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奖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科学技术部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的贡献不可忽视。

为了激励和表彰科技工作者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部设立了科技创新奖励评选机制。

本文将对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进行介绍。

一、奖项设置为了细分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科学技术部设立了多个奖项,以确保对各领域科研人员的奖励覆盖面。

这些奖项包括但不限于:杰出科研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

1. 杰出科研成果奖杰出科研成果奖是针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科技影响力的成果进行评选的奖项。

在奖项的评选过程中,科学技术部将充分考虑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及其在行业或学科的应用前景等因素,确保公正、公平的评选结果。

2. 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是对在不同领域中取得卓越科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奖项。

科技进步奖按照成果的分类划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便更好地体现成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3.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对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显著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的最高科学奖项之一。

该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评选标准严格,并要求获奖成果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和广泛应用价值。

二、评选程序科学技术部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程序是一个严谨而公正的过程。

以下是大致的评选流程:1. 提名阶段科学技术部会从各相关机构中收到提名,包括但不限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提名文件需要详细描述被提名人的科技成果和其在行业中的影响。

2. 审查与评审科学技术部会成立专家组对提名人的科技成果进行审查与评审。

专家组将根据提名材料、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情况,对提名人的科技贡献进行严格评估,并选出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3. 决策与公布科学技术部将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和参阅其他权威意见,进行决策并公布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将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并通知获奖的科技工作者。

4. 颁奖仪式科学技术部将组织颁奖仪式,对获奖人员进行庄重表彰,并授予相应的奖项证书和奖金。

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评选标准

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评选标准

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性:候选人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
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其成果在国
内外具有领先水平,并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实际贡献:候选人的科技成果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出
显著贡献。

3.经济效益:候选人的科技成果应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4.社会效益:候选人的科技成果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能够提
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5.学术影响力:候选人的科技成果应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被
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和认可,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知名
度和影响力。

6.知识产权:候选人的科技成果应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包括专
利、著作权等,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运用。

7.团队贡献:在团队成果中,候选人应发挥关键作用,对团队的
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8.个人品质:候选人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包括诚实守信、敬
业奉献、团结协作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

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科技创新一直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学技术部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管理和领导机构,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的重任。

为了激励和奖励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部设立了科技创新奖励评选制度。

一、评选目的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表彰科学技术部工作人员对科技创新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广大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

二、评选范围科技创新奖励评选范围涵盖科学技术部所有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科研人员、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等。

评选对象必须是以真实姓名或工作单位名义投稿的科技成果或科技论文。

三、奖项设置科技创新奖励评选设置多个奖项,具体奖项及其评选标准如下:1.优秀科技成果奖:评选范围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发明专利、科技发明、科技创新项目等。

评选标准按照科技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

2.优秀科技论文奖:评选范围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科技论文或学术论文集。

评选标准按照论文的学术质量、研究创新性、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优秀科技管理奖:评选范围为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包括项目管理、科技组织领导、科技政策制定等。

评选标准按照工作实绩、工作创新性、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四、评选程序科技创新奖励评选采取自愿申报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程序如下:1.自愿申报阶段:科技部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科技创新成果将申报材料提交至科技创新奖励评选办公室。

2.初审阶段:评审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符合评选条件的申报材料进入终审阶段。

3.终审阶段:由专家组对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估打分,确定获奖名单。

4.颁奖仪式: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结果将在科学技术部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上公布,并进行颁奖仪式。

五、奖励待遇科技创新奖励评选的获奖者将获得如下待遇:1.获奖证书:授予获奖者荣誉证书,以表彰其杰出成就。

科技创新奖项颁发新闻稿

科技创新奖项颁发新闻稿

科技创新奖项颁发新闻稿尊敬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奖项颁发仪式,本次活动旨在表彰在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机构。

现在,我代表主办方向大家介绍本次获奖者。

一、XX科技公司荣获年度科技创新企业奖XX科技公司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

该公司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研发成果,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领先市场的高端产品。

此次颁发年度科技创新企业奖,是对XX科技公司长期科技创新和突破的肯定和表彰。

二、李明博士荣获年度科技创新个人奖李明博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他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李明博士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人工智能算法,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他的工作不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还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本次李明博士获得年度科技创新个人奖,旨在表彰他在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创新成果。

三、XX团队荣获年度科技创新团队奖XX团队是一支由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优秀团队,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研发出一种创新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超高导电性和稳定性,成功解决了传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易失效的难题。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将为电子产品的制造和性能提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本次颁发年度科技创新团队奖,是对XX 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肯定。

四、XX大学荣获年度科技创新教育机构奖XX大学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科研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该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优质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技创新空间。

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XX大学培养出的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此次颁发年度科技创新教育机构奖,旨在表彰XX 大学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杰出成绩和突出贡献。

企业科技创新奖励

企业科技创新奖励

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方案一、引言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方案。

该方案旨在奖励在创新项目中取得突出成绩、拥有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专利申请等方面的优秀员工和团队,同时鼓励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产品推广以及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秀实践。

二、奖励项目1. 创新项目奖励:针对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创新成果的项目,依据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程度给予奖励。

2. 技术发明奖:针对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发明专利或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自主创新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3. 科技进步奖:针对在科技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或团队,奖励其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方面的成果。

4. 专利申请奖:对于积极申请专利、成功获得专利权的员工或团队,依据专利的重要性和创新性给予奖励。

5. 研发团队奖:针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研发团队,奖励其在团队协同创新方面的成果。

6. 创新成果转化奖:鼓励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对于成功实现转化的成果给予奖励。

7. 技术标准制定奖:对于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提升企业行业地位的员工或团队,依据标准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给予奖励。

8. 知识产权保护奖:奖励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或团队,包括专利维权、商标保护等。

9. 创新产品推广奖:对于成功推广创新产品、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员工或团队,依据推广的重要性和成果给予奖励。

10. 创新人才引进奖:鼓励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于成功引进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

三、奖励标准与程序1. 奖励标准:依据奖励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奖励等级。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创新性、重要性和实际效果等方面。

奖励等级分为一、二、三等奖,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评定。

2. 奖励程序:员工或团队可自行申报或由部门推荐,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设立的评审委员会将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公示评审结果。

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方案

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方案

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方案科技创新大赛是为了鼓励创新精神、促进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而举办的一项比赛。

为了提高比赛的影响力和激发参赛者的积极性,颁奖环节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本次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方案。

时间和地点本次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将于比赛结束的一个月内举行,时间和地点将提前通知所有参赛者和相关媒体。

颁奖人员本次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人员包括比赛评委、主办方代表、高校代表、政府部门代表、媒体代表等。

颁奖项目本次科技创新大赛根据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和比赛规则,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颁奖:1.科技创新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在科技领域中做出创新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新发现、新产品、新技术等。

评选时,将以作品的技术含量、应用前景、创新性等为评判标准。

2.最佳应用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表现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在社会事务中的应用等。

评选时,将以作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实际经济效益等为评判标准。

3.最具社会意义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对社会有较大贡献并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解决社会难题、改善社会环境等。

评选时,将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可持续性等为评判标准。

4.最受欢迎奖该奖项旨在通过参赛者和观众的投票,选出受欢迎度最高的作品。

投票方式将在颁奖现场宣布。

颁奖方式本次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现场颁奖在颁奖典礼现场,颁奖人员将依据得奖作品和奖项,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等奖励。

2.邮寄颁奖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到场参加颁奖典礼的获奖者,颁奖人员将在典礼结束后及时将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等奖励邮寄给获奖者。

颁奖分配本次科技创新大赛的奖项和奖金均由主办方承担,比赛评委负责评选和分配奖项。

奖项分配以比赛评委的评分结果为依据,其中:•一等奖1个,奖励20万元;•二等奖2个,每个奖励10万元;•三等奖3个,每个奖励5万元;•最佳应用奖、最具社会意义奖、最受欢迎奖各1个,每个奖励3万元。

公司科技创新奖评审制度

公司科技创新奖评审制度

科技创新奖评审制度1.制度目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公司员工研发、创新热情,提高公司科研开发效率,改善公司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增强公司市场核心竞争力,奖励发明人、设计人和小改小革者。

2.适用范围本制度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及受公司委托配合公司工作的合作者。

3.定义3.1知识产权奖:用于奖励申请专利和授权科研项目的发明人、设计人,知识产权奖又分发明专利奖、实用新型专利奖、外观设计专利奖、知识产权附加奖及其他知识产权奖;3.2技术创新奖:用于奖励改善生产工艺、操作方法、设备维护和检测方法、试验方法等改革人或实施人,以及其他改进公司其他技术的实施人;3.3小改小革奖:用于奖励对公司的工艺、设备、试验、检测等项目进行了小改小革且已实施的建议人和实施人;3.4合理化建议奖:用于奖励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等管理活动等提出好的建议或能够给公司带来可观效益的建议人。

4.职责与权限4.1各部门、业务中心负责科技创新奖项目的申报工作;4.2知识产权部负责科技创新奖的组织与实施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登记、备案以及奖金的申请与发放工作;4.3科技创新评审委员会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与评估,并做出评审决定;4.5主管中心总经理负责对评估决定的核准工作。

5.内容5.1科技创新奖评审组织机构:5.1.1科技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成员。

主任:法务后勤中心总经理副主任: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研发部主任各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成员:知识产权部副经理相关职能部门副经理各业务中心技术主管、生产主管、设备主管5.1.2科技创新奖评审事务由知识产权部负责。

5.2科技创新奖的奖级的设置5.2.1知识产权奖奖级的设置:发明奖、实用新型奖、外观设计奖、知识产权附加奖和其他知识产权奖,其奖金额度列于下表:5.2.2技术创新奖与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奖的奖级设置:技术创新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奖的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等级划分

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等级划分

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等级划分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些奖项是为了表彰在建筑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等级的奖项。

一等奖是建筑业科技创新工程奖中最高的等级,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

获得一等奖的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该项目在解决重大建筑难题方面有显著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该项目在技术应用上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建筑行业带来实际的效益和改进。

最后,该项目在技术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能够满足建筑领域的高质量要求。

二等奖是建筑业科技创新工程奖中的中等等级,代表了该领域的中等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

获得二等奖的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该项目在解决一定规模的建筑难题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该项目在技术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建筑行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和改进。

最后,该项目在技术指标上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能够满足建筑领域的质量要求。

三等奖是建筑业科技创新工程奖中的最低等级,代表了该领域的一般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

获得三等奖的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该项目在解决一定程度的建筑难题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该项目在技术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建筑行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和改进。

最后,该项目在技术指标上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能够满足建筑领域的基本要求。

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分别代表了建筑领域中的最高技术水平、中等技术水平和一般技术水平。

这些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和表彰在建筑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拟表彰名单公示
根据《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审办法》(马政办…2014‟51号)规定,经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现将第五届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拟表彰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15天,即2015年12月29日至2016年1月12日。

如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真实身份书面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市科协)反映,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电话:8351067、8351061(传真);联系地址:太白大道2008号市行政中心2号楼113室。

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12月29日
第五届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拟表彰名单
二等奖(4项)
1、获奖项目:“2014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
获奖者:孟培坤;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卢建军。

2、获奖项目:“第三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一
等奖;
获奖者:胡子韬;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沈秋发。

3、获奖项目:“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一等奖(成绩排名靠前);
获奖者:苏启凡;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李文方。

4、获奖项目:“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一等奖(成绩排名靠前);
获奖者:刘捷;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陆竹。

三等奖(23项)
1、获奖项目:“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一等奖;
获奖者:汪尘微;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李文方。

2、获奖项目:“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一等奖;
获奖者:毛泽平;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
指导教师:陆竹。

3、获奖项目:《中药病毒防护衣》(“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岳雯昕;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湖东路四小;
指导教师:高先玉。

4、获奖项目:《直升飞机航母平台》(“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伍宇轩;
获奖时所在学校:当涂县江心初中;
指导教师:吴玲。

5、获奖项目:《氧气制冷机》(“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意作品二等奖);
获奖者:刘昕辰;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湖东路四小;
指导教师:高先玉。

6、获奖项目:《智能交通信号灯》(“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意作品三等奖);
获奖者:冯文慧;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九村小学;
指导教师:邵美娥。

7、获奖项目:《快乐的厨房》(“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
获奖者:任轩;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成功学校;
指导教师:谷晓华。

8、获奖项目:《基于手机远程控制的密码锁》(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李巧巧、孙婷;
获奖时所在学校:当涂二中;
指导教师:刘园。

9、获奖项目:《电子盲文学习机》(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吴晟、杨健;
获奖时所在学校:当涂石桥中学;
指导教师:李明、陈杰。

10、获奖项目:《基于充电宝的电暖保温热水衣》(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冷泉;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汪宁。

11、获奖项目:《点亮断丝日光灯管的最佳方法》(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戴军、沙福斌、龚心韵;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十二中;
指导教师:吴慧峰、张虹、李国凤。

12、获奖项目:《沟槽式公厕水箱控制系统的改进》(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刘子健、何天铖;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十二中;
指导教师:黄太清、郑力、陈春林。

13、获奖项目:《“金火木土四星仪”及“活动星图”》(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丁兆宁;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红星中学;
指导教师:林敏菲。

14、获奖项目:《三脚联动激光找圆心器》(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汪逸凡;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红星中学;
指导教师:王树超。

15、获奖项目:《省力铁锹》(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获奖者:王心怡;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钟村小学;
指导教师:胡娣。

16、获奖项目:《能煮软硬饭的电饭锅》(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张润辉;
获奖时所在学校:含山县仙踪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苏时友。

17、获奖项目:《太阳能热水器无线报警器》(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施子雯;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红星中学;
指导教师:马丽娜、吴光辉。

18、获奖项目:《石臼湖大闸蟹的养殖与当地水质的联系》(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陈雪薇、王颖、涂嘉兴;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红星中学;
指导教师:陈娟、杨凤瑜。

19、获奖项目:《马鞍山近郊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初步探讨—以近五年为例》(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汪晨、范晗、张俊豪;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红星中学;
指导教师:陈娟、桂芳、吴光辉。

20、获奖项目:《大龙虾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应用》(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潘雨、何小芸、崔欣;
获奖时所在学校:安工大附中;
指导教师:张云艳、王娣、朱成兵。

21、获奖项目:《马鞍山采石老街的保护与开发》(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秦凯舜、宁蕊蕊;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二中、安工大附中;
指导教师:朱红生、秦晋友、朱成兵。

22、获奖项目:《多功能废水再利用节水器》(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王艾琛;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七中;
指导教师:贾云、杨厚文。

23、获奖项目:《老弱睡眠防跌报警器》(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获奖者:冯俊慈;
获奖时所在学校:市七中;
指导教师:吴家华、黄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