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禽大肠杆菌病防治与应用

合集下载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

《禽病防治》课程标准课程类别:职业岗位专业方向领域课程课程学时:48开设学期:第4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禽病防治》是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是研究威胁禽类生产甚至威胁人类健康的禽类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控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是根据畜禽生产技术(就业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家禽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而开设的,是校企合作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在畜禽生产技术(就业方向)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切实做好禽类疾病的防控而为现代禽类生产服务。

同时具有考取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及“1+X”家庭农场畜禽养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畜禽生产行业及企业的职业岗位对家禽疾病防治知识与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充分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实用、够用为目的,注重实用性与操作性,着重选择学生及社会需要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论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度的原则。

技能操作贴近生产岗位,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是自己今后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按照中职人才培养要求,采用临床案例分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为教学常态,灵活运用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家禽疾病防控为重点,但家禽疾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学习,对于多数没有接触禽病临床的中职生而言不太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除了利用现场病例外教师还可以把临床案例先展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或者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每个疾病的必备知识,对照教师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素材对这一临床案例进行模拟诊断,接着制定防治方案,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家禽、野生禽类和牲畜等动物。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禽舍及周围环境干净卫生,定期通风、消毒,避免禽畜露天活动。

2. 合理饲养管理:养禽养殖要合理密度,禽畜进食水、饲料必须清洁卫生、新鲜,禁止食用变质发霉的饲料。

3. 加强禽畜防疫:定期对禽畜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4. 控制传染途径:严禁外来禽畜进入养殖区,防止畜禽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避免人畜混居。

5. 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规范,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避免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传播,保障禽畜的健康生长,同时保障人类的健康。

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

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

其 MIC 的 2 倍,依次倍比稀释为 1、1 /2、1 /4、1 /8、
1 /16 倍浓度,两种药物的稀释分别在 96 孔板上按横 列和纵列进行联合[4]。接种菌量为 1 × 105 CFU / mL,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于 37 ℃ 孵育 8 ~ 10 和 24 h
后观察结果。
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 FIC) 作为联合药敏试验
报道相 近[5]。硫 酸 黏 菌 素 对 大 肠 杆 菌 MIC 范 围 为 0. 02 ~ 0. 1 μg / mL,MIC50 为 0. 08 μg / mL; 硫酸黏菌 素对沙门氏菌 MIC 范围为 0. 063 ~ 0. 8 μg / mL,MIC50
畜牧与兽医 2010 年 第 42 卷 第 5 期
檗碱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对猪、鸡源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 MIC,并计算联合指数 ( FIC) 。试验结果为,对 14 株试验菌株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
呈相加作用的占 78. 6% ,呈无关作用的占 21. 4% ,无拮抗作用。研究表明,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可联合应用于防治猪、鸡的大肠杆菌和沙
门氏菌感染。
相加 相加 相加 无关 相加 无关 相加 相加
标准菌株 大肠杆菌 O54
256
沙门氏菌 A-72
256
1 024 512
0. 1 0. 125
0. 1 0. 25
1. 25 1
无关 相加
盐酸小檗碱对大肠杆菌 MIC 范围为 512 ~ 1 024 μg / mL,MIC50 为 512 μg / mL; 对沙门氏菌 MIC 范围 为 512 ~ 1 024 μg / mL,MIC50 为 1 024 μg / mL,与相关
标准菌株大肠杆菌 O54、O78 和沙门氏菌 A-72、 C79-13,购自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临床分离致病 菌包括猪源大肠杆菌 4 株,沙门氏菌 4 株; 鸡源大肠 杆菌 1 株,沙门氏菌 1 株,均由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 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1. 4 主要仪器

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2018ꎬ30(8):2945 ̄2951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㊀doi:10.3969/j.issn.1006 ̄267x.2018.08.010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骆东梅1㊀汪水平1ꎬ2∗㊀杨大盛1㊀赵雪莉1㊀郭乙冰1㊀王文娟1㊀赵文金2(1.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ꎬ重庆402460ꎻ2.习水富兴牧业有限公司ꎬ习水556400)摘㊀要:小檗碱的生理功能丰富ꎬ药理特性独特ꎬ是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ꎮ本文介绍小檗碱的基本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ꎬ总结其主要生理调节功能ꎬ探讨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ꎬ为其在畜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ꎮ关键词:小檗碱ꎻ生理功能ꎻ动物生产中图分类号:S816.7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67X(2018)08 ̄2945 ̄07收稿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骆东梅(1994 )ꎬ女ꎬ重庆云阳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营养与环境ꎮE ̄mail:1570135773@qq.com∗通信作者:汪水平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E ̄mail:wangshuiping1979@sina.com㊀㊀小檗碱又称黄连素ꎬ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之一ꎬ人医临床上最初用作清热解毒药和抗菌药ꎮ据记载ꎬ3000多年前ꎬ中医就已将小檗碱广泛应用于胃肠炎㊁痢疾及沙眼等疾病的防治ꎮ近年来ꎬ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ꎬ小檗碱在肿瘤㊁癌症㊁糖尿病㊁心血管病㊁高血脂症㊁炎症㊁细菌和病毒感染㊁脑缺血性损伤㊁精神失调㊁神经障碍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diseaseꎬAD)及骨质疏松等多方面的治疗中具有药理作用ꎬ显示小檗碱具有抗菌㊁抗炎㊁调血脂㊁降血糖㊁抗肿瘤㊁抗氧化㊁降血压㊁抗血栓㊁止痛㊁兴奋平滑肌及调节免疫等生理功能[1]ꎮ目前ꎬ对小檗碱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的病理模型和人的临床治疗上ꎬ而以畜禽为对象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少见报道ꎮ汪水平等[2-3]在生长肉兔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盐酸小檗碱ꎬ结果显示ꎬ小檗碱以其特有的药理学特性ꎬ具有开发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潜力ꎮ本文介绍小檗碱的基本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ꎬ总结其主要生理调节功能ꎬ探讨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ꎬ为其在畜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ꎮ1㊀小檗碱的种类与特性㊀㊀小檗碱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国中医学等体系中应用已久ꎮ它是一种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ꎬ为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根㊁茎及皮中所含的活性成分ꎬ存在于小檗科㊁罂粟科㊁毛茛科㊁芸香科㊁防己科及鼠李科等植物中ꎬ常见的有黄连㊁黄柏㊁冬青叶小檗㊁刺檗及印度小檗等ꎮ其中ꎬ印度小檗是一种高达3m的刺生灌木ꎬ广泛分布于海拔2000~3000m的喜马拉雅地区和南印度尼尔吉里山区ꎬ其有效成分为小檗碱㊁小檗胺和巴马汀等[4]ꎮ㊀㊀小檗碱的分子式为C20H19NO4ꎬ熔点为145ħꎬ无臭ꎬ味极苦ꎬ可溶于甲醇ꎬ微溶于水与乙醇ꎬ难溶于苯㊁乙醚和氯仿ꎬ在乙醚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ꎮ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ꎬ如盐酸盐为1ʒ500ꎬ硫酸盐为1ʒ30ꎮ用不同的碱处理ꎬ可得到季铵式㊁醛式及醇式等3种不同形式的小檗碱ꎬ其中以季铵式最稳定ꎮ近年来ꎬ小檗碱主要通过化学合成获得ꎬ临床上一般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ꎮ2㊀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特征2.1㊀吸收㊀㊀在肠道中ꎬ小檗碱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摄取和转运ꎮ小檗碱的口服生物利用率很低ꎬ其原因主要有2个:1)小檗碱的水溶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性及溶解性均较差ꎮ盐酸小檗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和pH的正面影响ꎮ例如ꎬ25和37ħ时ꎬ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5.27ʃ0.29)mmol/L和(8.50ʃ0.40)mmol/Lꎬ而在pH7.0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4.05ʃ0.29)mmol/L和(9.69ʃ0.37)mmol/Lꎮ2)存在于胞膜上的外排泵系统可将肠黏膜上皮细胞摄取的小檗碱泵出胞外ꎬ使胞内浓度降低ꎬ进而减少机体的吸收[4-6]ꎮ因此ꎬ改善小檗碱在肠道中的水溶性ꎬ提高溶解度ꎬ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吸收ꎬ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率ꎮGui等[7]报道ꎬ口服小檗碱微乳剂的生物利用率是片状混悬剂的6.47倍ꎮSut等[8]发现ꎬ按50mg/kg剂量口服小檗碱ꎬ同时使用天然低共熔溶剂ꎬ小鼠血药浓度增加2~20倍ꎮ另外ꎬ通过油包水乳剂冻干法制备的无水反胶束体系也可改善小檗碱的生物利用率和抗糖尿病效果ꎮP-糖蛋白(P ̄glycoproteinꎬP ̄gp)可将异搏定㊁道诺霉素㊁若丹明及小檗碱等多种药物从胞内泵出ꎮ但是ꎬ以上3种药物存在于胞内时ꎬ会抑制小檗碱的外排ꎬ表明可通过调控P ̄gp的表达或干预外排泵系统来促进小檗碱的吸收[5]ꎮ2.2㊀分布㊀㊀小檗碱的生物利用率低于1%ꎬ但吸收后会在体内迅速分配且分布广泛ꎮ口服给药后ꎬ小檗碱及其活性产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ꎬ且远低于在组织和器官中的浓度ꎮ小檗碱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ꎬ以肝脏中为最多ꎬ其次是肾脏㊁肌肉㊁肺脏㊁脑㊁心脏及胰腺ꎬ而以脂肪中为最少ꎮ同时ꎬ小檗碱在上述组织和器官中会相对稳定地维持至少48h[9]ꎮ另外ꎬ小檗碱可轻易地渗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ꎬBBB)ꎬ静脉注射后会在海马区快速累积ꎬ而随后慢慢消除[9]ꎮ2.3㊀代谢㊀㊀小檗碱在肝脏中代谢ꎬⅠ相发生去甲基化ꎬⅡ相结合葡糖醛酸或硫酸ꎬ终产物极易排出体外ꎮ其在体内的代谢变化主要发生在2ꎬ3 ̄OCH2O和9ꎬ10 ̄OCH3等基团上ꎬⅠ相代谢产物有唐松草分定㊁小檗红碱㊁药根碱㊁非洲防已碱㊁巴马汀㊁3ꎬ9-去甲基-巴马汀㊁去亚甲基小檗碱㊁羟基化小檗碱及羟基化去亚甲基小檗碱等ꎬ结合葡糖醛酸或硫酸后ꎬ形成Ⅱ相代谢产物ꎮKumar等[1]报道ꎬ雄性Wistar大鼠和成年男性分别按100㊁300mg/kg剂量口服盐酸小檗碱后ꎬ72h内均可在胆汁㊁尿液及粪便中检测出Ⅰ㊁Ⅱ相代谢产物ꎬ表明这些代谢产物可能是小檗碱口服后的体内活性形式ꎮ2.4㊀排泄㊀㊀Kumar等[1]发现ꎬ大鼠口服200mg/kg小檗碱ꎬ48h内其胆汁㊁尿液及粪便中均有小檗碱及其代谢产物排出ꎻ小檗碱的总回收率为22.83%ꎬ其中小檗碱占19.07%ꎬ代谢产物占3.76%ꎻ胆汁中24h内回收9.2ˑ10-6%ꎬ尿液和粪便中48h内分别回收0.0939%和22.74%ꎬ显示小檗碱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ꎮ从胆汁中排出的小檗碱ꎬ约83%是唐松草分定ꎻ而从尿液中排出的小檗碱ꎬ约78%是唐松草分定和小檗红碱[1]ꎮ3㊀小檗碱的生理调节功能3.1㊀氧化调节㊀㊀小檗碱可清除1ꎬ1-二苯基-2-苦基肼㊁2ꎬ2ᶄ-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㊁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等自由基ꎬ在防治糖尿病㊁高胆固醇症㊁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及各类炎症上表现出抗氧化特性ꎬ并具有浓度依赖性ꎮ利用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开展的体外试验显示ꎬ小檗碱可降低细胞色素(cytochromeꎬCyt)C的释放ꎬ促进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ꎬ从而抑制因高葡萄糖浓度引起的活性氧生成[1]ꎮ小檗碱可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rythroid2 ̄relatedfactor2ꎬNrf2)基因表达ꎬ阻碍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 ̄phatidylinositol ̄3kinaseꎬPI3K)/蛋白激酶B(pro ̄teinkinaseBꎬAkt)磷酸化ꎬ从而刺激Nrf2依赖型神经突的生长ꎬ阻止活性氧的生成[10]ꎮ大脑局部缺血的大鼠连续19d口服5㊁10或20mg/kg小檗碱ꎬ均可改善线粒体复合物Ⅰ㊁Ⅱ及Ⅳ的活性[11]ꎮ㊀㊀小檗碱可正调节相关抗凋亡因子ꎬ干预细胞氧化还原反应ꎮ每天口服50㊁100mg/kg小檗碱ꎬ可抑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ꎬ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ꎬGFAP)的增多[11]ꎮ连续11d口服50mg/kg小檗碱ꎬ可使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和环磷酰胺诱发的肝中毒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 ̄peroxidedismutaseꎬ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ꎬGSH ̄Px)等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恢复ꎬ缓解脂质过氧化的危害[12]ꎮ凭借抗氧化活性ꎬ小檗碱具有保肝护肾的功能ꎮ研究报64928期骆东梅等: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道ꎬ小檗碱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ꎬ其可抑制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凋亡相关蛋白Sirtuin1的表达ꎬ从而消除由小檗碱介导的自噬增强和肝脏脂肪变性ꎬ从而对肝脏起保护作用[13]ꎮ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连续16周口服75㊁150㊁300mg/kg小檗碱ꎬ可提高肝组织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kinaseꎬCdk)9活性ꎬ促进周期蛋白T1mRNA和蛋白质表达ꎬ增加过氧化氢酶㊁SOD及GSH ̄Px活性[11]ꎮ顺铂诱发的肾中毒小鼠连续2d口服1㊁2㊁3mg/kg小檗碱ꎬ可抑制肾脏4-羟基壬烯醛㊁3-硝基酪氨酸㊁CytP450E1及血红素氧化酶等表达ꎬ从而缓解氧化/硝化应激ꎬ给肾脏提供保护[1]ꎮ㊀㊀小檗碱可负调节氧化物质ꎬ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ꎬ缓解氧化应激ꎮ给博来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大鼠连续14d腹腔注射200mg/kg小檗碱ꎬ可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ꎬiNOS)基因表达ꎬ刺激Nrf2基因表达[14]ꎮ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的大鼠ꎬ连续12周每天口服150mg/kg小檗碱ꎬ肾脏iNOS基因表达降低ꎬSOD活性恢复[15]ꎮ小檗碱可通过激活Akt/糖原合酶激酶(glycogensynthaseꎬGSK)信号转导通路和促进紧密连接蛋白5抗体表达来提高BBB通透性ꎬ并阻隔海马CA1区神经元钾通道ꎬ降低神经元丙二醛(malondialdehydeꎬMDA)浓度ꎬ恢复SOD活性ꎬ从而对三氯化铝诱发的大鼠急性脑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ꎬ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损伤[16]ꎮ小檗碱按100㊁200mg/kg剂量连续灌胃21dꎬ可降低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血清MDA浓度ꎬ增强SOD和GSH ̄Px活性[17]ꎮ3.2㊀免疫调节㊀㊀小檗碱可对淋巴细胞㊁白细胞㊁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施加不同影响ꎬ表现出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功能ꎮ其可抑制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活化ꎬ发挥免疫抑制作用ꎮ25~100μmol/L小檗碱对单独使用植物凝集素或联合使用二丁酸佛波醇酯与伊屋诺霉素刺激的离体人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分化抗原簇(clusterofdiffer ̄entiationꎬCD)69和CD25的抗原表达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ꎬ还会阻滞细胞周期进程[15]ꎮ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连续2周口服200mg/kg小檗碱ꎬ会激活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kinaseꎬERK)1和ERK2ꎬ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 ̄naseꎬMAPK)与c ̄jun氨基末端激酶ꎬ从而阻碍辅助性T细胞(ThelpercellꎬTh)17和Th1分化ꎬ显示小檗碱可能是治疗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12]ꎮ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口服小檗碱ꎬ每天2次ꎬ每次0.25gꎬ连用1月ꎬ可制止因糖尿病导致的白细胞介导杀灭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升高趋势ꎬ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18]ꎮ对博来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大鼠连续14d腹腔注射200mg/kg小檗碱ꎬ可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渗透物浓度㊁胶原蛋白累积及羟脯氨酸浓度ꎬ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ꎬTNF ̄α)㊁核因子-κβ(nuclearfactor ̄κβꎬNF ̄κβ)及β转化生长因子1的表达[14]ꎮ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连续8周口服50㊁100mg/kg小檗碱ꎬ会减少海马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19]ꎮ小檗碱以剂量依赖方式ꎬ通过PI3K/Akt通路ꎬ促进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ꎬ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数量ꎬ进而抑制其介导的氧化损伤[17]ꎮ小檗碱可阻碍PI3K/Akt㊁MAPK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等通路ꎬ调节小胶质细胞活性[20]ꎮ因此ꎬ通过对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的抑制ꎬ小檗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挥积极作用ꎮ3.3㊀酶活性调节㊀㊀关于小檗碱对GSK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 ̄trixmetalloproteaseꎬMMP)影响的报道很多ꎮGSK和MMP对众多生理信号通路的调控具有关键影响ꎮGSK ̄3β是淀粉样前体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主要激酶ꎮ20μg/mL小檗碱处理tau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24h后ꎬGSK ̄3β活化被逆转ꎬ蛋白磷酸酶2A活性得到恢复[21]ꎮ小檗碱可使患AD的转基因小鼠脑中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抗体Ser9已被磷酸化的GSK3钝性体增多[1]ꎮ小檗碱对GSK ̄3β的抑制ꎬ可改善β淀粉样病变㊁神经胶质过多症及认知功能障碍[22]ꎮ停止给体外培养的器官型海马脑片供应氧和葡萄糖时ꎬ小檗碱会加强GSK ̄3β磷酸化ꎬ抑制凋亡因子的生成ꎬ展示小檗碱在大脑局部缺血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23]ꎮMMP是一个大家族ꎬ几乎可降解胞外基质中的各种蛋白质成分ꎬ是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主要蛋白水解酶ꎮ小檗碱可通过调控MMP(主要是pro ̄MMP2㊁MMP2及MMP9)活性ꎬ抑制牙周组织退化[24]ꎮ小檗碱也可抑制MMP17492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和MMP9活性ꎬ诱导人原位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高转移性恶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凋亡和周期阻滞ꎬ从而阻碍癌细胞转移[24]ꎮ㊀㊀小檗碱可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对主要神经系统酶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ꎬAChE)㊁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sraseꎬBChE)及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ꎬMAO)产生抑制作用ꎮKumar等[1]报道ꎬ小檗碱对AChE㊁BChE㊁MAO ̄A及MAO ̄B的半抑制浓度(50%inhibitoryconcentrationꎬIC50)值分别为0.44㊁3.44㊁126.00㊁98.20μmol/Lꎮ抑制MAO ̄A可缓解抑郁症ꎬ而抑制AChE与BChE可缓解AD和大脑局部缺血造成的痴呆症ꎮ3.4㊀神经递质调节㊀㊀神经递质调节是小檗碱治疗AD㊁帕金森病(Parkinson sdiseaseꎬPD)㊁焦虑症及抑郁症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ꎮ小檗碱一次性或连续15d腹腔注射5mg/kg或口服10㊁20mg/kgꎬ均会提高小鼠脑纹状体㊁海马及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nor ̄epi ̄nephrineꎬNE)㊁多巴胺(dopamineꎬDA)及5-羟色胺浓度ꎬ展示小檗碱的抗抑郁作用[6]ꎮ小檗碱可阻碍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ꎬ缓解大鼠吗啡戒断症状ꎬ表现出一定的抗成瘾作用[23]ꎮ以10㊁30μmol/L剂量体外培养PC ̄12细胞48hꎬ或以5㊁30mg/kg剂量连续21d注射大鼠腹腔ꎬ均会降低DA和NE水平ꎬ缓解6-羟基DA诱发的神经毒性ꎬ表明小檗碱可干预DA的生物合成[24]ꎮ连续4d腹腔注射20㊁50mg/kg小檗碱ꎬ会阻止1-甲基-4-苯基-1ꎬ2ꎬ3ꎬ6-四氢吡啶诱导的小鼠脑纹状体内DA神经元的损伤ꎬ从而发挥治疗PD的作用[24]ꎮ小檗碱会促进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ꎬ刺激大鼠神经源性收缩反应[13]ꎮ这些研究表明ꎬ小檗碱参与各种神经症状的主要神经递质的调节ꎮ3.5㊀分子靶点调节㊀㊀小檗碱可通过对分子靶点的调节ꎬ发挥抗炎㊁抗癌及抗微生物作用ꎬ主要分子靶点有炎症介质㊁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ꎬTopo)㊁周期蛋白㊁抑癌基因㊁钙调蛋白及端粒酶等ꎮ小檗碱能直接调节TNF ̄α㊁NF ̄κβ㊁前列腺素E2及环氧合酶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ꎬ可抑制TopoⅠ㊁Ⅱ活性ꎬ其中原小檗碱对TopoⅠ活性的抑制作用非常强烈ꎮ低浓度下ꎬ原小檗碱具有类似喜树碱的特性ꎬ选择性抑制TopoⅠ与TopoⅠ ̄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ꎬ从而使断裂的DNA链不能重新结合ꎬ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ꎻ高浓度下ꎬ原小檗碱与质粒DNA直接结合ꎬ阻止TopoⅠ接触质粒DNAꎬ从而抑制TopoⅠ的舒张活性[25]ꎮ小檗碱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ꎬ但因在各种癌细胞系中可阻止细胞周期而具有抗癌特性ꎮ其可抑制Cdk2㊁Cdk4㊁Cdk6及周期蛋白表达ꎬ诱导细胞发生G1期停滞ꎬ从而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㊁PC3㊁LNCaP)㊁人膀胱癌细胞系(BIU ̄87㊁T24)及人肺癌细胞系(A549)等细胞增殖[26]ꎮ体内和体外试验显示ꎬ小檗碱可通过介导周期蛋白D与p53基因表达ꎬ缓解因大鼠大脑局部缺血而诱发的细胞周期阻滞带来的损伤[27]ꎮ对于米托蒽醌诱导的细胞衰老ꎬ小檗碱能有效降低衰老标记物水平ꎬ为老化伴随病的处理提供一个潜在选项[28]ꎮ钙调蛋白可抑制钙调素激酶Ⅱ的磷酸化ꎬ阻断人肝癌细胞Bel7402内MAPK1的激活ꎮ小檗碱与钙调蛋白抑制剂协同使用ꎬ能诱导Bel7402细胞在G1期生长停滞[29]ꎮ小檗碱可抑制H1N1甲型流感病毒翻译后成熟的能力ꎬ其IC50为0.01μmol/Lꎻ对于分离自出血性腹泻牦牛的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ꎬ小檗碱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75~3.60μmol/L[30]ꎮ在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ꎬ小檗碱选择性地结合到DNAG-四链体ꎬ与DNA高度结合ꎬ抑制端粒酶作用[28]ꎮ4㊀小檗碱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㊀㊀小檗碱的药理学特性独特ꎬ对多种疾病具有作用ꎬ表现出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活性ꎮ小檗碱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畜禽饲粮中ꎬ可增强机体健康ꎬ对动物产生有益影响ꎮ这在人医临床㊁模型动物及食品动物的相关研究中已得到充分证实ꎬ不再赘述ꎮ此外ꎬ小檗碱在动物生产中还表现出一些其他的应用效果ꎮ4.1㊀促进生长发育㊀㊀小檗碱对动物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ꎬ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ꎮ汪水平等[2]认为ꎬ小檗碱可改善肉兔的生长和育肥性能ꎬ促进胃肠道发育ꎬ建议生长肉兔饲粮中适宜添加量为20mg/kgꎮ李葱晓[31]报道ꎬ小檗碱可显著增加艾维茵肉仔鸡的7周龄体重㊁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ꎬ大幅84928期骆东梅等: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水平ꎮ刘岭等[32]发现ꎬ饲粮添加500mg/kg三颗针提取物(折合小檗碱99mg/kg)对断奶仔猪的促生长效果要优于1000㊁200mg/kg(分别折合小檗碱198.0㊁39.6mg/kg)ꎮ张茜等[33]报道ꎬ按每千克体重30㊁120mg小檗碱及300mg黄连水提物(折合小檗碱29.7mg)给断奶SD大鼠灌胃ꎬ结果30mg/kg小檗碱与300mg/kg黄连水提物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的效果相当ꎬ均优于120mg/kg小檗碱ꎮ王志祥等[34]和丁景华等[35]连续7周给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饲喂添加0.5㊁2.0㊁3.5㊁5.0g/kg三颗针提取物(分别折合小檗碱99㊁396㊁693㊁990mg/kg)的饲粮ꎬ结果显示ꎬ肉仔鸡的采食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ꎬ3.5g/kg添加水平为转折点ꎮ汪水平等[2]发现ꎬ在不影响生长肉兔主要脏器功能的前提下ꎬ小檗碱将更多的饲粮养分转移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上ꎬ表现为提高胴体重ꎬ改善屠宰率ꎬ促进胃肠道发育ꎮ孙镇平等[36]认为ꎬ小檗碱提高肉鸡胸肌率的原因在于改善内源性激素代谢ꎮ4.2㊀改善消化代谢㊀㊀饲粮添加适量小檗碱ꎬ可有效改善动物的消化代谢ꎮ小檗碱可双重调节平滑肌ꎬ低浓度具有兴奋作用ꎬ高浓度则相反ꎮ因此ꎬ适量小檗碱可抑制胃肠道运动ꎬ增加食糜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ꎬ有利于养分的消化吸收ꎮ据报道ꎬ随小檗碱添加水平的升高ꎬ生长肉兔对饲粮干物质㊁有机物㊁粗纤维㊁总能及氮的表观消化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ꎬ表明小檗碱对肉兔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ꎮ刘岭等[32]发现ꎬ与较高或较低添加水平相比ꎬ适量添加三棵针提取物(500mg/kgꎬ折合小檗碱99mg/kg)可改善断奶仔猪对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ꎮ小檗碱对胰酶分泌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ꎬ低浓度可促进分泌ꎬ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ꎮ王志祥等[34]和丁景华等[35]报道ꎬ添加2.0g/kg三颗针提取物(折合小檗碱396mg/kg)可提高艾维茵肉仔鸡的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活性ꎬ而添加3.5㊁5.0g/kg(分别折合小檗碱693㊁990mg/kg)则相反ꎮ小檗碱对胃肠道常驻有益菌的抑制作用较弱ꎬ而对有害菌的抑制作用较强ꎬ有利于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ꎮ汪水平等[2]报道ꎬ饲粮添加20㊁30mg/kg小檗碱ꎬ可降低生长肉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ꎬ而10mg/kg添加水平的效果较差ꎮ荣娜[37]发现ꎬ小檗碱可改善家兔盲肠发酵ꎬ主要原因是盲肠有益微生物活性增强ꎮWang等[38]指出ꎬ口服小檗碱可提高小鼠肠道丁酸菌丰度ꎬ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ꎮ4.3㊀提高产品品质㊀㊀关于小檗碱对动物产品品质影响的报道很少ꎮ汪水平等[2-3]认为ꎬ小檗碱仅影响肉兔背最长肌脂质含量和总能浓度ꎬ而对其他营养物质影响甚微ꎮ李葱晓[31]报道ꎬ小檗碱可降低艾维茵肉仔鸡腿肌和胸肌的粗脂肪㊁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脂质含量ꎮ汪水平等[2]发现ꎬ小檗碱可提高肉兔背最长肌pH和熟肉率ꎬ降低失水率㊁滴水损失及剪切力ꎬ表明小檗碱可改善肉品的物理性状ꎬ尤其是饲粮添加水平为10和20mg/kg时ꎮ5㊀小㊀结㊀㊀小檗碱在防治众多人类疾病上发挥重要作用ꎮ因此ꎬ对小檗碱的吸收代谢㊁药理特性㊁生理功能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颇多ꎬ但仍需更深入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来阐述其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ꎬ从全新角度拓展其临床用途ꎬ为新型抗病药物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ꎮ有关小檗碱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较少ꎬ无论是化学合成形式的产品ꎬ还是作为三颗针提取物形式的产品ꎬ目前均处于初级阶段ꎬ需进一步的研究ꎬ特别是针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生理阶段的动物㊁不同饲粮类型㊁添加水平及配套应用技术等方面需要更深入㊁更广泛地探讨ꎮ因此ꎬ需深度评估小檗碱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有效性与潜在性ꎬ深层次挖掘其生物学功能ꎬ同时密切关注小檗碱罕见的副作用ꎬ确保其安全性ꎮ参考文献:[1]㊀KUMARAꎬEKAVALIꎬCHOPRAKꎬetal.Currentknowledgeandpharmacologicalprofileofberberine:anupdate[J].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ꎬ2015ꎬ761:288-297.[2]㊀汪水平ꎬ王文娟ꎬ刘凯ꎬ等.盐酸小檗碱对肉兔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3ꎬ49(9):50-53.[3]㊀汪水平ꎬ王文娟ꎬ彭希豪ꎬ等.盐酸小檗碱对肉兔脂质代谢㊁内分泌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ꎬ2013ꎬ44(5):745-753.[4]㊀BATTUSKꎬREPKAMAꎬMADDINENISꎬetal.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berberinechlo ̄9492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0卷ride:aperspectiveinthedevelopmentofasolutiondosageformfororaldelivery[J].AAPSPharm ̄SciTechꎬ2010ꎬ11(3):1466-1475.[5]㊀ZHANGYꎬCUIYLꎬGAOLNꎬetal.Effectsofβ ̄cyclodextrinontheintestinalabsorptionofberberinehydrochlorideꎬaP ̄glycoproteinsubstrate[J].Interna ̄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ꎬ2013ꎬ59:363-371.[6]㊀LIUCSꎬZHENGYRꎬZHANGYFꎬetal.Researchprogressonberberinewithaspecialfocusonitsoralbioavailability[J].Fitoterapiaꎬ2016ꎬ109:274-282. [7]㊀GUISYꎬWULꎬPENGDYꎬetal.Preparationande ̄valuationofamicroemulsionfororaldeliveryofber ̄berine[J].Pharmazieꎬ2008ꎬ63(7):516-519. [8]㊀SUTSꎬFAGGIANMꎬBALDANVꎬetal.Naturaldeepeutecticsolvents(NADES)toenhanceberberineabsorption:aninvivopharmacokineticstudy[J].Mol ̄eculesꎬ2017ꎬ22(11):1921-1932.[9]㊀TANXSꎬMAJYꎬFENGRꎬetal.Tissuedistributionofberberineanditsmetabolitesafteroraladministra ̄tioninrats[J].PLoSOneꎬ2013ꎬ8(10):e77969. [10]㊀HSUYYꎬTSENGYTꎬLOYC.BerberineꎬanaturalantidiabetesdrugꎬattenuatesglucoseneurotoxicityandpromotesNrf2 ̄relatedneuriteoutgrowth[J].Toxicolo ̄gyandAppliedPharmacologyꎬ2013ꎬ27(3):787-796.[11]㊀SINGHDPꎬCHOPRAK.Verapamilaugmentstheneuroprotectantactionofberberineinratmodeloftransientglobalcerebralischemia[J].EuropeanJour ̄nalofPharmacologyꎬ2013ꎬ720(1/2/3):98-106. [12]㊀CHANGWG.Non ̄codingRNAsandberberine:anewmechanismofitsanti ̄diabeticactivities[J].Euro ̄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ꎬ2017ꎬ795:8-12. [13]㊀SUNYXꎬHANYMꎬZHANGFFꎬetal.HepaticSIRT1deficiencyabolishesberberine ̄mediatedaug ̄mentationofautophagyandreductionofhepaticsteatosisindiet ̄inducedobesitymice[J].Diabetesꎬ2017ꎬ66:510-511.[14]㊀CHITRAPꎬSAIPRASADGꎬMANIKANDANR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bleomycininducedpulmonarytoxicityandfibrosisviasuppressingNF ̄κBdependantTGF ̄βactivation:abiphasicexperimentalstudy[J].ToxicologyLettersꎬ2013ꎬ219(3):178-193. [15]㊀HABTEMARIAMS.Berberineand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concisereview[J].PharmacologicalResearchꎬ2016ꎬ113:592-599.[16]㊀DIGUILIOKMꎬMERCOGLIANOCMꎬBORNJꎬetal.Sievingcharacteristicsofcytokine ̄andperoxide ̄in ̄ducedepithelialbarrierleak:inhibitionbyberberine[J].WorldJournalofGastrointestinalPathophysiolo ̄gyꎬ2016ꎬ7(2):223-234.[17]㊀TIANPꎬGEHYꎬLIUHTꎬetal.Leukocytesfromdi ̄abeticpatientskillretinalendothelialcells:effectsofberberine[J].MolecularVisionꎬ2013ꎬ19:2092-2105.[18]㊀MOGHADDAMHKꎬBALUCHNEJADMOJARADTꎬROGHANIMꎬetal.BerberineameliorateoxidativestressandastrogliosisinthehippocampusofSTZ ̄in ̄duceddiabeticrats[J].MolecularNeurobiologyꎬ2014ꎬ49(2):820-826.[19]㊀JIALYꎬLIUJꎬSONGZꎬetal.Berberinesuppressesamyloid ̄beta ̄inducedinflammatoryresponseinmicro ̄gliabyinhibitingnuclearfactor ̄kappaBand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lingpathways[J].Jour ̄nalofPharmacyandPharmacologyꎬ2012ꎬ64(10):1510-1512.[20]㊀CHENCQꎬLUMLꎬPANQHꎬetal.Berberineim ̄provesintestinalmotilityandvisceralpaininthemousemodelsmimickingdiarrhea ̄predominantirrita ̄blebowelsyndrome(IBS ̄D)symptomsinanopioid ̄receptordependentmanner[J].PLoSOneꎬ2015ꎬ10(12):e0145556.[21]㊀DURAIRAJANSSKꎬLIULFꎬLUJHꎬetal.Berber ̄ineamelioratesβ ̄amyloidpathologyꎬgliosisꎬandcog ̄nitiveimpairmentinanAlzheimer sdiseasetransgen ̄icmousemodel[J].NeurobiologyofAgingꎬ2012ꎬ33(12):2903-2919.[22]㊀PIRESENSꎬFROZZARLꎬHOPPEJBꎬetal.Ber ̄berinewasneuroprotectiveagainstaninvitromodelofbrainischemia:survivalandapoptosispathwaysin ̄volved[J].BrainReseachꎬ2014ꎬ1557:26-33. [23]㊀WANGNꎬTANHYꎬLILꎬetal.BerberineandCopti ̄disrhizomaaspotentialanticanceragents:recentup ̄datesandfutureperspectives[J].JournalofEthno ̄pharmacologyꎬ2015ꎬ176:35-48.[24]㊀KIMMꎬCHOKHꎬSHINMSꎬetal.Berberinepre ̄ventsnigrostriataldopaminergicneuronallossandsup ̄presseshippocampalapoptosisinmicewithParkin ̄son sdisease[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Medicineꎬ2014ꎬ33(4):870-878.[25]㊀LIYHꎬXIAOHTꎬHUDDꎬetal.Berberineamelio ̄rateschronicrelapsingdextransulfatesodium ̄inducedcolitisinC57BL/6micebysuppressingTh17respon ̄ses[J].PharmacologicalResearchꎬ2016ꎬ210:227-05928期骆东梅等:小檗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239.[26]㊀YANKQꎬZHANGCꎬFENGJBꎬetal.InductionofG1cellcyclearrestandapoptosisbyberberineinbladdercancercells[J].EuropeanJournalofPharma ̄cologyꎬ2011ꎬ661(1/2/3):1-7.[27]㊀CHAIYSꎬHUJꎬLEIFꎬetal.Effectofberberineoncellcyclearrestandcellsurvivalduringcerebralische ̄miaandreperfusionandcorrelationswithp53/cyclinD1andPI3K/Akt[J].EuropeanJournalofPharma ̄cologyꎬ2013ꎬ708(1/2/3):44-55.[28]㊀AHMEDTꎬGILANIAUHꎬABDOLLAHIMꎬetal.Berberineandneurodegeneration:areviewofliterature[J].PharmacologicalReportsꎬ2015ꎬ67(5):970-979.[29]㊀LIUXFꎬZHANGXHꎬYELꎬetal.Protectivemecha ̄nismsofberberineagainstexperimentalautoimmunemyocarditisinaratmodel[J].Biomedicine&Pharma ̄cotherapyꎬ2016ꎬ79:222-230.[30]㊀CECILCEꎬDAVISJMꎬCECHNBꎬetal.InhibitionofH1N1influenzaAvirusgrowthandinductionofin ̄flammatorymediatorsbytheisoquinolinealkaloidber ̄berineandextractsofgoldenseal(Hydrastiscanaden ̄sis)[J].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ꎬ2011ꎬ11(11):1706-1714.[31]㊀李葱晓.盐酸小檗碱对肉仔鸡生长性能㊁胴体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农业大学ꎬ2008.[32]㊀刘岭ꎬ王志祥ꎬ刘建华ꎬ等.三颗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㊁养分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ꎬ2006(6):20-23.[33]㊀张茜ꎬ卢婷ꎬ王丁ꎬ等.黄连水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小檗碱对大鼠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0ꎬ46(11):46-49.[34]㊀王志祥ꎬ王自恒ꎬ丁景华ꎬ等.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水平和脂类代谢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06ꎬ34(10):16-20.[35]㊀丁景华ꎬ王志祥ꎬ姜树林ꎬ等.三颗针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㊁养分表观代谢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博览ꎬ2006(6):1-4.[36]㊀孙镇平ꎬ周保华ꎬ王秋生ꎬ等.小檗碱促进肉鸡生长代谢的试验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ꎬ2009ꎬ45(1):69-71.[37]㊀荣娜.小檗碱促进獭兔生长代谢㊁盲肠微生物活力及免疫性能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ꎬ2007.[38]㊀WANGYꎬSHOUJWꎬLIXYꎬetal.Berberine ̄in ̄ducedbioactivemetabolitesofthegutmicrobiotaim ̄proveenergymetabolism[J].Metabolismꎬ2017ꎬ70:72-84.∗CorrespondingauthorꎬassociateprofessorꎬE ̄mail:wangshuiping1979@sina.com(责任编辑㊀李慧英)PhysiologicalFunctionsandApplicationinAnimalProductionofBerberineLUODongmei1㊀WANGShuiping1ꎬ2∗㊀YANGDasheng1㊀ZHAOXueli1㊀GUOYibing1㊀WANGWenjuan1㊀ZHAOWenjin2(1.CollegeofAnimalScienceꎬSouthwestUniversityꎬChongqing402460ꎬChinaꎻ2.XishuiFuxingHusbandryCo.ꎬLtd.ꎬXishui556400ꎬChina)Abstract:Berberineisapotentialsubstituteforantibioticsbecauseofanarrayofphysiologicalfunctionsaswellascharacteristicpharmacologicalproperties.Thisreviewprovidedanintroductionregardingthebasicchar ̄acteristicsandpharmacokineticcharacteristicsofberberineꎬwithafocusonitsphysiologicalfunctions.Studiesabouttheapplicationinanimalproductionofberberinewerealsoincluded.Thereviewcouldprovidesomesci ̄entificevidencesfortheapplicationofberberineintheanimalhusbandrypractise.[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ꎬ2018ꎬ30(8):2945 ̄2951]Keywords:berberineꎻphysiologicalfunctionꎻanimalproduction1592。

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剂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

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剂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

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剂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曹国清;张孝清;卢香玲;侯丽丽;赵恒寿
【期刊名称】《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年(卷),期】2007(37)5
【摘要】为了探讨复方盐酸小檗碱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选用240只2周龄海兰褐商品代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0只,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为感染对照组;第3~5组分别为复方盐酸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第6组为诺氟沙星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剂对雏鸡大肠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为75.0%~92.5%,推荐剂量为1.5g/kg.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曹国清;张孝清;卢香玲;侯丽丽;赵恒寿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山西省兽药监察所,030027;山西省兽药监察所,030027;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
【相关文献】
1.百病特灵可溶性粉治疗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研究 [J], 董礼平;于连智;张德新;王吉贵;董维国;马成国;苗玉和;李子玉;苏秀伟
2.复方盐酸小檗碱可溶性粉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 [J], 张孝清;曹国弟;
张运莲;艾荣强
3.复方地克珠利可溶性粉剂抗鸡球虫病效果试验 [J], 卜仕金;陈小兰;徐小艳;蒋志伟;郑月华;马小平;解启宝
4.国产安普霉素(Apramycin)可溶性粉剂对雏鸡白痢的预防与促生长效果 [J], 汪明;王有为
5.国产安普菌素可溶性粉剂对乳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J], 汪明;王有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庆大霉素_三黄汤和小檗碱对E_coli抑菌作用研究

庆大霉素_三黄汤和小檗碱对E_coli抑菌作用研究

文章编号:1001-3717(2004)01-0014-04庆大霉素、三黄汤和小檗碱对 E.coli抑菌作用研究Ξ张传美1,刘宁波2,于 淼3,王洪利3,李志杰3,单 虎1(1.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山东莱阳265200;2.平度市旧店动物防疫监督站;3.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摘要:管碟法抑菌试验和生长曲线比较表明庆大、三黄、小檗碱的抑菌作用,高浓度三黄(60~500mg/ml)与低浓度庆大组合有颉颃作用,其MIC显著高于单独庆大霉素的MIC。

E.coli O1在庆大霉素中转接20次后,其对庆大霉素的MIC值由4μg/ml提高到25μg/ml,而小檗碱抑制了大肠杆菌对庆大产生抗性,三黄汤对已产生抗庆大霉素抗药性的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消除抗药性作用,并且使MIC低于正常MIC。

关键词:大肠杆菌;三黄汤;小檗碱;抗药性中图分类号:S816.75 文献标识码:AInhibition of Compounding of G entamycin,Sanhuangtang andBerberine to E.coli in VitroZHAN G Chuan-mei,L IU Ning-bo,YU Miao,WAN G Hong-li,L I Zhi-jie,SHAN Hu(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LAC,Laiyang265200,China)Abstract:Inhibition test and growth curve of E.coli shows bactericidal and inhibitive effect of compounding of G entamycin,Sanhuangtang and Berberine to E.coli O1in vitro:cooperation between thin sanhuang and thick G entamycin,and antagonization between thick sanhuang and thin G entamycin.M IC of G entamycin to E.coli rises from4μg/ml to25μg/ml after E.coli inoculated in G entamycin culture medium for20times about240 hours.This resistance against G entamycin can be hold up by berberine and removed by sanhuangtang,which provide a good way to overcome resistance of bacteria.K ey w ords: E.coli;sanhuangtang;bererine;antibiotics resistance 随着畜牧业大规模集约化发展,以及抗生素长期滥用造成的病原菌抗药性日趋增强[1],中药作为替代抗生素解决抗药性和药残的重要途径[2~5],越来越受到重视。

禽用中药功能及用途

禽用中药功能及用途
在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畜禽疾病已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成果。由于过去养禽业不发达,中兽医多偏重于家畜,而且主要是大家畜。①近10余年来,集约化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兽医科学者和养禽者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运用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结合家禽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在家禽防治中获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喜人的发展。应用中草药不仅可以,而且可预防;不仅可以防治普通病,还可以防治传染病,甚至在家禽烈性传染病的防治中也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还从个体向群防群治,适应集约化饲养的需要;特别是对中草药非特异免疫防治家禽传染病方面的探索和突破,不仅证明中草药具有科学性又有现代性,并且将会在国内外医学和医学领域,引起巨大的科学技术变革。①中草药及其制剂大多数具有低浓度无害,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在畜禽产品中很少有药物残留等优点,而且资源丰富,显示了中草药防治中越来越重要的学术意义、实用价值和无限前景。今后必将有效更多有效的中草药制剂及提高疫(菌)苗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调节剂和佐剂问世。①禽用中草药制剂,有单方和复制剂,复方中有多味草药配伍,也有中西药配伍。通过加工或提取有效部分,制成散剂、丸剂、水剂、冲剂、酊剂、针剂等剂型。①鉴于中草药内容浩繁,本章只限于介绍目前家禽常用的部分。①1.黄莲①成分: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及其同属其它植物(如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地下根茎。①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①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①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对各型流感病毒、某些致病性真菌、钩端螺旋体及滴虫等也有抑制作用。①本品在体内外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此外,还具有解热,利胆,抗肾上腺素,松弛血管平滑肌,兴奋胃肠、支气管平滑肌以及抗毒素等作用

家禽大肠杆菌致病机理与防治措施

家禽大肠杆菌致病机理与防治措施
饲 养 管 理 方 面 主 要 包 括 调 查 了 解 使 用 饲 料 的 成 分 、保 存、饲喂方式;饲养管理的详情等。 2 禽群体健康的检查
做该项检查时,要保持禽舍内禽处于安静的状态,不要
惊扰禽,重点查看禽群的各种异常的现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禽群对外界的反应和禽群的精
家禽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相对较多,可以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以及蛋壳、交配等方式传播,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及 时切断各种传播途径,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控制。
对家禽进行定期的预防用药:对其进行严格消毒,要对 采精、输精进行系统处理,严格消毒,保障每只家禽单独应用 已经消毒的输精管。同时,对孵化器感染带菌种蛋孵化出壳 后,雏禽脐孔以及种蛋壳含有大肠杆菌的问题,对此必须要 进行种蛋孵化消毒,避免污染蛋进入机体;要加强对孵化室、 孵化器与相关孵化用具的消毒以及卫生控制,进而在根本上 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包括禽病病史调查,病禽日龄与发病的关系,养殖环境 以及防疫驱虫的情况,饲养管理和生产性能的情况。
该方面主要是了解有关疾病发生的情况及该次疾病发生 时具体表现;同群禽是否还有同种病同时或者继续发生,疾病 传播的速度是快是慢;调查清楚发病禽的日龄以及是否存在 死亡情况;调查清楚诊病前是否用过什么方法或者药物治疗, 以及治疗效果好坏;调查临近疾病发生情况或发病的病史情 况;调查免疫接种情况以及免疫操作是否规范的情况,详细了 解疫苗的来源、运送、保存等信息;是否有引入禽的情况,是否 经过隔离检查;调出禽死亡情况及禽尸处理情况。
在家禽大肠杆菌病种会引起气囊发炎等问题,在临床中 的表现主要就是呼吸困难等问题,解剖可以发现家禽的胸、腹 气囊壁出现增厚等症状,附有纤维素性以及干酪样的物质。
关节炎主要就是在大肠杆菌发病较长的家禽群中出现, 多数的家禽出现关节明显肿胀,且具局部存在明显的痛感, 同那个解剖可以发现在关节周围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等问题, 在家禽的滑膜囊中存在一些渗出物。 2 发病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杆 菌 的 某 些 致 病 性 茵 株 引起 的 多 种 疾
病 总 称 . 包括 大 肠 杆 菌 性 败 血 症 、 肠
其 病 理 表 现 都 很 ~ 致 ,主 要 病 变 为 纤
维 素 性 心 包 炎 、纤 维 素 性 肝 周 炎 和 纤
采 用 常规 纸 片 法进 行 药 敏试 验 , 供试 药 敏 试纸 购 自中 国药 物 监察 所 。结
散在
小 檗 碱 是 中 药 的 一 种 ,也 称 黄 连
3 细 菌分 离及 培 养 结果 . 3
无 菌 操 作 取 病 死 鸡 的 心 血 、肝 渗 出 液 、划 线 接 种 于 营 养 琼 脂 平 板 培 养 基 及 麦 康 凯 琼 脂 平 板 上 , 置 3℃ 温 箱 7
素 ,常 用 其 盐 酸 盐 。为 毛 莨 科 黄 连 属 植 物 黄 连 、 黄 柏 的根 茎 提 取 的 主 要 成 分 。 当今 多种 抗 生 素 治 疗 大 肠 杆 菌 病 , 易 产 生抗 药 性 、并 且对 产 蛋率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对 肉禽 来 说 有 大 量 抗 生 素 生 抗 药 性 , 减 少禽 类 体 内药 物 残 留 。在 防治 时 以中 药小檗碱代替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病 ,
培养 1 天后 观察 。在麦康 凯琼脂平 板
上 生 长 为 粉 红 色 菌 落 :在 营 养 琼 脂 平
板 上 形 成 灰 白色 、 圆 形 、 突起 、边 缘
整 齐 的 中 等 大小 的 菌落 ,直 径 2 3  ̄ mm。 将 分 离 到 的单 个 菌 落 制 片 . 进 行 革 兰 氏染 色 .镜 检 为 革 兰 氏 阴性 的 中等 大
35 药 敏 试 验 及 结 果 .
现 腹 水 ,发 病 率 高 达 6 % ,发 病 期 间 0
用 氟 哌 酸 治 疗 , 治 疗 效 果 不 良 ,死 亡
率达 2 %。 0
2 病 理变 化
对 不 同 E龄 的病 死 鸡 进 行 了 剖检 , l 摘 要 :禽 大 肠 杆 菌 病 是 由埃 希 氏 大 肠
一 职业学 院畜 牧系 1 一 于 凤芝 乔 立东 药 物 残 留李 玉冰治 时 以 雷莉小 檗碱 养 麦 内 杨久 仙 .在 防 李 志 中 药 辉 北京农 业 制 备 营 养 琼 脂 斜 面 培0 基 、 康 代 替 抗 生 素 预 京市兽杆 菌 一 .提 高企 点实验室 板 0 基 、 鲜 血 琼 脂 平 板 培 段慧 琴 一 防 大 肠 医 病 医药 一重 凯 琼 脂 平 0 养 一 北 中 培

直迁 延 至上 市 。病 程 一 般 为 1 3天 , —
大 多数 表现 为精 神沉 郁 、羽 毛 松乱 、 食 欲 减 退 .部 分 病 鸡 拉 灰 白色 、黄 白 色 或 黄 绿 色 稀 粪 ,然 后 死 亡 , 内 部 病
变 主 要 表 现 为 纤 维 素 性 心 包 炎 、纤 维
种 3 日龄 小 鸡 l 0只 , 每 只 05 d . r ,另 r 设 1 0只作 为 对 照 。试 验 组 于 2 5天 内 ~ 全 部 死 亡 ,急 性 死 亡 的 呈 败 血 病 经 过 , 病 理 变 化 不 典 型 ,病 程 长 的 剖 检 见 纤
用仔鸡 50 0 o只 .从 1 日龄 开 始 发 病 , 0
素 性 肝 周 炎 、腹 膜 炎 和纤 维 素 性 气 囊
炎 ;肠 道 发 炎 ,肠 管 粘 连 。 部 分 鸡 出
维 素 性 心 包 炎 、 纤 维 素 性 气 囊 炎 、纤 维 素 性 肝 周 炎 等 病 变 ,无 菌 操 作 取 病 死 鸡 的 心 血 、 肝 渗 出 液 、划 线 接 种 于 麦康 凯琼 脂 平 板上 。置 3 %温箱 培 养 1 7 天 后 观 察 ,在 麦 康 凯 琼 脂 平 板 上 生 长 为粉 红色 菌 落 。
业 和 社 会 经 济 效 益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和 应 用价 值 。
养基。
32 病 料 涂 片 、 染 色 、 镜 捡 及 结 果 .
关 键 词 :禽 ; 小 檗 碱 ; 大 肠 杆 菌 病 ;
防 治
取 心 血 制 片 ,革 兰 氏 染 色 ,镜 检 见 革 兰 氏 阴 性 的 中 等 大小 杆 菌 , 单 个
维 素 性 气 囊 炎 。纤 维 素 性 心 包 炎 表 现
为心 包 膜 增 厚 ,表 面 粗 糙 ,心 包 液 增
果 表 明 分 离菌 对 庆大 霉 素 、卡 那 霉 素高
疫 病 防治
定 的 困 难 , 药 物 防 治 仍 是 控 制 禽 大 肠 杆 菌病 的 主 要 手 段 。 当今 多种 抗 生 素 治 疗 大 肠 杆 菌 病 。 易 产 生 抗 药 性 、 并 且 对 产 蛋 率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对 内禽 来 呈 土 黄 色 . 表 面 覆 盖 有 一 层 灰 白色 的
小 杆 菌 .单 个 散 在 。
34 动 物 回 归 试 验 及 结 果 .
提 高企 业 和 社会 经 济效 益 ,都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现 实 意义 和应 用 价 值 。
1 发 病 情 况与 临 床 症 状
2o o 9年 8月 北 京 某 鸡 场 饲 养 的 肉
将纯化后的菌落用生理盐水洗下 , 用 倾 注 平 板 培 养 法 计 算 活 菌 数 后 ,调 整 细 菌 数 为 3 1 m ,背 部 皮 下 接  ̄ 0 个/ l
纤 维 素 性 膜 。纤 维 素 性 气 囊 炎 表 现 为 气 囊 膜 混 浊 增 厚 ,附 有 丝 状 或块 状 纤
维 素
小檗碱对禽大肠杆菌病防治与应 用
说 有 大 量 抗 生 素 残 留 。 为 了提 高 鸡 的
3 实 验 室诊 断
31 培 养 基 .
产 蛋 率 ,不 产 生 抗 药性 ,减 少 禽 类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