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代码规范详细版
Java编程规范总结

Java编程规范总结命名:1. 为包、类、⽅法、变量取⼀个好名字,使代码易于理解2. 禁⽌使⽤魔⿁数字3. 常量命名,由全⼤写单词组成,单词间⽤下划线分隔,且使⽤ static final修饰4. 变量、属性命名,使⽤名词,并采⽤⾸字母⼩写的驼峰命名法5. ⽅法的命名,⽤动词和动宾结构,并采⽤⾸字母⼩写的驼峰命名法6. 类和接⼝的命名,采⽤⾸字母⼤写的驼峰命名法7. 包的命名,由⼀个或若⼲个单词组成,所有的字母均为⼩写8. 数组声明的时候使⽤ int[] index,⽽不要使⽤ int index[]注释:1. 尽量⽤代码来解释⾃⼰2. 注释应解释代码的意图,⽽不是描述代码怎么做的3. 保证注释与代码⼀致,避免产⽣误导4. 注释应与其描述代码位置相邻,放在所注释代码上⽅或右⽅,并与代码采⽤同样缩进5. 不要⽤注释保留废弃代码6. 不要⽤注释记录修改⽇志7. ⼀般单⾏注释⽤//,块注释⽤,JavaDoc注释⽤排版:1. 团队应遵守⼀致的排版风格2. 将排版风格固化到IDE的代码格式化配置⽂件中,并让整个团队使⽤3. 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增加空⾏4. 将逻辑紧密相关的代码放在⼀起5. 控制⼀⾏的宽度,不要超过120个字符6. 在不同的概念间(关键字、变量、操作符等)增加空格,以便清楚区分概念7. 采⽤缩进来区分不同层次的概念8. 将局部变量的作⽤域最⼩化9. 给if、for、do、while、switch等语句的执⾏体加⼤括号{}10. 控制⽂件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500⾏变量和类型:1. 谨慎使⽤静态成员变量2. 避免随意进⾏类型强制转换,应改善设计,或在转换前⽤instanceof进⾏判断33. 需要精确计算时不要使⽤float和double4. 不能⽤浮点数作为循环变量5. 浮点型数据判断相等不能直接使⽤==6. 避免同⼀个局部变量在前后表达不同的含义7. 不要在单个的表达式中对相同的变量赋值超过⼀次8. 基本类型优于包装类型,注意合理使⽤包装类型⽅法:1. ⽅法设计的第⼀原则是要短⼩2. ⽅法设计应遵循单⼀职责原则(SRP),⼀个⽅法仅完成⼀个功能3. ⽅法设计应遵循单⼀抽象层次原则(SLAP)4. ⽅法设计应遵循命令与查询职责分离原则(CQRS)5. 不要把⽅法的⼊参当做⼯作变量/临时变量,除⾮特别需要6. 使⽤类名调⽤静态⽅法,⽽不要使⽤实例或表达式来调⽤7. 应明确规定对接⼝⽅法参数的合法性检查由调⽤者负责还是由接⼝⽅法本⾝负责8. ⽅法的参数个数不宜过多9. 谨慎使⽤可变数量参数的⽅法包、类和接⼝:1. 类和接⼝的设计应遵循⾯向对象SOLID设计原则2. 类的设计应遵循迪⽶特法则3. 类的设计应遵循“Tell,Don't ask”原则4. 类设计时优选组合⽽不是继承5. 除提供给外部使⽤的全局常量外,应尽量避免类成员变量被外部直接访问6. 避免在⽆关的变量或⽆关的概念之间重⽤名字,避免隐藏(hide)、遮蔽(shadow)和遮掩(obscure)7. 覆写(override)——⼦类与⽗类间8. 重载(overload)——类内部9. 隐藏(hide)——⼦类与⽗类间10. 遮蔽(shadow)——类内部11. 遮掩(obscure)——类内部12. 不要在⽗类的构造⽅法中调⽤可能被⼦类覆写的⽅法13. 覆写equals⽅法时,应同时覆写hashCode⽅法14. ⼦类覆写⽗类⽅法时应加上@Override注解15. 接⼝定义中去掉多余的修饰词16. 设计时,考虑类的可变性最⼩化异常:1. 只针对真正异常的情况才使⽤exception机制2. 在抛出异常的细节信息中,应包含能捕获失败的信息3. 对可恢复的情况使⽤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对编程错误使⽤运⾏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4. 不要忽略异常5. ⽅法注释和⽂档中要包含所抛出异常的说明6. ⽅法抛出的异常,应该与本⾝的抽象层次相对应7. 对第三⽅API抛出⼤量各类异常进⾏封装8. 使⽤异常来做错误处理,⽽⾮错误码9. 在finally块中不要使⽤return、break或continue使finally块⾮正常结束10. 不要直接捕获受检异常的基类Exception11. ⼀个⽅法不应抛出太多类型的异常12. 充分利⽤断⾔⽇志:1. ⽇志信息准确、繁简得当,满⾜快速定位的需要2. ⽇志的记录,不要使⽤ System.out 与 System.err 进⾏控制台打印,应该使⽤专⽤的⽇志⼯具(⽐如:slf4j+logback)进⾏处理3. ⽇志⼯具对象logger应声明为private static final4. ⽇志应分等级5. ⽇志中不要记录敏感信息多线程并发:1. 多线程访问同⼀个可变变量,需增加同步机制2. 禁⽌不加控制地创建新线程3. 创建新线程时需指定线程名4. 使⽤Thread对象的setUncaughtExceptionHandler⽅法注册Runtime异常的处理者(v1.5+)5. 不要使⽤Thread.stop⽅法,因为该⽅法本质是不安全的,使⽤它可能会导致数据遭到破坏6. 不要依赖线程调度器、线程优先级和yield()⽅法7. 采⽤Java1.5提供新并发⼯具代替wait和notify(v1.5+)8. 使⽤线程安全集合在多线程间共享可变数据9. 多线程操作同⼀个字符串相加,应采⽤StringBuffer10. 针对线程安全性,需要进⾏⽂档(javadoc)说明运算和表达式:1. 不要写复杂的表达式2. 运算时应避免产⽣溢出3. 采⽤括号明确运算的优先级控制语句:1. 采⽤for-each代替传统的for循环(v1.5+)2. 在switch语句的每⼀个case、和default中都放置⼀条break语句序列化:1. 尽量不要实现Serializable接⼝2. 序列化对象中的HashMap、HashSet或HashTable等集合不能包含对象⾃⾝的引⽤3. 实现Serializable接⼝的可序列化类应该显式声明 serialVersionUID泛型:1. 在集合中使⽤泛型(v1.5+)2. 类的设计可优先考虑泛型(v1.5+)3. ⽅法的设计可优先考虑泛型(v1.5+)4. 优先使⽤泛型集合,⽽不是数组(v1.5+)其他语⾔特性:1. 新代码不要使⽤已标注为@deprecated的⽅法2. 使⽤JDK⾃带的API或⼴泛使⽤的开源库,不要⾃⼰写类似的功能。
java 编码规则

java 编码规则
Java编码规则是指在编写Java程序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约定,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Java编码规则:
1. 代码缩进:使用四个空格进行缩进,不要使用制表符。
2. 代码行长度:每行代码尽量不超过80个字符,超过时可以换行。
3. 命名规范:使用驼峰命名法,即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4. 类名:类名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首字母大写。
5. 方法名:方法名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首字母小写。
6. 变量名:变量名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首字母小写。
7. 常量名:常量名应全部大写,并用下划线分隔单词。
8. 注释:为代码添加适当的注释,解释代码的用途、实现细节等。
9. 空格使用:在运算符两侧、逗号后面、冒号后面等地方使用空格,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10.代码格式化:使用合适的缩进、空行、大括号等格式化代码,以增强可读性。
遵循这些Java编码规则可以使你的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来自动检查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如Checkstyle、FindBugs等。
编码规则的遵守不仅仅是个人习惯的问题,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重要环节,通过统一的编码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一致性,方便开发人员的协作和项目的维护。
JAVA编程规范(修订)

JAVA编程规范1.1 Java文件名与文件组织结构1.一个java源文件不应该超过2 000行。
2.在Java源文件中应该包含一个单一的公共类(class)或接口(interface),这个公共类或公共接口,应该是这个源文件的第一个类或接口。
3.一个Java源文件一般由下面的顺序构成:(1)文件注释头(2)包名(package)(3)引入(import)声明(4)类(class)或接口(interface)的声明部分1.2 Java文件注释头Java类文件注释头是用来描述该类功能及其特点,以及相关开发信息的,如该类的关联类(通常情况下不描述Java系统核心类如java.util.Vector, ng.Thread等)、开发公司或单位、版权、作者、代码审定人该类所支持的JDK版本、该类版本、开发日期、最后更改日期、修改人、复审人等信息,下面就是一个Java类文件注释头:/****************************************************************** 该类功能及其特点的描述(例如:该类是用来……)** 该类未被编译测试过。
** @see(与该类相关联的类):(AnatherClass.java)*** 开发公司或单位:××软件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版权:本文件版权归属××公司研发中心*** @author(作者):必胜利** @since(该文件所支持的JDK版本):Jdk1.3 或JDK1.42.在重点同时难以理解的地方另加注释。
方法体内的注释应该与其所描述的代码位于同一个层次上。
在一个块注释之前一般有一空白行用于做区分代码与注释的边界。
1.7 变量的声明初始化与放置1.7.1 变量声明1.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每一行代码,只声明一个变量;2.如果变量名称较短并且又是同一数据类型同一结构类型,并且没有给变量初始化则可以在同一行声明;1.7.2 变量初始化尽量在变量声明的地方初始化,如果变量的初始化与有待于计算或处理后的值有关,则我们可以在取得这个值后对变量做初始化。
java 编程规范

java 编程规范Java编程规范是为了促进Java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而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Java编程规范:一、命名规范1. 类名、接口名、枚举名首字母大写,采用驼峰命名法。
2. 变量名、方法名首字母小写,采用驼峰命名法。
3. 常量名全部大写,使用下划线分割单词。
4. 包名全部小写,使用点号分割单词。
二、代码格式1. 使用4个空格缩进。
2. 每行代码长度不超过80个字符。
3. 在二元运算符(如赋值、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两侧添加空格。
4. 在逗号、冒号、分号之后添加空格。
5. 在左花括号之后和右花括号之前添加空格。
6. 在注释之前添加空格。
三、代码结构1. 类的成员按照作用域排列,先是静态成员,然后是实例成员。
2. 类的方法按照功能排列,先是构造方法,然后是其他方法。
3. 每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遵循单一职责原则。
4. 使用适当的访问修饰符控制成员变量和方法的访问级别。
四、异常处理1. 不要捕获异常而不做任何处理,应该记录日志或者抛出更高级别的异常。
2. 不要将整个方法体放在try-catch块中,应该只捕获需要处理的异常。
3. 不要使用异常控制程序的流程,应该使用条件语句或者循环结构。
五、注释规范1. 使用Javadoc注释对类、方法、参数、返回值进行说明。
2. 在每个类的头部使用Javadoc注释描述该类的功能。
3. 使用内联注释对代码进行解释、补充和说明。
4. 注释应该清楚、简明、不冗余,遵循自然语言的习惯。
六、其他规范1. 避免使用魔法数值,应该使用常量或者枚举来表示。
2. 使用块注释对重要的代码块进行标注,方便阅读和查找。
3. 使用业界公认的缩写和术语,避免拼写错误和歧义。
4. 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问题,避免低效的代码。
以上仅是Java编程规范的一部分,具体的规范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和团队来制定。
遵循编程规范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
java编码规范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和缩略语4文件组织4.1 文件结构规则4-1-1:包名只允许使用小写字母,包命名格式如下:“倒置的公司域.产品名.模块名”,模块名可以根据产品结构划分为多级模块。
如:package com.h3c.xlog.nta.dao;规则4-1-2:Java源代码文件使用‘src’作为一级目录,按照包名成树状目录结构存放。
如:…\src\com\h3c\xlog\nta\dao\Sample.java规则4-1-3:Java源代码文件名与类名相同4.2 文件格式标准Java源代码文件头格式如下/*** Copyright (c) 2007,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 ...........................................................................* Product :iMC V300R002* Module Name;* Date Created:YYYY-MM-DD* Creator:* Description;** ...........................................................................* Modification History* DATE NAME DESCRIPTION* ..........................................................................* YYYY-MM-DD John XXXX project,new code file.** .........................................................................*/规则4-2-1:任何一个代码源文件必须包含有标准的文件头,且其中的文件名、产品、日期、作者等内容填写完整。
java代码格式规范

SOAR项目Java开发规范1. 引言 (2)2.文件 (2)3.命名规则 (3)3.1基本的规则 (3)3.2常量命名 (3)3.3变量命名 (3)3.4方法命名 (5)3.5类和接口的命名 (5)3.6包的命名 (6)4.注释规范 (6)4.1 基本规则 (6)4.2 Java中有三种注释方式说明 (6)4.2.1文档注释/** */ (6)4.2.2行注释// (7)4.2.3块注释:/* */ (7)4.3类/接口注释 (7)4.4 变量注释 (8)4.5 方法注释 (9)4.6 修改记录 (10)5.编码规范 (10)5.1基本原则 (10)5.2类编写规范 (14)5.3变量 (14)5.4方法 (15)5.5 语言使用及书写规范 (16)1. 引言软件开发涉及到各方面人员的交互、协作,为了有效地进行项目开发的沟通,完善代码的维护和交付,有必要在一个小组中采用统一的软件开发标准。
一般来说,制定这样的标准有下列好处:方便软件维护。
据统计,80%的软件开发费用在维护,规范化的代码才方便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在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内,期望一个编码人员从开始到该软件报废一致维护其代码是不现实的,必然需要不断地交付、协同好的编码规范能够大大增强代码的可读性,便于开发人员快速的理解新代码。
任何产品都需要好的包装。
我们可以把代码本身看作是一种产品,那么按照规范编程也是对这个“产品”的包装规范化的代码也是软件质量的保证手段之一,也是软件过程能够流畅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观念:你今天所编写的代码,会一直使用很多年,并且很有可能被其他人维护和改进。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写出“干净”和易读的代码。
本文档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编码人员、测试人员,开发人员,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否则程序被视为不合格程序。
注:本规范中标红的内容为强制性遵循内容,开发人员必须遵守。
蓝色为强烈建议性内容,最好遵守,这样可以避免程序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
Java代码规范详细版

Java代码规范1。
标识符命名规范1。
1 概述标识符的命名力求做到统一、达意和简洁。
尽量做到每个人按照规范来,多人开发如一人开发一样。
1.1。
1 统一统一是指,对于同一个概念,在程序中用同一种表示方法,比如对于供应商,既可以用supplier,也可以用provider,但是我们只能选定一个使用,至少在一个Java项目中保持统一。
统一是作为重要的,如果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会使代码混乱难以理解。
即使不能取得好的名称,但是只要统一,阅读起来也不会太困难,因为阅读者只要理解一次.1.1。
2 达意达意是指,标识符能准确的表达出它所代表的意义,比如:newSupplier,OrderPaymentGatewayService等;而supplier1, service2,idtts等则不是好的命名方式。
准确有两成含义,一是正确,而是丰富.如果给一个代表供应商的变量起名是order,显然没有正确表达。
同样的,supplier1,远没有targetSupplier意义丰富.1。
1。
3 简洁简洁是指,在统一和达意的前提下,用尽量少的标识符.如果不能达意,宁愿不要简洁。
比如:theOrderNameOfTheTargetSupplierWhichIsTransfered 太长,transferedTargetSupplierOrderName则较好,但是transTgtSplOrdNm就不好了。
省略元音的缩写方式不要使用,我们的英语往往还没有好到看得懂奇怪的缩写。
1。
1.4 骆驼法则Java中,除了包名,静态常量等特殊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标识符使用骆驼法则,即单词之间不使用特殊符号分割,而是通过首字母大写来分割。
比如:supplierName, addNewContract,而不是supplier_name,add_new_contract。
1。
1。
5 英文vs 拼音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单词,如果不会可以向队友求助,实在不行则使用汉语拼音,避免拼音与英文混用.比如表示归档,用archive比较好,用pigeonhole则不好,用guiDang 尚可接受。
java代码规范

java代码规范Java代码规范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编程规范,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Java代码规范:命名规范:1. 类名使用大驼峰命名法,例如MyClass。
2. 方法名和变量名使用小驼峰命名法,例如myMethod。
3. 常量名使用全大写字母和下划线,例如MAX_VALUE。
4. 包名使用全小写字母,例如com.example.mypackage。
代码格式规范:1. 使用四个空格缩进,避免使用制表符。
2. 每行代码不超过80个字符,超出则换行。
3. 使用空格将运算符、逗号和分号与操作数分开,例如"int a =b + c;"。
4. 在左括号前后加一个空格,例如"if (condition) {"。
5. 在方法的左花括号前加空格,例如"public void myMethod() {"。
6. 使用大括号括起的代码块独占一行。
7. 在逻辑上相关的代码块之间使用空行分隔。
注释规范:1. 在类、方法和成员变量定义之前使用Javadoc注释说明其作用、参数和返回值。
2. 在方法内部使用注释解释代码的逻辑。
3.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注释,代码应尽可能自解释。
代码质量规范:1. 遵循SOLID原则,尽量将代码设计为松耦合、高内聚的模块。
2. 避免使用魔术数字,使用常量代替。
3. 使用异常处理机制来处理可预料的异常情况,不要捕获所有异常。
4.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尽量将变量的作用范围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5. 避免代码冗余和重复,尽量使用工具类和设计模式来重用代码。
测试规范:1. 使用单元测试框架(例如JUnit)编写测试用例,并确保每个方法都有相应的测试用例。
2. 使用断言来验证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一致。
3. 测试方法的命名应描述被测试方法的功能和预期结果。
版本管理规范:1. 使用版本管理工具(例如Git)来管理代码的版本和变更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va代码规范1. 标识符命名规范1.1 概述标识符的命名力求做到统一、达意和简洁。
1.1.1 统一统一是指,对于同一个概念,在程序中用同一种表示方法,比如对于供应商,既可以用supplier,也可以用provider,但是我们只能选定一个使用,至少在一个Java项目中保持统一。
统一是作为重要的,如果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会使代码混乱难以理解。
即使不能取得好的名称,但是只要统一,阅读起来也不会太困难,因为阅读者只要理解一次。
1.1.2 达意达意是指,标识符能准确的表达出它所代表的意义,比如:newSupplier, OrderPaymentGatewayService等;而supplier1, service2,idtts等则不是好的命名方式。
准确有两成含义,一是正确,而是丰富。
如果给一个代表供应商的变量起名是order,显然没有正确表达。
同样的,supplier1, 远没有targetSupplier意义丰富。
1.1.3 简洁简洁是指,在统一和达意的前提下,用尽量少的标识符。
如果不能达意,宁愿不要简洁。
比如:theOrderNameOfTheTargetSupplierWhichIsTransfered 太长,transferedTargetSupplierOrderName则较好,但是transTgtSplOrdNm就不好了。
省略元音的缩写方式不要使用,我们的英语往往还没有好到看得懂奇怪的缩写。
1.2 包名使用小写字母如com.xxx.settlment,不要com.xxx.Settlement单词间不要用字符隔开,比如com.xxx.settlment.jsfutil,而不要com.xxx.settlement.jsf_util 1.3 类名1.3.1 首字母大写类名要首字母大写,比如SupplierService, PaymentOrderAction;不要supplierService, paymentOrderAction.1.3.2 后缀类名往往用不同的后缀表达额外的意思,如下表:1.5.2 其他首字母小写,骆驼法则,如:public String orderName;1.6 局部变量名参数和局部变量名首字母小写,骆驼法则。
尽量不要和域冲突,尽量表达这个变量在方法中的意义。
2. 注释规范3.1 注释vs 代码∙注释宜少而精,不宜多而滥,更不能误导∙命名达意,结构清晰,类和方法等责任明确,往往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注释,就可以让人读懂;相反,代码混乱,再多的注释都不能弥补。
所以,应当先在代码本身下功夫。
∙不能正确表达代码意义的注释,只会损害代码的可读性。
∙过于详细的注释,对显而易见的代码添加的注释,罗嗦的注释,还不如不写。
∙注释要和代码同步,过多的注释会成为开发的负担∙注释不是用来管理代码版本的,如果有代码不要了,直接删除,svn会有记录的,不要注释掉,否则以后没人知道那段注释掉的代码该不该删除。
3.2 Java Doc表明类、域和方法等的意义和用法等的注释,要以javadoc的方式来写。
Java Doc是个类的使用者来看的,主要介绍是什么,怎么用等信息。
凡是类的使用者需要知道,都要用Java Doc 来写。
非Java Doc的注释,往往是个代码的维护者看的,着重告述读者为什么这样写,如何修改,注意什么问题等。
如下:/*** This is a class comment*/public class TestClass {/*** This is a field comment*/public String name;/*** This is a method comment*/public void call(){}}3.3 块级别注释3.3.1 块级别注释,单行时用//, 多行时用/* .. */。
3.3.2 较短的代码块用空行表示注释作用域3.3.3 较长的代码块要用/*------ start: ------*/和/*-------- end: -------*/包围如:/*----------start: 订单处理 ------- *///取得daoOrderDao dao = Factory.getDao("OrderDao"); /* 查询订单 */Order order = dao.findById(456);//更新订单order.setUserName("uu");order.setPassword("pass");order.setPrice("ddd");orderDao.save(order);/*----------end: 订单处理 ------- */3.3.4 可以考虑使用大括号来表示注释范围使用大括号表示注释作用范围的例子:/*----------订单处理 ------- */{//取得daoOrderDao dao = Factory.getDao("OrderDao");/* 查询订单 */Order order = dao.findById(456);//更新订单order.setUserName("uu");order.setPassword("pass");order.setPrice("ddd");orderDao.save(order);}3.4 行内注释行内注释用// 写在行尾3 最佳实践和禁忌4.1 每次保存的时候,都让你的代码是最美的程序员都是懒惰的,不要想着等我完成了功能,再来优化代码的格式和结构,等真的把功能完成,很少有人会再愿意回头调整代码。
4.2 使用log而不是System.out.println()log可以设定级别,可以控制输出到哪里,容易区分是在代码的什么地方打印的,而System.out.print则不行。
而且,System.out.print的速度很慢。
所以,除非是有意的,否则,都要用log。
至少在提交到svn之前把System.out.print换成log。
4.3 每个if while for等语句,都不要省略大括号{}看下面的代码:if(a > b)a++;如果在以后维护的时候,需要在a > b 时,把b++,一步小心就会写成:if(a > b)a++;b++;这样就错了,因为无论a和b是什么关系,b++都会执行。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写:if(a > b){a++;}相信没有哪个笨蛋会把b++添加错的。
而且,这个大括号使作用范围更明显,尤其是后面那行很长要折行时。
4.4 善用TODO:在代码中加入//TODO: ,大部分的ide都会帮你提示,让你知道你还有什么事没有做。
比如:if(order.isPaid()){//TODO: 更新订单}4.5 在需要留空的地方放一个空语句或注释,告述读者,你是故意的比如:if(!exists(order)){;}或:if(!exists(order)){//nothing to do}4.6 不要再对boolean值做true false判断比如:if(order.isPaid()==true){// Do something here}不如写成:if(order.isPaid()){//Do something here}后者读起来就很是if order is paid, …. 要比if order’s isPaid method returns true, … 更容易理解4.7 减少代码嵌套层次代码嵌套层次达3层以上时,一般人理解起来都会困难。
下面的代码是一个简单的例子:public void demo(int a, int b, int c){if(a > b){if(b > c){doJobA();}else if(b < c){doJobB()}}else{if(b > c){if(a < c){doJobC();}}}}减少嵌套的方法有很多:∙合并条件∙利用return 以省略后面的else∙利用子方法比如上例,合并条件后成为:public void demo(int a, int b, int c){if(a > b && b > c){doJobA();}if(a > b && c > b){doJobB();}if(a <= b && c < b && a < c){doJobC();}}如果利用return 则成为:public void demo(int a, int b, int c){if(a > b){if(b > c){doJobA();return;}doJobB()return;}if(b > c){if(a < c){doJobC();}}}利用子方法,就是将嵌套的程序提取出来放到另外的方法里。
4.8 程序职责单一关注点分离是软件开发的真理。
人类自所以能够完成复杂的工作,就是因为人类能够将工作分解到较小级别的任务上,在做每个任务时关注更少的东西。
让程序单元的职责单一,可以使你在编写这段程序时关注更少的东西,从而降低难度,减少出错。
4.9 变量的声明,初始化和被使用尽量放到一起比方说如下代码:int orderNum= getOrderNum();//do something withou orderNum herecall(orderNum);上例中的注释处代表了一段和orderNum不相关的代码。
orderNum的声明和初始化离被使用的地方相隔了很多行的代码,这样做不好,不如这样://do something withou orderNum hereint orderNum= getOrderNum();call(orderNum);4.10 缩小变量的作用域能用局部变量的,不要使用实例变量,能用实例变量的,不要使用类变量。
变量的生存期越短,以为着它被误用的机会越小,同一时刻程序员要关注的变量的状态越少。
实例变量和类变量默认都不是线程安全的,局部变量是线程安全的。
比如如下代码:public class OrderPayAction{private Order order;public void doAction(){order = orderDao.findOrder();doJob1();doJob2();}private void doJob1(){doSomething(order);}private void doJob2(){doOtherThing(order);}}上例中order只不过担当了在方法间传递参数之用,用下面的方法更好:public class OrderPayAction{public void doAction(){order = orderDao.findOrder();doJob1(order);doJob2(order);}private void doJob1(Order order){doSomething(order);}private void doJob2(Order order){doOtherThing(order);}}4.11 尽量不要用参数来带回方法运算结果比如:public void calculate(Order order){int result =0;//do lots of computing and store it in the result order.setResult(result);}public void action(){order = orderDao.findOrder();calculate(order);// do lots of things about order}例子中calculate方法通过传入的order对象来存储结果,不如如下写:public int calculate(Order order){int result =0;//do lots of computing and store it in the result return result;}public void action(){order = orderDao.findOrder();order.setResult(calculate(order));// do lots of things about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