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YSWARE的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
基于协同研制平台的构型管理技术

基于协同研制平台的构型管理技术张学林;陈俊辉;吴兴杰【期刊名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Th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latform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between Windchill and CATIA is connected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current Aviation corpor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plat-form,the products EBOM designed are interaction of Windchill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various business processes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hrough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o improve and the division of configuration items for the product structure,there generate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tree(CIBOM)based on configuration item,then CIBOM. To perfect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platform,we need to sta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figuration change management and control,and record and track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original state and configuration change state,during the produce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to verify the consistency and normativ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ultimately each business process of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ycle achieves in this environment,in order to realize pa-perless configuration mangement requirement.%利用当前航空企业的信息化环境,建立 Windchill 与 CATIA 之间的构型管理协同研制平台。
基于虚拟仪器的组合导航系统测试平台的设计

基于虚拟仪器的组合导航系统测试平台的设计
陈亚萍;陈明;赵怀军
【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提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某型组合导航系统测试平台的软硬件设计,重点分析了设计中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实际测试和用户使用,证实该测试平台具有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等特点.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陈亚萍;陈明;赵怀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捷联惯性/ GNSS组合导航系统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J], 张朋;陈明;何鹏举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伺服系统测试平台研究与设计 [J], 张慧颖
3.基于虚拟仪器的装备测试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J], 汤宫民;刘福军;汤潇奕;梁清果;乔晋崴
4.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的控制系统实时响应性能自动测试平台设计 [J],
卢益;李波波;郑书祥
5.基于虚拟仪器的电路板通用自动测试平台设计 [J], 杨正东;祝国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C_104_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设计

文章编号:1000-7202(2008)04-0057-04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基于PC/1042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设计王 银 于海勋 张华伟(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西安710072) 摘 要 为适应试飞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该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记录试飞测试过程中导弹和地面通过光纤传输的各种数字信息、控制信息和视频信息。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平台 飞行记录器 图像Desi gn of Recorder for Fli ght Parameter Basedon Pl atform of PC/1042XPEWANG Yin Y U Hai2xun Z HANG Hua2wei(Depart m ent of Electr onics and I nf or mati on,North 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710072) Abstract W ith the devel opment of testing technol ogy of the flight test,a flight para meter recorder based on the p latf or m of PC/1042XPE is intr oduced.The device is used t o cap ture and record l ots of pa2 ra meters of digital infor mati on,contr ol inf or mati on and video inf or mati on in real2ti m e.These para meters are trans m itted bet w een m issile and gr ound thr ough op tical fiber during the flight test, Key words Embedded syste m Platf or m Flight recorder I m age1 引 言现代科研是建立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之上的,飞行试验同样也影响着航空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1]。
飞行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299个)

飞⾏器本科毕业论⽂选题(1299个)毕业论⽂(设计)题⽬学院学院专业学⽣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〇⼀五毕业年⼗⼆⽉毕业⼀⽇飞⾏器与毕业论⽂选题(1299个)⼀、论⽂说明本写作团队致⼒于毕业论⽂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300起,具体可以联系⼆、论⽂参考题⽬《鲁班的飞⾏器》围绕旋翼飞⾏器的三维结构化运动嵌套⽹格⽣成⽅法单兵飞⾏器往事低空飞⾏器在⼤⽐例尺地形测图中的实践与应⽤全对称⽮量推进飞⾏器美军⾼超⾳速飞⾏器有两个技术路线机翼可折叠的飞翼布局飞⾏器验证机基于SolidWorks和ANSYS的⼀种四旋翼飞⾏器旋翼的设计及分析基于⽓动舵⾯和RCS融合控制的⾼超声速飞⾏器再⼊姿态容错控制基于WiFi AP模式下的多轴飞⾏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多飞⾏器⾃适应编队制导控制技术吸⽓式⾼超声速飞⾏器控制研究综述基于数字地图预处理的飞⾏器航迹规划未来飞⾏器可海空两⽤⾼超⾳速飞⾏器能穿透导弹防御基于复合材料的⼋旋翼飞⾏器设计四轴飞⾏器的研究与设计四旋翼飞⾏器飞⾏控制专利申请现状及审查应⽤实例分析美国“未来飞⾏器”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器姿态测量系统设计太阳能混合动⼒飞⾏器的设计与制作基于四旋翼飞⾏器的制药车间温湿度监测基于GPS的四旋翼飞⾏器研究设计四旋翼飞⾏器悬停控制的研究派诺特Bebop Drone四轴飞⾏器专题测试灵巧的“⼤眼睛”美国空军成功发射第4架次X—37B轨道测试飞⾏器六旋翼飞⾏器平稳着陆⽅法研究⼀种⽆⼈飞⾏器测控信道初步设计“创新杯”第六届全国未来飞⾏器设计⼤赛获奖作品选登神秘的飞⾏器基于蓝⽛串⼝的多旋翼飞⾏器遥控系统设计微型飞⾏器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基于ARM的四旋翼飞⾏器设计基于四轴飞⾏器的运载机器⼈设计浅谈对飞⾏器转弯飞⾏导航控制的研究航天飞⾏器⾦属结构的制造⼯艺及检验⽅法研究多旋翼飞⾏器发展概况研究初玩四轴飞⾏器多轴飞⾏器装机经验谈普通院校飞⾏器设计与⼯程专业⼯程应⽤型⼈才培养“中航⼯业杯”⽆⼈飞⾏器Yuneec Q500航拍⼀体飞⾏器Zano微型航拍四轴飞⾏器航天战术飞⾏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智能测污飞⾏器安卓⼿机遥控电动A4纸折微型飞⾏器总体设计为飞⾏器摄影⽽⽣:空中摄影附件⼤⽐拼浅谈⼩型低速航空飞⾏器造型美学基于DSP的多轴⽆⼈飞⾏器设计亚拓M690L多轴飞⾏器浅析电动多旋翼飞⾏器的设计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种⾼级飞⾏器测试数据时域判读⽅法⾼超声速飞⾏器上升段轨迹优化了不起的飞⾏器微型飞⾏器的⼩幅运动⽓动⼒建模研究六旋翼飞⾏器容错控制算法我最喜欢的玩具——愤怒的⼩鸟发光感应飞⾏器折叠式飞⾏器机翼展开装置的技术研究⾼超⾳速飞⾏器⽓动热研究进展新型四旋翼飞⾏器设计与制作某型海⾯飞⾏器⽤阀门断裂原因的失效分析另类“单⼈飞⾏器”⽆⼈旋翼飞⾏器⾃适应飞⾏控制系统设计多功能探测智能四轴飞⾏器的研制分析亚拓M480L多轴飞⾏器基于⽆⼈飞⾏器和GIS的防汛抗旱监测系统基于ANSYS的四轴飞⾏器机架振动分析四旋翼飞⾏器多传感器硬件的电路设计基于PID神经⽹络的四旋翼飞⾏器控制系统研究输电线路精细化故障查找飞⾏器研制及应⽤⼩型四轴飞⾏器控制器设计的研究校园空中监管四轴飞⾏器的设计动⼿做⽓球飞⾏器新型涵道⽆⼈飞⾏器飞⾏控制策略研究基于四轴飞⾏器的PID姿态控制系统基于X—Bee和STM32F407的四轴飞⾏器设计基于飞⾏器的复杂零件⾃动加⼯及组装技术的研究飞⾏器坠海咋打捞?四旋翼飞⾏器飞⾏轨迹的仿真研究视觉导航的四轴飞⾏器控制系统设计农⽤⽆⼈遥控飞⾏器优势和效益分析可续航三栖探测飞⾏器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DSP的四旋翼⽆⼈飞⾏器控制系统基于WIFI的智能多功能微型四旋翼飞⾏器设计四轴飞⾏器的姿态研究与设计基于ARM的⼀种⽆⼈航拍旋翼飞⾏器设计“空中牧⽺⽝”让飞⾏器竞赛更具挑战与趣味性⼀种垂直起降飞⾏器四旋翼飞⾏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北京航天长征飞⾏器研究所“图像去模糊技术”国际领先扑翼式飞⾏器的发展与展望飞⾏器健康监控的概念及其发展飞翔的歌利亚:超级飞⾏器狂想⾼超声速飞⾏器建模研究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弹性飞翼飞⾏器多操纵⾯控制分配基于Multiwii的开源四轴飞⾏器⼀种新型⽆⼈机⼩型化飞⾏器管理计算机的设计实现美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评估⾼超声速飞⾏器技术成熟度基于OPC技术的飞⾏器测试与控制系统设计Mil—1394b总线在飞⾏器管理系统中的典型应⽤分析飞⾏器供电系统最⼤功率跟踪与测试技术研究微型飞⾏器悬臂谐振分析⾼空长航时飞⾏器⾃主导航系统研究及试验验证电动多旋翼飞⾏器的特点及其在农业中的应⽤带魔⼒的球球飞⾏器⽤KT板制作四轴飞⾏器机架的可⾏性电⼒巡线⽤四旋翼飞⾏器软硬件设计地效飞⾏器的发展及其军事应⽤⾃动航⾏飞⾏器设计变结构飞⾏器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盘点全球⼋⼤奇葩飞⾏器从中国⾼超声速导弹试验谈亚轨道飞⾏器⼀种警⽤可折叠六旋翼飞⾏器设计漫谈多轴飞⾏器的操纵⽅式基于Fluent的飞⾏器⽓动参数计算⽅法基于STM32单⽚机的三叶浆四旋翼飞⾏器设计四轴飞⾏器仿真系统设计滑翔飞⾏器威胁区规避算法研究魔⽅型深空探测飞⾏器未来变体⽆⼈飞⾏器的关键技术太空飞⾏器的空⽓动⼒学数据新型飞⾏器航空飞⾏器的结冰与防冰四旋翼飞⾏器控制系统设计基于⼿机WIFI通信的空中探测飞⾏器研制基于GPS及光流传感器的四旋翼飞⾏器四翼飞⾏器⽤于紧急运输的⽹络设计低空探测飞⾏器的改装及其在现代⽓象服务中的应⽤四旋翼飞⾏器增稳混合控制器求破解之法⾼超声速飞⾏器的拦截和防御基于⼴义逆矩阵求解的空间飞⾏器的定位7旬⽼⼈欲研制出⽆动⼒飞⾏器微型旋翼飞⾏器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初探英国⼈设计“怪物”飞⾏器结合飞艇、飞机、直升机的世界最长飞⾏器基于PIV原理的微型扑翼飞⾏器流场试验台遥控飞⾏器航拍在建设⼯程中的应⽤基于Mahony滤波器和PID控制器的四旋翼飞⾏器姿态控制飞⾏器制造⼯程专业教学⽅法改⾰模式研究⾼超声速飞⾏器的滑模预测控制⽅法⾼超⾳速飞⾏器引领空天武器新趋势飞⾏器⾥的好⼩伙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及其在飞⾏器设计中应⽤太阳帆飞⾏器⾃适应极点配置控制⽅法研究低空飞⾏器即时航迹评估⽅法及模型⾼空飞⾏器供油驱动系统IGBT模块结温特性研究综合化飞⾏器管理计算机技术研究虚拟制造技术在飞⾏器设计中的应⽤⽆⼈机飞⾏器通信链路抗⼲扰性能⽐较研究四旋翼⾃主飞⾏器系统发展中的飞⾏器射频隐⾝技术⼈造昆⾍——微型飞⾏器飞⾏器:作为艺术的喷⽓机飞⾏器设计的多参数决策matlab的模拟实现马丁飞⾏器宫崎骏关键词:少⼥,森林,飞⾏器四旋翼⾃主飞⾏器私⼈航天飞⾏器各显神通传说中的磁单极飞⾏器基于FPGA的⽆⼈飞⾏器温度巡检装置的设计蜂窝与太空飞⾏器地效飞⾏器周围流体场数值模拟国外⾼校浮空飞⾏器学⽣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与启⽰飞⾏器⼤型薄壁件制造的柔性⼯装技术临近空间⾼超声速飞⾏器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速飞⾏器直接⼒/⽓动⼒复合控制技术综述多旋翼飞⾏器在输电线路巡维的应⽤飞⾏器⽼牌电⽓公司的飞⾏器德国西门⼦-舒克特SSW D.III/D.IV战⽃机关于脑电波控制飞⾏器的研究现状概述基于粒⼦群算法的再⼊式飞⾏器再⼊⾛廊计算⽅法研究⼀种飞⾏器测控电源的实时监测装置设计与实现⾼超⾳速飞⾏器呼之欲出基于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飞⾏器结构⼒学的本科教育研究与实践飞⾏器吸⽓式⾼超声速飞⾏器纵向运动反演控制器设计四轴飞⾏器⽆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研究康达效应飞⾏器研究及应⽤飞⾏器的那些事SINS/CNS组合导航对⾼空飞⾏器再⼊精度的影响有输⼊饱和的⽋驱动VTOL飞⾏器滑模控制飞⾏器跳“龙门”临近空间飞⾏器发展概况外星飞⾏器没有来!俄研制新型地效飞⾏器“驭波者”来袭美国空军X—51A⾼超⾳速飞⾏器试验成功基于改进互补滤波器的低成本微⼩飞⾏器姿态估计⽅法基于⽆线传感器⽹络的飞⾏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某飞⾏器温度遥测参数异常分析对四轴飞⾏器的姿态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即将实现的未来飞⾏器做⼀架⽓垫飞⾏器贴地飞⾏器再⽣源于SAAB的灵魂战车—北汽绅宝柔性与刚性机翼微型飞⾏器⽓动特性差异研究动基座飞⾏器故障弹道仿真飞⾏器三维轨迹动态显⽰系统的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飞⾏器全数字仿真平台的设计基于测向阵列的空中飞⾏器瞬时⽆源定位完美主义飞⾏器未来飞⾏器未来飞⾏器微探飞⾏器电⼒巡检欧洲航天局透露“⾼速试验飞⾏器”计划细节⾃主学习教学⽅法在“飞⾏器⾃主导航”课程中的应⽤体会发展中的飞⾏器射频隐⾝技术“创新杯”第五届全国未来飞⾏器设计⼤赛获奖作品选登ADS—B飞⾏器航迹监视的三维可视化探讨世界上最⼩的亚轨道载⼈飞⾏器四旋翼⽆⼈飞⾏器混合控制系统研究神奇的意念遥控飞⾏器“创新杯”第五届全国未来飞⾏器设计⼤赛颁奖仪式在珠海召开天津滨海⾼新区特种飞⾏器研发基地⼆期开⼯超⾼速飞⾏器可数⼩时飞越太平洋等选择哪些飞⾏器航拍?雷震⼦与⼩型飞⾏器⼀起来做四轴飞⾏器(下)基于四杆机构对仿⽣蜻蜓扑翼飞⾏器的设计优化与仿真近空间飞⾏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研究进展基于QFT的四旋翼飞⾏器飞⾏控制算法研究美国飞⾏器图形⼀起来做四轴飞⾏器(上)微型飞⾏器像昆⾍那样飞⾮常规布局的斜掠翼飞⾏器微型飞⾏器像昆⾍那样飞⾼超声速飞⾏器参数化⼏何建模⽅法与外形优化X基于单⽬视觉的室内微型飞⾏器位姿估计与环境构建“飞航杯”全国⾸届未来飞⾏器设计⼤赛揭晓明天,乘什么样的飞⾏器去旅⾏临近空间环境对临近空间飞⾏器的影响乘波者飞⾏器,⼀⼩时打击全球随⼼所欲飞⾏器⽔上飞⾏器做椭圆运动的飞⾏器近地点速度范围的浅显证明从天宫⼀号的发射看飞⾏器的空间交会对接使⽤GPS传感器的飞⾏器⾃动抛物系统设计扇翼飞⾏器模型的设计与制作Vega环境下的某飞⾏器视景仿真的实现教你调试单轴飞⾏器四旋翼微型飞⾏器设计⽇本⾼超声速飞⾏器技术发展解析基于DSP的发射控制系统在提⾼飞⾏器发射精度中的应⽤TYPE 20飞⾏器腕表碟影重重探秘国外圆盘形飞⾏器飞⾏器发展史遥控飞⾏器与摄像机——派诺特AR.Drone 2.0“天宫⼀号”飞⾏器发射的地理⾓度分析关于四轴飞⾏器的姿态动⼒学建模飞⾏器飞⾏⼯况视频监测及图像处理“航天创意杯”新概念飞⾏器创新⼤赛落下帷幕“猎户座”嬗变:从乘员探测飞⾏器到多⽤途载⼈飞船⼀款“KK”板单轴飞⾏器亚特兰蒂斯的飞⾏器飞⾏器制造⼯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研究通古斯之谜⼜有新说祸⾸疑是天外飞⾏器视频跟踪四旋翼飞⾏器创新实验系统明天,乘什么样的飞⾏器去旅⾏对“天宫⼀号”⽬标飞⾏器发射成功的多⾓度思考基于DE算法的再⼊飞⾏器横向机动能⼒研究基于改进粒⼦群算法的再⼊飞⾏器轨迹优化基于BP⽹络的飞⾏器解耦设计美披露外⼤⽓层杀伤飞⾏器陆基拦截试验失败原因飞⾏器机翼布局对雷达隐⾝性能影响探讨⼀种新飞⾏器的设想Evolution of Aircrafts飞⾏器发展史未来50年的概念飞⾏器直升机/喷⽓机混合飞⾏器⾸届中航⼯业杯——国际⽆⼈飞⾏器创新⼤奖赛闭幕天宫⼀号⽬标飞⾏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预定轨道绿⾊飞⾏器的梦想与现实乘着⽉亮的飞⾏器中航⼯业杯—国际⽆⼈飞⾏器创新⼤奖赛9⽉在京举办晶体硅电池在太阳能飞⾏器上的选择与应⽤(下)“KK”飞控板系列飞⾏器的制作基于⾃适应逆的微型飞⾏器飞⾏控制系统美研制微型飞⾏器晶体硅电池在太阳能飞⾏器上的选择与应⽤晶体硅电池在太阳能飞⾏器上的选择与应⽤(上)探索近空飞⾏器创新永不⽌步飞⾏器专业开设基于多知识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类最早的飞⾏器《鲁班的飞⾏器》围绕旋翼飞⾏器的三维结构化运动嵌套⽹格⽣成⽅法单兵飞⾏器往事低空飞⾏器在⼤⽐例尺地形测图中的实践与应⽤全对称⽮量推进飞⾏器美军⾼超⾳速飞⾏器有两个技术路线机翼可折叠的飞翼布局飞⾏器验证机基于SolidWorks和ANSYS的⼀种四旋翼飞⾏器旋翼的设计及分析基于⽓动舵⾯和RCS融合控制的⾼超声速飞⾏器再⼊姿态容错控制基于WiFi AP模式下的多轴飞⾏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多飞⾏器⾃适应编队制导控制技术吸⽓式⾼超声速飞⾏器控制研究综述基于数字地图预处理的飞⾏器航迹规划未来飞⾏器可海空两⽤⾼超⾳速飞⾏器能穿透导弹防御基于复合材料的⼋旋翼飞⾏器设计四轴飞⾏器的研究与设计四旋翼飞⾏器飞⾏控制专利申请现状及审查应⽤实例分析美国“未来飞⾏器”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器姿态测量系统设计太阳能混合动⼒飞⾏器的设计与制作基于四旋翼飞⾏器的制药车间温湿度监测基于GPS的四旋翼飞⾏器研究设计四旋翼飞⾏器悬停控制的研究派诺特Bebop Drone四轴飞⾏器专题测试灵巧的“⼤眼睛”美国空军成功发射第4架次X—37B轨道测试飞⾏器六旋翼飞⾏器平稳着陆⽅法研究⼀种⽆⼈飞⾏器测控信道初步设计“创新杯”第六届全国未来飞⾏器设计⼤赛获奖作品选登神秘的飞⾏器基于蓝⽛串⼝的多旋翼飞⾏器遥控系统设计微型飞⾏器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基于ARM的四旋翼飞⾏器设计基于四轴飞⾏器的运载机器⼈设计浅谈对飞⾏器转弯飞⾏导航控制的研究航天飞⾏器⾦属结构的制造⼯艺及检验⽅法研究多旋翼飞⾏器发展概况研究初玩四轴飞⾏器多轴飞⾏器装机经验谈普通院校飞⾏器设计与⼯程专业⼯程应⽤型⼈才培养⾃转旋翼/机翼组合构型飞⾏器飞⾏动⼒学特性旋翼飞⾏器飞⾏动⼒学系统辨识建模算法飞⾏器等离⼦体隐⾝技术及研究现状飞⾏器的翅膀美国轨道试验飞⾏器X-37B⽇内⽡国际车展飞⾏器的化妆舞会基于MATLAB的⽆⼈飞⾏器两点交会定位算法研究基于TVARMA的飞⾏器结构响应序列参数谱估计“天宫⼀号”⽬标飞⾏器的搭载⽅案评审结果揭晓中航⼯业杯—国际⽆⼈飞⾏器创新⼤奖赛9⽉在京举办美国公布⾼超声速试验飞⾏器试飞失败原因Draganfly四旋翼微型飞⾏器⾯向分级设计优化的飞⾏器参数化建模⽅法未来太空飞⾏器⼤曝光玛雅⽯板上的宇宙飞⾏器之谜X-37B“轨道试验飞⾏器1号”美国X系列飞⾏器(四)垂直极限的挑战⼀种飞⾏器综合健康管理系统决策⽀持层的设计⽅法飞⾏器⼤振幅运动实验与⽓动⼒建模飞⾏器隐⾝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个⼈飞⾏器显⾝⼿研制超微型飞⾏器成世界新趋势⽹络中⼼战的空中多⾯⼿:⽆⼈飞⾏器⼩波变换在飞⾏器遥测数据分析中的应⽤全⾃动航测测量系统MAP-Ver 在⽆⼈飞⾏器低空航摄数据处理中的应⽤飞⾏器板结构中Lamb波解析建模研究“怪物”飞⾏器上班族的飞⾏器美国X性系列飞⾏器⼀开启空间战争新时代?难以证实的古代宇宙飞⾏器之谜未来的飞⾏器数学专业:飞⾏器环境与⽣命保障⼯程考虑迟滞⾮线性的⾼超声速飞⾏器颤振分析伞翼飞⾏器折叠式飞⾏器等多⼯况下⾼超声速飞⾏器再⼊时流场的计算新型电⼒飞⾏器“帕分”等2则彩笔“飞⾏器”通⽤再⼊飞⾏器空间作战飞⾏器⽔动⼒穿戴式飞⾏器⾛近轻型运动飞⾏器“磁悬浮”:零⾼度飞⾏器飞⾏器电⽓接⼝⾃动测试系统设计关于飞⾏器振动仿真模拟的分析飞⾏器仪器舱混响室声环境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折叠式飞⾏器·GPS定位鞋等超轻型飞⾏器的设计制作和试飞倾转双涵道风扇单⼈垂直起降飞⾏器抗震救灾的飞⾏器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飞⾏器⾃毁系统时序控制设计近空间飞⾏器及其关键材料临近空间飞⾏器⾼超声速飞⾏器多约束参考轨迹快速规划算法基于CMAC⽹络的飞⾏器再⼊标准轨道制导基于INA-QFT的⾼超声速飞⾏器鲁棒控制器设计飞翼式飞⾏器结构布局与构件尺⼨的两级优化近空间飞⾏器的DSF:vsat鲁棒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杰出飞⾏器太空飞⾏器如何调控温度(下篇)UFO飞⾏器即将上市和飞⾏器相关的专业有哪些等太空飞⾏器如何调控温度(上篇)宇宙飞⾏器上带的电⼦脑袋新型飞⾏器飞⾏器的电磁⼒制动亚轨道飞⾏器返回段动⼒学虚拟样机设计⼤⽩丁博⼠的助⼒飞⾏器基于wince的飞⾏器姿态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灵巧型军民通⽤交通⼯具——飞⾏家三栖飞⾏器基于遗传算法的飞⾏器路径规划研究临近空间和临近空间飞⾏器扑翼微型飞⾏器⾮线性H∞姿态控制飞⾏器虚拟现实仿真研究中国研制成功形似“UFO”的实⽤飞⾏器等⾼超声速飞⾏器的⽓动外形飞⾏器系统级可测试性设计⽅法研究“创新”杯第⼆届全国未来飞⾏器设计⼤赛专业⼆等奖作品(⼆)欧洲第⼀艘“⾃动转移飞⾏器”发射升空等完美世界飞⾏器再绎⾃由新梦想私享者的飞⾏器临近空间飞⾏器的种类及军事应⽤⽔上飞机、地效飞⾏器与冲翼艇辨析⾃主飞⾏器向苍蝇看齐东梦岛——奇奇的飞⾏器电⼦⼲扰对低可观测飞⾏器飞⾏路径规划的影响国内外微型飞⾏器研究现状及技术特点⼟⾖·⽜仔·总统⼭·柑橘·飞⾏器·⼤瀑布美国临近空间飞⾏器技术发展概述从“飞⾏器”谈起的“科学”飞⾏器的“摇篮”新型飞⾏器造艘飞⾏器去参赛⽇本准备进⾏升⼒体再⼊飞⾏器试验昆⾍飞⾏器飞⾏器造型⼤⽐拼飞⾏器的“原动⼒”飞⾏器在直⾓坐标系中定位⽅法研究飞⾏器助推段振动环境分析近空间飞⾏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下)近空间飞⾏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上)飞⾏器的奥秘应⽤于微型飞⾏器阵列天线的⾃适应波束形成器苍蝇飞⾏器正“瘦⾝”训练⾼超声速飞⾏器滑⾏航迹优化飞⾏器RCS计算前置处理中裁剪曲⾯剖分算法⾼超声速飞⾏器BTT⾮线性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基于MAS的空天飞⾏器⾃主控制系统设计⾼超⾳速飞⾏器头罩⽓动热流场数值模拟微型仿⽣扑翼飞⾏器的尺度效应分析美国航宇局探索体系和“机组探索飞⾏器”问答追逐飞⾏器的龟壳911TurBo不⼀样的新兵:美国研制“临近空间”飞⾏器“⼩鹰”号地效飞⾏器飞⾏器发动机的分类及⼯作原理⼀种翼⾝融合体飞⾏器外形的RCS计算与实验发明载⼈飞⾏器的应是中国⼈某RLV飞⾏器投放轨迹的设计与分析⾼空⾼速⽆⼈飞⾏器热控制系统设计碟形飞⾏器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世爵:陆地飞⾏器⾼能激光武器的毁伤机理及飞⾏器防御途径分析美国的机组探测飞⾏器计划基于遗传算法的飞⾏器追踪拦截模糊导引律优化设计⽆⼈飞⾏器⾃主着舰实时场景的仿真实现基于OpenGL的飞⾏器超低空追击/拦截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地⾯飞⾏器”飞⾏器控制软件的Statechart原型及其验证跨⼤⽓层飞⾏器爬升段纵向飞⾏控制律和制导律设计地效飞⾏器的海战应⽤地效飞⾏器何以东⼭再起飞⾏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系统防晕飞⾏器微型飞⾏器的微⼩摄像与⽆线传输系统旋翼式微型飞⾏器升⼒系统设计基于Matlab的飞⾏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飞⾏器结构特征提取与识别飞⾏器动态下俯过程中的负阻⼒现象激光推进轻型飞⾏器——⼤⽓模式和激光烧蚀推进相结合⾃⼰做个飞⾏器可重复使⽤空间飞⾏器的飞⾏控制飞⾏器RCS预估计算前置处理的曲⾯元⽅法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型飞⾏器飞⾏⾼度提取⽅法各具特⾊的新动⼒飞⾏器微型飞⾏器新型极化电磁驱动舵机的研究飞⾏器结构模型的塑性动⼒响应和失效研究超⼩型固定翼飞⾏器飞控系统研究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在飞⾏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登⽉飞⾏器软着陆轨道的遗传算法优化飞⾏器动⼒学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微型飞⾏器螺旋桨的⽓动优化设计我所研究的磁悬浮环形飞⾏器基于GIS的⽆⼈飞⾏器路径规划航空百年:“601所杯”未来飞⾏器设计⼤赛启事新闻⾥的飞⾏器:RJ-100型客机“熊蜂-1T“遥控飞⾏器“熊蜂-1T”遥控飞⾏器⼩型观测系统新型飞⾏器V-44问世飞⾏器座舱联想形形⾊⾊的新飞⾏器阿列克谢耶夫与他的地效飞⾏器神奇的地效飞⾏器空间作战飞⾏器。
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

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飞行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它们不仅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飞行,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而实现这些要求的关键就在于飞行器系统的集成设计与优化。
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的意义所谓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其实是指将多种不同的系统进行有机地组合,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机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等,还需要进行多项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工作。
对于飞行器来说,系统集成设计的意义非常重要。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飞行器的性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显著降低飞行器的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飞行器系统优化的方法飞行器系统的优化,其实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系统的功能、性能、稳定性、成本和安全性等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 模型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来改善其性能。
2. 试验研究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找出其中的问题和瓶颈,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
3. 经验法: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4. 多目标优化法:将系统的各个优化目标进行整合,通过对多个目标进行协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5. 智能优化法: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系统进行学习和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优化。
未来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的发展方向未来的飞行器系统集成设计,将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飞行器将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以自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2. 全面性:未来的飞行器将会更加全面,不仅仅关注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还会涉及到环保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3. 面向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未来的飞行器需要面向未来,考虑到人们的未来需求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案

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案1. 简介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环境,用于模拟和测试航空航天系统。
本文档提供了关于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案的详细信息。
2. 建设目标我们的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目标如下:- 提供高度真实的航空航天系统模拟环境,用于快速、准确地测试和验证系统性能。
- 支持多种航空航天系统的仿真,包括飞行器控制、导航、通信等。
- 提供灵活、易于使用的界面和工具,便于用户进行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
- 具备可扩展性和可定制化,以适应不同航空航天系统的需求。
3. 虚拟仿真平台架构我们的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采用以下架构:- 前端界面:提供用户与虚拟仿真平台交互的界面,包括视觉、控制和数据反馈。
- 仿真核心:负责计算和模拟航空航天系统的各个部分,如飞行动力学、导航算法等。
- 数据管理:用于存储和管理仿真实验的数据,包括输入参数、输出结果等。
- 性能优化:针对虚拟仿真平台的性能和效率进行优化,以提高仿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4. 关键技术和工具我们将采用以下关键技术和工具来支持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度真实的视觉和交互体验。
- 高性能计算:利用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提高仿真计算的速度和效率。
- 数据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研究技术,对仿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
- 仿真模型库:建立航空航天系统的仿真模型库,以便快速构建和测试不同系统。
5. 实施计划我们的实施计划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与用户合作,确定航空航天系统的仿真需求和功能要求。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3. 开发与测试:根据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各个模块,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部署与维护:将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部署到用户环境中,并进行持续的维护和更新。
6. 风险和挑战虽然航空航天虚拟仿真平台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和挑战:- 技术复杂性:航空航天系统的仿真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基于SYSWARE的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

基于 SYSWARE 的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多专业协同,正向研发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是一项“高精尖”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总体、分系统和部件多个层次,涉及到气动、结构、控制、经济性等多个学科,需要根据各系统、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大量的方案对比,进行多轮从简至繁的设计循环,最终完成设计过程。
飞行器总体设计是飞行器系统研制和应用的“龙头”,飞行器总体设计水平不仅决定了飞行器系统的整体性能,而且决定了其费效比,是飞行器研制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们的设计方式还是离散的、孤立的、不系统的,设计过程不规范,工具软件没有集成,数据流没有打通,而且没有设计规则和方法库引导各个设计环节的工作,造成设计过程的人工重复性劳动较多,设计过程效率低,设计周期长,费用高,质量却不高,非常不适应当前任务量密集、研制进度紧迫的任务要求。
图 1 对应用需求的理解以及集成设计平台价值预估一、案例概况通过飞行器总体设计平台的建立,可以缩短飞机总体设计的周期,降低设计的复杂程度,提高飞机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确保数据完整的情况下,避免数据的重复,节省系统资源,实现有效的数据管理,使设计工具和设计技术灵活地适应产品研制的不同变化,为设计人员提供方便的设计工具,从而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产品品质,获取产品的竞争优势。
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工具,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规范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能力;➢集成现有分析软件和工具,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的数据无缝过渡;➢采用数据中心,加强了设计过程与数据、功能模块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打通各专业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关联。
图 2 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1.项目背景XX 研究院是XX 的设计研发中心,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X,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目和科技工程的设计、试验、预研及关键技术攻关等历史使命。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研发中心也把研发与加强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信息化成果。
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着 紧密的 机械 联系和 复杂的 热力气动 联系 ; 同时也是 一个 复杂的 流体 代数 方程, 因此 , 只需要用转 子动力学方程直接替 换掉部 分平衡 方程 即 网络, 其压力和流 量之间存在着 耦合关系。 工质运动过程 遵守基本守衡 可。
定律 。 因此可以根据 这 些部件 的特 性建 立起 他们的 数学 模型 , 通 过对 这些模 型进行组合从而实现 对整个系统的 仿真 。 下 面以风 扇/ 压 气机为 例, 介绍典 型部件 的基于特性 图的数学 建模方法【 7 】 。
初步评 估。
发动机 平衡方程 来进行检 验, 通 过NR 方法来 求解。 不同类 型的发 动机 需要 给出的初 猜值的数 量 和平衡 方程的 数量是 不同的 , 因此需 要设计 人员针 对不 同结构形式 的发动机 编写特定的NR 方程求解 程序。 而本文 采用D y mo l a 软件 自带的优化模 块 , 将求 解稳态非 设计点参数 的过程转 变为寻 找平 衡方程 残差最 小的优化过 程 , 减 轻了设 计人 员的工作量 , 提 高了设 计效率及模型的通用性 。 以双 转子混 排涡扇 发动机 为例 , 若给定飞 行马赫数 、 飞行高度 、 风 扇转速 和喷 管出口面积 ( 对于 收扩喷 管为喉 道面积 ) , 可取 下列七个参 数 为调 节参数 : 低 压转子物 理转 速n 、 风扇压 力比函数值z 、 高压转子 物理转 速n 高压压气机 压力比函数 值Z 、 燃 烧室 出口 总温T . 、 高压 涡
时使用这些耦合 系数来对 部件特性参 数进行修正 。 机通 用模 型库, 并搭建 系统级模 型, 对稳态非设计点进行 了 仿真。 结果 表 2 . 2 基 于优 化工具 求解稳态非设计点 明, 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拟合较好, 说明利用该模型库, 能够快速搭建 起 传统 求解发动 机稳 态非 设 计点参数 时, 为了使各 个部 件的计 算能 针 对各 型 发 动机 的仿 真 系统 , 在航 空 发动机 初 步设 计 阶段 具 有 重要 意 义和 够顺利进行 , 需 要给 出一定 数量 的初猜值 , 这些 猜值是 否正确 , 需要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 SYSWARE 的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多专业协同,正向研发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是一项“高精尖”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总体、分系统和部件多个层次,涉及到气动、结构、控制、经济性等多个学科,需要根据各系统、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大量的方案对比,进行多轮从简至繁的设计循环,最终完成设计过程。
飞行器总体设计是飞行器系统研制和应用的“龙头”,飞行器总体设计水平不仅决定了飞行器系统的整体性能,而且决定了其费效比,是飞行器研制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们的设计方式还是离散的、孤立的、不系统的,设计过程不规范,工具软件没有集成,数据流没有打通,而且没有设计规则和方法库引导各个设计环节的工作,造成设计过程的人工重复性劳动较多,设计过程效率低,设计周期长,费用高,质量却不高,非常不适应当前任务量密集、研制进度紧迫的任务要求。
图 1 对应用需求的理解以及集成设计平台价值预估一、案例概况通过飞行器总体设计平台的建立,可以缩短飞机总体设计的周期,降低设计的复杂程度,提高飞机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确保数据完整的情况下,避免数据的重复,节省系统资源,实现有效的数据管理,使设计工具和设计技术灵活地适应产品研制的不同变化,为设计人员提供方便的设计工具,从而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产品品质,获取产品的竞争优势。
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工具,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规范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能力;集成现有分析软件和工具,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的数据无缝过渡;采用数据中心,加强了设计过程与数据、功能模块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打通各专业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关联。
图 2 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1.项目背景XX 研究院是XX 的设计研发中心,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X,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目和科技工程的设计、试验、预研及关键技术攻关等历史使命。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研发中心也把研发与加强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信息化成果。
后续研发中心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对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与部署,集中力量建设集成设计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
2.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是在高度开放、灵活、可配置和可扩展的平台框架上,针对飞行器集成设计的特点集成相应设计分析模块,实现对飞行器总体设计项目流程的管控,数据的集成,知识的共享,减少研制过程中的人工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二、项目实施1. 场景特征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紧密围绕总体快速设计的研制主线,集成指标输入设计,飞行剖面辅助设计、总体参数辅助设计、气动外形辅助设计、气动特性快速估算辅助设计、方案弹道设计、发动机辅助设计等六个专业设计模块,并增加数据中心,打通各专业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关联,有效解决分布式异构数据的存储、管理与检索,实现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共享。
图 3 飞行器集成设计平台体系架构基于“平台+APP”模式和工程中间件思想的统一基础平台,在统一IT 架构下,在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等飞行器研发学科领域进行信息化专业系统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面向业务需求,开发通用业务组件和共性功能模块,与各类专业研究与设计、仿真分析、数据管理和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构建支持产品快速设计迭代、综合集成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各个专业应用系统,促进研发中心集成化、数字化、协同化的研发体系的形成。
2 模式路径SYSWARE 平台目前已集成300 多个工业软件商业版本,同时可以将工业设备数据、工业基础知识数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和供应商接入到平台,即SYSWARE 平台是一个工业资源汇聚的平台,平台对汇聚的资源具有管理和优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技术APP,去支持工业中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进而服务于具体的工业业务需求,从而实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图4 SYSWARE 模式路径图3.技术实现(1)技术架构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技术架构,主要由数据层、工具层、平台层、应用层等组成,其体系架构如图 5 所示。
数据层,管理和存储飞行器集成设计过程中各模块产生的输入、输出数据,为飞行器集成设计的技术状态确定和工程研制提供了数据基础;工具层,依托SYSWARE 工具层,提供飞行器集成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商用和自研软件API 接口,供集成设计平台调用,主要包括Matlab、C/C++、ProE、UG、Ansys、Fluent 等;平台层,SYSWARE 平台层是飞行器集成设计软件的核心,可以保证各个阶段、各个专业模型之间的紧密关联,实现多学科关联设计和优化,使飞行器集成设计系统继承了平台良好的交互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拓展性;应用层,结合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实际研制流程,在SYSWARE 平台上完成工具软件封装,并将总体方案快速设计涉及的专业设计和分析工具进行集成,集成封装组件和可视化控件,辅助飞行器总体设计人员完成飞行器总体设计,快速形成初步的总体设计方案。
图 5 飞行器集成设计平台体系架构(2)功能介绍1)数据中心飞行器总体设计过程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会产生设计数据、仿真数据、方案数据以及技术指标等大量数据交互,各个功能模块之间数据自动交互。
图 6 数据中心功能结构示意图与传统采用PDM、TDM 和SDM 系统完成数据管理相比,本平台采用的数据中心加强了设计过程与数据、功能模块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打通各专业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关联,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异构数据的存储、管理与检索,实现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共享。
图 7 数据中心可视化展示2)指标输入指标是开展飞行器总体快速设计的依据,指标确定了飞行器射程、精度、系统可靠性等关键指标,协同设计平台首先自动将指标相关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自动导入。
根据指标输入,开展飞行剖面设计,平台根据工程经验给出初步设计参数,并完成助推段航程、滑翔航程以及下压段航程等飞行剖面初步划分。
图 8 指标输入模块功能图 9 总体参数设计模块功能3)气动外形设计气动外形设计,是飞行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定方案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
气动外形设计模块,封装了气动外形工程设计方法,根据飞行性能指标要求以及已确定的飞行剖面设计结果,完成卡门头部外形、身部长径比、飞行器全长、翼展等气动特征参数设计,气动、控制、稳定等特性。
理论外形确定后,系统可驱动平台所封装的三维CAD 软件完成飞行器气动外形参数化建模(本案例封装Proe)。
4)气动特性估算图 10 气动外形设计模块功能气动特性估算专业模块,根据气动外形设计模块确定的飞行器气动外形,完成气动数据计算以及气动特性分析。
图 11 气动特性估算模块功能模块集成了工程计算程序,可用于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的气动特性初步估算或是用于对试验、计算结果的参照和比对。
模块作为专业组件,可以与其他飞行器设计模块进行组合和关联,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求解和反馈。
a )升力系数 Cl 曲线b )阻力系数 Cd 曲线c )升阻比系数 Cl/Cd 曲线d ) 俯仰力矩系数 Cm 曲线5) 动力系统 图 12 气动特性曲线展示动力系统模块,主要用于完成飞行器助推段火箭发动机的辅助设计,集成了初始技术指标、推进剂选择、壳体设计、药型、喷管设计、校核、发动机内弹道计算等功能,可以覆盖固体发动机全设计过程,模块内部集成算法为工程部门实际采用的主流设计方法和经验公式。
图 13 动力系统辅助设计模块功能演示图 14 发动机内弹道性能数据展示6)飞行方案设计飞行方案设计模块,主要用于完成飞行器飞行方案的辅助设计,集成了气动数据导入、初始状态设置、动力系统设置、飞行指令设置等功能,可覆盖飞行方案设计全剖面,模块内部集成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以及龙格库塔积分方法已经经过实际型号研制部门验证,飞行方案计算精度可满足飞行器概要设计阶段工程部门研制需求。
图 15 飞行方案辅助设计模块功能演示4.项目亮点(1)实现模块化智能设计通过APP 实现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并可运用组件“搭积木”式地进行设计、建模、仿真、分析和优化,实现设计灵活性和重用性。
通过定义各个APP 之间的数据流和控制流,逐步形成统一关联模型,实现设计方案关联更改,提高设计循环效率,进一步实现多学科优化。
(2)实现资源的集成、共享和挖掘传统设计过程的设计结果严重依赖个人经验和水平,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
将设计过程所需的基本规范、资源、规则和方法封装为模板后,在后台驱动各种软件完成建模、计算、分析、数据处理等软件操作过程,减少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APP 的封装实现知识的积累和重用,降低人员技术门槛。
(3)实现知识驱动的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系统的各种APP 中封装的是开展飞行器总体设计不同环节的设计知识,通过这些组件的人机交互运行,可以驱动平台所封装的工业软件完成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建模,实现了知识驱动的设计。
三、价值成效1.平台价值(1)智能设计协同设计及流程优化通过搭建飞行器系统的总体多学科协同设计系统,实现对于飞行器设计流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预计将产生以下积极的效果:建立任务流程一体化、分工明确、协作有序的研制项目管理系统;逐级细化、协同编制的WBS 分解策略;项目管理与流程管理的紧密集成;以数据驱动的设计模式提高团队协同能力;明确数据流向的任务数据定义及管理机制。
(2)智能设计通过搭建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实现对总体设计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通过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减少总体设计过程中的人工重复劳动,实现总体方案的快速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多方案对比和多学科优化提高总体方案的设计质量;为飞行器系统的设计奠定坚实的数字化支撑环境,缩短飞行器系统的研制周期。
预计将产生以下积极的效果:建模方式的改进;提高数据流处理的效率;实现多专业关联设计;实现知识管理;提高综合设计的效率。
2.应用成效飞行器总体集成设计平台有效缩短总体方案迭代优化分析周期,提高快速总体方案论证能力,将传统总体方案迭代优化分析周期的30 天缩短到18 天以内;集成设计平台的专业设计工具集成大大提升了总体方案论证及优化设计的自动化水平,解放了总体设计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人为失误。
计算精度误差小于5%,飞行器集成设计平台以伊斯坎德尔为设计原型,形成快速总体设计方案与原型设计方案误差小于3%。
四、其他案例SYSWARE 平台在不同领域有很多高价值、高通用性的应用案例,例如在机械行业普遍存在的工装快速设计问题,SYSWARE 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工装快速设计。
数字化工装快速设计系统基于SYSWARE 平台,与西门子Teamcenter 平台协同,将工装三维模型、JT 文件、图片、工装属性信息、经验知识等数据有效地管理起来,以便于工装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以及对工装模型等资源的调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