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稳定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总结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发展经济,夯实维护稳定工作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日益明显,经济利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发展不够造成的。
只有经济发展了、百姓富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
高唐县立足实际,提出了“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奋斗目标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抓经济、抓发展,比服务、比贡献。
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早谋划,危中寻机,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带来的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改善民生,突出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所在。
如果不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群众的合法诉求置之不理,就会引起民怨,影响社会稳定。
高唐县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围绕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社会治安等,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比如,建立县级领导定期接访、网络舆情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民意疏通管道”,在全县各层面聘请社情民意观察员,了解百姓所急所盼,使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全覆盖、无遗漏”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设立孤儿救助、贫困大学生救助等七项基金,保证困难群体的困难有人问、有人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体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体会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深刻体会。
第一点:发展必须要有质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把发展的目标定在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发展质量是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重发展的质量而非单单的数量。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点: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协调各种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我们需要看到每个发展领域的相互关系,并需要通过合理地规划和引领,实现各个方面的有机协调发展。
这需要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时,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而不是单单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第三点: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数量的增长,而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生活质量。
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此来评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我们需要给予人民更多的权力和机会,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之成果。
第四点: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
我们要把保护环境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环境政策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促进。
第五点:加强国际合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实现共赢局面。
与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经贸、文化透明度、人才流动等方面的联系,不仅可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提供必要的支持。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的概念。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切实明确社会稳定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维稳工作的新要求,是基层公安机关充分履行职责,切实抓好维稳工作的思想基础。
认真解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我司基层干部务必明确,抓好新时期的维稳工作,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基本导向,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以统筹兼顾为基本方略,以社会和谐、长期稳定为基本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稳定工作提出的五个新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工作任务,做到既要确保政治稳定,又要维护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二是要准确把握工作内容,做到既要抓好情报信息,又要落实重点稳控和应急处突;三是要准确把握工作手段,做到既要注重教育疏导,又要用活依法打击和经济杠杆;四是要准确把握工作导向,做到既要力保当前稳定,又要促进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五是要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做到既要实现政治效益,又要追求法律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准确研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互相影响的关联性更加明显,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性更加明显,“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的互动性更加明显,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难以预料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加大,全社会面临着新形势、新课题、新挑战和新考验。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当前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
以科学判断为统领,准确研判当前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基层干部充分履行职责,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前提。
当前,社会政治大局总体平稳,但同时也面临着五个严峻趋势:一是金融危机有强力冲击的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波及我国,势必对金融、价格、证券、股市、期货、房产、环保、就业等造成很大冲击,并带来许多新的不稳定因素。
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为了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全局意识和长远发展眼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统一。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再次,要推动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最后,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决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要严格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总之,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目标。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稳定工作

调研文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稳定工作常言道,“忽视科学吃苦头, 盲目发展栽跟斗”。
那么,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稳定观,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社会稳定工作,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和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和谐发展,通过学习,我有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我镇的稳定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镇的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
目前,我县存在的一些稳定问题,根本上说是由于发展不够充分,增收困难所引起的。
为什么有的上访户给点钱就可能稳控住?为什么有的上访户给个工作就能放弃上访?是小小的经济利益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发展不够充分仍然是我县最大的实际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解决我镇当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稳定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领先、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二、通过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维护社会稳定。
关注民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而以人为本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按照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来指导维稳工作实践,就是要高度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抓维稳工作。
现在一些对社会有不满情绪的人群中,相对来说都是一些弱势群体。
高度关注民生,就必须切实把这些弱势群体反映的问题真真拿在手上,带着感情做工作,带着责任处理问题,带着使命感求得问题妥善解决,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和送到这些弱势群体的心坎上,体现人文关怀,真正成为这些群众的贴心人。
如果说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是治本之策的话,那么关注民生,采取措施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治标之策。
三、通过在稳定工作中切实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来做好稳定工作。
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要求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做到全面推进、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努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党中央提出的,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它源于对我国发展的深刻认识,对世界发展的快速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的理性思考。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正确引导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决贯彻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基本理念。
要通过科学发展,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稳定和发展、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统一推进和发展、统一内外需求、统一转移支付和分配。
同时,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使经济发展始终成为全局工作的中心,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决贯彻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理念。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决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理念。
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努力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深化。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决贯彻全面深化这个基本理念。
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跨越式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决贯彻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基本理念。
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健康、可持续。
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卓尼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卓尼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27日)杨晓南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卓尼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和推进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两大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具有卓尼特点、时代特征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卓尼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一、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卓尼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和省上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的有利政策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确定的“强化基础、调整结构、科学发展、稳定和谐”的总体要求,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4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861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4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23元,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均成倍增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奋斗目标。
(一)农牧村经济稳步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坚持政策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村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积极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有力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提出了“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论断,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稳定的工作责任制”,“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正确政绩观上来,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确保社会持续稳定。
一、认真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应当看到,当前由于受利益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因素,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拆迁改造、企业破产改制以及干部作风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就业再就业工作还存有较大难度,安全生产任务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忧患意识,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对失业下岗职工、城乡贫困居民、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扶助政策,关心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职尽责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较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工作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要把中央和省、市关于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安全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落实到位。
要按照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的要求,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万马齐暗 , 也算 上一种稳定 , 但这种稳定 是消极 的 、 反 动的 , 是以窒息发展 、 扼杀生机为手段维系的。如果无视社 会发展 、 文明进步的要求 , 而讲求什么“ 稳定” 则是缘木求 , 鱼、 粉饰太平 , 会导 致社会生产力发展 受阻 、 经济凋敝 、 政 治腐败、 人性扭曲 、 道德沦丧 , 人们 的物质文化生活受到严 重影响 , 势必导致社会 矛盾激化 , 不满情 绪 日益高涨 , 社会 将会失控 、 动荡 。回顾人类发展史 , 这样高压下的稳定也曾 闪现过 , 比如周厉王就 曾“ 成功 ” 地实现 了“ 民之 口”但 箝 , 由于其倒行逆施 ,稳定” “ 和其作俑者都迅速淹没在人民群 众革命 的洪流中了。 第三 、 稳定应是适度 的稳定 。恩格斯指出 :平衡 与运 “ 动是分不开的。” 任何社会都会有矛盾和冲突 , 人类社会始 终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 中。真正的社会稳定 , 是在不断 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 不断克服社会各种不稳定 因素 基础上 的稳定 。这种动态的社会稳定 ,不是完全静止的 、 潭死水” 、 的 封闭式 的绝对稳 定 , 而是 一种充满流动机 会 和活力的 、 开放式 的相对稳 定 , 一种可控有序状 态的 是 发展性稳定。因此 , 稳定是具体的 、 相对的 , 绝对稳定是“ 乌 托邦 ” 式幻想 。既然这样 , 那么稳定就 不应 该强求一个水 平, 而应该有一个动态 的标准 , 灵活的尺度 。 社会相对平静 期矛盾相对 较少 , 而社会变革转轨期 问题肯定会多 , 这是 社会背景 因素 ;人 口多的地方 矛盾 比人 口少 的地方复杂 , 这是人 口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矛盾相对容易得到化解 , 而 经济欠发达地区处置问题 的手段就大受财力制约 , 这是经 济 因素 ; 明进程 有先后 , 们接受 民主意识 的速度有差 文 人 异, 这是 民情及 民风因素 ; 京畿重地人们进京上访易 , 偏僻 地区群众越级上访难 , 这是地域因素 , 等等 。 这些都从 客观 上决定 了衡 量稳定的标准绝不是 唯一 的、 死板的 , 而应是 切合实 际的、 应是适度的 。 所谓适度 , 就是必须承认基础差 异, 承认 需要差异 , 就是稳定 的标准和尺度要适 合具体社 会背景 、 具体时问 、 具体地域 、 民情 。维护稳定就要在 具体 社会发展需要 、 群众实际需要和政 府保 障能力之间找到最 佳的结合点 。 否则 , 标准过高, 则维护稳定的成本过高 ,跳 “ 起来摘桃子 ”勉 为其难 , 免会重心 浮动 , , 难 稍有不 慎就会
Ke ×ueF Zh gGua a an n
☆ 科 学 发 展 观 ☆
贯彻 科学发展 观
树 立科 学稳定观
南阳 435 ) 7 06
胡 娟
( 共 南 阳市 委 党 校 , 南 中 河
摘 要 : 科学稳定观 的稳定, 是以人为本的稳定 , 是积极 的、 的、 适度 可持续 的稳定。 要维护科学稳定 的局面 , 要加 强 不仅
对党员干部和群众 的思想教育, 而且要有一个稳定工作 的基本方针 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
关 键词 :科学发展观; 树立; 科学稳定观 中图分类号:8 9 A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2 28 20 )l 05 0 1 0- 59(0的第一要 义是发展 ,而发展 的前 提是稳 定。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 不但难 以发展 , 而且连现有的发 展成果也会丧失 。 因此 , 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 就 必须顺应时代 的要求 , 着眼于创新 稳定 理论 、 开拓稳定思 路、 完善稳定机制 、 破解稳定 难题 , 牢固树立科学稳定 观 , 为促 进全面 、 调 、 协 可持 续的发展创造和谐 的社会稳定环 境。 那么 , 什么样 的稳定才是科学 的稳定? 我们应如何赢得 并维护科学稳定的局面? 本文拟就这些涉及科学稳定观 的 基本问题略陈管见 , 以期引玉。 关于科学稳定观 科学稳定观应是对传统 的静止 、 偏颇 、 失衡 、 循环的人 治稳定观 的否定 , 是对那种过分强调社会控制 和维持现状 的被动稳定观的改革 与扬弃 ,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的内在要 求, 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科学稳定观 的组成
一
、
要 义 至少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第一 、 稳定应是以人为本的稳定 。人既是社会稳定 的
主体 , 又是社会稳定的手段。社会稳定既是人生存的需要 和 目的, 也是人发展 的需 要和 目的 ; 社会稳定既要 以为人 服务为核心 , 又要依赖于人这个 主体和手段 。离开人的核 1地位 , 1 , 社会稳定就会 成为无源之水 、 无本之 木 , 维护稳 定 工作就会迷失方 向。今天 , 我们讲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 稳 定观 , 就是要遵循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 , 正确处理稳定 与发 展的辨证关系。 倍加珍惜稳定 , 自觉维护稳定 , 坚持 以人为 根本 , 以人为 目的 , 解放人 、 范人 、 规 发展人 , 一切 为了人 , 切依靠人 , 把满足人 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 生活的需要 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 以加快 发展作为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文化需要 、 实现社 会长期稳定 的根本手段 ,只有通过发展促进人 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 人 民看到稳定带来得实在 的好 处 , 到现行制度 、 看 政策 的好 处, 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第二 、 稳定应是积极的稳定 。 所谓积极的稳定 , 是指建 立在社会正义基础上的 , 建立在经济社会不 断发展进步基 础上 的 , 有利 于支撑 、 进社会健康发展 和人类文明进步 促 的稳定 。这是政治性 问题 , 稳定 ” 是“ 的颜 色问题 。一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