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

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教学重难点:本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都有哪些动物,同桌间互相交流,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言能力,学会写作。

2、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如“^”、“//”、“×”等,明确它们的作用。

2.师出示一篇学生作文,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3.生自己拿出一篇作,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三、自主修改1.生自己拿出一篇作,进行自主修改。

2.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3.生相互交流修改经验,分享修改心得。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并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关于讲理的谚语,理解其含义。

3.认识修改符号,并能用它们修改自己的作。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解句的能力,初步养成自己修改作的惯。

教学重点:1.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名言,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

2.培养自主修改作的惯。

教学准备:课件、练本、作文本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老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生字,而且很多生字长得很相似,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呢?2.(幻灯片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棕——宗(祖宗)忆——乙(乙方)招——召(召开)教——孝(孝顺)3.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识字规律。

(减一减,再把新的字进行注音、组词)4.练巩固。

二、我来归归类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和“口”有关的字:咬、叼、嚼、咽、啃、吞、含叫、喊、嚷、吼、吵、啼、唤啪、哗、吱、嗡、嘟、呜、嘀2.明确:第一组:是和嘴有关的动作。

第二组:是和语言有关的词语。

第三组:都是用口模仿出来的象声词。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作适当的补充。

三、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三句名言,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明确:这是关于道理的谚语。

)2.说说你的理解。

3.老师明确谚语含义。

4.学生读背谚语。

第二课时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2.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3.老师出示提示内容: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几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包括……从它们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4.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教学难点1.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平时也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今天刚好是童话王国对外开放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交流平台(插入童话王国守门神豆豆的录音)(师扮演门神豆豆):小朋友们,我是童话王国的守门神豆豆,听说你们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你们想进入童话王国,先要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喜欢童话?1.请你们回顾这四篇童话,这几个故事分别有哪些主要角色?哪一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个情节你最喜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刚刚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已经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了对这四篇童话故事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

(PPT出示这单元童话故事的思维导图)(师)把思维导图读一遍2.(师)欢迎大家进入童话王国!我们现在来到交流平台区,这些小朋友在交流自己对童话的认识及读童话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这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会用3种修改符号,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3句关于“理”的谚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的字义特点。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交流分享,梳理童话特点1.问题引入: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

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童话故事,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吗?(简单交流)2.归纳引入:那么,学习童话故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价值的知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吧。

3.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学生齐读,看看书中的人物有什么发现。

(1)童话中的植物、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有思想、有感情。

(2)童话故事的想象都很丰富。

(3)童话故事常常能带给我们启示。

4.再次引导回顾:结合本单元学习童话故事的经历,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的其他童话故事,说说对童话的认识。

5.开展班内读故事交流活动。

请具体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预设1:我最喜欢《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因为它面对那样美味的奶酪能做到不违背禁令,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好队长。

预设2:我喜欢《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青头,它为了自己的朋友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预设3:除了这些人物之外,我还觉得《那一定会很好》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有意义,一粒种子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也要加油。

6.小结:我们能从有趣的童话故事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今后我们一定要多读童话故事,特别要读那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元课文的方式,对本单元的童话故事进行梳理、总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6张ppt)

一、说教材
本次《语文园地三》是交流童话的特点;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认识带有口字旁的字表示的意义不同,认识三种修改符号并学会运用 ,理解积累辨理格言。课文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交流平台"“识字 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 的好处。 识字加油站: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中、介"等7个生字。 词句段运用:能了解三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字义特点。能了解改正、 增补、删除三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关于"理"的三条谚语。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优质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学习第二题。 1.先自由学习这几个病句和所使用的修改符号。 2.同桌讨论,在哪种情况下,该使用哪种修改符号。 (以课本上的三个句子为例来说)
3.指名同学说一说。 4.举几个类似的病句,让学生练习修改。 5.布置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用这些修改符号来修改。
板块五、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句俗语。 2.指名学生读一读。 3.评一评,谁读得最好,怎样能读得更好?
4.同桌相互说一说这三句俗语的意思。(都是关于“理”的俗语) 5.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学生补充。 6.教师点拨。
7.全班齐读这三句俗语。 8.背诵俗语。 9.把这些俗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语文园地三 和“口”有关的字 关于“理”的谚语 修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3.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4.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5.教师总结阅读童话的好处,鼓励大家多阅读童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一、文本教学解读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 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 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 朗读、背诵3条关于“理”的谚语。

【教学重点】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的教学1.出示课内外童话故事的插图,如《七色花》《拇指姑娘》《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等,提问:看图猪猜,这是哪个童话故事?2.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教师追问:大家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3.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及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齐读。

4.引导回顾:本单元我们一起畅游了童话世界,读了哪几个童话故事?(1)学生交流课文中的童话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中的哪位主人公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种子《在牛肚子里旅行》——青头和红头《一块奶酪》——蚂蚁队长(3)引导交流: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现实中有什么不同?(4)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5.引导回顾: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读起来真有意思。

这些童话故事中,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1)学生交流故事中神奇的事。

(2)教师相机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了各种奇特的景象《那一定会很好》——一粒种子有不同形态的变化《在牛肚子里旅行》——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最后脱险《一块奶酪》——蚂蚁有秩序地搬运奶酪6.出示第三位学习伙伴的话: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格言意思。

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那一定会很好: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复杂的感情变化。

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充满丰富的想象。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去年的树: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大树不见后鸟儿去寻找大树。

那一定会很好:树有自己的愿望,它想站起来,想跑,想坐下来休息,想躺下……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

一块奶酪: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

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去年的树: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

(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飞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复杂的感情变化。

2.(课件出示)
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又会唱歌的鸟、聪明的蟋蟀、快乐的手推车、值得尊敬的蚁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生动、鲜明的形象。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鸟儿的可爱、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的语言、动作中了解到大树的优秀品质。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青头对朋友的关爱。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的以
身作则。

3.(课件出示)
读童话,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一粒种子的经历获得了奉献教育,明白了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8)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招——召(召开)踪——宗(祖宗)
忆——乙(乙方)豫——予(给予)界——介(介绍)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是强调了声旁表音的功能。

后面的字都是前面字的声旁,表示前一个字的读音。

如“伸”的声旁是“申”,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板书:形声字声旁表音)
(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
①左形右声:伸招踪忆
②右形左声:豫
③上形下声:界
(3)复习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
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

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左形右声,如:清(青)、松(公)、城(成)、渔(鱼)、狸(里)左声右形,如:功(工)、领(令)、战(占)、郊(交)、放(方)上形下声,如:露(路)、花(化)、岗(冈)、笠(立)、芳(方)上声下形,如:烈(列)、忘(亡)、警(敬)、堡(保)、贷(代)内形外声,如:闻(门)、闷(门)、问(门)
外形内声,如:圆(员)、阁(各)、衷(中)、病(丙)、赶(干)(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咬叼嚼叫喊嚷
啃咽口吼啼
吞含吵唤
吱鸣嘀嗡
嘟啪哗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
①跟口有关的行为:含咬叼嚼啃咽吞
②象声词:吱鸣嘀嗡嘟啪哗
③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喊嚷吼啼吵唤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扒打扑扔托扫扩扣扛扱扬执扙抛扭拟抡抠抗批
心:忌忍忐忑忘志忽念怂态忠急怒思怨怎总怱恶恩恳
水:汉汇汁池汗汲江汤沟沪沥没汪浅沮泪泠沫泥泞泼
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课件出示)
(2)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修改病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

(板书:修改符号)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4)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课件出示)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

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
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

”;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板书:辨理格言)
(1)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芯不拔高灯不会变不亮;道理不去分辨就不会明白!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5.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