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特点
马的生活习性

马的生活习性
马是一种非常优雅和强壮的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马是草食动物,它们主要以草和其他植物为食,因此它们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食物上。
马的生活习性与其采食行为密不可分,它们通常会花费大部分时间在寻找和进食食物上。
除了采食,马还有着强烈的社交性。
在野外,马通常会生活在群体中,它们之间会建立起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关系。
在马群中,通常会有一匹领头马来领导整个群体,其他马会根据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来进行交流和互动。
马之间的社交行为包括相互梳理、共同觅食和一起休息等。
此外,马还有着强烈的求偶和繁殖行为。
雄性马会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它们会为了争夺雌性马的注意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而雌性马通常会选择最强壮和健康的雄性马来进行交配,以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
总的来说,马的生活习性体现了它们的社交性、求偶繁殖行为和采食习性。
这些行为特点使得马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和优雅的动物,也让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马对人友好的表现

马对人友好的表现马是一种温驯又友好的动物,与人类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它们与人类共同劳作、共同生活,并在许多方面给予人类帮助和忠诚。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对人友好的表现,主要包括对人类的忠诚、友善和喜欢交流的特点。
首先,马对人类表现出了强烈的忠诚。
马是群居动物,具有互相依存和相互保护的特性。
当马与人类建立起牢固的关系时,它们会对人类充满忠诚和信任。
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在军事、运输、体育等领域,马都是人类的忠实伙伴。
它们不仅能完成重体力劳动,还能保护人类的安全。
许多警用、军用马甚至可以进行高度训练,成为出色的工作伙伴。
其次,马对人类表现出友善的特点。
马性情温和,善良友善。
它们很容易被驯服和接纳。
在驯马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温和的方法培养马的信任和友好感。
一旦与人建立起了信任关系,马会迅速适应人类的指令,并且愿意合作工作。
无论是在马术比赛中展现高超技巧,还是在农场中进行耕种和劳作,马总是愿意亲近人类并乐意参与其中。
此外,马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流。
它们很容易察觉人类的情绪变化和语言信号。
通过训练,马往往能够学会理解人类的指令和信号,与人类进行有效的沟通。
许多人对自己的马进行训练,培养其对各种指令的反应和反馈。
这种沟通与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之后,人类和马的交流不再仅仅是机械的指令与反应,而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此外,马还能在情感上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
马是温暖、安静和平和的动物,它们给人类带来的是内心宁静和快乐。
与马接触可以舒缓人类的压力和焦虑,为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平衡和满足感。
据研究,接触动物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情和幸福感。
因此,与马建立友好关系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马对人类表现出的忠诚、友善和喜欢交流的特点,使其成为人类近千年来的重要伙伴和助手。
马与人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人类工具马的忠诚、友好和交流特点,与马建立起深入的情感联系,并从中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
12生肖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12生肖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12生肖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面来理解。
特点:
1.勤劳:马以其勤劳和耐力而著称,它们能够承受长时间的劳动和奔跑,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2.忠诚:马被视为忠诚的象征,它们对主人忠诚可靠,不会轻易背叛。
3.速度:马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象征着速度和敏捷。
4.力量:马的力量象征着勇气和坚韧,它们在历史上常被用于战争和运输。
5.自由:马是追求自由的动物,喜欢在广袤的草原上奔驰,象征着自由和独立。
象征意义:
1.勤劳与耐力:马是勤劳和耐力的象征,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忠诚与信任:马的忠诚象征着信任和依赖,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忠诚可靠。
3.速度与效率:马的速度象征着效率和迅速,鼓励人们在完成任务时追求高效率和迅速行动。
4.力量与勇气:马的力量象征着勇气和坚韧,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坚韧。
5.自由与追求:马的自由象征着追求和向往,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在12生肖中,马代表着农历的第七个年份,通常与勤劳、忠诚、速度、力量和自由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的形象和故事广泛流传,它们不仅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文学、艺术和民间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
马的四字成语

马的四字成语“马”的四字成语,字里行间透露着“神马奔腾,风驰电掣”的气势。
这些四字成语有的形象地描述了马的特点,有的寓意深远,都是汉语美丽的语言珍藏。
下面,我将从马的特点与文化寓意两方面对这些四字成语进行分析。
一、马的特点1.飞马展翅成语解释:比喻才华出众,胜任力强。
这是形容马的能力强,奔跑快。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代,马一直是人类最先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奔跑速度快,肌肉发达,使它在战争和移民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速度之快,使得它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象征性意义——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之源。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成语解释:比喻人才虽多,但发掘出来能够使用的人却极少。
这个成语引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典故。
传说中的“伯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马术家和赏马家,对马术有深厚的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所以,如果有千里马,伯乐就能够识别得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人才辈出的时代,真正发掘使用的人才极为稀少。
这句成语让我们反思鉴定、发掘人才的重要性。
3.骑驴找马成语解释:找马却坐在驴子上。
比喻做事不找准方向目标。
这句话至今仍经常被人使用。
指“对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偏要去寻找其他不必要的东西”,在寻找被迫工作或改变生活方向时,对我们指引领方向性很有帮助。
在“骑驴找马”的成语中,驴子象征不完美和无法满足的状态,而马则代表想要的稳定状况。
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只是追求大的东西,更要珍惜现在拥有的。
4.虎头虎脑成语解释:比喻人有过人之处,特别出众。
马是富有野性的动物之一,其强壮的肌肉可以帮助它们跑得非常快,也让它们在自然界中处于很高的等级。
而虎则是其中最为凶猛的动物之一,也具有森林中霸主的地位。
虎头虎脑是指一个人有着虎的力量和气势,能够像虎一样傲立于众人之上的强者。
二、文化寓意1.人仰马翻成语解释:形容形势动荡,人马都翻倒在地。
这个成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即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导致山崩地裂,人马倒塌。
马的性格特点

马的性格特点马的性格特点,与人一样,马也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情绪。
不同性格的马给人的体验也不一样,马的特征就是视觉缺乏立体感,对距离不敏感,下面来看看马的性格特点。
马的性格特点1马的性格特点是开朗,敏感,脾气暴躁。
马是个性很强的动物,其外表显得很温顺,很安静,马对人的态度好恶分明,它在同人的接触与合作中有着十分苛刻的条件。
马具有敏感的性格,是群居动物,并且马的嗅觉是很发达的,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强的器官,这使它能在听觉或其他感知器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外来的各样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
缺点主要体现在遇事急躁,脾气暴躁,容易发怒,因怒易失去理智,每一匹马,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表达习惯,马,非常阳光,向上,有这样一句话:脚踏实地,马不踩空,就是形容马在行走或者奔跑的过程中,如果踩到不实在的地方,它一定不会全力踩下。
马的不同性格1、顺从社交型顺从社交型的马对周围环境和人会特别感兴趣,喜欢关注周边事物,能观察到周边环境变化,乐观自信。
2、攻击社交型攻击社交型的马同样对所处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它们对周边人或事反应敏感,容易焦躁不安、心烦意乱。
马简介马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这种能力分为两大类;一是条件反射行为,二是后效行为。
反射行为是自动的,遇到一种刺激就会做出两种反应,而后效行为便是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马有很好的模仿能力,除科学的利用马自身的条件反射能力外,在马的学习和记忆上,要反复进行以及恰当的鼓励。
马的性格特点21、马的性格特点:马是一种珍贵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性格特点很明显,性格温和,容易相处,健谈,有着极强的敏感性。
它们表现出了聪明、勇敢、忠诚的特点,是人们培养的宝贵宠物,也是人们拥有的的宝贵财富。
2、马的情绪:马的情绪也很丰富,它们有着明显的记忆力,有时受到惊吓,会发出嘶鸣声,也会感受到压力,会发出咆哮声,以表达它们的不满。
3、马的体质:马的体质也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有着强健的体魄,灵活的身姿,敏捷的反应,还有着良好的耐力。
古代战马品种

古代战马品种1. 引言战马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战马品种众多,各具特点,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古代战马品种的起源、特征、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2. 亚洲战马品种2.1 草原马•特点:–身体高大,肌肉发达–毛色多为棕色或黑色–适应力强,耐力高•用途:–草原战争作战用途–负责运输重物和骑兵部队–可长时间奔跑,适应极端气候条件2.2 天山马•特点:–矮小而结实–毛色多为灰色或白色–背脊上有垂饰毛•用途:–宜山地作战–负责快速侦查和转达军令–动作敏捷,适应艰苦环境2.3 阿拉伯马•特点:–结实而优雅–毛色多样,有赤、白、黑、栗等–速度快,耐力强•用途:–适合长距离、高速度的骑行–战场上用于骑兵突击和追击敌方2.4 蒙古马•特点:–体型适中,矮小而坚韧–毛色多为棕色或黑色–毛发浓密,能御寒•用途:–蒙古草原作战用途–用于运输和骑兵战斗–适应极寒地区,四季皆能使用3. 欧洲战马品种3.1 特里旺战马•特点:–身体庞大且肌肉发达–毛色多为骰子花色,黑和白相间–具备耐力和速度•用途:–作为重型骑兵的坐骑–用于运输重物和装备–能够抵挡敌方冲锋3.2 条顿战马•特点:–高大壮实,背膘丰满–毛色多为棕色或栗色–具备出色的跳跃能力•用途:–用于比赛和巡逻–作为中型骑兵的坐骑–能够越过障碍物进行冲击3.3 安达卢西亚战马•特点:–优雅而昂然–毛色多为黑色,偶有白色和栗色–具备卓越的平衡感和敏捷度•用途:–用于高级骑术和表演–战场上作为轻骑兵的坐骑–适合进行精密的冲击和追击3.4 弗里斯兰战马•特点:–体型庞大,骨骼粗壮–毛色多为黑色,偶有骰子花色–具备强大的力量和耐力•用途:–用于集团冲击和摧城工作–用于拖曳重型军械和装备–可执行冷静和持久的任务4. 总结古代战马品种多样,每个品种都具备特定特点和优势,因此在不同的战争环境和作战需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草原马、天山马、阿拉伯马、蒙古马等亚洲战马品种适应寒冷和艰苦的自然环境,而特里旺战马、条顿战马、安达卢西亚战马、弗里斯兰战马等欧洲战马品种则适应于不同类型的战场需求。
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有哪些特点1、生活特点马在野外生活,是属于群居动物,彼此互相照应,让马觉得更有安全感。
豢养的马匹,有的虽然一匹马住一个马厩,但是马也非常需要同伴。
通常在马场内养一些其它的动物,如狗、山羊甚至于驴子等,也可以作为马的同伴。
一群生活在一起的马之间,是非常有阶级意识的。
通常一群野马之中,会有一匹公马为首领。
豢养的马匹之中,也会有一匹骟马或母马为首领。
两匹马为了争首领的地位,或是新来的马要挑战首领,通常会打一架来解决。
当然,两匹公马要争一匹母马,也是要打一架的。
年轻的马在一起,常常会互相追逐、踢、咬,这并不是真正的打架,而是在玩乐。
从玩乐中学习沟通与相处的技巧,这对小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对于其它动物,马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
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其它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赶快逃跑。
在野马群中,有一些小马或怀孕的母马无法逃跑,马群也会将它们围在中间,大家屁股朝外,用它**的武器--后脚,后踢攻击掠食者。
2、心理特质马的胆子很小,随时保持警戒状态。
马很容易被突然的声音(像鞭炮)吓到,很怕飘忽不定的东西,如汽球、旗帜等,也很怕细长的东西,如竹竿、雨伞等。
马具有很好的记忆力,也很好奇,但是理解力很差。
在训练调教马匹时,要充分了解并运用马的这些心理特质,可事半功倍。
3、休息习惯马平时站着休息时,往往会轮流将一只后脚休息,休息的脚微微弯曲轻轻放在地上,承载较少的体重,两只前脚与另一之后脚承载大部分的体重,很像人的三七步。
只有在非常安全舒适的情况之下,马才会躺下来睡觉。
一天之内可能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是躺下来睡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站着睡觉。
有时白天站在掉马桩旁也会打瞌睡,只看它头顶着笼头越来越低,眼皮越来越重,就知道一副快睡着的样子。
马儿在户外当很快乐时会躺下来打滚,这有一点像人的伸懒腰。
通常它会选定一个地方,先用前脚跪下来,然后整个身体躺下来,四脚朝天左右翻滚。
站起来的时候是先站前脚,再站后脚。
马的特点和生活特征附马的品种

马的特点和生活特征附马的品种马是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属于马科马属。
马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十分丰富多样,它们是人类的重要伙伴和助手。
以下将从马的外貌特点、品种、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马的外貌特点:马的身体大致呈长方形,四肢高大,皮毛粗硬。
马的头部略显长,眼睛大而明亮,鼻孔宽大,具有极佳的嗅觉。
马的牙齿发达,可以咀嚼混合的粗糙植物食物。
马的耳朵长而灵敏,用来感知周围的声音。
马类动物通常有蹄,蹄部分为防护性硬质角质,有利于它们在不同地形上奔跑和行走。
马有长而强壮的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虫等昆虫。
马的肌肉发达,整体体形匀称,适合长时间快速奔跑。
马的品种:马的品种繁多,按体型分大致可分为小型马、中型马和大型马。
在小型马中,有着细长身型的阿拉伯马、伊比利亚马等品种。
中型马中,有着健壮而耐力强大的萨夫尔马、普罗凡斯马等品种。
大型马中,有着高大而强壮的拜伊基和贝尔吉马等品种。
此外,还有用于运输和农耕的驴和骡子等。
马的生活特征:马是草食性动物,以吃草和饲料为主要食物,具有消化系统发达的特点。
马一天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体重约为其体重的2-3%。
马的胃分为胃、结肠和盲肠,具有发酵消化食物的能力。
另外,马还需要定期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马的牙齿会不断生长,因此需要定期修剪。
马是社交性动物,通常以群体的方式生活。
在马群中,有着严格的细致等级制度,通常有一个领导马携带着整个群体。
马之间通过姿态、表情和声音进行沟通,以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
在马群中,马还会互相进行舔舐、鸣叫和相互保护。
马是优秀的奔跑者,拥有出色的奔驰能力。
马的奔跑主要依靠四肢的节奏运动,四肢间的协调性十分出色。
马可以在草原、沙漠和森林等各种地形上灵活奔跑。
此外,马还可以通过训练来完成各种工作,如载人、拉车、灌溉和比赛等。
总结:马是一种优美而灵敏的动物,它们以其特有的外貌特点和品种而闻名。
马的生活特征表明,它们是社交性动物,群体间的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
马以其迅猛奔跑和可靠的力量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农业、运输和娱乐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的特点、习性与品质一、马的特点(一)视觉马眼位于头部两侧,视野为圆弧形,全影视野为330~360°两单眼视野在中央重叠的部分只有30°左右,主要是平面影像,缺乏立体感,因此,马对距离的分析、判断能力差,在后退时易失误。
它必须变化头部的位置来看清某个物体,并稍微移动眼睛把焦点对准物体。
当马移动或头部位置改变时,其双眼看物体的角度亦会发生变化。
障碍是调教马的困难科目,常发生跨越拒跳的现象,即使已熟悉的跳跃动作若不经常练习,也易忘记。
马除能看到正、侧方位、后视野、单后蹄,所以后踢动作十分准确,在使役或控制马时,对它的后踢要特别警惕。
1.马离障碍物愈近就愈能判断障碍物的宽度,马会学习使用感觉来判断距离。
2.当马看一段距离以外地上某个物体时,光线会落到视网膜A点,该物体被记录下来并被感知,马离该物体愈近,该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就愈高,能清楚地看见它。
当物体处在较高位置时,马的视线也必须抬高。
马似乎能在判断各种障碍物的高度时做得很不错,但判断平行线的宽度时则做得不是很好。
尽管如此,马仍能很好地完成超越障碍的动作,这可能是由于障碍物的坚固的外形促使它完成动作时更努力的结果。
3.马在跨越障碍时犯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它们不能正确地判断宽度和高度,因此马必须抬起头部来向高处看。
4.当马抬头看正前方时,它能够两眼同时看到约60°的范围。
(二)听觉马的耳部位于头的最高点,转动角度很大,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发达的听觉,其耳朵是信息感知能力很强的器官。
马的听觉是对其视觉不良的一种补偿。
马的听觉比人类的听觉要发达很多,它能够辨别各种强度的声音的,并可对此建立条件反射。
过高的音量或音频对于马来说都是一种不良刺激,会使马痛苦,甚至惊吓。
骑手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点,用轻柔的语言和轻拍可以使马安静下来。
马知道将严厉的语言理解为警告,并将鼓励语气的“好”理解为对刚刚做成功的动作的赞赏。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在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经常对它使用“好”“停”等字眼,它长成后便能训练得更驯服和更易于驱使。
如果一匹马已学会理解骑手的各种语调,那么就不需其他的辅助了。
(三)嗅觉马的嗅觉神经非常敏锐,它能在听觉或其他感知器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外来的各种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
马认识或辨别事物,首先表现为使用嗅觉,有时会主动接近物品,扇动鼻翼,作短浅呼吸,以加强对新鲜事物的辨别或探究,然后进行相应的休憩或躲避等行为。
在稍感危险时会发出“响鼻”。
马能根据嗅觉识别主人、性别、母仔、发情、同伴、路途、厩舍和饲料种类等信息,并且利用嗅觉摄取体内短缺的物质,因此群马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症,也很少误食有毒的草;马喜欢甜味饲料,往往会拒食带酸味的食物,如果草料变腐,马便拒绝进食。
马靠嗅觉可以辩别空气中的水气,从而找到几公里以外的水源。
接近马或调教马时,让它学习新事物,最好先以嗅觉信息向它打招呼。
例如,配戴挽具、鞍具,先让马嗅闻,然后操作上会更加顺利。
(四)味觉马的味觉感受并不灵敏,它主要依靠味觉进行咬嚼活动,?因此,马采集食物的范围很广,也是最容易饲养的动物之一。
有的甚至是对比较粗糙、适口性很差的饲料马都能适应。
在我国北方牧区,冬天马匹主要采食草地枯草,树枝和落叶,补饲是有限的。
农区的秸秆马也都食用,切铡和适当粉碎更好。
饲料范围宽,也是马适应能力很强的一个主要特征,但马遇到特别可口的食物,又很饥饿时,会吃下超过胃正常容量的食物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因此,即使马的食物链很宽,也要给予马匹优质、可口的饲草饲料。
(五)触觉马的敏感程度因类型、品种、气质类型、疲劳程度和身体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和马接近时,要细心。
马全身分布有痛觉传入神经,因此耳、眼、蹄、冠、腹部痛觉十分敏感。
一般来说,马对人有强烈的依恋和信任,可以用温和、安慰的方法使马安静,只有在必要时人们才对马使用痛觉刺激,如使用耳夹、鼻夹等。
(六)温觉马的温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全身皮肤表面及口腔、鼻腔、肛门等粘膜部位,凡触觉敏感的部位温觉往往迟钝,马能感受1℃左右的温差。
(七)平衡感觉马的平衡感觉对马体在空间的定位、维持身体平衡和实现姿势反应都有重要意义。
乘用马、马术用马、放牧用马都有敏锐的平衡感。
调教和骑乘中,人体重力的偏压,腿的辅助可引起马平衡感的变化,使其改变方向、速度、步伐和动作。
二、马的习性(一)合群性马是小群聚集,相互依恋,共同生活的动物。
马合群性的强弱,与品种、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群牧马比舍饲马强,轻型马比重型马强。
人们利用这一习性组织马群放牧,利用经过训练的“头马”带群,训练装车、过河等。
(二)竞争和争斗马的竞争心理非常强,彼此互不相让,赛马就是利用这一特点。
在竞赛中,马虽然口鼻喷血,体力难支,也竭尽全力,直至死亡。
并行的马总是越走越快,总想超过对方。
?公马喜欢争斗,尤其在配种季节,为抢占母马,都需要经过激烈争斗,一旦形成优胜序列,则以公马为核心组成各个小群体。
对好争斗的马要注意管理,拴系或牵遛时要使他们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记忆力和模仿力马的大脑发达。
可记住主人、道路、水源、厩舍、饲喂地点、休息地点、被惩罚处等等,“老马识途”,马即使离群数月乃至数年,它仍可返回原地。
在赶运时要防止马匹逃回原产地。
?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调教时可以利用老马带新马,学习复杂动作。
但同时它也可以模仿坏动作,所以要把有咽气癖、啃癖、自淫癣的马隔开饲养,以免别的马模仿。
(四)颈部与平衡反射:当马上下或左右摇动它的颈部时,会产生出进一步的神经冲动,并激发各种肌肉群的动作。
当马接近障碍物并抬起头部和颈部,它的前腿会本能地伸展,而后腿会弯曲。
在落地前的瞬间会发生同样的反射动作,前腿伸展,后腿弯曲,头部和颈部抬起。
在马匹跨越障碍的瞬间,颈部向下倾时,后腿伸展,前腿弯曲。
在马超越障过程的第二阶段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每个跨越障碍的骑手必须知道这些反射,而且必须理解既然这些反射对于马的表现是十分必要的,他就不应该去干扰他们。
若骑手的坐姿阻碍并干扰了这些非条件反射动作,他便妨碍了马正确而有效地跳跃障碍,使得它凹下背部而不是弓起背部,马匹就会出现动作失误。
当马在高速运动中利用头和背部来保持平衡时,骑手要充分地利用马的这些天生平衡感觉,来完成动作。
马可以向任何方向弯曲颈部。
为了更好地保持平衡以及使脚步更稳,它可以把头部和颈部扭向行进方向以外的方向。
我们把马的反射动作与弯道滑雪运动员作进行比较:弯道滑雪运动员把身体朝向行进方向以外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控制外侧滑雪板,同时利用内侧滑雪板和内侧肩膀和手臂来控制方向。
因此,在一场越障比赛中,马在高速通过弯道时便应该保持这种“错位”的姿势(即颈部扭向行进方向以外的方向)。
当马在快速跨越障碍的过程中,若允许它自行调节自己的姿态,它便能更好地保持平衡。
若它觉得有必要的话,它有时还会在疾驰中和通过拐角的时候换腿。
当障碍物的高度增加后,马利用它的腹部肌肉将自己向前向上推起,这只是瞬间的事,是对障碍物的大小和意识额外作出的本能的反射动作。
与马配合协调的骑手能够协助马更充分地起跳,在起跳的瞬间,马的前腿伸展后,骑手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且不能干扰马的动作,这样,骑手可以利用马的自然反射,完成一系列动作。
(五)赛马的打滚和撒欢打滚和撒欢是马儿的天然习性,由于马容易出汗,而且汗液较粘,积于皮肤表面,使马产生痒感,打滚则可以擦汗解痒。
撒欢在于放松身心,宣泄激情。
三、马的品质马的品质是马匹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反应和精神表现,在养马学上称为马的悍威。
由于马匹的神经活动类型不同,所以悍威的表现也不相同。
(一)烈悍:神经活动属强而不平衡型。
马匹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强烈,易兴奋暴燥,不容易控制和管理。
往往因性急而大量消耗精力和能量,持久力差。
这种马多见于轻型马中的公马。
(二)上悍:神经活动强而灵活,马匹对外界反应敏感,但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
这种马听指挥,能力较强。
(三)中悍:神经活动稍迟钝,马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易调教,工作性能好。
较好的使役马多为中悍。
(四)下悍:神经活动以抑制为主,马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性格迟钝,工作不灵活,工作效率低。
我国地方品种马和部分重挽马多有此表现。
马是个性很强的动物。
其外表显得很温顺,很安静,但在它的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
马在与同类的竞争中有着累死也不认输的性格。
马对人的态度好恶分明,它在同人的接触与合作中有着十分苛刻的条件。
首先你必须能够驾驭它,而在这个过程中,仅靠勇敢是不够的;还要有技艺,要向马展示你的智慧,然后才是你的抚爱和关心。
如果人赢得了与马的合作,马会对人产生深深的眷恋。
马对反感的事物会做出几种反映;一是示威。
这时马耳后背,目光炯炯,上脸收缩,高举颈项,点头吹气。
二是愤怒的后踢。
有时还会出现嘶咬对方的行为。
马有欲望和急燥的表情是站立不安,前肢刨地,有时是两前肢交替刨地。
马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这种能力分为两大类;一是条件反射行为,二是后效行为。
反射行为是自动的,遇到一种刺激就会做出两种反应,而后效行为便是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马有很好的模仿能力,除科学的利用马自身的条件反射能力外,在马的学习和记忆上,要反复进行以及恰当的鼓励。
马属于好动的动物,它与食肉动物相反,休息和睡眠时间很短。
成年马平均一昼夜睡眠约6小时左右。
深睡只用2小时,多在破晓之前。
马在深睡情况下才进入未知觉状态,其他时间的睡眠呈半知觉状态。
吃饱后只要安静站立即进入睡眠。
马能在站立姿势下睡眠并得到良好的休息,一般公马和骟马主要是站立睡眠,母马和幼驹卧倒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