者用双能 X线 B M D ) , 同时抽 骨密度仪测量脊柱和股骨骨密度( 取空腹静脉血 4m L , 分离血清后, 立即上机测定 甲状旁腺素( P T H ) 、 胶原特殊序列( C T X ) 、 骨 β β N M I D ) 、 2 5 羟基维生素 D 3 。 钙素( 二、 方法 1 . 仪器 与 试 剂 罗 氏 ( R o c h e ) 公司 E l e c s y s 提供全面的骨代谢血清检测指标及配套试剂测 定,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2 . B M D检测 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量脊柱 和股骨 B M D 。 3 .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 国骨质疏松学会将双能 X线 B M D吸收测定法作 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 金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 M D值将受检者分为 3组: 0~ 组织标准, 按照 B 为 正 常;-1 . 2~ -2 . 4 为 骨 量 减 少; - 1 . 1 - 2 . 5~ 以上为骨质疏松。 三、 统计学方法
作者简介: 童明宏, 女, 1 9 6 8年生, 学士, 副主任技师, 主要从事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
·1 1 2 ·
0 1 3年 2月第 2 8卷第 2期 L a b o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V o l 2 8 .N o 2 . 检验医学 常对照组 骨量减少组 骨质疏松组
例数 1 9 2 5 3 0
平均年龄 ( 岁) 6 0 6 7 7 0
P T H ( p g / m L ) 3 2 . 8 0± 1 2 . 5 0 3 8 . 7 0± 1 0 . 4 0 4 7 . 6 0± 2 4 . 1 0
6 0 - 0 . 9 1~- 1 . 1- 1 . 0 6 7 7 0 - 1 . 3~- 2 . 4- 1 . 7 - 2 . 5~- 5 . 1- 3 . 2
二、 3组骨生物标志物检测浓度 骨质疏松组 β C T X 、 N M I D水平与正常对照 组、 骨量 减 少 组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 骨质疏松组 P T H 、 2 5 羟基维生素 D 3水平 0 . 0 5 与正常对照组、 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P> 0 . 0 5 ) 。骨量减少组 P T H 、 C T X 、 N M I D 、 义( β 2 5 羟基维生素 D 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结果见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