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仪器校正
分析化学。5。容量仪器的校正

26
995.93 35 993.45
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95.69 36
993.12
校准移液管时,在18℃时称得由25mL移液管中 放出的纯水质量为24.90g,计算该移液管在20℃ 时的容积及校准值。
V20
mt
t
24.90 24.9(6 mL) 0.99751
V V20 V 24.96 - 25.00 -0.0(4 mL)
体积修正值
△V (mL/L)
△V (mL/L)
温度 纯水 已知水或温度稀溶纯液水 校正值
(ΔV) T /℃ 0.01mol/L 0.1mol/L T /℃ 0.01mol/L 0.1mol/L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5 +1.5 +1.7 20 0
0
10 +1.3 +1.45 25 -1.0 -1.1
15 +0.8 +0.9 30 -2.3 -2.5
纯水的质量(mt),然后根据水的密度( ρt),计
算其在标温20℃时的实际容积(V20)。
V20
mt
t
V V20 V
体积校准值
附表 不同温度下1L水(20℃)的质量 (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量)
t(℃)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g) 998.39 998.33 998.24 998.15 998.04 997.92 997.78 997.64 997.51
10.13 10.10 39.28 10.08 10.12 +0.02 +0.02
20.10 9.97 49.19 9.91 9.95 -0.02 +0.00
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

容量玻璃仪器的校正容量玻璃仪器的容积并不经常与它所标出的大小完全符合,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温度下,其容积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必须对量器进行校正,容量器皿的校准方法通常有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两种。
⑴称量法称量法是指在校准室内温度波动小于1℃/h,所用器皿和水都处于同一室时,用分析天平称出容量器皿所量入或量出的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为容积。
由于水的密度和玻璃容器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以及在空气中称量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因此将任一温度下水的质量换算成容积时必须对下列三点加以校正:①校准温度下水的密度。
②校准温度下玻璃的热膨胀。
③空气浮力对所用称物的影响。
为了便于计算,将此三项校正值合并而得一总校正值(见表2-1),表中的数字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L的玻璃容器,在空气中用黄铜祛码称取的水的质量。
校正后的容积是指20℃时该容器的真实容积。
应用该表来校正容量仪器是十分方便的。
滴定管的校正:将滴定管洗净至内壁不挂水珠,加入纯水,驱除活塞下的气泡,取一磨口塞锥形瓶,擦干瓶外壁、瓶口及瓶塞,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将滴定管的水面调节到正好在0.00刻度处。
按滴定时常用的速度(每秒3滴)将一定体积的水放入已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注意勿将水沾在瓶口上。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盛水的锥形瓶重,读出水重,并计算真实体积,倒掉锥形瓶中的水,擦干瓶外壁、瓶口和瓶塞称量瓶重。
滴定管重新充水至0.00刻度,再放另一体积的水至锥形瓶中,称量盛水的瓶重算出此段水的实际体积。
如上法继续检定至0至最大刻度的体积,算出真实体积。
表2-1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L的玻璃容器,在空气中以黄铜祛码称取的水的质量温度/℃质量/g温度/℃质量/g温度/℃质量/g0998.2414998.0428995.441998.3215997.9329995.182998.3916997.8030994.913998.4417997.6531994.644998.4818997.5132994.345998.5019997.3433994.066998.5120997.1834993.757998.5021997.0035993.458998.4822996.8036993.129998.4423996.6037992.8010998.3924996.3838992.4611998.3225996.1739992.1212998.2326995.9340991.77重复检定一次,两次检定所得同一刻度的体积相差不应大于0.01mL,算出各个体积处的校正值(二次平均),以读数为横坐标,校正值为纵坐标,解校正值曲线,以备使用滴定管时查取。
容量仪器的校准

实验三容量仪器的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2.学会容量仪器的校正方法3.学习移液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欲使分析结果准确,所用量具必须有足够的准确度,但有些容量器皿达不到要求,故需校准。
校准方法是:称量容器中容纳或放出的纯水的质量,由V H2O= m t /ρt直接计算出它的容积(V H2O)三、主要仪器及试剂1. 25ml移液管2. 250ml容量瓶3. 50ml酸式滴定管4. 50ml磨口锥形瓶5. 温度计6. 分析天平7. 500ml烧杯四、实验步骤1.滴定管校准洗净欲校准的滴定管,加入与室温达平衡的蒸馏水至零刻度线以下附近,记录水温及滴定管的初读数。
称量50ml干燥磨口锥形瓶的质量,再以正确操作由滴定管中放出15.00ml 水于上述磨口锥形瓶中盖紧,称量。
两次称量值之差即为滴定管中放出的水质量。
用同样方法测得滴定管0.00 - 20.00、0.00 - 25.00、0.00 - 30.00、0.00 - 35.00、0.00 - 40.00刻度间放出水的质量,根据查得校准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滴定管所测各段的真正容积。
要求:称量时称准至0.01g,每段重复一次,两次校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2ml,结果取平均值。
将所得结果绘制成以滴定管读数为横坐标,以校准值为纵坐标的校正曲线。
2.移液管的校准方法同上,由从移液管放出的水的质量,计算出它的真正容积,重复一次。
两次校正值之差不超过0.02ml。
3.容量瓶的校准用已校准的移液管进行间接校准。
用25ml移液管移取蒸馏水至洗净而干燥的250ml容量瓶中,移取十次后,仔细观察溶液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否则另做新标记。
由移液管的真正容积可知容量瓶的容积(至新标线)。
经相对校准过的移液管和容量瓶应配套使用。
五、注意事项1.滴定管中加入的水可事先用烧杯盛蒸馏水,放在天平室内,杯中插温度计测量水温。
2.由滴定管中放出水时勿将水滴在磨口上。
3.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一定要正确。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前言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和分配液体的体积。
然而,由于使用和环境等原因,容量瓶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校正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在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准备工作的完成: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容量瓶的量程,准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清洗容量瓶:使用去离子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容量瓶,确保无残留物。
3. 干燥容量瓶:将清洗后的容量瓶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以确保容量瓶内壁干燥无水迹。
4. 温度调节:将容量瓶和标准溶液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等待温度稳定。
三、校正操作步骤以下是容量瓶校正的操作步骤:1. 第一次称量标准溶液: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并记录称量质量为m1(单位为克)。
2. 倒液操作:将标准溶液缓慢倒入容量瓶中,直到溶液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接近刻度线时,使用滴定管缓慢加液,直到溶液液面略高出刻度线。
3. 吸余液操作: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液面上方多余的液体,滴管胶头与容量瓶刻度线平齐时停止吸取。
4. 第二次称量标准溶液:将容量瓶与残余液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单位为克)。
5. 计算校正因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校正因子K:K = (m1 - m2) / (m2 - m3)其中,m3为容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6. 校正容量瓶体积:根据校正因子K,将容量瓶上的刻度值乘以K 得到校正后的体积值。
四、校正结果记录与报告在校正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校正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以下内容需要记录和报告:1. 校正日期和时间:记录校正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2. 容量瓶信息:记录容量瓶的编号、型号和量程等信息。
3. 校正结果:记录校正前后的刻度值和校正因子。
4. 操作人员:记录进行校正操作的人员姓名。
同时,对于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报告中注明。
容量仪器的校正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容量仪器校正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步骤,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容量仪器校正的原理是基于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称量一定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计算出其在标准温度(20℃)下的体积,从而校正容量仪器的实际容积。
2. 实验器材- 容量瓶- 量筒- 移液管- 蒸馏水- 精密天平- 温度计- 比重瓶3. 实验步骤(1)将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洗净,并用蒸馏水润洗。
(2)用精密天平称量容量瓶、量筒、移液管的质量,记录数据。
(3)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4)将容量瓶放入恒温水浴中,待水温稳定后,用移液管将水转移到量筒中,记录量筒的读数。
(5)重复步骤(3)和(4),记录多组数据。
(6)计算每组数据的实际体积,并与容量瓶的标称体积进行比较。
(7)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际体积与标称体积的关系曲线。
4. 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际体积与标称体积的关系曲线。
(2)分析曲线,找出影响容量仪器校正的主要因素。
(3)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学生掌握了容量仪器校正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步骤。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
3.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使用精密仪器,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建议增加实验内容,如对其他类型容量仪器进行校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
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容量仪器校正的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容量仪器校正

答:移取水的真实体积为20.03 ml,比移液管的标称容积多0.03 ml。 根据表1所知20ml的移液管(A级)的允差为±0.03 ml,所以符合要求。
11
四、容量仪器校准的方法
容量仪器校准的方法
称量法或绝对法
3 .玻璃容器的级别 玻璃容器按其标称容量 准确度的高低分为A级和B级两种。
4
二、容量仪器校准的基本概念
4.量器的容量允差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计量 器具的容量不可能同标称容量完全一致,若两者的偏差在所规 定的允许范围内,即称为量器的容量允差(又称允许偏差)。 容量允差是量器的重要技术指标。了解这一指标对正确选用量 器十分重要。常用的三种量器在293K时的容量允差见表1,表2, 表3。
滴定分析仪器的校准实验 滴定管校准每次从 0.00ml 标线开始,一段一段,直至校准到 第一节概 述 25ml刻度线。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每支滴定管重复校准一次, 两次测定所得同一刻度的校正值相差不应大于0.01ml,最后根据公 式计算滴定管各个体积段的校准值(二次平均)。滴定管校准记录 格式如表所示。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根据上述中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 级。检定周期为三年。 6.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校验记录”中。
利用表中的校正值可将不同温度下水的质量换算成 20℃时水的体积 (ml),计算式如下:
VS
Wt dt
其中:Vs是20℃时水的实际体积(ml);Wt是在空 气中t℃时水的质量(g);dt是在t ℃时空气中用黄 铜砝码称得1 ml水的质量(g/ ml)。
10
三、容量仪器校准的原理
化验室容量仪器校正方法

化验室容量仪器校正方法一校正目的定期对化验室的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进行校准。
二校正原理•绝对校准法:测量容器实际容积的方法。
在分析天平上称出标准容器纳入或放出纯水的质量,除以测定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得实际容积:•V=mw / Pw•相对校准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不需要容器的准确容积,而只要知道两种容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故采用相对校准方法校准即可。
三校正对象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四校正所需用品•仪器:电子天平:200g/0.001g、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10mL 容量瓶:100mL•具塞锥型瓶:50mL、烧杯:100mL•温度计•试剂:无水乙醇五操作步骤1.滴定管的校准:取一个洗净晾干的50 mL具塞锥形瓶,在台秤上粗称其质量,然后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称至0.001g。
然后按每分钟约10mL 的流速,从滴定管中向锥形瓶排水,当液面降至被校分度线以上约0.5mL 时,等待15 s。
然后在10 s内将液面调整至被校分度线,随即用锥形瓶内壁靠下挂在尖嘴下的液滴,立即盖上瓶塞进行称量。
两次质量之差即为放出水的质量。
用同样方法称量滴定管中从10mL、20mL到30mL……等刻度间水的质量。
(每次都从滴定管的0.00 mL标线开始。
)每支滴定管重复校准一次。
测量水温后即可计算被校分度线的实际容量,并求出校正值ΔV。
表中V20为标称容量。
2.移液管的校正:取一个50 mL具塞锥形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至毫克位,用已洗净的10mL移液管吸取去离子水(盛在100 mL烧杯中)至标线以上几毫米,将流液口接触烧杯内壁,移液管垂直。
烧杯倾斜约30度,调节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然后将移液管插入锥形瓶内.使流液口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让水沿壁流下。
待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s。
在放水及等待过程中,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流液口一直接触瓶壁,但不可接触瓶内的水,锥形瓶要保待倾斜。
放完水要随即盖上瓶塞.称量到毫克位。
基础化学实验1.3.2 容量仪器的使用和校正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容量仪器的校正
1. 50 mL酸式滴定管的绝对校准; 2. 250 mL容量瓶的绝对校准; 3. 25 mL移液管和250 mL容量瓶的相对校准。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50 mL酸式滴定管的绝对校正
► 先将烧杯(50 mL,1个 )洗净,再将其外部擦干,准确称量其质量(精确
至小数点后两位,即0.01 g)。
m1 n 计算两次称量之差,即m水=m1-m0 n 记录此时水的温度,查表得到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实际容
积。
实验内容与步骤
3. 25 mL移液管和250 mL容量瓶的相对校正
u 用一只洗净的25 mL 移液管吸取蒸馏水10 次,放于洁净并干燥 的250 mL的容量瓶中; u 观察弯月面最低处是否恰在标线刻度处,如果不在,做新的标 记。
(4) 读数
a. 竖直放置滴定管 b. 静置1~2 min后再读数 c. 初读数宜为0.00 mL d. 无色或浅色溶液,视线与弯月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e. 深色溶液,视线与液面两侧最高点水平 f. 读取时估读一位,即小数点后第二位。
2. 滴定管的滴定使用
(5) 滴定 ③ 边滴边摇瓶:
管尖端伸入锥形瓶内1~2 cm; 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锥形瓶; 瓶底离滴定台高2~3 cm; 左手控制滴定速度,边滴边摇
【注意】不要捏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也不可使玻
璃珠上下移动,否则空气进入形成气泡
2. 滴定管的滴定使用
(5) 滴定 ④注意事项:
a. 滴定时,每次宜从0.00 mL开始 b. 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不能任溶液自流 c. 摇瓶时,应转动腕关节,按一定的速度同一方向旋转(左旋、 右旋均可)。 d. 滴定时,注意观察锥形瓶中滴落点周围颜色变化,不要去看滴 定管上的刻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件量器配套使用,要知两者的容量是否为
准确的整倍数关系时。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绝对校正的原理? 称量法 称量量器量出或量入纯水的质量, 由该温度下的纯水密度计算出实际容量。必 须考虑的因素:空气浮力;温度。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代入砝码统一的名义密 度值,空气平均密度、293K纯水密度得到: m=V293ρK(1+β(T-293))×0.998947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 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由其中有效数字位 数最少的数值的相对误差决定,先确定有效
数字的保留位数再计算,0.1545×3.1
• 乘除运算中,9以上的大数9.00,9.83相对误 差约1‰,当作4位数字处理。
实验步骤
1.相对校正
讨论 相对校正中,为什么要用干燥的容量瓶,如何干燥?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将不同的V293、ρK、β和T代入上式,计算出不同 温度下各种容积的纯水和砝码平衡时的质量m、 差值Δm,得钠钙玻璃量器容积的校正用表(教材 P62,表1-15),表中第一列为标称容量;每行 中上行为质量值,下行为差值Δm。计算方法中:
•
•
水的表观密度如何得到?
不同温度下各种容积的纯水和砝码平衡时的质 量m如何查得?
•
校正时,加10mL水的锥形瓶称量后发现滴定 管下端有悬滴,则靠在锥形瓶内壁,继续进行 下一段的校正;
滴定管下端有悬滴,白瓷板上也有水,这说明 活塞漏水,滴定管须重新涂油,检漏后再进行 校正。
•
实验步骤
随时检查,并保持手、锥形瓶外壁、白瓷板、天
平盘的干燥;
带到天平室的用品:
• 搪瓷盘中放洁净、外壁干燥的50mL锥形瓶,洗
• 3600 有效数字位数较模糊,一般看作4位; 而3.60×103 ——3位有效数字; • 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分数字
的位数,如pH=10.20,2位有效数字。
应用有效数字的规则 • 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一般是不定值,记 录时只保留1位不定值;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 弃去多余数值的原则 四舍五入或四舍六入 五留双; • 加减运算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 取决于这些数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 35.6208+2.52+30.519
校正天平。
实验步骤
用哪种称量方法?
差减称量法 称出具塞锥形瓶的质量m1,记录。 加入25.00mL纯水后称量得m2,记录。m2-m1
为纯水的质量;
减量法 用去皮键TAR。
实验步骤
电子天平可称至0.0001g,记录只要记至毫克位, 为什么? 25mL吸管移取溶液的体积数为25.00mL,不定 值0.01mL相当于0.01g,即为几+毫克,故称至 毫克位准确度已足够。 食指和中指夹持锥形瓶磨口塞时,应注意什么? 不碰磨口塞上的水。
实验后讨论
师生对基本操作进行总结。
下次实验
盐酸浓度的标定; 预习:
查浓盐酸的浓度,计算配置800mL 0.1mol/L 盐酸溶液所需浓盐酸的量;
误差和数据处理; 滴定分析法概述; 多元碱的滴定; 酸碱指示剂。
滴定管活塞涂油的量要合适,活塞不能漏水,但也不
能涂多。若出现凡士林堵塞管口,轻则用针通,重则
用洗耳球吸放热洗涤液的方法疏通,再洗至纯水后使 用; 先练习(纯水自然流出,待液面降到10mL以上约 5mm处,等30S后10S内调整至10mL的操作)后实验;
实验步骤
滴定管校正值准确与否的关键:读数要准确,滴 定管不漏水; 如何处理滴定管下端的悬滴? • 初读前的悬滴去掉;
•
差值Δm如何查得?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有效数字
概念 以数字表示有效数量,指在具体工中
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 台天平称得30.5g,有效数字为3位。分析
天平称得30.5119g,有效数字为6位。
数字“0”的分析 • 1.02与1.20中,0的作用;0.0012中,0的作 用;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瓶,50mL小烧杯,250mL烧杯(盛废液),洗
耳球;滴定管及架、吸管(夹在滴定管架的左
侧)。
数据处理
25mL吸管的校正值计算 测得m(瓶)=43.456g,
m(瓶+水)=68.293g,水温为290K。查25mL的差
值Δm,计算真实容量、校正值、平均校正值。 解:290K,25mL的差值Δm = 0.059 水质量68.29-43.46 = 24.93g; 真实容量=24.93+Δm= 24.99mL; 校正值=24.99-25.00=-0.01mL; 两次测定后求平均校正值。
保证容量瓶和吸管的容量比准确;提前一周洗净
晾干。
实验步骤
怎样使吸管移取的体积数准确?
移液操作规范,特别注意液面的调节: • • 微松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才能控制液面随需 而停; 眼晴视线与液面水平,液面最低点与刻线相切;
•
溶液自然流出后,等待15S。
若液面与容量瓶刻线不一致,如何贴纸条? 开口小纸条的上沿与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
实验步骤
旋开活塞任水自然流出,为什么要待液面降到
10mL以上约5mm处,关闭活塞等30S后,在10S
内调整至10mL?
这是规定的滴定管等待时间,使残留在内壁 上的水相等。 若放水超过50mL如何处理? 重新装水至40mL,校正40~50mL段。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滴定管洗至内壁不挂水珠;
实验步骤
如何操作活塞?
左手的无名指、小指放在活塞下尖嘴管的左边;
中指和食指拿活塞柄的两端,大拇指邦忙; 手腕稍向上抬; 转动活塞时稍向里扣,但不能扣得过分; 注:上述1与3的操作使活塞小头不与手掌接触,避 免顶松活塞而漏水。
实验步骤
怎样控制加液速度?
控制手转动的程度和速度可控制加液速度。
量器的容量允差(293K) 允许存在的最大差值; 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流出时间:通过排液嘴, 自然流出水从最高标线至最低标线所需时间。等
待时间:水自然流出至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
等待的时间。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量器为什么要校正?有哪些校正方法? 量器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并不完全一致; 相对校正,绝对校正。 什么情况下用相对校正?
怎样使读数准确
滴定管垂直 用右手大拇指、食指拿滴定管
上部无刻度处,让其自然下垂;或把滴定管
架在滴定管夹上并保持垂直;
视线在弯月面的最低点,要与液面成水平;
读至0.01mL。
实验步骤
分段校正滴定管时,滴定管每次放出的纯水体
积是否一定要整数?应注意什么?
不一定,但尽量接近于整数,如10.00mL, 20.00mL……; 读数准确;不能超过50.00mL。 校正时,如何处理锥形瓶内、外壁的水? 外壁不能有水。校正前擦净外壁的水;校正 中若手、外壁有水应擦净。内壁有水,对测 定没有影响。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移取纯水的体积是否 准确; 使用电子天平时不乱按键,常查看水平仪。 防风门关严后读数,毛刷不碰称盘,保持称 盘、天平箱清洁; 记录格式仿照“滴定管的校正”记录格式设 计。
实验步骤
3.滴定管的校正 讨论 活塞涂油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活塞、活塞槽用滤纸擦干; 滴定管(包括活塞槽部分)平放在桌上操作; 凡士林量合适:在活塞的两头涂以少量,或在孔 的两边沿圆周涂一薄层(不涂孔); 活塞插入活塞槽后向同一方向转动,直到全部透 明; 凡士林涂好后,套上橡皮筋或橡皮圈(为什么)。
容量仪器校正
实验目的
初步学会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吸管、容量瓶的相对校正,吸管、滴定管 的校正方法;
学习电子天平的使用。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讨论
量器使用中的几个名称及其含义? 标准温度 量器的容积与温度有关,规定一 个共同的温度293K; 标称容量(293K) 量器上标出的标线和数
字;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相对校正准确与否的关键是吸管操作的好坏;
做到左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各司其积;
用小烧杯盛液,烧杯与吸管同时荡洗3次;移
液操作准确。
通过10次移取溶液,达到掌握吸管使用操作
的规范与熟练,因此不求快,强调规范。
实验步骤
2.吸管的校正
讨论 电子天平使用前,应做哪些检查?若不合格,如 何处理? 检查天平盘、天平箱内是否清洁;若有洒落物, 用毛刷扫出; 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若不水平,调节螺旋脚使 气泡在黑圈内;
数据处理
滴定管校正值的计算 参照教材P132,查10mL的
差值Δm;
解:真实容量=水的质量+Δm; 校正值=真实容量-水的体积; 总校正值=分段值累加; 两次测定后求平均值
基本操作
观看录象或教师示教;
吸管的使用、容量瓶的洗涤、酸式滴定管的 使用、电子天平;
教学安排
先相对校正,后吸管的校正、滴定管的校正。 每一阶段实验结果经教师通过后再进行下一 段实验。 水温见天平室中水的温度; 原始数据经教师批后再作计算,将计算结果 交教师,若不通过再校正一次;滴定管重校 时,可只校未通过的10mL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