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7~12岁儿童血压分布特征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科普之被忽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日常注意事项

临床护理科普之被忽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日常注意事项

临床护理科普之被忽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日常注意事项什么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呢?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因为其年龄和自身的特殊性,其诊断标准并不同于成年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不同,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变化的。

根据同年龄、同性别、不同身高水平对应的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此判定儿童血压水平,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2P95为高血压;P90-P95或,120/80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的医学发展阶段、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儿童人群,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

我国儿童可用如下公式粗略推算来判断患者血压是否大致正常,如发现血压异常、明显大于标准值,应当及时来院,由儿童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专业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占20%,与遗传因素、体质指数(BMI)、高糖、高钠饮食及其他原因包括噪音、睡眠等有关。

2、继发性高血压占80临以肾脏实质性疾病最为多见。

3、部分心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会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如何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者归为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轻型高血压。

常见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肥胖,精神压力比较大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现在的小孩生活条件比较好,肥胖率高,伴随肥胖的出现,高血压的发生率也会出现增高。

2、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继发性儿童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如主动脉缩窄较常见,还有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原发性高血压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当血压明显升高或持续性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惊厥、偏瘫、失语、昏迷等高血压脑病表现,当血压短期内急骤升高时,还会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

值得关注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值得关注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值得关注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作者:刘莹夏云龙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4年第09期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模式的改变,儿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有研究显示,儿少高血压的发展呈现“轨迹现象”,即处于某血压百分位数的儿童青少年,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血压值仍然保持在原来血压百分位数位置上相对不变的现象。

儿童期的血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成人期高血压的发生。

因此,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分级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是美国家高血压教育项日(NHBPEP)在2004年制定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平均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持续大于等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

采用以下标准将儿童血压区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目前国内外关于儿少高血压发病率的文献,由于其报道时间、地区、儿童年龄、人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的不一致,只能反映儿童高血压发病率的部分状况。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1991-2004年,我国儿少的血压水平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12岁儿童的收缩压从89.9毫米汞柱上升至94.3毫米汞柱,舒张压从58.3毫米汞柱上升至62.7毫米汞柱,儿少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从2.8%上升至8.1%。

(中国标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儿少高血压与成人一样,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大多数儿童高血压常继发于某一潜在的病症,其中肾实质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占60%-70%)。

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青少年期高血压大多为原发性(占85%-95%)。

儿少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在不同年龄段是不同的。

1-6岁的儿童发病原因主要为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高血压;6-12岁的儿童发病原因主要为肾实质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医源性高血压;12-18岁的青少年发病原因主要为原发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血压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这给他们未来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血压监测和评估,中国制定了相应的儿童青少年血压标准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进行详细解读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一标准表,并阐明其制定过程以及相关内容解释。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定义以及其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然后,我们会介绍血压测量和监测方法,并提供注意事项和误差校正方法。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全面了解。

通过对标准表的解读和说明,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问题的认识,并引起更多人对该问题重视。

此外,我们还旨在介绍正确的血压测量和监测方法,以便更好地评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2.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2.1 简介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类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正常血压水平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相应的血压标准表用于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血压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是依据国内大量儿童和青少年的实际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专家讨论形成的一份衡量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血压水平的参考工具。

2.2 标准制定过程制定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研究者收集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查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次,在评估当前国际相关标准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人口特征等因素,确定了适合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血压标准制定目标。

然后,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之后,逐步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初步版本。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一、概述儿童高血压是指在特定年龄和身高范围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高于正常分布曲线上的压力水平。

本文档旨在提供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准确判断、诊断患有高血压的儿童。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1、测量环境:确保测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因素干扰血压测量结果。

2、测量位置:在儿童患者过去年龄和身高范围内常用的测量位置是上臂。

对于较小的儿童,可使用小儿袖带,减少尺寸误差。

3、测量姿势:儿童应保持坐姿,背部支撑,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上臂应放置在心脏水平位置。

三、儿童高血压的分类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将儿童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高血压前期:- 3岁以下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95百分位数,但低于99百分位数;- 3岁及以上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高血压阈值。

2、高血压1级:- 3岁以下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99百分位数加5mmHg;- 3岁及以上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高血压阈值加5mmHg。

3、高血压2级:- 3岁以下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99百分位数加15mmHg;- 3岁及以上儿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高血压阈值加15mmHg。

四、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应基于至少3次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段标准化:使用已校准的血压计和袖带;2、多点测量: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多次血压测量,确保准确性;3、白大褂高血压:排除由白大褂高血压引起的临时性血压升高。

根据上述分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儿童高血压:1、高血压前期.3次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值均超过95百分位数;2、高血压1级.3次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均超过正常范围加5mmHg;3、高血压2级.3次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均超过正常范围加15mmHg。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血压: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2、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对动脉血管壁施加的最大压力。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表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表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表一、血压测量方法1.测量设备:应使用儿童专用的血压测量设备,或者使用成人设备但需注意适应儿童体型。

2.测量姿势:儿童应采取坐姿,双脚平放地面,放松且不讲话。

3.测量频率:为确保准确性,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血压水平定义1.正常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参考值的第90百分位。

2.高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参考值的第95百分位。

三、高血压分类1.轻度高血压:血压高于参考值第95百分位,但低于第99百分位。

2.中度高血压:血压高于参考值第99百分位,但低于第110百分位。

3.重度高血压:血压高于参考值第110百分位。

四、诊断标准1.儿童出现持续性高血压,且非暂时性升高。

2.出现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受损等)。

3.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如肾血管狭窄、肾上腺肿瘤等)。

五、筛查和监测1.对儿童进行定期的血压筛查,至少每年一次。

2.对疑似高血压的儿童,应进行多次测量以确认。

3.对已确诊的高血压儿童,应进行密切监测以评估病情和观察治疗效果。

六、病因分析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儿童患病风险增加。

2.环境因素:饮食过咸、缺乏运动、体重过大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

3.其他因素:如心理压力、睡眠不足等也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七、治疗和预防1.非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2.药物治疗:对于中度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3.预防: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血压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压力等。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轨迹现象",即血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百分位数基本不变,儿童期患高血压的患儿到成年期患高血压的风险是儿童期非高血压人群的4.6倍。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学龄前儿童为2%~4%,学龄儿童为4%~9%。

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儿童高血压对预防成人高血压、减少成人期心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的知识,欢迎阅读。

儿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儿童高血压同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80%为继发性高血压。

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6岁),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非常低,随年龄增长,学龄期(6~12岁)及青春期(>12~18岁)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

单就高血压本身而言,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相似,继发性高血压除具有高血压的表现外还具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1原发性高血压1.1一般临床表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当血压明显升高或持续性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惊厥、偏瘫、失语、昏迷等高血压脑病表现,当血压短期内急骤升高时还会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

1.2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因起病隐匿,故多数在发现时血压已明显升高,常伴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

1.2.1心血管损害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儿童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的最突出表现,临床工作中可利用超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进行判断。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 thickness,CIMT)增加也是反映儿童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个证据。

小儿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
(3)螺内酯因其为醛固酮拮抗剂,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儿。
2.
谢谢观看
病因
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小儿高血压80%以上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发病有关 的因素有:
1.继发性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如下:
(1)肾脏疾病继发性高血压中80%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是儿童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变,或称肾性高血压,包 括:肾实质性病变(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疾病(多囊肾、肾发育不全);肾肿瘤; 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血管病(肾动脉和静脉狭窄、阻塞);肾周围病变(炎症、脓肿、 肿瘤、创伤、出血);溶血性尿毒症等。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对原发性高血压应首先试用非药物性治疗。注意规律的生活制度,消除各种精神紧张因素,加强饮食指导, 限制钠盐入量至2~2.5g/d,肥胖儿应降低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如坚持。对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
小儿高血压
介绍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小儿血压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血压愈低。认为血压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 (低压)20毫米汞柱。为便于临床应用,通常认为血压值在新生儿>90/60毫米汞柱,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 柱。学龄儿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虑小儿高血压(infautile hypertension)。下肢血压较上肢血压高10~ 20毫米汞柱。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占65%~80%。 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心脏重量:新生儿的心脏相对较成人大,其重量约为20~25g,1岁时为出生时的2倍;5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9岁时为出生时的6倍,青春期后心脏重量的增长为出生时12~14倍,达成人水平。

心脏容积:出生时,心脏4个腔的容积为20~22ml,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2倍,2岁半增大到3倍,近7岁时5倍,约为100~120ml;其后增长缓慢,青春期始心脏容积仅为140ml;以后增长又渐迅速,18~20岁时,心脏容积已达240~250ml,为出生时的12倍。

心脏大小和位置心脏大小和位置小儿心脏体积相对地比成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下降。

小儿心脏在胸腔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和<2岁婴幼儿的心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心尖部主要为右心室。

3~7岁心尖搏动已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心脏由横位转为斜位,左心室形成心尖部。

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到锁骨中线以内0.5~1cm。

小儿心率心率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平均每分钟新生儿120~140次;1岁以内110~130次;2~3岁100~120次;4~7岁80~100次;8~14岁70~90次。

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可使心率加快,因此,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和脉搏。

(1)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60/min,幼儿>140/min,儿童>120/min。

系代偿表现,心率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出量,但心率快时,舒张期明显缩短,致心室充盈减低,因而代偿有限。

(2)心动过缓: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

血管的特点小儿的动脉相对较成人粗。

动、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成人为1:2。

在大血管方面,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12岁始至成人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儿 科杂志 第 3 3卷第 3 期 2 0 1 5年 3月 J C l i n P e d i a t r V o 1 . 3 3 N o . 3Ma  ̄ 2 0 1 5

2 6l・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6 0 6 . 2 0 1 5 . 0 3 . 0 1 6
血 压 的分 布特 征为 男性 高于 女性 ,城区 高于 郊 区县 ,儿童 血压 与年 龄 、身 高 、体质量 、B MI 、腰 围密 切相 关 。 关 键词 : 血压 ; 体 格 发育 ; 抽 样研 究 ; 儿童
Di s t r i bu t i on o f b l o o d pr e s s ur e i n c hi l dr e n ag e d 7 t o 1 2 i n Zhe n g zh o u T AN Li n a ,LI U Da pe n g ,Z HANG Y a od o n g ,WEI
p r e s s u r e( S B P ) , a n d d i a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DB P ) we r e me a s u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R e s u l t s T h e s u r v e y i n c l u d e d t o t a l 6 4 6 0 c h i l d r e n a g e d 7 t o 1 2 y e a r s , 3 2 0 6 u r b a n c h i l re d n( 4 9 . 6 3 %) , 3 2 5 4 s u b u r b a n c h i l d r e n( 5 0 I 3 7 %) , 3 5 2 5 b o y s ( 5 4 . 5 7 %) a n d 2 9 3 5 g i r l s ( 4 5 . 4 3 %) . S B P i n b o y s 【 ( 1 1 7 . 8 6  ̄ 1 8 . 1 8 ) mmH g ] w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g i r l s 【 ( 1 1 3 . 8 2  ̄ 1 3 . 1 1 ) m mH g( t = 3 . 1 6 ; P = 0 . 0 0 2 )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c h i l re d n i n Z h e n g z h o u w a s 7 . 5 2 %. T h e b l o o d p r e s s re u i n b o y s wa s h i g h e r t h n a t h a t i n g i r l s = 9 . 6 6 , P - = 0 . 0 0 2 ) . T h e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i n u r b a n b o y s a n d g i r l s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s u b u r b a n b o y s nd a g i r l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2 4 . 1 5 , 1 4 . 3 9 ; P = 0 . o o o ) . T h e S B P a n d DB P h a d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a g e , h e i g h t , w e i g h t , B MI , w a i s t c i r c u mf e r e n c e
区 县 的5 所学校6 - 1 3 岁 在 校儿 童 ,测量 身 高 、 体质 量 、腰 围 、臀 围 、收 缩压 ( S B P ) 和 舒 张压 ( D B P ) ,对相 关 数据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调 查 的7 - 1 2 岁 儿 童有 效 人数 为 6 4 6 0 人 ,其 中城 区3 2 0 6 人( 4 9 . 6 3 %) ,郊 区县 3 2 5 4 人( 5 0 . 3 7 %) }男 童3 5 2 5 人


著 ・
郑州地 区 7 - 1 2岁儿童血压分布特征
谭利娜 刘大鹏 张耀 东 卫 海 燕
郑州市儿童 医院 ( 河南郑州
摘要: 目的 了解 郑 州地 区7  ̄ 1 2 岁 儿童 的 血压 现 况 。方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5 0 0 5 2 )
按 分层 整群 随机抽 样 法 抽取 郑 州市 3 个 城 区和 2 个 郊
Ha m a n( Z h e n g z h o uC h i l d r e n s ' H o s p i t a l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5 2 , H e n a n , C h i n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a m r e o f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i n c h i l d r e n a g e d 7 t o 1 2 y e a r s i n Z h e n g z h o u . Me t h o d s
P = 0 . 0 0 2 ) ;无论男 、女童 ,城区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郊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4 . 1 5 、1 4 . 3 9 ,P 均= 0 . o o o ) 。男
童 的S B P 和D B P ,女 童 S B P 均与 年 龄 、身高 、体 质量 、B MI 、腰 围呈 显著 正相 关 均 < O . 0 1 ) 。结论 郑 州地 区儿 童青 少年
Ac c o r d i ng t o s t r a t i ie f d c l u s t e r r n do a m s a m pl i n g me t ho d, c h i l re d n a g e d 7 t o 1 2 ye a r s i n i f ve s c ho o l s f r om t hr e e u r ba n a n d t wo
s u b rb u a n c o u n t i e s i n Z h e n g z h o u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Th e h e i g h t , we i g h t , wa i s t c i r c u mf e r e n c e , h i p c i r c u mf e r e n c e , 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 5 4 . 5 7 %) ,女 童2 9 3 5 人( 4 5 . 4 3 %) 。男童 的S B P ( 1 1 7 . 8 6 士1 8 . 1 8 ) mm Hg 明显高 于 女童 ( 1 1 3 . 8 2 士1 3 . 1 1 ) m mHg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f = 3 . 1 6 ,P = 0 . 0 0 2 ) 。高 血压 发 生 率7 . 5 2 %{其 中男 童 高血 压 发生 率 明显 高 于女 童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9 . 6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