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3 精品
初三化学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二)--氧气的性质_导学案

氧气的性质导学单制作人董桂荣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且会判断。
学习重点及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物理性质指的是。
指的是、、、、、等2、对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坩埚钳、集气瓶等仪器重新认识及熟知其用途。
化学性质指的是。
3、木炭、蜡烛、铁丝三种物质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
二、精讲精练,阅读课本—页,简单了解以下内容1、氧气的物理性质教师出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有、、、等。
氧气在实验室收集的时候是根据氧气的和的性质收集的。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师生共同完成课本88页实验探究。
完成下列的表格。
三、巩固提高1、物质跟发生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许多物质都可以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3、碳、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
四、课堂检测:1、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跟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A、都是氧化反应B、都是化合反应C、都有发光放热、火焰2、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舍勒是最早制的氧气的科学家之一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3、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A、氧元素B、氧原子C、氧分子D氢元素4、某一容器中盛有液态空气,当打开容器盖后立即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可观察的现象是()A、木条燃烧更旺B、木条熄灭C、木条燃烧无变化D、木条先熄灭,后又燃烧5、下列各组概念中,在物质分类里后者从属前者的是()A、化合物、氧化物B、混合物单质C化合物、纯净物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6、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一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7、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初三化学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_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学习巩固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等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了解催化剂概念,培养人为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造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用实验推得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难点: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2)(3)3、氧气工业制法。
注意:该过程是变化二、精讲精练1、阅读演示实验探究课本页三个实验。
①双氧水常温分解(能不能)产生氧气,速度(快慢)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速度较快。
则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作用。
③催化剂指的是。
④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室制取氧气。
该实验用到的仪器有:。
实验操作步骤为:(1)(2)(3)(4)(5)(6)(7)。
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3、收集方法。
提出问题:空的集气瓶中有没有物质?要收集到所需气体必须将里面的气体顺利排出。
则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1)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2)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或方法收集。
集气瓶中灌满水的标志为。
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为,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在桌面上。
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看是否复燃。
三、巩固提高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双氧水C.空气D.氧化镁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能放出氧气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发生化合反应放出氧气C.双氧水中不加入二氧化锰,无法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5、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6、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氧化物和氧化反应 二、知识准备:1、 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2、 蜡烛燃烧有哪些变化?会生成哪些物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1.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 2O 5).氧化镁(MgO ).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碳(CO 2)等。
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 O 2 CO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 .铁丝B .木炭C .红磷D .蜡烛 4.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铁制品锈蚀C .食品腐烂D .电灯发光.放热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 .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三、教学内容2.【学生实验】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四、达标测试:1.下列试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范文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3.能够运用氧气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氧气性质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是什么吗?它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重要作用?2.学生回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氧气的发现史和物理性质。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氧气是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的,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三、课堂讲解1.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2.举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铁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四、课堂实验1.实验一: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准备实验器材:铁丝、氧气、酒精灯、镊子、集气瓶。
b.实验步骤:将铁丝一端弯成小钩,蘸上少量硫黄粉,用酒精灯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的氧气里。
c.实验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d.实验结论:铁在氧气中燃烧氧化铁。
2.实验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准备实验器材:木炭、氧气、酒精灯、镊子、集气瓶。
b.实验步骤:将木炭放入集气瓶中,用酒精灯点燃,迅速将集气瓶倒置。
c.实验现象:木炭剧烈燃烧,火焰明亮,二氧化碳气体。
d.实验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提问:氧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课堂讲解1.讲解氧气的应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化反应等。
2.举例说明氧气的应用:医疗氧气、炼钢氧气、火箭燃料等。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三: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a.准备实验器材:氧气、二氧化碳、集气瓶、澄清石灰水。
b.实验步骤:将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注入两个集气瓶中,将澄清石灰水滴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
c.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性质活泼的氧气》 导学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常见物质(如碳、硫、铁等)反应的现象及产物。
3、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区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4、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二、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学习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分析。
2、理解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四、知识链接1、空气的成分: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五、学习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观察一瓶氧气,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1、颜色:_____2、气味:_____3、状态:_____4、密度:比空气_____5、溶解性:_____(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实验步骤:(1)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将点燃的木炭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_____在氧气中: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2、氧气与硫的反应实验步骤:(1)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将燃烧着的硫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_____在氧气中:_____注意: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要预先装少量水,目的是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3、氧气与铁的反应实验步骤:(1)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_____在氧气中: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思考:上述实验中,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说明了什么?(三)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氧气化学性质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其活泼性、氧化性的表现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包括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正确操作。
为突破这一重难点,设想通过以下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其活泼性和氧化性。
4.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态度和辩证思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等,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活泼性、氧化性等特性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火烧云的形成与氧气有关,氧气是火焰燃烧的必需品。
2.教学过渡:从火烧云的例子,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性质活泼的氧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活泼性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和化学性质(活泼性、氧化性等),并举例说明氧气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深入认识氧气的活泼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不足,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氧气性质的基础上,提高化学学科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导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性质活泼的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2、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学习难点:催化剂的理解【温故旧知】(1)描述氧气的物理(2)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3)氧气的用途有。
【自主学习】1、请按照教师所给的主线梳理本课时的知识点。
(1)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方法是,属于变化(2)指出装置图中涉及的仪器名称(3)说出相关仪器名称。
三、氧气的获得工业上制氧气,所需量多,要求成本较低,怎么解决这个呢?问题呢?(提示:自然界中什么地方存在大量的氧气?)工业上制氧气:原料:方法:原理:利用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先把空气,然后升高温度,氮气的沸点,先沸腾,蒸发出去,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变化类型:变化贮存:贮存在色的钢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检验氧气的生成;归纳:高锰酸钾是一种色的固体,受热时有生成;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加热更快)③固定装置;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的注意点:试管口预先放;原因是。
管口略微向倾斜,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夹要夹持在距试管口的部;④加热;(先后再集中加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⑤收集;(当气泡连续且均匀日冒出才开始收集,否则可能会____________ 若用排水法收集,如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何收集?____________ ⑥撤装置;实验结束后,先,然后再_____;原因是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放在桌上;原因是(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
实验1: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将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的现象:化学反应原理(即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介绍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改变的物质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不变:1、___________不变;2、_________________不变;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如何检查?②装药品;(先_____后______)③收集:分液漏斗较长颈漏斗的优点:【盘点收获】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当堂检测】1、工业制法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属于变化。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导学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氧气在自然界中循环2.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3.会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一、课前复习1、空气是物(填写物质类别),其中含有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干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一杯石灰水长期的放在空气中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人在空气中能够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新授】探究问题:空气中氧气的性质【探究问题1】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0页的内容。
归纳出氧气的有哪些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方面考虑)[小结]氧气的化学的性质【探究问题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小结]现象文字表达式【探究问题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小结]现象文字表达式【探究问题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小结]现象文字表达式小结: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巩固练习:一、我来选评价: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2.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木炭B.蜡烛C.红磷D.硫磺3.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4.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5、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无色气体的是()A.红磷B.木条C.铁丝D.镁带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不定项选择)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的白烟C.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D.发出白光8.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具有氧化性9.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夹持木炭,在______上加热到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_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制备方法。
2.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及催化作用【学习重点】: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学习难点】: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自学导航】阅读教材34~37页,完成以下问题:探究一:氧气的工业制法1.工业制取氧气:物质;方法;原理: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分离出氧气,该方法是变化。
将氧气储存在中。
探究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原料:(色体)2.原理:3.装置:4.步骤及注意事项:(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2)装入药品先将试管,用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
(3)固定装置一般先后,先后的顺序固定;试管口要略向倾斜,防止;铁夹要夹在距试管口。
(4)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5)加热先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
(6)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刚有气泡时,要等到再收集,防止收集气体不纯;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气体已经集满,在水下盖好玻璃片拿出水槽在桌上(7)整理仪器要先将拿出水面,然后熄灭,防止水槽中。
5.收集方法:排水法,氧气于水;向排空气法,氧气密度空气6.检验方法:。
7.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排水法收集时,。
思考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探究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1.原料:2.原理:3.装置:4.步骤及注意事项:(1)按要求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的;(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5)当导管口有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6)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
5.收集方法:排水法,氧气于水;向排空气法,氧气密度空气6.检验方法:。
7.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时,;用排水法收时,。
探究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1.原料:2.原理:3.装置:4.步骤及注意事项:⑴按要求连接仪器;⑵检查装置的;⑶装药⑷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⑹收集气体⑺整理仪器探究四: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系统,依据改变系统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把导管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至试管冷却后,水又回升到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此外,还可采用抽气法或注水法,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或液面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探究四: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催化剂:。
催化作用:。
特点:(1)一变:;(2)二变:;作用:用高效催化剂生产汽油、煤油等;在汽车尾气处理中促进有害气体的化;用于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巩固训练】1.(2018年黄冈市)下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
实验室用KMnO4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用品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③⑤⑦组合可制备H2、CO2、O2,试写出用此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2018年内江市)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3.(2018年泉州市)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填标号)组合。
从所选的组合中选择某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装置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性;②试管口要______,其目的是_____;③给试管加热时应_______________;④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3)怎样使收集的气体基本上不含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1)写出A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若有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_______。
(填a或b)(4)若用D装置干燥氧气,D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7.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干燥、较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先在试管中放入MnO2,再放入略多的KClO3,③连接好实验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适当的时间后,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所装试剂是__________。
(2)方框B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中观察到何种现象时开始收集气体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气体比预计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8.(2018沈阳)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符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三课时探究一:氧气的工业制法1.液态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沸点物理探究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2.略4.气密性倾斜药匙直立下上左右下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三分之一预热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不收集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导管酒精灯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5.不易上大于6.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7.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当有大量气泡从水下瓶口冒出时,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满思考1:C.探究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略3.4.气密性连续均匀同探究一探究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气密性探究四: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略【巩固训练】1.集气瓶①②④⑥略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会儿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2.酒精灯集气瓶B 略D b3.略ABCEF 酒精灯给物质加热4.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气密性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预热撤导管熄灭酒精灯合理即可5.铁架台酒精灯略 A a 浓硫酸6.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