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麻醉前准备事项
禁食禁饮
患者在麻醉前需遵循禁食 禁饮规定,一般禁食12小 时,禁饮4小时,以防止麻 醉过程中呕吐或窒息。
麻醉前用药
根据患者情况和麻醉方案 ,选择适当的麻醉前用药 ,如镇静剂、镇痛剂、抗 胆碱药等。
其他准备
准备好麻醉机、监护仪、 急救药品和麻醉后护理用 品等。
麻醉选择与准备
全身麻醉
对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是比 较常用的麻醉方式。需准备好全 身麻醉药品、呼吸机、输液设备 等。
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手术要求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 、芬太尼、异氟烷等。
麻醉维持
麻醉深度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调整麻醉药 物的用量和种类,维持患者的麻
醉深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呼吸循环管理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保 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控制输液量 和速度,防止发生呼吸循环紊乱
区域麻醉
对于一些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也 可选择区域麻醉,如硬膜外麻醉 或腰硬联合麻醉等。需准备好区 域麻醉药品和器械。
03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实施
麻醉诱导
麻醉前准备
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检查麻醉 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准备好麻醉
药物和急救药品。
患者准备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身份确认 ,告知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给 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01
麻醉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
体温等,以及意识状态和氧饱和度等指标。
呼吸道管理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和误吸,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及时
清理。
疼痛管理
03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应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适当的
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腹腔镜麻醉实施方案及要求

腹腔镜麻醉实施方案及要求腹腔镜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它通过在腹腔内插入镜头和手术器械,进行腹腔内脏的检查和手术治疗。
腹腔镜麻醉的实施方案及要求如下:一、麻醉准备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特别是与麻醉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高血压等。
2.患者应在术前空腹,通常要求至少6小时不进食和2小时不进水,以减少误吸风险。
3.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确保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
4.与手术医生、护士和其他麻醉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明确麻醉的目标和策略。
二、麻醉药物选择1.心血管药物: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心率和血压的调节。
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镇痛药物:根据手术的疼痛程度和患者的疼痛感受,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
常用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3.肌松药物:腹腔镜手术需要患者的肌肉放松,以便操作。
常用药物有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
三、麻醉监测1.心电监测: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2.血压监测:使用无创血压监测仪或动脉内插管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血压。
3.呼吸监测:使用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氧合情况,及时发现呼吸抑制或氧合不良。
四、麻醉技术1.静脉麻醉: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常用药物有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等。
2.气管插管: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插入气管插管,以保持气道通畅。
3.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插管后,连接呼吸机进行通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
4.肌松监测:在使用肌松药物前后,使用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肌松程度,确保手术需要的肌肉松弛。
五、麻醉安全要求1.麻醉团队需熟悉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要求,能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药物。
2.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术中的疼痛和不良体验。
4.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过度镇痛、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
总结:腹腔镜麻醉的实施要求高,需要麻醉团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恰当的监测和技术操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

床
医
学
Cl 0E N EI L H A RI D A NF G M C
妇 科 腹 腔 镜 手 术 的 麻 醉 选 择
祁 胜 春 ( 岗煤 电有 限责 任 公 司 医院 麻醉 科 山 东忻 州 轩 【 要 】 目的 摘 0 4 4 31 ) 1 选择 18 s 1 7 例A A 一
[】 何伟 , 珞 , 莉 . 管 内 麻 醉 用 于 妇 科 腹 腔 镜 小 手 术 中 的安 1 史 李 椎 全性 【】 中华 妇产 科 杂 志 , 0 8 4 ( ) 7 1 J. 2 0 ,39 :0 .
【】 S ia a Ma aiu h ,hn uK, 1 fe t o n sh sa 2 hrk mi G, g r e iTS ig e a. fcs fa etei b t E a d sr ey Olpamae d tei e esAn shJ. ag 1 9 , n ug r i ls n oh l lv l et[] n An l,9 5
8 44 0: 9~ 45 3.
1mmHg 手 术 时 间为 3 ~10 n 2 , 0 8mi 。
1 2 方 法 .
患 者术 前 3mi肌注 鲁 米那 O 1 , 托 品0 5 ,组( 麻 插管 0 n .g 阿 .mg l 全 组 )麻 醉诱 导以 力 月西 00 ~0 0mg k , 泊酚 1 .mg k , : .5 .8 / g 丙 ~2 5 / g 芬太尼 3 4 g k , u / g 维库溴 胺00 ~0 1 / g插 入气管 导管接 麻醉 .8 .mg k , 机控 制呼 吸 , 频率 l ~1次/ n 潮 气量 7 0 / g 术 中维持 以 2 5 mi , ~1mL k , 1 %~2 安氟 醚 吸入 , 泵 持 续输 注 丙 泊酚 5 ~8u / k ・ n , % 微 O 0 g (g mi ) 瑞芬 太尼 0 1 .u /k mi ), 隔3 ~4 ri追加 维库 溴 胺 . ~0 2 g (g・ n 。间 0 0 n a 维持 肌 松 。 1 ( 硬 复 合 静 脉 )左 侧 卧位 下取 于 L ~3 l组 腰 : 2 间隙 行 硬 膜外 穿刺 , 功 后 经 硬 膜 外 穿 刺 针 将 2 G腰 麻 针 行 蛛 网 膜 下 腔 穿 成 5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术后恢复
总结
总结
1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涉及多 个方面,包括麻醉前评估、麻 醉方法选择、麻醉诱导和维持、 人工气腹对呼吸循环的醉医生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具 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合理 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顺利进 行
3
同时,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疼痛 管理、监测和并发症预防也是 麻醉医生的重要职责
特殊情况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3,658
在腹腔镜手术中,可能会遇到一 些特殊情况,如严重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等
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 效的处理措施,如面罩加压给氧、
电复律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74%
30000
此外,对于肥胖、高龄等特殊患 者,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加强监测、控制输液速度等
总结
总结
01
02
03
04
05
人工气腹对呼吸 循环的影响
人工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1
人工气腹 对呼吸循 2 环的影响
3
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建立人工气腹,使腹腔内充满 气体,以便手术操作
人工气腹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下降、血压波动等
因此,在麻醉管理中,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 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麻醉 深度和给药速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1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麻醉管理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诱 导和维持、人工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
2
3
通过合理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 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
术后疼痛管理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术中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 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 麻醉,同时静脉注射瑞芬 太尼。
术后镇痛
所有患者均未采用术后镇 痛。
患者的恢复情况
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0.5±2.3分钟,离院时间为4.5±1.2小时。
不良反应
在恢复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无 需特殊处理。
04
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
不同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效果
该研究发现,使用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所需的用量和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其中,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较大,而七氟烷的用量较小。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该研究表明,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较少。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 时间为50.2±10.4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2.5±3.6ml。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案
全身麻醉
01
适用于大部分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
血和术后并发症。
硬膜外麻醉
02
适用于腹部手术,可有效阻滞神经传导,减轻疼痛和减少术后
并发症。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03
可有效结合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减少术中应激反应
和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评估
性别组成
选择不同性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便更好地探讨性别对麻醉 效果的影响。
疾病类型
选择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如胆囊炎、阑尾炎等。
实验方法和程序
麻醉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准备,包括禁食 、禁水等。
麻醉诱导
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麻醉诱导,如静 脉注射麻醉药、吸入麻醉药等。
麻醉维持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1.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能避免CO2气腹性生
理变化为原则,以用气管插管全麻为合适,术中监测呼末CO2,注意皮下气肿的发生和CO2吸收对人体的影响。
2.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气腹,患者体位,麻醉,以及CO2吸收后的高碳酸
血症相关。
另外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反射性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并引发心律失常。
3.气腹后CVP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大,下腔静脉受压回流减少,心排血量下降,可致血
压下降,CO2吸收入血可致总外周阻力增加,V/Q比例失调,因而可增加心肺负荷。
气腹压和术中头低位所致的血流动力影响,对心功能正常者尚能代偿,但心血管系统已有损害者将难以忍受。
另外,手术期间由于呼吸性酸中毒、缺氧、反应性交感神经刺激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4.腹腔镜手术逐渐增多,目前我院腹腔镜手术基本在CO2气腹下进行,气腹对人体多
系有较大影响,a 对呼吸系统由于气腹后腹内压增高,膈肌上移,胸内压也增高,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压一般高于20mmhg b 对循环系统影,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易引起心律失常。
C 对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 d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精)

谢谢!
一旦发生CO2栓塞, 应立即停止手术, 停止充气和解除气腹
其他并发症
包括腹内压增高和体位改变可增加返流与误吸的危险, 恶心 呕吐等
总结
麻醉医生对于腹腔镜手术操作过 程中的腹内压增高对呼吸和循环的影 响及并发症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必 须有意识地避免, 或当不可能避免时, 需要对这类改变有足够的反应, 并且 在术前对此现象有一定的评估和准备。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术中从容淡定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能有效地控制呼吸, 消除气腹的不适, 获得满意的肌松弛, 减 少全麻药与肌松药的应用, 术毕苏醒快, 术后利用硬膜外导 管给药, 有利于术后镇痛
对冠心病病人有利于防止或减 少术后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 肌梗死的发生
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规监测 术中监测
体位改变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电图(ECG) 无创血压(NIBP)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血气分析 气道压、潮气量、尿量
头高脚低, 预防老年人低血压
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呼吸管理
应根据气道压力及PetCO2的结果来调整间歇正压通 气(IPPV)的量和频率。在人工气腹后, 一般使用过 度通气, 适当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以排除体内过高 的CO2。但过分地过度通气, 可使血中CO2浓度过低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高二氧化碳血症与酸中毒
腹内压高、手术时间越长, 二氧化碳吸收入血 就越多, 可导致高二氧化碳血症与呼吸性酸中 毒
处理
术中应加强呼吸管理, 根据PetCO2的变化调节通 气量。对肺功能较差的老年病人应注意控制气道 压力, 采用增加呼吸频率或同时减少潮气量去增 加每分通气量, 以达到过度通气的目的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麻醉

一、手术麻醉特点
1.手术特点与麻醉要求
该手术完全不同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 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同类开腹手术等 特点。针对上述特点,要求麻醉深度杀档、肌肉(尤其腹部 手术)松弛、过程平稳、病人安静、术野清晰并尽量消除或 减轻人工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保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2.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腹腔内充如一定压力的气体(如CO N O、氮气),增 加的腹内压(IAP)书膈肌上升,肺低部受压,肺顺应性 降低。同时腹壁膨胀,活动受限,胸壁顺应性下降,气道 压力升高,功能残气量、潮气量及肺泡通气量减少,通气 功能下降,CO2升压上升,程度与IAP相关。
2、 2
注意:气腹可使原本在气管内、内置偏深的导管滑入一侧 支气管,尤其是身材较矮,气管较短的病人
3.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增加的IAP在迫使腹内脏器及下腔静脉血液流出 腹腔的同时,又可使下腔静脉阻力上升,妨碍下腔 静脉血的回流。回心血量的变化取决于IAP的高低。 IAP>2.7kPa时,明显压迫下腔静脉,而导致回心血 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与右房压降低。气腹期间外周 血管阻力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
二、麻醉前准备
1.腹镜外科创伤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如何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需要,向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指南的目的是希望能帮助那些准备施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医师。
但这仅仅是一些建议,必要时还可做出相应的修改。
希望这个指南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质量和效果,随着医学领域和外科技术方面的不断进展,还需定期修订这个指南。
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之前,一般要求对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
由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及体位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术前须对患者的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
建议在麻醉诱导前适当扩容,一般静脉输入5~
10m1/kg的晶体液。
建议选择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对于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可
行深静脉穿刺维持术中补液及CVP监测。
引起血液动力学轻微变化的腹内压阈值为
12mmHg。
术中需要的监护包括:ECG,BP,SpO2,PETCO2。
必要时还应建立
CVP,TEB,TEE,Paw及有创动脉压等监测。
术后入苏醒室拔除气管插管,待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病房内应继续吸氧和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缺氧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予以有效处理。
前期准备一个成功的麻醉医师应对气腹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要有全面的了解。
气腹后CI减少,MAP,SVR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加重心肌缺血。
气腹亦可使FRC及肺顺应性降低,并影响氧合,严重者可致SvO2降低,造成高碳酸血症。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积极参与,并对出现的问题(如心衰,气栓,皮下气肿等)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
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麻醉之前,一般要求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
术前准备首先,术前应通过各种检查对患者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是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
ASAⅠ-Ⅱ级患者对体位及气腹的影响一般都能耐受,但心肺储备功能受损的ASAⅢ-Ⅳ级患者可导
致严重并发症。
患者的知情同意也是必需的。
手术前晚,除明显焦虑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使用术前药。
手术当日,除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置胃管,只需在麻醉诱导后行面罩辅助通气时轻压胃部以防止胃的体积增大。
麻醉前用药镇静药:起效快,有利于麻醉的诱导和进行,且有近事遗忘的作用,如咪唑安定。
止吐药:恩丹西酮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恶心呕吐。
其他:如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胃液的酸性等。
扩容手术中腹内压增高及头高位会影响静脉回流,这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建议在麻醉诱导之前给患者适当扩容一般静脉输入5~10ml/kg的晶体液。
麻醉的诱导和
实施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建议选择有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
其优点是可应用肌松药,循环紧闭机控呼吸,既保证了适当的通气和氧合,相当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肌松又有利于控制膈肌的活动,便于手术操作,气腹期间PETCO2升高时,可适当增加RR和VT以维持正常的PETCO2。
诱导药物通常选用异丙酚,它起效快,苏醒迅速而彻底,且有明显的止吐
作用,更适用于术后只有一天护理的腹腔镜手术。
麻醉维持常为静吸复合麻醉。
小剂量芬太尼可减少吸入麻醉药对心肌收缩的抑制作用。
吸入麻醉药中,地氟醚对MAP,SVR及心肌收缩力影响小且能增加冠脉血流量。
肌松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具体取决于手术进行的时间。
肌松药在不使腹内压过高的前提下可有助于达到较为理想的气腹,中短效且无心血管影响的肌松药是最佳的选择。
近年来,在腹腔镜中短手术的麻醉中也开始采用异丙酚TIVA及TCI技术。
此外,应随时注意气管内插管的位置。
气腹后膈肌抬高可致气管插管移位造成单肺通气。
气腹的建立引起血液动力学轻微波动的腹内压(IAP)阈值为12mmHg。
IAP升高至
15mmHg以上就会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对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建议采用
更低的压力(8~10mmHg)。
开始充气时的流量应该比较低,在气腹建立且没有意外的血液动力学波动后,可适当增加流量。
体位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缓慢改变患者的体位。
头高位时,心排血量明显下降,尤其对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要尽量避免血液动力学的巨大波动,头低位可使FRC,肺顺应性下降,尤其是对老年与过度肥胖的患者,机械通气中
可给予少许PEEP。
术中监护术中监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基础。
对于腹腔镜手术而言,监护可分为:基本监护:ECG,BP,SpO2,PETCO2。
理想监护:CVP,TEE,TEB,体温,肌松监测,Paw;可选择的监护:动脉血气分析,有创血压等。
术后术后入苏醒室仍需建立基本监护,并可用新斯的明,氨茶碱,钠络酮等拮抗全麻药,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反射活跃,意识初醒时拔除气管插管,并继续吸氧及监测生命体征。
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对那些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如伴有COPD,哮喘,缺血性心脏病,过度肥胖,老年患者等,应格外警惕,做好病房内的术后监护,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缺氧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并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