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石油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晋教版)

沙特阿 拉伯
伊朗
图上所得
读图9.22,在图中找出波斯湾石油的输出路线和输往的国家及地区。
读图时动向线(箭头)所指的 国家(地区),以及沿途所经
过的重要海峡和运河。
图上所得
读图9.22,在图中找出波斯湾石油的输出路线和输往的国家及地区。
(路线A) 大型油轮出霍尔木兹海峡后,南下_印__度_____洋,绕过非 洲南端的 好___望__角____,经大西洋到达_西__欧______和北___美_____.
第九章 认识地区
第二节 西 亚 --世界的石油宝库
其中 阿拉伯人种分布最广,一般 阿拉伯人人占多数的国家成为阿拉伯国家。 2、西亚是 基督 教、伊斯兰 教和 犹太 教的发源地,它们都
把 耶路撒冷奉为圣城,其中信仰 伊斯兰 教人数最多。
阿拉伯人
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圣地
宗教之争
伊斯兰教 基督教 犹太教
冲突3——多元文化
发 源 地
圣城——耶路撒冷
犹太教的哭墙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
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 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本有成员国14个,即沙特阿 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赤道几内亚、尼 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加蓬、刚果。总部设在 奥地利维也纳。2019年1月,卡塔尔退出该组织。
小结
西亚:世界的火药桶
战略要地
一湾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石油之争
石油宝库
干旱是本区的基本特征
水源之争
这是个“江湖”
宗教冲突,文化冲突
西亚地理与石油资源

西亚地理与石油资源西亚地理特点西亚是指亚洲的西南部地区,横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
它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成为全球石油资源重要的集聚地之一。
首先,西亚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几乎位于世界航线和贸易路线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次,西亚的气候干燥,主要由沙漠和旱草原区域组成,然而,它同时也是一片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如伊朗的卢尔湖和伊拉克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
此外,西亚地区还拥有多样的地形,包括高山、河谷、岩石高原和盐沼等。
这些地理特点共同为西亚石油资源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西亚石油资源概况西亚作为全球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主要油田有沙特阿拉伯的胡麻油田、伊拉克的巴士拉油田、伊朗的沙南油田、科威特的布尔根油田等。
这些油田产量巨大,为西亚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石油财富。
石油资源不仅使得西亚地区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地,而且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的影响石油资源的丰富使西亚地区经济高度依赖于石油产业。
石油资源几乎成为该地区的经济命脉。
世界各国对西亚石油资源的需求推动了该地区的石油开采和出口。
同时,石油资源的富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石油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其次,过分依赖石油产业导致了西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当国际石油市场波动时,西亚国家经济容易受到冲击。
此外,石油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存在问题。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特定团体通过政治手段掌控石油资源,使得资源的利益不能公平分配,加剧了地区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
西亚石油资源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和技术的发展,西亚国家开始意识到需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能源产业的多元化。
一些国家加大了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西亚国家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开采历史与现状
西亚石油的开采历史悠久,早 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商业开采。
目前,西亚地区的石油开采 规模巨大,每天的产量达到 数十万桶,对全球石油供应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 一些油田的产量逐渐下降,需 要不断加大开采力度和提高采
收率来维持产量。
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西亚地区将加快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 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技术创新驱动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石油产业的效率和效益,推动石油产业的升级。
多元化发展
在保持石油产业优势的同时,西亚地区将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 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合作与竞争格局的和地区的合作,共 同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01
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是全球能源供 应的重要来源。
02
西亚石油的出口到世界各地,满足了各国对能源的 需求,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03
然而,也存在着石油价格波动、供应中断等风险, 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02
西亚石油生产国分析
沙特阿拉伯
1 2
石油储量
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拥有 丰富的石油储量,据估计超过3000亿桶,占全 球总储量的约17%。
05
未来展望
西亚石油的未来发展趋势
石油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的深入,西亚地区的石油产量有望在未来继 续保持增长态势。
石油品质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西亚地区将更加注重石油品质的提升,以满 足市场需求。
石油产业链的完善
未来西亚地区将进一步完善石油产业链,提高石油产业的附加值和竞 争力。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房晋教版

输油路线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和美国
霍尔木兹海峡 —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美国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日本
二、世界石油宝库
达标检测
读图题 1.阅读“西亚的石油产区”图,完成下列 各题。
(1)写出西亚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
D
B
C
A
端的好望角,经大西洋到达西欧和美国。 (2)小型油轮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
峡可达西欧和美国。 (3)日本需要从波斯湾地区输入大量石油,马来半岛与苏门
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油轮的必经地区。
?
石油资源 给西亚带来了什么
因为石油而使得西亚国家非常富裕 (西亚的超豪华酒店)
但石油财富也导致了大量的冲突 (图为海湾战争后大量燃烧的油田)
地理 Geography
第九章 认识地区
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沙特油港
耶路撒冷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明确西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的国家。 2、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会阅读地图, 准确地填绘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等。) 3、知道西亚的石油分布和输出路线。 重难点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石油分布
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1990年8月,伊拉克大军入侵科威特。 1991年1月,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
冲突不断
2003年3月,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新一轮战争。
......
伊拉克战争
阵亡的美军士兵
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 袭,被轰炸的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恍惚人间地狱
初三地理中东试题

初三地理中东试题1. 2012年欧盟达成对伊朗制裁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
伊朗却警告说,将封锁具有“世界油阀”之称的()A.直布罗陀海峡B.土耳其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苏伊士运河【答案】C【解析】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考点】该题考查西亚重要的海峡。
2.中东石油原来由波斯湾沿岸装船向外运输,现在修通了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从地中海沿岸装船运输,这种改变①能缩短中东石油运往我国的距离②能缩短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的距离③能缩短中东石油运往美国的距离④能缩短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距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西亚的三条石油运输路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或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可以缩短向西运输的距离,中东石油运往美国、西欧为向西的运输航线;中东石油运往我国、日本为向东的航线。
【考点】该题考查西亚石油的集中产区。
3.读下图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石油宝库。
(6分)(1)本区处在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沟通印度洋与洋的枢纽地位。
(2)沟通地中海和黑海的是海峡。
(3)该区域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其大部分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要经过_________海峡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
(4)该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这里的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__教。
【答案】(1)大西洋(2)土耳其海峡(3)石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4)伊斯兰教【解析】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1)中东地区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沟通了印度洋与大西洋,被称为“五海三洲二洋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亚的石油对外出口图及运输路线

西亚的石油主要流向哪些地区和国家?
世界石油消费的百分比
美国 日本 中国 德国 俄罗斯 巴西 韩国 印度 法国 意大利 5.82 5.42 4.46 4.44 4.4 4.2 3.88 10.97 10.22 38.33
联系地图和图表,想想世界对西亚石油的依赖程度。
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 找出从波斯湾运往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路,说 找出从波斯湾到西欧和美国的两条海上石油运输 从波斯湾运往西欧和美国的石油西运输线路,哪 说他们经过哪些大洋和著名的海峡。 线路,说说他们经过哪些大洋和著名的海峡。 一条更近一些?
西欧
③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西欧和美国
日本
美国
①马六甲海峡Fra bibliotek大西洋
直布罗陀海峡 ②
地中海 波斯湾 西欧和美国
好望角
苏伊士运河 红海 印度洋 好望角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日本
霍尔木兹海峡 大西洋
世界石油分布

世界(西亚)石油宝库—波斯湾
7
二、俄罗斯 乌拉尔山西侧的第二巴库和东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秋明)蕴藏着丰富
的石油资源,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型油田。
8
• 三、美国 •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德克萨斯和
俄克拉何马最为著名,阿拉斯加也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产区。石油产量美 国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5
一、世界石油分布
• 石油宝库—波斯湾:波斯湾是印度洋西北深入西亚大陆的一个大 海湾。它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因伊朗古称波斯而得 名,又称阿拉伯湾,简称海湾。波斯湾长约1000千米,宽180-320 千米,总面积24.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宝库。波斯湾 海底、沿岸有着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田,积蓄着大量天然气。世界 的19个大油田中,这一带就占了14个。这里的石油储藏量占全世 界总储量的58%,达500亿吨之多。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伊 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都是重要产油国, 石油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8%。波斯湾不仅盛产石油,而且占 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既是海上交通要道,又是国际石油贸易 的一条大动脉,这里输出的石油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一半以 上,除了一部分通过油管输入地中海沿岸,其余都通过波斯湾运 往日本、西欧和美国。波斯湾地处北回归线高压带,气候炎热, 海水蒸发量超过注入量,夏季水温可达30-33摄氏度,边缘地带甚 至高达36摄氏度,因此,波斯湾也是水温最高的海湾。
瑞拉的马拉开波盆地是主要的产油区。该地区所产的石油主 要供美洲地区消费。
11
• 五、非洲北部地区 • 主要包括地中海沿岸和西部
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主要 产油国是阿尔及利亚、利比 亚、尼日利亚。其中尼日利 亚石油产量占非洲第一位。 它们是欧洲国家石油的主要 供应地区之一。
世界石油宝库---西亚

不稳定的地区局势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 时间),美国和英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 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 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澳大利亚和波兰的 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 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是非法的战争。而且,美国尚 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控萨达姆的两 大罪状至今查无实据,丑闻频发,美国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2011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巴格达正式宣 布驻伊美军任务结束,为历时8年多的伊拉克战争画上句 号。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已经造成60多万平民的伤亡。 造成几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穿白袍的阿拉伯人
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也是白色 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这是因为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
沙漠之舟
因为骆驼有双重眼睫毛,可挡风沙;鼻孔内有瓣膜, 风沙来时可关闭。身上有又密又长的毛,可御寒冷。腿很 长,脚掌宽且有厚厚的角质垫,善于在灼热沙漠里行走。 有两个驼峰,里面贮藏着大量脂肪;肚子里有许多囊袋, 能贮存大量的水;血液里含有蓄水能力特别强的高浓缩的 蛋白,可防止血液中的水分经汗腺分泌而丧失;它在 40.5℃才出汗,加上体温的调节范围大,很少出汗。所以 它几天不吃不喝照样可以在沙漠里很好行走。它体大力大, 可驮大量重物。所以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
西 亚
西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欧洲 亚洲 非洲 印度洋
土耳其海峡
苏 伊 士 运 河
三洲五海之地
霍尔木 兹海峡
曼德海峡
大 西 洋
直布罗陀 海峡 土耳其 海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石油储量前十名的国家
国 家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阿联酋 科威特 伊朗 委内瑞拉 俄罗斯 墨西哥 利比亚 中 国
占世界的﹪ 24.9 10.7 9.3 9.1
8.5
6.4 4.8 4.8 2.9
2.4
储量大,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世界十大产油国
国 家 沙特阿拉伯 美 国 俄罗斯 伊 朗 墨西哥 中 国 委内瑞拉 挪 威 英 国 伊拉克 年产量 :万吨 413 354 304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油天在 ,不黑 渗停油 透地山 了往上 那外, 一冒几 片出口 沙优油 地质井 石每
.
对石油这个名字,大家不会太陌生了,但究竟什么是石油? 回答恐怕就不那么确切了。对这个问题,这里不妨用一句 话来表达,那就是:“石油是地下岩石中生成的、液态的、 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可燃性矿产”。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 石 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 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 各种 燃料产量最大, 约占总产量的90%; 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 产量约占5%。 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 以适应生产 和使用的需要。
石油 的 重 要 性
作为当今世界能源主 体的石油,对工业发展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的 “血液”,因而成为世 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主要 目标。1982年的英阿马 岛之战,1991年伊拉克 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爆发 的海湾战争,以及俄罗 斯政府对车臣分离主义 武装的坚决镇压不都是 为了石油吗?难怪有人 说:“许多地面上进行 的战争,起因都是地下 的石油。”
分布广: 波斯湾沿岸各国
西 亚 石 油 特 点
储量大: 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产量大: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 输出大: 约占世界总输出量的60%
石 油 宝 库
各抒己见
当地人们用石油带来的财富发展工业,改 善生活,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是石油是 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波斯湾沿岸石油储藏虽然 丰富,但也总会有开采完的一天,到那时这些国 家该如何生存与发展?请你帮他们出出点子。
180 167 160 155 147 138 133
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
中国
考 考 你
中国
A 线从波斯湾经( 印度 )洋,(马六甲 )海峡,太平洋运往中国和日本 B 线从波斯湾经( 印度 )洋,好望角,(大西 )洋运往美国和西欧各国 C 线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 红 )海,( 苏伊士 )运河,地中海和 ( 直布罗陀 )海峡,大西洋运往美国和西欧各国
截至2002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 为1413.09亿吨,沙特阿拉伯为世界石油储 量之首。2001全球原油产量为31.8亿吨,排 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 美国、中国和挪威。其中俄罗斯和中国产量 分别增长了9%和1.8%,俄罗斯从去年的第 二位,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 国,而中国也从上年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
沙漠都市
节水灌溉
石油宝库
海水淡化
干旱
宝地
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新疆
波斯湾地区
中国西北部 绿洲农业带来财富
亚洲西部 石油资源带来财富 节水灌溉、海水淡化厂 椰枣、小麦、水稻
主要特点
用水措施
坎儿井
葡萄、哈密瓜、小麦
绿洲农业产品
相同点
①气候干旱、多沙漠景观、缺水、有石油 ②利用改造自然,成为宝地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你知道这次 战争发生在哪个国家吗?
伊拉克
西亚—五海三洲之地
走进西亚,驶向波斯湾
找一找:
西亚石油最为集中是哪个地区?主要有哪些产油国?
分 布 广 波 斯 湾 沿 岸 各 国
--
极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阿联酋迪拜的 伯瓷酒店
你是否幻想过自己在五星级酒店里享受上帝式的待遇的情景? 是否惊异于百万富豪家中的陈列?是否垂涎于贵族们奢靡的生 活?其实,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将一切变为 现实,那就是——坐落在阿联酋迪拜的伯瓷酒店(BurjAlArab) 该酒店的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们都不知道该给 它定为几星:是五星,六星,还是七星?酒店建在海滨的一个 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一共有56层,321米 高,由英国 设计师W.S.Atkins设计。它拥有202套复式客 房、200米高的可以俯瞰迪拜全城的餐厅以及世界上最高的中 庭。 看看下面的图片,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你会相信:《大 腕》中著名的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真的!
石 油 输 出 国 组世界产油国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于1960年9月成 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OPEC),现有13个成员国:伊拉克、 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 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逢、 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 塔尔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部设在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欧佩克石油蕴藏 量最新达到1,133亿吨,占世界总储 量近80%。
畅所欲言
走过新疆,看过西亚,我们惊叹沙山与 雪峰毗邻的美景;品尝了甜美的葡萄哈密瓜; 了解了波斯湾地区巨大的石油宝库;享受了 绮丽的沙漠都市风光。同学们,学了这节课, 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启示?
• 地球上有很多干旱地区,它给人们的印象 是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然而,在不少干 旱地区严酷的地表下面,蕴藏着宝贵的自 然资源,人们没有被干旱的自然环境所征 服,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分利用自然环 境来改造生活,发展生产。这就是人类伟 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