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力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力学总复习课件

力学总复习课件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参照物 注意: 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 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一、质量和密度
知 识 结 构
二、力和运动 三、压力和压强 四、浮力 五、简单机械、功和能 简单机械、 六、受力分析专题
一、质量和密度
1、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 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 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 、质量的单位有哪些?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kg 常用单位: 、 、 ( 常用单位:g、mg、t(吨)
(2)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大小: 压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程度有关
相对运动方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大小: 压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 无关,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相对
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没被拉动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F拉 N F拉 物体静止 F压= N F压=G总- F拉
F 压 G总
2、压强 、 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定义式: 定义式:

《初中物理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复习》课件
力的性质
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不同的作 用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 的变化,以及物体的形变。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 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描述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难点
掌握物态变化和热平衡的规律,了解热力学 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重点
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练习题
一杯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会如 何变化?
电学重点与难点
总结词
掌握电学基本概念,理解电路分析和 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 应用。
难点
掌握电路分析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 原理和应用。
THANK YOU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遇到不同介质会发生折 射。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由于速度的改变而发生方 向的变化。
总结词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 射和干涉等基本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
光在平滑界面上发生反射,遵 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 射角。
光的干涉
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 由于光波的叠加产生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
选择题解析与解题技巧
选择题解析
选择题是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选择题的出题形式多样,包括 概念性选择题、计算性选择题和实验性选择题等。
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察知识 点;其次,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排除干扰项;最 后,对于计算性选择题,要注意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ppt复习课件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ppt复习课件
· ·
⑷若使再次平衡的 杠杆两边同时去 掉一个钩码,则
杠杆不能(填“能 或不能”)平衡?
左 边将下降
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是: • 在已平衡的杠杆上加 力(或拆 力),杠杆能否再平衡,我们 要看所加(或所拆)的力和其 力臂的积(FL),不只看力的大 小。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其力臂的积(FL)
你知道怎样找杠杆的最小力吗?
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即不 等于 天平 省力 省距离 ______也不______ 费力) ,如_______。 (
练习1、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不省力杠杆是( C )
A
B
C
D
练习2、小红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 好选用下列剪刀中的 ( D )
A
B
C
D
杠杆平衡的复习及杠杆—再平衡问题:
L2
O L1
F1
F2
支点:是杠杆围绕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作用点: 阻力作用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 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的距离L2 。
L2
O
L1
F1
F2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三、定距离(力臂的长)。
注意: ①、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力的作用点沿 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②、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练习1、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L 标明。 F
O L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 L 公式:F1· 1=F2· 2
三种杠杆:
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 (每个质量相等),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八年级物理力的图示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物理力的图示PPT优秀课件

在任何科学技术读物中,图都是很重 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图往往能 够把有关现象或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 给人的印象有时比文字叙述更清楚.
二、力的图示
1、什么是力的图示? 2、在力的图示中,用什么来表示力? 3、怎样来作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 出 来的做法 力的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5.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 意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以内。
6. 标明力的大小。
二、力的图示 画力的图示: (1)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为25N (2)沿水平方向推小车的力为60N (3)沿斜面拉小车的力为100N
二、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上画个箭头,表示在 这个方向受到了力,线段起点表力的作用点。
一、力的三要素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 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 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 开.
A
B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
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
易于把螺母拧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结论3:力的作用点也能够 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__大__小______、方__向________、 __作__用__点____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力的图示 画力的图示:例题: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 食1.. 确定受力物体。通常用方框表示受力物体。
2. 根据力的大小 选定一个标准长度表示一定 大小的力。也即确定标度,在同一个物体标 度大小不变
3. 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力的作用点不能离 开受力物体,一般画在方框中心。
4.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 段的长度应等于标度的整数倍。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1、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 A.一只羊 B.中学生背的书包 C.一瓶饮料 D.一只鸡蛋
)
2、做出下图中球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已知质 量为5Kg;拉力为56N; m=5Kg
G=mg=5Kg×9.8N/Kg =49N G=49N
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 上,请用力的图示法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4、做出飞机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一根绳子可以承受的拉力是1470N,现在有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Kg,问绳子可否拉起这个 物体。
6、再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 做了如下记录,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有表格可知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是 ;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 ;
2010吉林
6、弹簧秤的使用: 看清 分度值 和 量程 ; 拉力方向要和弹簧 轴线 方向相同; 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 垂直 ; 使用时要使挂钩和外壳不要 摩擦 ;

1.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2N的力拉挂 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 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 物体的重力为( ) A.大于5N C. 小于5N B. 等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N;
2013吉林
2、图1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出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16、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的杯子,质量0.2kg,容积是 5×10-4m3,杯子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是5×10-3m2,现将杯子装满水。 求:(1)杯子中水的质量;(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g取 10N/kg)
(2)F=G=(m1+m2)g=(0.5kg+0.2kg) ×10N/kg=7N………………………(1分)

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练 习
1.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 C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受 到那些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答: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 A)
( B)
( C)
( D)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例题解析
例6 如图5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 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
钩码 钩码质 钩码受到 重力跟质量 数/只 量/kg 重力/N 比值/(N·kg-1) 1 0.05 0.5 10 2 0.1 1 10 4 0.2 2 10
图5
(1)完成上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2)若该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6个钩码(在称 量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 N 。
运动状态改变

下面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守门员接住球,球由 运动变为静止。
足球运动员踢球,球由 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 球的方向改变了。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 长了。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 弯了。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 上面各图说明了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发生形变 。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6.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内,悬 挂着一个带滴管的盛油容器,滴管口正对车厢 地板上的O点,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 油时,设这三滴油都落在车厢的地板上,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而且后一滴比前 一滴离O点远些 B.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而且后一滴比前 一滴离O点近些 C.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同一位置上 D.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点上
解释: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答:衣服和灰尘原来一起处于静止 状态,拍打衣服,衣服受力偏离 原来的位置,附在衣服上的灰尘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就会从衣服的缝隙中飞出来。
1.惯性与惯性定律
概念
有无 条件
性质还 与运动的关系 是规律
规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惯性 到外力作用时,总 有条件 定律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保 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A、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他向后倾
C、汽车受到牵引力与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不受力的作用最终 将停下来
课堂反馈
4.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 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 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 大小总相等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时,小球 将 (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