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份西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7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综合(一)经济总量2007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1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1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25.8 %。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3.1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增长25.0%。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4:55.0:39.6调整为 4.3:55.0:40.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516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6%。
(二)财政收入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跃过200亿元大关,完成200.8亿元,增长37.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1亿元,增长40.0%;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77.0亿元,增长42.5%。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95.7亿元,增长31.8%;地税部门完成70.4亿元,增长48.2%;财政部门完成34.7亿元,增长35.0%。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113.2亿;第三产业完成87.6亿元。
二产和三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56.4:43.6。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3.6%。
其中,教育支出14.9亿元, 增长5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亿元,增长52.1%;医疗卫生支出4.6亿元,增长53.4%。
农牧业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0.0亿元,同比增长3.4%。
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5.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
乌鲁木齐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5.1万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治理步伐加快,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开展。全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3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并网400万平方米,是历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为252天。开展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先后完成52条主干道和847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新建抗震安居房3.1万户,改造棚户区1000户,城市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取得显著成效。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施工房屋建筑面积977万平方米,增长2%;房屋竣工面积472万平方米,增长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其中中央项目投资47.19亿元,比上年下降17.59%;地方项目投资2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从三次产业完成投资额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7亿元,比上年下降74.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67%。
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GDP

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GDP以下均为各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排名城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省份1-100名上海市12001.16亿13.3%沪01北京市9006.20亿12.3%京01广州市7050.78亿14.5%粤01深圳市6765.41亿14.7%粤02苏州市5700.85亿16.0%苏01天津市5018.28亿15.1%津01重庆市4111.82亿15.6%渝01杭州市4103.89亿14.6%浙01无锡市3858.00亿15.3%苏02青岛市3786.52亿16.0%鲁01佛山市3588.50亿19.2%粤03宁波市3433.08亿14.8%浙02成都市3324.36亿15.3%川01南京市3275.00亿15.6%苏03东莞市3151.01亿18.1%粤04武汉市3141.50亿15.6%鄂01大连市3131.00亿17.5%辽01沈阳市3073.90亿17.7%辽02烟台市2878.97亿16.6%鲁02唐山市2779.14亿15.0%冀01济南市2554.29亿15.7%鲁03哈尔滨2436.80亿13.5%黑01郑州市2421.00亿16.0%豫01石家庄2393.00亿13.2%冀02泉州市2288.60亿16.0%闽01长沙市2190.25亿16.0%湘01温州市2157.00亿14.3%浙03南通市2111.82亿16.2%苏04长春市2089.00亿17.7%吉01潍坊市2056.02亿15.8%鲁04福州市1974.59亿15.1%闽02绍兴市1971.00亿14.3%浙04淄博市1945.02亿16.0%鲁05常州市1880.00亿15.6%苏05大庆市1822.40亿10.5%黑02西安市1737.10亿14.6%陕01济宁市1736.01亿16.3%鲁06台州市1722.89亿14.5%浙05徐州市1679.56亿15.3%苏06临沂市1660.46亿16.2%鲁07东营市1658.42亿16.1%鲁08邯郸市1609.50亿14.9%冀03洛阳市1595.50亿16.0%豫02嘉兴市1585.18亿14.4%浙06威海市1583.45亿15.3%鲁09沧州市1485.69亿13.9%冀04金华市1462.45亿14.8%浙07昆明市1393.69亿12.5%云01南昌市1390.10亿15.5%赣01厦门市1375.26亿16.1%闽03保定市1373.40亿12.0%冀05盐城市1368.00亿15.0%苏07鞍山市1350.40亿16.3%辽03南阳市1338.50亿13.1%豫03合肥市1334.20亿18.1%皖01扬州市1311.00亿15.7%苏08包头市1275.00亿20.0%内蒙01太原市1254.95亿16.4%晋01泰安市1226.10亿16.1%鲁10镇江市1213.00亿15.5%苏09中山市1210.69亿14.7%粤05泰州市1202.20亿15.7%苏10德州市1180.82亿15.2%鲁11鄂尔多斯1150.90亿25.9%内蒙02呼和浩特1100.90亿18.0%内蒙03江门市1095.33亿15.0%粤06惠州市1085.11亿14.1%粤07茂名市1066.27亿13.1%粤08南宁市1062.99亿17.1%桂01滨州市1030.29亿16.9%鲁12聊城市1022.96亿16.2%鲁13吉林市1008.00亿38.3%吉02枣庄市926.91亿16.0%鲁14岳阳市915.84亿15.2%湘02邢台市915.00亿12.8%冀05湖州市895.94亿14.4%浙08湛江市892.56亿13.0%粤09珠海市886.84亿16.5%粤10廊坊市875.00亿15.8%冀06许昌市867.00亿14.4%豫04常德市864.10亿14.6%湘03漳州市863.74亿15.2%闽04焦作市855.00亿16.4%豫05汕头市850.15亿13.0%粤11衡阳市823.51亿15.3%湘04平顶山821.50亿15.4%豫06宜昌市820.90亿15.0%鄂02周口市817.82亿13.0%豫07安阳市808.00亿17.9%豫08襄樊市785.45亿14.0%鄂03乌鲁木齐782.00亿15.2%新01商丘市781.31亿13.1%豫09新乡市777.90亿16.0%豫10淮安市765.23亿15.2%苏11桂林市749.50亿15.4%桂02株洲市748.70亿14.9%湘05柳州市738.79亿16.5%桂03兰州市732.76亿12.5%甘01信阳市711.02亿13.7%豫11赣州市701.68亿13.5%赣02。
白酒区域市场分析——北京

图表: 2006-2007 年北京市居民消费水平
项
目
全市居民消费水平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对比
以农村居民为 1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007 18911 20729 9063 1:2.3
2006 16770 18508 7655 1:2.4
单位:元/人
图表:北京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及构成(2001-2007 年) 年 份 从业人员
imi 调研是从 1995 年,由 imi(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开展、黄升民教授发起的调研项 目,2002 年,央视索福瑞 csm 成为 imi 的合作伙伴,负责 imi 的调查执行,利用 csm 的固 定样本组,imi 在样本质量上得到了加强,调研区域和范围也有了很大的飞跃,目前可以提 供 21 个城市居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生活形态、媒体接触习惯和产品习惯方面的调研资料, 涵盖了 12 个大类 68 个小类,除《imi 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外,2004 年又开发出 imt 系统和 imi 行业数据报告,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深入和更具针对性的数据资料。
第一章 北京
第一节 消费者分析
一、北京白酒消费特点
2007 年,北京拥有 1633 万常住人口,419.7 万外来人口,巨大的人口容量,促使政务、 商务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白酒消费呈现出异常火爆的局面。保守估计,目前北京市场 白酒容量在 100 亿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之一。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 对周边市场的辐射能力极强,在业界素有“在北京做市场,就等于在全国做响、在华北做量” 的说法。
年龄组
抽样人口数(人)
合计
男
女
占抽样人口数的比重(%)
合计
2007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努力构建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6.57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0.29亿元,增长16.2%。
人均GDP达到12109元,增长12.6%。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6.2%、28.2%、55.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
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4.2%。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3.3%。
在各类消费品中,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2.5%、2.0%、7.1%和6.6%,其他各类价格略有上涨或下降。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56.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上年=100)单位:%二、农牧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1.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1千公顷。
其中:青稞面积117.99千公顷,增加1.71千公顷;小麦面积40.29千公顷,减少1.20千公顷。
2007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

156.09 514292.23 14505.22 87426.04 37679.53 80859.58 220470.37 734762.60
109.09 732487.56 18327.39 150746.83 73273.01 211220.07 453567.30 1186054.86
2.22 567152.98 16172.16 52028.38 24752.26 38620.43 131573.23 698726.21
26.58 4076335.31 124886.50 471975.98 288317.75 343359.21 1228539.44 5304874.75
纺织业 07 30183.78 2071.63 0.00 0.00 8.37 352.78 287973.50 3108.54 152.03 6175.11 2466.60 57071.38 828.31 424.42 2488.59 4092.12 609.16 1062.68 794.16 547.82 1782.53 0.06 10147.85 244.27 741.78 261.45 15890.86 73.62 1583.20 57090.34 3870.94 3577.45 1154.12 10898.83 2479.75 1312.64 1011.34 571.83 328.05 0.30 703.95
中
间
投
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 加 值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中间投入合计 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增加值合计 总投入
42 TII VA001 VA002 VA003 VA004 TVA TI
8975.94 1712439.92 173849.12 678719.86 22218.29 144073.71 1018860.98 2731300.90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4.3 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1.给定二元回归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t=1,2,…n)(1) 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2)写出总体回归方程、样本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模型;(3)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误差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并叙述参数估计量的性质;(5)试述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及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3.决定系数2R 与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F 检验之间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与t 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4.为什么说对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5.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1) t t t u x b b y ++=310(2) t t t u x b b y ++=log 10(3)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4) t t t u x b b b y +⋅+=)(210(5) t t t u x b b y +=)/(10(6) t bt t u x b y +−+=)1(110(7)t t t t u x b x b b y +++=10/22110 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7.指出下列模型中所要求的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1)食品类需求函数:u P P I Y ++++=231210ln ln ln ln αααα中的321,,ααα(其中Y为人均食品支出额,I 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他替代商品类价格)。
1P 2P (2)消费函数:t t t t u Y Y C +++=−1210βββ中的1β和2β(其中C 为人均消费额,Y 为人均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及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及资金来源(按项目填报)组织机构代码:□□□□□□□□-□表号:H202表项目顺序码:□□□制表机关:北京市统计局单位详细名称(盖章):文号:京统发[2005]88号项目名称:2006年1—月有效期至:2007年1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0年月日本表逻辑审核关系:101≥106;103≥107;107≥118;118≥137;107=108+109+110+112; 110≥129;112≥114+152+153+154;130≥131;131≥138;132≥133;133≥139;134≥135;201≥203;301=302+303;302≥0时;303=304+305+306+307+311+318;307≥308;311≥312+316;316≥317;318≥319+331+332+333;320≥321;401≥402;401≥404;402≥403;404≥405;四、附录(一)基层表编码及属性指标填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含城镇和农村)1.编码原则(1)2005年12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延用2004年年报制度规定的编码方法及新增指标说明填写。
(2)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定期报表采用新的编码方法。
2.2006年定期报表代码填写规定(1)组织机构代码:代码9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该代码是固定资产投资报表的主键代码,由企业填写,所有单位均应填报此项。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代码均由8位无属性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已经领取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使用法定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要保证准确,不得漏填或填写无效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份西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7年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圆满完成各项年初计划。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4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完成年度计划的219.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完成年度计划的1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5204元,比上年增长16.8%,完成年度计划的110.2%。
一、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6.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56.6%;1-12月份全区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50.1%。
二、消费市场保持活跃
12月份,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增长18.9%。
按用途划分,“吃”类商品完成6亿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增长47.8%;“穿”类商品完成7.6亿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增长15.8%;“用”类商品完成11.4亿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增长9.5%。
吃、穿、用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30.3%和45.7%。
1-12月份,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
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完成199.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8.8亿元,其他行业完成3.3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额回落
1-12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24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完成全年计划的219.0%。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
169.0亿元,比上年下降5.6%。
1-12月份,全区开复工面积累计完成124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5%,与700万平方米的全年目标相比超额完成77.9%;竣工面积完成31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1%,与140万平方米的全年目标相比超额完成127.1%。
四、居民收入和支出持续增长
据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2月份,西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8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6.6%;1-12月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25204元,比上年增长16.9%,完成全年计划的110.2%。
12月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1元,比去年同月下降12.7%。
1-12月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累计18472元,比上年增长14.7%。
消费支出的八类项目中,排在前四位分别是食品类支出5282.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388.5元,交通和通讯支出3376.9元,衣着类支出1675.3元;从增幅来看,除居住类支出与上年相比下降7.5%外,其他项目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依次有: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30.7%,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
28.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2.9%,均高于平均增长水平。
六、居民储蓄情况
截止12月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3.3亿元,比上年下降7.0%;12月份,全区货币投放2.4亿元;1-12月份,货币回笼13.7亿元,比上年下降28.4%。
七、劳动就业情况
截止12月底,全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43.9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5.9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增长21.6%。
附件:2007年12月份西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月报
附件:
2007年12月份西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月报
制表单位:西城区统计局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