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格教案教学设计)2018春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的名言。

是的,雷锋叔叔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但他的不普通之处就是能够随时随地做好事。

现在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的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叔叔,追寻雷锋叔叔的足迹吧!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学会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词语解释足迹:脚印。

提示:“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zhú。

例句:猎人在雪地上发现了兔子的足迹。

迷路:迷失道路。

例句:我们在山林中容易迷路。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例句:他们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地走着。

年迈:年纪老。

例句:望着年迈的奶奶,我流下了泪水。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文中指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

例句: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

晶莹:光亮而透明。

近义词:透明。

反义词:浑浊。

例句:草上的露珠晶莹发亮。

温暖:暖和。

例句:他深深地感到集体的温暖。

寻觅:寻找。

例句:他四处寻觅治疗这种病的良方。

互动探究1.“我们”都到哪里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呢?“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2.“泥泞”“荆棘”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泥泞”是雨水和泥土混在了一起。

“荆棘”是一种带刺的植物。

3.用“”画出文中使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的句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4.“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雷锋叔叔时时刻刻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我们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5.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雷锋是个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主要内容这首儿童诗通过描写“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赞扬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呼唤我们向雷锋学习,真诚地去关心、帮助别人,使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电子备课平台授课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授课时间:xx任课教师:xx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研究第一、二诗节,领悟XXX精神。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方法:1.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3.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4.生字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黑板、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1.板书“XXX”,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1.抽生分节朗读,师生相机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2.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3.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

(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4.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研究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XXX精神。

1.过渡:XXX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抽生分节朗读。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四、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五、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第一和第二节诗歌。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以评导读的形式,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朗读诗歌中的“寻找”和“你在哪里”,以体会其中急切的心情和强烈的语气。

接着,学生将自由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品读、感悟第二节诗歌。

最后,学生将通过背诵和朗读诗歌,研究XXX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10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10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7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教学难点】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了解雷锋事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雷锋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出示)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是学习雷锋的日子。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后来,每年的3月5日就是学雷锋日。

瞧,这就是雷锋。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做了很多好事。

1962年8月15日是他牺牲的日子,年仅22岁。

他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们都亲切地称他:雷锋叔叔。

2.看老师写“锋”(左右结构,金字旁,右边下面的“丰”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3.指导读好“雷锋叔叔”。

让我们亲切地喊一声:雷锋叔叔。

第二个叔要读得轻轻的,听老师读一遍。

4.指导读好课题(贴出课题)。

虽然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他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叔的足迹。

课题中“你在哪里”是人们寻找雷锋时从心底发出的呼唤,所以课题要读出呼唤的语气。

请跟老师读一遍。

人们在寻找他,似乎这儿应该有个句号。

为什么没有呢?同学们,要知道作为课题,一般最后不出现标点。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让我们先来听听看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出示要求)找到了吗?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格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格式教案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导学案设计(2)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短语,指导学生读好。

4.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5.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课文内容。

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3.进行自学生字、短语的效果检测。

4.小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5.齐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在干什么呢?6.在教师指导下齐读课文。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要有梯度。

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概括。

如: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找到了雷锋叔叔……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出示“冒、留、弯、背”。

着重指导“冒、背”。

1.组织学生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月字底”在书写时的变化。

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4.教师示范书写。

5.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2.仔细观察“背”字,找出“背”字的特点。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

4.观察教师示范书写生字,书空生字。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教学“冒”字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部的“”要宽,下部的“目”要窄。

四、总结回顾,内化所得(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真实所得。

学生可从内容、识字等方面来谈,教师应予以肯定。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3分钟)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复习字词掌握情况。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

3.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细读课文,感受雷锋叔叔的品质。

1.开火车领读词语,做到声音响亮,认读准确。

2.分小节朗读诗歌。

3.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仔细听学生认读词语和朗读课文,注意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锋、寻”等13个生字,会写“锋、面”等9个生字。

正确书写“寻找、雷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的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学会助人为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懂得“雷锋精神”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雷锋的故事或图片,布置教室。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理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是一首歌颂一位英雄人物的诗歌,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4. 播放课件(有关雷锋叔叔的图片或视频),理解课文内容。

5.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人在寻找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6. 小组讨论交流。

7. 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教师适时板书(雷锋精神)。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述雷锋叔叔曾经留下足迹的句子并画下来。

指名读句子“昨天,我看见他端着洗脚水迎接客人,_________。

”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引导理解。

适时板书(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并指导朗读。

2. 抓关键词“泥泞”体会寻找足迹的艰难。

并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关键词“晶莹的泪珠”引导讨论:这里的“泪珠”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晶莹的泪珠”?适时补充雷锋图片或故事。

适时板书(大公无私、默默奉献)。

并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多种形式朗读全文。

5. 雷锋叔叔做了这么多的好事,你还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找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最想对雷锋叔叔说的一句话。

6. 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进行情感教育。

并引读:现在请同学们用最真挚的感情来赞美雷锋叔叔。

统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名师教案

统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名师教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名师教案—、文本教学解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

作者站在孩童的视角,通过与小溪、小路对话,带着孩子用寻找雷锋足迹的方式去发现“雷锋精神”——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采用问答的形式展开。

第5小节回应文题,小结全诗,点明主题。

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1.识写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9个。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数量较多,宜分布在不同环节落实。

教师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将“曾、蒙、泞、荆、莹、锋”等后鼻音的字读准。

“哪里、这里”,“花瓣上、路上”,“抱着、冒着、顺着、背着、踏着”等三组轻声词语的朗读学生已有朗读基础,可以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洒、需、献”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加一加,记一记的方法识记,“暖”字指导识记时注意区分“爰”与“爱”。

词语理解宜采用不同的方法。

可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寻觅”即“寻找”,“足迹”即“脚印”,并理解书面语“足迹”的使用是为了语言的押韵;“背着”与“抱着”可借助表演,体会意思之不同;“荆棘”,可看图并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锋、昨、洒、温、暖”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左右结构汉字的谦让之美。

“冒、留、弯、背”都是上下结构,且都上宽下窄,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上下结构要对正的特点。

“冒”字,教学时可结合小篆体的“冒”字进行适度探源,强调“冒”的上半部分,书写时注意“两横”左右两不沾。

2.朗读课文。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且本诗采用问答的形式呈现,特点突出。

如何读出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如何读好有问有答的特点,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

诗中多次出现“的”字短语,学生已有了朗读基础,教学时重在通过朗读短语认识事物,学习生字。

这些短语的用词也妥帖、生动,富有情感,教师需指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

全诗第1、第3小节,第2、第4小节句式相同,且句末押韵,朗读时可以通过替换近义词对比朗读感受诗歌的押韵,读好韵脚、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可采用同桌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读好问句与答句,感受诗歌问答的特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表格式)
生:我是从诗歌第2.4两小节中知道的。你看,当一个孩子迷路时,是雷锋叔叔冒着蒙蒙细雨抱着他寻找回家的路的。另外,一位年迈的大娘走不动时,还是雷锋叔叔背着她走的。
师:你的理解很对,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个感人的画面中,去感受雷锋叔叔感人的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第2.4小节,想一想自己的脑海中分别都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2.播放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学生聆听歌曲并结束本课教学。
师生互动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抱着迷路的孩子
小路:背着年迈的大娘




这首诗歌仅从字面上来看并不复杂,且叙述思路简单,按照“询问一一回答一一发现”的线索层层推进,应该说,孩子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意思。但是,对于诗歌中对雷锋精神的深情呼唤,二年级的孩子却未必能够真正读懂。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们从诗歌以及故事中去寻找雷锋的感人事迹,更让他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寻找像雷锋一样的人、发现雷锋一样的精神,并从这些血实的事例中去体会“无私奉献”精神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自然激发起学习雷锋、做一个像雷锋一样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的内在欲望,实现了人情与文情的水乳交融。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2.4两小节,试着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
生: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子正在哭泣,然后雷锋叔叔赶紧过来问他为什么哭,并抱着他寻找回家的路(板书抱着迷路的孩子)。
师: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指名学生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
师生互动
学生认真朗读诗歌第2.4小节,想一想自己的脑海中分别都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3.过渡引导:孩子们,当人们谈论起雷锋叔叔的时候,总会说到一句话(课件出示“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其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背年迈的大娘过荆棘只是雷锋叔叔短短二十几年人生历程中微不足道的点滴,在他的生活中,为他人奉献自己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讲故事,并学讲身边的雷锋故事,能把故事说清楚,说完整。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3)学生书写,评价反馈。
个性化修改
课时
第三课时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词语:沿着抱着冒着顺着背着踏着乘着
(1)指名读,可以加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2)齐读
2.出示两组短语
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迷路的孩子弯弯的小路路上的荆棘年迈的大娘。
读一读,选择一组短语简单说说诗歌内容。
(2)读了句子“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形容词讲讲雷锋背大娘的故事。
例: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长满了带刺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额头上冒出了一颗颗晶莹的汗珠。他小心地往前走,生怕路上的荆棘刺伤大娘。
(3)组织学生运用三星级标准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抓住形容词想象画面,讲述了雷锋叔叔冒细雨送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故事,课后可以选择一个故事写一写。
提示:这首小诗,有问有答,所以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合作朗读。
3.分男女生朗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生词卡片。
2.指导写字。
(1)出示“洒、温”
指导要点: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体现了汉字的谦让之美,三点水整体呈弧形,“洒”字右边的“西”边竖内收,“温”字右边的“日”和“皿”,横画、竖画间距匀,“日”头扁,“皿”字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路 )
(2)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说发现。(字数相同,结构相似) 师 :是啊 ,这就是诗歌的优美 ,你能试着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 吗?(生读词语) (3)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 像是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他们怎么能不着急啊! (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指名几生读,评议,引导生读体 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再齐读。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出示第三 小节)齐读。 2.学习二、四小节。 (1) 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 过?(来过)来干什么了? (出示第二、四节)指名读。再请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
教学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泞”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冒” “锋”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3、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体会雷锋精神。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新课,并查阅关于雷锋的资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雷锋叔 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锋叔叔)相机指导“锋”的书写: 左窄右宽,右上的折文头要舒展,右下的“丰”字的第一横 要压在横中线。生在书上描红一遍写一遍,师巡视指导。 3、指导识记: 锋 fēng,它是后鼻音。指名读字。齐声读词“雷锋” 。 谁来给它组组词?(相机出示:锋利、锋芒)如果换掉 金字旁,加上一个新偏旁,它又会变成谁呢?(相机出示: 峰、蜂、缝、锋)它们的好朋友都有谁?(相机出示组词) 4、介绍人物:大家对雷锋叔叔有哪些了解呢?谁能来跟大家 简单地介绍一下。课件出示雷锋的成长图片,并补充介绍: 雷锋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 助别人,他不求回报。 1962 年 8 月 15 日,年仅 22 岁的雷锋因公殉职,毛主席 得知消息后,为雷锋题词,并确立每年的 3 月 5 日为“学习 雷锋纪念日” ,雷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 5、过渡语: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 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去寻找他的足迹吧。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节数。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 的? 2.自学汇报 (1)生字认知
(7)整体感知 提问: 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指名说一说, (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 找。 )板书:小溪、小路 三、小结:今天咱们读了诗、认了字,初识了雷锋叔叔,那 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大家要苦苦寻找他的踪 迹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文中找答案吧! 教 一 学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这节课咱们首先跟着生字宝宝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吧。 (出示生字词)开小火车轮读。 二 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 .学习一、三小节。 (1)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 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 (课件出示课文)(相机板书: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小朋友们,听到你们的呼唤,生字宝宝跳出来陪你们一起寻 找雷锋叔叔啦,咱们和它们单独见见面吧。 (课件出示识字游 戏)小老师带读。 méng shùn céng nìng tà mài 蒙 顺 曾 泞 踏 迈 jīng jí bàn yíng mì xū xiàn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2)去拼音读生字。 师: 拼音姐姐离开了, 你还能准确认出生字宝宝的名字吗? (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开小火车读。 蒙 顺 曾 泞 踏 迈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3)认读词语 这些生字宝宝请来了课内的好朋友,我们也和它们打打招呼 吧?出示词语,分男女生读。 蒙蒙 曾经 泥泞 顺着 踏着 献出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4)读句识字。 将词语送回句子中, 咱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全 班齐读。 (5) 那现在谁能来猜猜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标红四个词语: 泥泞、年迈、晶莹、寻觅) 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借助词语所在句 子前后的提示)相机出示图片助理解。 师小结:当以后在阅读中咱们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身旁又 没有人可以求助,就可以这种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 (6)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昨 冒 留 弯 背 洒 温 暖” ,学生 依次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先出示“、冒、留、弯、背”四个生字,让学生观察这 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全班交流:四个字都是上下结 构, “冒、背、弯”字是上宽下窄,这三个字的上半部分写得 稍扁一些, 下半部分写得稍宽, 并且第一横压在横中线。 “留” 字上下部宽窄相当,高度也差不多。 师范写并强调: “冒”字下部要写成一个下框 ,里面两横 不要挨着了框的两边。 生描红并各练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再出示“昨、洒、温、暖”四个生字。继续让学生观察 交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范写并着重指导: “暖”字左边的日字旁要瘦长一些, 让右边的部分写得舒展一些。同时,右边千万不要写成“爱” 字。 “洒”字不要写成“酒” 。 生描红并练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 8 个生字的书写情况,全班评议。
送迷路的孩子,背年迈的大娘)
(2)师 : 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 的?(出示问题及相机出示答案) 指名回答(难过、害怕、着急......) 在这个时候, 有一位军人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 (高 兴、感动、安心)
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轻松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 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 泞” 。 师:你能边想象这几个词语所表达的画面, 边来读一读这 一小节吗? (3)(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并引出下一个问题:如 果你走在这样一条烂泥淤积的道路上是什么感受 ?雷锋会很 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 预设: 生 1: 走在这样的路上寸步难行, 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帮孩 子找到家人。 生 2:一不小心脚就陷进泥坑里,走起路来很艰难,雷锋 叔叔也很辛苦,速度也会不断减慢,最终要花很长时间才能 替小孩子找到家人...... (4) 师: 是啊 ,这样的一条道路 ,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 , 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 子素不相识, 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 到家人? 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表达,只要能体会到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 对他人的关爱即可。 女生朗读。 师:(出示句子)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 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虽 然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 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二节。 (5)(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 学第四小节, 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 的词语。 指名回答, 相机圈画词语: 背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洒 下的汗滴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 有刺。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师:(出示问题)走在这布满荆棘的小路上,你有什么感 受? 引导学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 , 刺人的荆棘可能划破他的鞋和脚 , 所以肯定很不好走 , 很辛 苦 ,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 ,因此花瓣上留下了 他那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男生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6) )除了晶莹的露珠,还见过晶莹的什么呢? 出示词语训练: 晶莹的(露珠) 晶莹的(宝石) 晶莹的(汗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