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 概述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长面广,土石方挖填量大,增加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对公路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据同源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公路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从大同—浑源段工程第四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21+000,终点桩号为K24+100,全线长3.1KM 目前正在进行施工。

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根据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总体目标为: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积极合理地配置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将因公路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表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和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主要由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组成,因此主体工程水土流失又分为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进行重点防治。

(2)临建区主要为生活区、仓库、预制场、拌和场等。

临建工程需要清理地表,平整场地,扰动地表面积大,改变原来的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加以防治。

(3)施工道路区主要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好临时拦挡防护措施和开挖要求,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和造林,恢复植被。

(4)弃渣场区全线拟设弃渣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弃渣场水土流失占5%。

由于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容易被有关单位忽视治理而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环境景观,应重点加以防治。

2.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开挖和填筑边坡的工程护坡、截排水沟以及施工道路的排水沟,弃渣场的挡渣墙、截排水沟等;植物工程措施主要针对施工后期,公路边坡、弃渣场、施工道路、临建区以及场地清理后的生态恢复工程;临时措施主要包括排水、沉沙池、临时拦挡、覆盖等。

2.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2.4.1 主体工程区2.4.1.1 路基区(1)挖方区从同源高速公路开挖线路长,最大开挖高度达,坡率。

综合防护措施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方案

综合防护措施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方案

综合防护措施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并实施综合防护措施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方案非常重要。

二、综合防护措施1. 植被恢复与保护(1)加强植被的培育与管理。

通过大规模造林和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2)采取植物多样性措施。

推行不同树种和植物的混合种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

2. 激励措施(1)提供经济支持。

鼓励农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为农民提供种植补贴和生态补偿,增加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2)建立保险制度。

设立农业保险,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农业损失进行补偿,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3. 构建水土流失监测体系(1)建立遥感监测系统。

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土流失的迹象,以便采取及时措施进行治理。

(2)加强地面监测。

设立监测站点,通过测量土壤侵蚀的指标,准确评估水土流失的程度,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 水土流失治理技术(1)修复植被措施。

采用造林、草灌复合措施,增加植被覆盖,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建设防护设施。

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加设护坡、护岸、沟槽等设施,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三、综合方案的实施1. 法律法规支持(1)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法规体系建设,明确相关责任和处罚措施,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

(2)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确保综合方案的有效执行。

2. 宣传教育(1)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和公众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提高他们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

(2)组织培训活动。

组织水土保持技术培训班和现场示范,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技术和管理水平。

3. 政府支持(1)加大投入力度。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目前,由于我省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加剧,根据目前现状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和改造坡耕地,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一、冲毁土地,破坏良田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二、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据山西农业科学院80年代中期在晋西北地区取土样233个测定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3%~0.5%,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提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

据山西省近500年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全省不同程度干旱年份就达408年,平均1.3年受旱一次,就全省来说,干旱发生频率逐渐增多。

山西省为山地性高原地区,全省年平均降水量535毫米,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

在山丘地区,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几乎年年都有多次。

四、淤积水库,堵塞河道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河道和渠道,导致水库被迫报废,成了大型淤地坝。

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1969~1980年,水土保持失管,全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江河水库淤塞严重,水旱灾害频繁。

1981年,水土保持机构恢复,确定以迅速恢复大地植被进行宏观治理、改善大环境的生态状况为目标,执行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的治理方针,大地植被得到迅速恢复,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路子。

(一)植物措施1.修建防护林改善林带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造林过程中,施有机肥料和钼肥为基肥,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同时还定位观测防风林网的防护效果、范围、近地层水热平衡的影响和生态效益。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3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z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 年 ___ 月____日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31 A4打E卩/新修订/完整/内容可编辑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坏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走、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 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实现以下目标:
1.有效遏制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2.逐步减少已流失土地数量;
3.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水土保持意识;
2.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
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水土保持基础设施;
4.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绿色产业;
5.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被雨水和河水冲刷流失的现象。

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还影响了农田产量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林地建设: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山坡上建立防护林和经济林,可以有效地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林木的根系能够稳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树木的叶子和树枝能够阻挡雨滴对土壤的冲击,降低雨滴对土壤的破坏。

2.梯田建设:对于坡度较大的农田,采取梯田的方式进行耕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流失。

梯田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分的渗透时间,使水分更好地滋养作物,减少水土流失。

3.改善耕作方式: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进行管理,包括合理施肥、轮作制度等。

通过增加有机物质和养分的供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自生能力,并且通过轮作制度使土壤得到休养和修复,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建立适应性农业: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采用适应性强的农业措施,如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秸秆还田、覆盖、中耕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裸露土壤的暴露时间,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5.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防治区域,需要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生覆盖、沟蓄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的流失。

6.加强水土保持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行动。

7.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法规实施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水土流失行为,并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8.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和协调:水土流失常常涉及多个地区和行政区域,需要加强各地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交流,促进水土保持措施的共同实施,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随时和气象部门联系,了解大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雨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减少松散土的存在;如必须雨季施工时,要做好场地排水工作,保持排水沟畅通。

2、施工场地应注意土方的合理堆放,与下水道和河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建筑材料和未及时清运的弃土,在大风大雨天气时要用篷布严密遮盖。

3、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应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

如果有弃土,应及时妥善处理。

4、工程施工尤其是开挖作业尽量做到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

5、弃土临时堆放场地中,若有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周边应挖好排水沟,对裸露表层进行清理,植物恢复,避免雨季时的水土流失。

堆土的边坡要小,尽量压实,使其少占地且不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

6、加强施工管理,强化对工人关于水土保持的教育工作。

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方案资料

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方案资料

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xxxxxxxxxxxx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xx公司xxxxx项目经理部二0xx年x月十五日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方案1.目的有效地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防止、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2.适用范围本方案使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管辖区域。

3.组织机构3.1领导小组成员:组长:xxxx(xxxxxx口架子队队长)副组长:xxxx(技术员)、潘春平(技术负责人)、曹承超(技术员)、刘立强(质检员)、陈鹏(质检员)、林宁宁(安全员)。

组员:何祖珠、丁达云、宁森、郭彦启、林伟伟、黄伟、3.2.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职责范围3.2.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集团公司、业主、项目部和公司的环境管理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决策、部署本项目环境保护的重大事项。

3.2.2分析、布置、督促、检查各班组的工作或活动,听取环境保护日常管理部门的环保检查汇报,对破坏环境的单位及其相关个人实施处罚;对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工作典型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其个人,实行精神、物质表彰和奖励。

3.2.3任命环境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并配备相应的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保障。

被任命的管理人员须具备与本项目施工相适应的环保管理能力和资质,且保持环境管理人员(专职、兼职)的相对稳定。

3.2.4加大必要的经济投入,保障生产环境保护条件;就本项目环境管理情况,与业主、项目部、监理单位、环境监督单位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联系。

3.2.5对本项目相应等级的环境事故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做出处理建议或意见。

3.3环境保护领导管理小组机构环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环境因素管理的日常事情。

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办公室主任由安质部部长刘少凯担任。

环境因素管理由负责人为x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3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
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⑵分期: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
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

基础施工的弃渣及时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
开挖山体边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施工结束,及时清除水中杂物,作到工完场净,并及时恢复原地貌。

4.取土场区保护措施
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
施。

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5.弃渣场区保护措施
应采取挡土墙、护坡工程以及综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

设置碴场排水系统,拦碴墙,堆碴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实,坡面植物防护,恢复植被。

防治弃碴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

6.临时工程用地区临时工程用地区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恢复耕种。

根据自然情况,对裸露地除硬覆盖外,还应种植适合地区的长绿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表裸露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工程建设形成的其它裸露地表,均应绿化栽植,防止产生新增的水土流失源。

植物防护措施配置要求土地整治与造林种草措施相结合,对树种选择要做到适地适树,并结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可适当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在具体布设上防护林带要合理密植,注意乔、灌、草合理搭配,绿化和美化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保水保土防护体系。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