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游戏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做个游戏—手指操—《小手咕噜咕噜》。

师:你们的小手可真神奇,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这双神奇的小手一起来感受数学知识带给我们的奥秘。

二、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出“两边一样”和“对称现象”师: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生:蝴蝶。

师:只看到一半,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生:我看到了蝴蝶的翅膀和触角,并且它是左右对称的。

师:我们来打开看看,果然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那大家再来猜猜,这是什么?这个又是什么?课件出示:风筝,青蛙,树叶,瓢虫师: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的两边,你有什么发现?生:两边形状、大小都一样板书:两边一样师:我们来看看,蝴蝶哪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生:蝴蝶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那这些图片也有这样的特点吗?你能像刚刚描述蝴蝶那样,完整地说一说吗?生:风筝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谁能比他说的更完整、声音更洪亮!生:青蛙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生:树叶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太阳呢?生:太阳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上下两部分也是一样的!师:同学们,像这样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在我们数学中叫对称现象,(板书:对称)你能不能带着数学的眼光,找一找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生:飞机,黑板,蜻蜓,圆,长方形,裤子……三、剪作品深化轴对称图形特征师:除了你们说的这些,老师也带来一些对称作品,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美丽的手工剪纸,观察这些作品,你有什么发现?生:它们都是对称的,小鱼是左右对称的生:窗花不仅上下对称,而且左右对称师:那我们就用自己这双神奇的小手来创作一个对称作品吧!注意事项:1.先将彩纸对折;2.沿着对折的这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3.沿画好的图形剪下来,展开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对称的作品。

时间为5分钟,开始吧!四、合作探究深化认识,引出“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下面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下:4人小组合作,观察对比一下你们手里的作品,你有什么发现?师引导:1.作品上都有一条折痕;2.折痕两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沿着折痕对折以后,两边可以做到完全重合。

热门-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热门-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3篇教材简析:《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

(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资源分析: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

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机哪个可以飞得更稳呢?2、想一想师:为什么?3、小结(展示动画)揭示原理:那像这样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板书:对称)4、说一说师:说说看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对称的现象呢?或者说我们教室哪里是对称的?师:像这样一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在纸上剪下来,就得到了一个平面图形。

5、赏一赏,体会对称美二、动手操作思对称1、创造“对称美”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此时出示剪纸作品,把对称物体抽象到平面上,一方面实现从体到形、由表及里的过渡。

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剪纸文化,认识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画一画、折一2、自主操作,亲自体会“对称美”的产生教师巡视,拍摄优秀作品(拍照投屏)3、展示作品三、感悟特征识对称1、初识对称轴师:仔细观察作品,在对折以后中间多了一条什么?摸摸有什么感觉?没错,这条直直的线叫对称轴。

2、深入了解对称轴师: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它把图形分成了两边,所以这里说的两边是谁的两边?师:那这两边什么是一样的?小结:也就是说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3、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师: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我们在数学里就把它们称为轴对称图形。

(板书)四、深化认知辩对称1、乌龟做运动师:用什么方法这么快的就判断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2、图形博物馆师:仔细观察,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折、剪一剪、摸一摸的活动。

学生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大胆表达中让孩子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认识两个概念: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自豪感!】【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的动画功能,将小乌龟身体的一部分隐藏起来,再慢慢变化,让人出乎意料,也让课堂充满了童真童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初步认识对称现象,能够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使用一些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正确找到和画出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能猜出它是什么吗?学生汇报:小蝴蝶。

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出来的呢?学生:小蝴蝶的两边应该是一样的,是对称的。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对称”的数学知识。

板书:对称。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创作一些作品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你们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吗?教室里有吗?学生:举例……教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就是图形。

我这里有几个图形,请认一认。

(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教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猜猜看?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有了猜想我们就得去验证,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实验室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待会把答案反馈给老师。

教师(补充):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教师:小树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学生操作)教师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学生:对折。

)教师:怎样对折的?(学生:左右对折。

)教师: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学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教师: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学生:完全重合。

)教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

《轴对称图形》教案(优秀8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优秀8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优秀8篇)轴对称图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课前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指着蝴蝶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到讲桌上折纸并回答)把蝴蝶图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学生指出后,教师用点段相间的线画出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重点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把课题补书完整)二、教学例题1.谈话:首先我们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折纸画图,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

2.指名到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折法和画法。

提问:你能告诉同学们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吗?对他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也来展示一下。

(指名展示)为什么这条线(指着学生画出的对称轴)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对称轴?3.谈话:这样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它还有另外的对称轴吗?用纸折折看。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4.出示黑板上画好的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现在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如果有学生提到用和黑板上的长方形同样大的纸对折找到对称轴后再在黑板上描画,指出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用折纸的办法,还能不能直接在黑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如果学生提到先量出长方形对边的中点再连线,画出对称轴,对这种想法予以表扬,并提问:你能说一说是怎样想到先找对边中点的吗?如果学生想不到取对边中点连线的办法,拿出长方形纸,谈话:想一想我们在把长方形纸这样对折的时候,长方形的这条边(例如指一条长边)被折痕分成了几段?这两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折痕与这条边相交的这个点是这条边的什么?同样地我们能找到折痕与这条边的对边的交点吗?找到了这两个点能不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指名到黑板上量长方形的边,取中点。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精选13篇)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道轴对称物体及轴对称图形,明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能判断已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判断常用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有几条对称轴。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设计思路一、实物导入由轴对称物体向轴对称图形过渡。

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及判断方法。

二、寻找对称轴1、出示一组图形,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操作寻找对称轴。

2、学生动手操作,寻找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出示图形进行判断,并找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第2篇课题: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图形的特征及运算。

2、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公式及计算。

教学难点:技能技巧。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机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在听算本上听算《口算卡片》(38)。

(1)统计3分钟以内做完的同学加以表扬,然后指名报答案。

(2)全班统一核对,老师选重点点拨,集体订正。

2、口答:指名回答上一节课所学知识。

解答百分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二、进行新课:1、复习圆的概念。

设计如下问题:(1)圆的圆心是如何确定的?(2)什么是半径、直径,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3)不同的圆有不同的圆周率吗?(4)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面积?2、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1)做143页的第11题。

(2)集体讲评,让学生说一说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面积的计算公式。

(3)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公式推导过程,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

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

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剪好的树叶、大树、葫芦、爱心和小衣服等。

学生:彩纸3张、剪刀1把,直尺1把,学习材料1份。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老师在眼镜店看到这样一副眼镜,请你检验一下它是否合格,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师揭示”对称”,并板书。

2、请看这幅眼镜合格吗,为什么?(出示课件: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3、这是一只美丽的蜻蜓,你看它对称吗?如果是哪里对称?生回答。

4、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生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佳木斯第三小学于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学生个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主题,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里?(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生:游乐场。

(出示不对称的眼镜)今天老师在游乐场看见了一副眼镜,大家帮我看看可不可以买。

二、互动授新
(一)、认识对称图形
(ppt出示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
师:你看,这是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
生:它们左右两边都一样。

师小结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物体或图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ppt出示图片)
师:你能找出一些对称图形吗?
(生汇报)
(二)、判断对称
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对称的?请你们在下组中讨论一下,并说明你判断的方法。

(ppt出示图片)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相机知道)
生1:我们小组谈论的结论是。

我们的方法是将这些图形对折,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像说明它的两边完全一样,那么它就是对称的的,不能完全重合的就不是对称的。

生2:我们小组谈论的结论是。

我们的方法也是将这些图形对折,看对折后两边是不是完全重合,重合的就是对称的,不重合的就是不对称的。

师:大家想得办法可真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判断对称的方法。

(三)动手剪出对称图形
师:前面我们认识并学会了判断对称图形的方法,看看老师黑板上这件小衣服,大家来猜猜,老师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生思考,回答。

)生1:老师先在纸上画了图案,然后剪下来的。

生2:老师将纸对折,然后画出一半的衣服,再剪下来,沿着对折的
地方展开彩纸,就是这件小衣服了。

师:恩,你们说的都很不错,大家觉得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可行呢?生:我认为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更好,他的方法及简单,又能保证剪出来的衣服两边一样。

师:我也同意你的看法。

老师这里给每桌准备了一张彩纸,同桌两人一组这种方法剪出你们自己设计的对称图形吧!
(生动手操作)
组织学生将自己剪出的图形进行展示,并说出设计方法。

(四)得到轴对称图形,发现、画出对称轴。

师:小设计师们的设计可真漂亮,那么像这样通过对折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像,大家看这些图形它们的形状不同,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生:它们两边都一样,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生:它们中间都有一条对折的折痕。

师:你们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我们把直尺放在这条折痕上,沿着折痕画一条虚线,这就是画对称轴的方法。

现在大家动手画出自己设计的图形的对称轴吧。

三、巩固新知
1、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是,它们的对称轴有几种画法?
2、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到它们吗?
3、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学生连线,师巡视)(生汇报,说方法)
生1:我是这样想的,我想象下面一排图形对折后的样子,看能将上面那个图形正好填满,就连哪个。

生2:我是这样想,我想象上面一排图形展开后的样子,看他们中间的图形和下面哪个图像一样,就连哪个。

师: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开动脑筋,你一定能寻找到合适的方法。

四、谈收获,师总结。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吗?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对称。

生:我学会剪轴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周围处处可见轴对称图形,正式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的如此美丽。

课后,请大家到自己的身边去寻找更多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称:边完全相同
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对称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