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五则【1-5】[名师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五则【1-5】[名师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16863336c1eb91a375d86.png)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五则【1-5】《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一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课件创设情境。
故事发生在一对兄妹身上,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爸爸和妈妈,只有他们两个人相依为命,哥哥照顾着妹妹,妹妹依靠着哥哥,过着艰难的生活。
可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妹妹不幸染上重病,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流着眼泪对自己的哥哥说:“哥哥,我会死吗?哥哥我害怕。
哥哥救救我,救救我……”医生对男孩说只有他的血才能救妹妹的性命,男孩并不知道输血是怎么回事,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他非常的害怕,尽管如此,为了妹妹他还是选择了输血。
输血时男孩始安静地躺在床上,始终微笑着看着妹妹……一个十岁的男孩,为了挽救妹妹的生命,选择了死亡,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2、引出题目,齐读课题。
那么,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平分生命》。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地方随手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困难,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⑴出示课件,说明带拼音的即生字,自由读生字。
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纠正读音。
(重点指导“血”的发音,出示课件,展示带有不同读音的两个句子,指导学生辨别。
)⑶齐读生字新词。
3、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随机指导理解。
重点板书以下词语:“颤抖”指导生字写法,理解词义;震撼、郑重其事)三、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评价读课文情况,给予鼓励。
3、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谈体会,教师相机板书:男孩、勇敢、输血、妹妹)四、精读悟情1、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学生画句子)2、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
3、在交流前,教师提出,同学们发言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做?明确应该认真倾听,因为认真倾听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4、交流第四段。
⑴重点理解“颤抖”“立刻停止”“一动不动”,体会男孩害怕的心理,指导学生读出男孩的害怕。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并理解“平分生命”的含义和重要性。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3.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和生命,从而更加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天。
二、教学准备1.一张黑板和一支粉笔。
2.一份准备好的教案。
3.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师生互动: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分生命’吗?”2.等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交和时光等方面思考。
步骤二:讲解1.教师解释“平分生命”的含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和资源。
平分生命是指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给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不要把生命的大部分浪费在无意义和琐碎的事情上。
2.通过一些例子和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平分生命的重要性。
步骤三: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是如何平分生命的,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他人平分生命的。
2.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关注和帮助他人。
3.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步骤四: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平分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2.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和生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分生命”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认识到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了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会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注重他人的需要,并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会让他们成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生命价值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平分生命》课文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道具:生命平等标志牌、爱心标志牌4. 教学资源:相关生命平等和尊重的案例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命平等标志牌,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平分生命》。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平分生命》,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3. 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阐述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分享心得: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心得,交流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3. 问答环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检验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认识。
八、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生命平等和尊重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命平等和尊重。
3. 分享结论:每组选代表分享案例分析的结论,总结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十、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了解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家庭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教案《平分生命》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贝贝的心理。
教学难点
感受贝贝愿为妹妹付出生命、平分生命的伟大的爱。
教学用具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板书:平分(问:什么叫平分?世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课题
平分生命
课型
讲读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能力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
1.体会贝贝的勇敢、坚强、无私,愿与妹妹平分生命。
2.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力量,教育学生学会关爱。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范读课文
2.小结:
1.说说从这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引导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兄妹的不幸遭遇。
1.总结:
2.鼓励自读:
1.同桌互相说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1.指名读第1 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小组交流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读课文
感受兄妹的不幸遭遇。
板书设计:
18、平分生命
相依为命
然而、再一次、但……尽管……
教学叙事:
2.补充板书:生命
3.小结质疑导入新课
1.检查诵读情况
2.出示生字词
(指导书写)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平分生命》是一篇讲述一个男孩为了救一只小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传达了生命的平等和珍贵,以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珍贵和平等。
教师引出本课的课文《平分生命》。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课文中的人物品质和价值观。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教师通过例子,解释课文中表达的道德观念。
3.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家后,进行生字词练习,提高语文能力。
5.2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平分生命》的课文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平分生命》是一篇关于一个小孩为了救活即将死亡的蝴蝶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小孩用自己的生命平分给蝴蝶,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平分、生命、蝴蝶、拯救、珍惜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 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5.2 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记忆。
2. 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5.4 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5 小结与拓展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评估1.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平分生命》教案2篇

《平分生命》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haring life equally《平分生命》教案2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平分生命》教案2、篇章2:《平分生命》教案篇章1:《平分生命》教案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平等的生命机会。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平等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平等的生命机会。
2.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性。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平等性。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素材、讨论题。
4.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平等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平等的思考。
5.2 案例分析呈现一组关于生命平等的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生命平等的原则。
5.3 课堂讲解讲解生命的平等性,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平等的生命机会。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命平等原则,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生命平等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第六章:教学反思6.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生命平等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中的收获。
6.3 教学改进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7.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于生命平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3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与生命平等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
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师: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现在老师就问你们一个数学问题,什么是平分?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
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许能够你一半我一半地平分,但生命如此宝贵,也看不到摸不着,又怎能平分?可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却甘愿把自己的生命与妹妹平分。
二品读悟情。
1、师:请打开课本,自由的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出示:这是一个( )的小男孩,他愿意与妹妹平分生命。
生:勇敢的,有勇气的,疼爱妹妹的
2、师:看来你们对这个男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再细细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男孩这些特点的句子,还可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下面加圆点,谁画好了就大声地读读。
3、根据交流出示:
(1)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板书:哥哥输血勇气
(2)男孩的勇气震撼了医生。
“震撼”是什么意思?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查、联、换) “一瞬间”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出示写有生词的字卡,生读。
)
(3)比较: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决定给妹妹输血,这是很大的勇气。
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后再读原句,
(4)师:联系上文那句写了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看一看哪个地方写出男孩下了决心要为妹妹输血
A、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如果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
(生交流)“点点头”又写出什么?
B、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人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孩子,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这惟一的亲人的生命,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还从那里看出男孩的勇敢?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朝邻床的妹妹微笑。
A、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用微笑在向妹妹传达着无声的语言?男孩想说什么?
B、(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
4、是什么原因使这个10岁的孩子面对死亡而如此勇敢?是亲情,浓浓的亲情。
是爱,是男孩对妹妹深深的爱。
这浓浓的亲情是无价的。
板书:情无价
5、出示: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1)理解“郑重其事”的含义
(2)比较: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就伸出胳膊,挽起袖子,对医生说:“……”
(3)反复品读。
指名读 2人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害怕的,而现在男孩却是(勇敢的,毫不犹豫的)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们的胸膛,说:“那就把我的血…………50年。
(4)出示课文的插图,认真观察插图也能帮我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当身体虚弱的妹妹躺在病床上,看到刚刚为他输了血的哥哥(生读:又一次……)听到哥哥郑重(生读……,妹妹的眼中一定湿润了,他会对哥哥说什么?
被男孩勇敢行为震撼了的医生又一次看到男孩(生读……)听到男孩(生读……),医生用手抚摩着男孩的头,微笑着对他说
三、师:生命是如此宝贵,男孩子却说要与妹妹平分生命,所有的人都被震惊,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同别人平分生命,(板书:平分生命 )又有几人能象这个男孩一样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呢?此时此刻,你对生命又有了哪些了解和感悟?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交流
四、推荐佳作:《爱的教育》
五、课外延伸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亲情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共同回忆生活中那些给你们留下美好回忆的事情!
板书:
平分生命男孩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