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2卷地理全国2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2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2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2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Ⅰ、Ⅰ、Ⅰ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

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学#科网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3. 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天体中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天体的密度公式,结合这两个公式求解。

设脉冲星值量为M,密度为根据天体运动规律知:代入可得:,故C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并结合密度公式求解即可。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高考(2019·江苏高考·T1-2)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 17:08②6:31 18:15③4:45 19:39④7:22 16:49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解析】1选B,2选B。

第1题,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个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

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

第2题,雾灵山位于北半球,7月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C、D。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因此正确答案选B,本题容易错选A,注意昼长大于12个小时,在该图当中,太阳在正午的时候一定要越过地球的中心点,即位于中心点偏南方向。

(2019·江苏高考·T3-4)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解析】3选D,4选C。

第3题,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学科*网【点睛】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

2019高考理综全国2卷(含详细解析)

2019高考理综全国2卷(含详细解析)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II)

2019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II)

- 1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II 卷)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2019年高考理数全国卷2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理数全国卷2及答案解析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科数学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56|0A x x x =+>,{}–10|B x x =<,则A B =I( )A .(–1)∞,B .(–2)1,C .(–3)–1,D .(3)+∞,2.设–32z 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已知()2,3AB =u u u r ,(3)AC t =,uuu r,1BC =uu u r ,则AB BC =⋅uu u r uu u r( ) A .–3 B .–2 C .2D .3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满足方程:121223()()M M M R r R r r R +=++.设r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32333(1)ααααα++≈+,则r 的近似值为( ) ABCD5.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方差 D .极差 6.若a b >,则 ( ) A .0()ln a b -> B .33a b < C .330a b -> D .a b >7.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P 的充要条件是 (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8.若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是椭圆2231x y pp+=的一个焦点,则p =( ) A .2 B .3 C .4D .89.下列函数中,以2π为周期且在区间42ππ⎛⎫ ⎪⎝⎭,单调递增的是( )A .()cos 2f x x =B .()sin 2f x x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数学试卷 第3页(共20页) 数学试卷 第4页(共20页)C .()cos f x x =D .()f x sin x =10.已知π20a ⎛⎫∈ ⎪⎝⎭,),2sin2cos2+1αα=,则sin α=( ) A .15 BCD11.设F 为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222x y a +=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BC .2D1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满足(1) 2 ()f x f x +=,且当(0,1]x ∈时,()(1)f x x x =-.若对任意(,]x m ∈-∞,都有8()9f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9,4⎛⎤-∞ ⎥⎝⎦B .7,3⎛⎤-∞ ⎥⎝⎦C .5,2⎛⎤-∞ ⎥⎝⎦D .8,3⎛⎤-∞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全国卷2卷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由图1可以看出,Ⅰ型中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常州等,结合图2可以看出,只有上海市河港兼海港,其余三个城市都不是海港,A项错误;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合肥、常州并没有沿长江分布,B项错误;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项错误;上海市直辖市,南京和合肥分别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省会,三者行政级别较高,D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是一道送分题,预计难度系数≥0.8。

可以看出出题者的良苦用心,有了这道题地理不能得0分了吧。

如果错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回去痛哭一场来年再战,争取当“斗战圣佛”!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由图1可以看出,Ⅳ型中的城市有舟山、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等,结合图2可以看出,以上海为核心,五个城市不具有均衡性,A 项错误;五个城市距离上海较远且分布于城市群的边缘,B项正确,C 项、D项错误。

【麻辣点评】这又是一道送分题,预计难度系数仍然≥0.8。

出题者已哭晕在厕所!有了这道题地理不能只得2分了吧。

如果连错两题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回去痛哭两场来年再战,顺便恭喜你升级为“斗战剩佛”!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由图1可以看出,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舟山、扬州、嘉兴、苏州、杭州、宁波等,结合图2可以看出,这些城市距离上海较近,A项正确;发展模式、城市性质和产业部门都无法判断,故B、C、D项错误。

【麻辣点评】这还是一道送分题,预计难度系数必须≥0.8。

出题者已不知哭晕过几次啦!如果连错3道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做好准备,周一开始在新高三报道上课吧!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路易斯维尔机场是该快递公司最大航空枢纽,也是美国主要货运机场之一,由于快递公司主要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一般不具有生产、销售和质检功能。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麻辣点评】这虽然不完全是一道送分题,但预计难度系数也会≥0.65。

难度终于稍微增加了一点,但也是增加了一点点。

用排除法很快就能选择出正确答案,但没有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使用排除法仍然有难度呀!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集聚在空运枢纽的主要有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这些产业之间几乎没有生产协作关系,所以对机场的基础设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几乎没有要求,故A、B、C项错误;但这些产业可以依托快递快速响应客户需求,D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较大,预计难度系数0.45。

平时经常训练产业聚居,高考考过重工业产业集聚、茶厂集聚,谁知道这次考察的是几乎没有产业联系的集聚,猜来猜去总是猜不明白,到底高考要咋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从材料可知,上升气流成云,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若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则形成的云为间隔状,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适中,预计难度系数0.55。

这其实考察的就是语文阅读和想象能力么!上升成云,下沉不易成云,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不就形成了间隔状云么!至于是不是块状,这不重要!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显著,最易出现积云,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适中,预计难度系数0.55。

只要根据对流运动往深处想想就能知道答案必然是热带雨林地区,你要是不知道对流运动和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地区,神仙也帮不了你!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 D.午夜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一般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点左右最高。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气温越低,积云的云底高度越低,故日出前后云底高度最低,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不大,预计难度系数0.60。

这道题虽然不是送分题,但难度也很小的吧,接着再想想为什么不问“积云的云底高度高值”呢?其实我也不知道!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D.风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从材料“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可知,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啦,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也很小,预计难度系数0.70。

这道题几乎也可以算是送分题,只要读到第一句话不就有答案了嘛!如果你不读题,我也没办法!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地面沉降不会正正好让洼地沉降,A项错误;断流期间,不会再是流水侵蚀作用的,B项错误;山前平原海拔较低,冻融作用不明显,D 项错误;东北地区,断流期间降水少,风力作用较大,最可能是风力侵蚀使得洼地增多增大,C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适中,预计难度系数0.55。

排除法、排除法、排除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从材料可知,该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在洼地增多增大期间,风力作用加大,蒸发增强,洼地周边可能出现土地沙化现象,A、B、D项错误,C项正确。

【麻辣点评】这一道难度适中,预计难度系数0.55。

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11道题都做完了,发现没?很多答案就隐藏在材料中,材料加知识才是根本,好好学习吧,少年!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分)(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8分)(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6分)(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4分)36.【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力。

本题取材云南省宾川县农业,考查地形、微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着重考查素材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第(1)问,从材料可以分析出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地形特点为山高谷深;在山区,平地少且小,所以耕地数量少,分布散,主要分布于谷地和山间盆地等平地。

第(2)问,重点解释为什么“干”、“热”,热是因为谷地气流下沉增温且不易散热,由于热导致不易降水且蒸发加大,故而“干”。

第(3)问,正常思路,气候主要从热量(气温)、光照及日较差等方面分析即可,中规中矩。

第(4)问,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要从经济投入的交通基础设施、吸引资金、占领市场、加大宣传、树立品牌、延长产业链、特色旅游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了。

【答案】36.(1)答: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答: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答: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答: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