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

合集下载

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案例t反思/学科探索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内蒙古医科大学辛红梅马杰摘要: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 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_9〇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 到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 (2018 ) 02B-0092-03_、问题提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影响。

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大 学生茁壮成长才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蓬勃发展。

大学新生 是大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注意的,他们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 大学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学习、情感等方面 的困扰。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与他们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 系,这些困扰和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也许会演变成为 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没有哪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适合所有 人的。

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知,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大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

王建中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 理健康存在普遍相关性,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 性。

杨贵英指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 显著关系,应加强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齐晓栋研究指出,整体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有显著正相关,与心 理健康消极指标有显著负相关。

人格偏差或障碍影响大学生 健康心理的养成。

张嘉虹对大学生人格障碍与心理卫生状况 进行研究,指出人格障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广泛的影响,需关注其人格特征的偏离。

医学研究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典型相关分析

医学研究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典型相关分析
i t o n l a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p e r s o n a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nd a me n t a l h e lt a h s t a t u s u s i n g he t c a n o n i c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ly a s i s . Re s u l t s
论性别 , 研究生 的人格 问题 主要 由内外 向性 和神经 质来 反映 , 其次为精神质 。心理健康问题 , 男性主要 由躯体化和焦虑症 状反映 ; 女性 主要 由强迫症状 、 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反映 。结论 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 与心理健康状况 密切 关联 ; 应 重点加强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 的医学研究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 【 关键词 】 医学研 究生 人 格特质 心理健康状况 典型相关分析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i t ic f b a s i s f o r i mp r o v e he t l e v e l o f me n t a l h e lt a h o f me d i c l a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if n i c nt a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E P Q— E nd a L s u b s c a l e s b e t w e e n n a t i o n a l n o r l T l s c o r e a n d ha t t m o a n g me d i c l a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i n b o t h g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e r s ( P< 0 . 0 5 ) . T h e a v e r a g e s c o r e s o f c o e r c i o n , t e r r o r nd a p s y c h o s i s f a c t o r w e r e ig h h e r t h n a t h e s c o r e s o f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人格特征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其次,上大学的阶段是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转折期,个体心理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再次,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竞争要求,导致大学生面临较高的压力。

二、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外向性与心理健康:外向性的人善于沟通和社交,能够主动应对困难和压力,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2. 神经质与心理健康:神经质的人经常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症状。

3. 开放性与心理健康:开放性的人心理适应能力较强,思维灵活,更能应对各种困境,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4. 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宜人性的人具有较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他人关系良好,更容易获得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5. 责任心与心理健康:责任心强的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高的要求,可能在追求完美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1. 外向性与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外向性较低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时,可能产生退缩、自卑等心理问题。

2. 神经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神经质较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 开放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开放性较低的大学生可能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低,面对新环境和挑战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4. 宜人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宜人性较低的大学生可能缺乏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5. 责任心与心理健康问题:责任心过高的大学生在追求完美时容易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相关性分析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性格特点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职业发展等多重挑战。

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性格特点的研究大学生性格特点是指在性格维度上的个体特征表现。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性格可分为多个维度,如外向性、内向性、情绪稳定性等。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相关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性格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外向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

外向的个体更加善于社交和处理人际关系,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少。

其次,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

情绪稳定性低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更易陷入抑郁和焦虑之中。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性格特点的相关性可以从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来解释。

心理上,个体的性格特点影响其对压力和困难的应对能力。

社会上,大学生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这些因素也会对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心理方面,个体的性格特点可以塑造其心理健康的表现。

例如,外向性的大学生更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分享问题,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有效缓解压力。

情绪稳定性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挫折和困扰的影响,难以积极应对挑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在社会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例如,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心理素质。
03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医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增强应对压力和挫 折的能力。
培养积极心态和情绪调节能力
教育医学生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VS
提供紧急心理援助
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医学生提供紧急心理 援助,协助他们度过危机,恢复正常学习 和生活。
04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 征的关系
人格特征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特点,这些特点受到遗传、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
分类
人格特征通常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理性型和非理性型、情绪稳定型和情绪不稳定型等几大类。
内向型人格可能导致社交障碍
01
内向型人格的医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在社交场合表现得较为羞
涩,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困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非理性型人格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02
非理性型人格的医学生可能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思考和自我
调节能力,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情绪稳定型人格有利于心理健康
03
情绪稳定型人格的医学生通常具备更好的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对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职业适应不良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医学生在实习 或工作中表现不佳,无法适应职业环 境。
职业规划不合理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影响医学生对未来 职业的规划和定位,导致职业发展受 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分析心理健康在大学生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

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青年心理特点一:个体差异明显大学生心理特点中,个体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同一学校环境下,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区、文化背景甚至国籍,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性格特点等都会带来诸多差异。

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青年心理特点二: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意识增强大学生是一个在思想上逐渐独立的阶段,这时他们对自我形象、自我价值、自我定位等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和自我认同的形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

青年心理特点三:情绪波动较大大学生时期,正处在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

他们可能面临着来自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也常常困扰着他们。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情绪管理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青年心理特点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大学生阶段是一个培养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

他们离开了原有的学校和社交圈子,进入新的环境中,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社交、求职和生活质量。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青年心理特点五:个人责任感增强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逐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导者和决策者。

与此同时,他们也卸下了部分家庭和学校的监管和约束,个人责任感相对增强。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自律培养,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cmp l o , n i y h bca xe ( < .5 , i ic n lw r crs np rn i iet n ( < .1 . td ns o us n a xe ,p o i n it P 00 ) s nf a to e oe aa o ai i t y g i s i d d o P 0 ) Su e t 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 采用症状 自评量表( C 一 0 和艾森克个性 问卷 ( P 进行侧查 。结果 SL9) E Q) 有 1.6 3 %的医学生存在中等以上 5
的心 身症状 , 较为 常见 的心 身症状 为强迫 、 际敏感 、 郁 、 虑 。 人 抑 焦 与全 国青年 常模相 比, 医学 生 S L 9 C - 0的各 因子分 均偏高 ( < .1 ; P O )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 比, O 医学生 的躯体化 、 强迫 、 焦虑 、 恐怖 4个 因子 分偏 高( l .5 , 尸 0 ) 而偏执 因子分偏低( 0 1 内 <0 R . o O
部分医学生存 在一
中图分类号 : 4 9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0 8 6 9 【0 8 - 5 0 8 - 3 10 — 62 2 0 )0 - 0 0 0
An iv sia in o e t l t t sa d p ro aiyo e ia t d n s e tg to n m n a a u n e s n l fm dc l u e t n s t s
p y h smai y tm.C mmo s c oo t y tmsw r o uso ,itr es n l e st i ,d pe so s c o o t smpo c o n p y h s mai s mpo e ec mp lin nep ro a n i vt c s i y e rsin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格特征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格特征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格特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困难、恋爱压力、就业焦虑等,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不同的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会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格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面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乐观主义的人往往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

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在面对学业困难时,他们会鼓励自己去努力学习,相信勤奋付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而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会积极寻求机会,相信自己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二、自尊心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自信心的表现。

具备高度自尊心的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认知,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问题。

他们对自身的价值有着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面对恋爱压力时,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吸引到合适的伴侣,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他们有着积极的自我形象,这对于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三、适应性强适应性强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的能力。

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强的人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境,并且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他们不会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能够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

在面对学业压力时,他们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以更好地应对学业问题。

四、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和交往的能力。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会面临到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如与同学的关系、与室友的相处等。

具备良好社交能力的人能够主动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且能够有效解决人际冲突。

他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并且能够积极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0 0 0 ) 第 一 典 型 相 关 系数 为 0 52 , .0 1 , . 3 8 第二 典 型 相 关 系数 为 0 2 5 , 征 值 的 贡 献 率 分 另 为 6 . 1 和 .60特 q 7 2 1 . 1 , 两对 典 型 变 量 的 累积 贡献 率 高 这 8 . 1 ; 第一 对典 型 变 量 中 , 绪 性 、 慎 性 与 人 际 关 系 、 28 % 前 O O 在 情 谨 抑

对 象 与 方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意义。问卷不要 求填写姓名 , 由受试者 独立完成并 当场全
部 收 回 , 排 除 干 扰 因 素 。 问 卷 收 回 后 对 填 写 各 项 进 行 检 以
l对 象 。 以 年 级 为 层 , 班 级 为 单 位 , 用 分 层 随 机 整 _ 以 采 群 抽 样 的方 法 , 机 抽 取 潍 坊 医 学 院 在 校 医 学 大 学 生 4 0 随 4
填写 不完整 和有 逻辑 错误 的 4 O份 , 效 问 卷 为 4 0份 , 有 0 有 效 回 收 率 为 9 . 。 其 中 , 生 1 7人 ( 6 7 % ) 女 生 09 男 4 3 .5 ,
2 3人 ( 3 2 ) 年 龄 1 —6 岁 , 均 年 龄 2 : 1± 5 6.5 , 82 平 16 15 . O岁 。
郁 载 荷 最 大 , 第 二 对 典 型 变量 中 , 向性 、 慎 性 与 偏 执 、 郁 、 对 性 载 荷 最 大 。 医 学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在 外 谨 抑 敌
与 个性 特 征 的相 关 关 系主 要 表 现 为 情 绪性 与 人 际 关 系敏 感 、 郁 神 经 症 状 的 正 相 关 , 慎 性 与 人 际 关 系敏 抑 谨
因素 。
[ 键 词 ] 医 学大 学生 ; 理健 康 ; 性 特 征 ; 型相 关 分析 关 心 个 典
[ 图分 类 号 ] G 4 中 44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7 12 0 ) 600 —3 文 021 0 (0 8 0—0 50 致 性 信 度 分 别 为 : 向 性 0 8 1 情 绪 性 09 3 开 放 性 外 .9 , .2 , 08 5宜 人 性 0 8 2 严 谨 性 0 94 .7 , 6 , . 0 。就 效 度 指 标 看 , 种 个 五 性 特 征 解 释 了 人 格 5 . % 的变 异 , 06 量表 的 结 构 分 明 ,O种 人 3 格 特 质 基 本 上 负 荷 了各 自的人 格 维 度 , 明 量 表 具 有 良好 的 表
对 其 个 性 发 展 的 影 响 , 培 养 身 心 健 康 的 医学 人 才 提 供 科 学 为 依 据 , 们 采 用 典 型 相 关 分 析 法 对 医学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状 我
况 和 个 性 类 型 之 问 的 内在 联 系进 行 分 析 。

3 质 量 控 制 。每 项 测 试 均 以 班 级 为 单 位 , 经 过 心 理 学 . 由 专 业 培 训 的人 员 现 场 集 中测 试 , 试 前 以 统 一 指 导语 说 明 测 测
结构效度 。
近年 来 , 学 生 的心 理 健 康 和 个 性 特 征 问题 成 为 社 会 的 大
热点 。医 学 大 学 生 作 为 大 学 生 中 的 特 殊 群 体 , 习 任 务 繁 学 重 , 业 压 力 大 , 此 容 易 产 生 心 理 问 题 。 为 了 研 究 医 科 大 就 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 , 了解 医 学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维普资讯
中国高 等医学教育
20 0 8年
第 6期
・5 ・
医学大 学 生 心 理 健康 与个 性特 征 的典 型 相 关 分析
焦玲 艳 , 华 伟 , 张 陈景 武
( 坊 医 学 院 , 东 潍 坊 2 14 ) 潍 山 6 0 2 .
[ 要] 目的 : 讨 医 学大 学生 的 心 理 健 康 状 况与 个性 特 征 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 医学 大 学 生 的 心理 健 康 摘 探 为 教 育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方 法 : 用分 层 整 群 抽 样 的 方 法 抽 取 潍 坊 医 学 院在 校 学 生 4 0名 , 用 症 状 自评 量表 采 4 应 (C -0 = 大 五 ” 格 量表 ( O P R) 行 测 试 , 查 数 据 用 S 8 0统 计 分 析 软 件 进 行 典 型 相 关 分 析 。 S L9) 和“ 人 NE -L 进 调 AS .
结果 : 学大 学 生 的躯 体 化 因 子得 分 明 显低 于 国 内 常模 ( 医 P< O 0 ) 强 迫 、 郁 、 虑 、 怖 、 执 、 神 病 性 .5 , 抑 焦 恐 偏 精
的因子得分 明显 高于国 内常模 ( <O 0 ) 典型相 关分析 结果显示 第一 、 P .5; 第二 典型相 关 系数有显著性 意义( P
感 、 郁 神 经症 状 的 负相 关 , 向性 与 抑 郁 以及 谨 慎 性 与敌 对 性 和 偏 执 的 负相 关 。 结论 : 学 大 学 生 的 个 性 抑 外 医 特征 对其 人 际 关 系敏 感 、 郁 、 对 性 、 执 神 经 症 状 有 明 显 影 响 , 中情 绪 性 、 慎 性 、 向性 是 主 要 相 关 抑 敌 偏 其 谨 外
人 作 为 调 查 对 象 , 查 结 束 后 共 收 回 问 卷 4 0份 , 除 问 卷 调 4 去
查 , 合 格 的量 表 予 以 剔 除 , 效 问卷 输 入 计算 机 。 不 有 4统 计 分 析 。 本 研 究 采 用 E C L 0 3建 立 数 据 库 , . X E 20 问 卷输 入完 成 后 进 行 抽 样 复 查 , 确 保 数 据 输 入 正 确 无 误 。数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