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1 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导学案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导学案 中图版

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1、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辨认练习训练2、根据图形能说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学习难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简称和行政中心二、自主学习1、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级,其中省有_____个,自治区有_____个,直辖市有_____个,特别行政区有_____个,共计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祖国首都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祖国早日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3、据课本第7页图1-5和第8页阅读识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简称及省会。

[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

比一比:同学们,看下面的省区轮廓像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看谁记得既快又准。

合作探究:熟悉下列特殊及地理事物经过的省区。

1、面积最大的省是:______ 面积最小的省是:______2、纬度最高的省是:______ 纬度最低的省是:______3、与山东相邻的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环渤海的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练习】下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把图中数字符号代表的省(自治区)及其简称、省会(首府)名称填在表中:图号①②③④⑤⑥省、自治区及其简称省会或首府名称课堂小结课堂检测A组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最东边的是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福建省 D.浙江省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从高纬到低纬依次排列的是 ( )A.陕、湘、鄂、粤 B.晋、豫、湘、鄂C.内蒙古、冀、赣、豫 D.冀、鲁、苏、浙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广东省4.位于我国最东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台湾省 B.上海市 C、黑龙江省 D.辽宁省5. “渝”是下列哪个省的简称 ( )A.重庆市 B.江苏 C、四川 D.江西6.在右图把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序号填在相应位置上:a黑龙江b吉林 c辽宁 d内蒙古e新疆 f甘肃 g宁夏 h青海 i西藏 j 四川 k陕西 l重庆 m山西 n河北 o北京 p天津 q山东 r河南 s 安徽 t江苏 u浙江 v上海w湖北 x湖南 y贵州 z云南①广西②广东③福建④海南⑤江西⑥台湾⑦香港⑧澳门B组1.我国全部属于热带气候的省级行政区是 ( )2A.广东省 B.台湾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2.与陆上邻国接壤最多的省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 D.云南省3.黄河流经下列那个省 ( )A.江苏省 B.陕西省 C、安徽省 D.辽宁省4. 我国同时兼临黄海和渤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辽、冀 B.冀、津 C、冀、鲁 D.辽、鲁5.读右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①是______省,简称_____,行政中心为________。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的等级和类型。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对于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域范围,掌握行政区划的等级和类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的等级和类型。

难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及其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疆域范围,提出问题:“请大家来说说,我国的疆域范围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呈现我国的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的等级和类型。

引导学生理解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及其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省区,分析该省区的行政区划等级和类型,并向全班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巩固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分享自己的发现。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疆域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份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关键信息。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点、所处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达成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轮廓与空间分布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来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协作精神。

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利用互相竞争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
地图册与课本上有关于省级行政区信息的利用
三、教学难点
面对的学习数量大,学习方式的枯燥。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疆域和行政区划1-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疆域和行政区划1-中图版

初中地理“快乐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2课时)课前预习:1.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找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2.据五带的划分,找出我国的纬度范围3.读图找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4.在34页图C用点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思考其对我国的影响。

(第1课时)新课导入:谈话导入。

如果长假即将来临,你跟同学计划去一个你们不认识的国家旅游,首先你会考虑什么问题?生:位置在哪里?师:同样的我们要了解我们国家也要先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那我们学习一个国家的位置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生: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师:那我们就从这三方面依次来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

新授:任务一、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在图上找出中国,并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

最后,教师总结我国的半球位置。

任务二、据我国的位置图,结合教师给出的五带分布图,与同桌讨论我国跨越了哪些温度带,绝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并说出我国的纬度特点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说明。

任务三、展示世界地图,小组找出我国的海陆位置,并讨论海陆位置对我国的影响。

任务四、展示中国的疆域图,并结合33页中国的疆域,说出我国的疆域概况,并在图C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大致写出最北点和最南点的纬度,计算其纬度差,写出最东点和最西点的经度,计算其经度差,说出我国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跨越大,分别对我国冬季南北方气温的影响,和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时间差异的影响。

巩固练习:1.图中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2.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B.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C.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D.南北跨纬度约57°,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4.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岛B.总面积居世界第2位C.东邻亚洲,西濒太平洋D.我国领土的最西点位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小结:中国的疆域一、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二、疆域面积: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四至点: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1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1 中图版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四框题《中国行政区划》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中国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比须反复运用地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加强记忆,使学生一步步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尽快地熟记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位置。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遵循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并努力实践着“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地理的头脑细细地品位生活。

【学情分析】从学习内容看:本节内容较多,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行政区划知识的学生来说,还是生疏的,需要教师反复训练才能掌握,进而达到地名与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从学生年龄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省级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有所涉及,但还不完全具备读图识图的技巧和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方法的指导和细节习惯的培养;学生性格争强好胜,喜欢各种活动和比赛。

因此,通过读图、识图、猜谜等活动可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尽量使枯燥的地名变“活”,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通过读图和活动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3)培养学生读图和对中国政区图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并获取新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猜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3)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1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word教案 (1)

中图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1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word教案 (1)

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二课时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读图:读P36.C图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渤海位于雄鸡的脖子,渤海湾至长江口为黄海,长江口到台湾海峡为东海,台湾海峡以下为南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补充: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

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读图:请同学们注意看图 C右面有两个放大的图,这是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请看两幅图哪个海的面积大,(渤海),因此,我们说我国最大的内海是渤海。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可以看出它的陆上边界和海岸线都比较长。

因此,它的“好邻居、好伙伴”也较多,下面我们走进中国的邻国。

学生活动:1. 引导学生画出陆上边界和海岸线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2.引导学生以朝鲜为起点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补充:⑴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⑵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

缅甸老挝接越南,陆上邻国依次连。

⑶编故事记忆:朝阳升起,一位俄罗斯小伙子在蒙古包内酣睡,忽然听到一阵优美的乐曲,原来是哈、吉、塔三位姑娘在载歌载舞,她们擦着阿富汗,整理好巴基斯坦,沿着文明古国——印度来到山国尼泊尔、不丹,由于她们离家已久,怎能不惦记(缅甸)自已的老家(老挝)呢?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日子不会越来越难(越南)。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1节疆域和行政区划word教案(6)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1节疆域和行政区划word教案(6)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

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观念。

4.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范围,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我国领土范围。

教学准备:学案。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上图中,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填序号)二、设问导读师:分小组讨论完成,师生评议。

1、我国的半球位置:位于半球和半球。

2、我国位于(洲)的东部,(洋)的西岸。

3、比较中国、日本、蒙古等国海陆位置差异。

国家蒙古日本中国海陆位置4、据图1-3写出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所在经度:最东端最西端南端最北端。

地球“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带,小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三、自我检测师:学生独立完成,点生公布答案,师生评议。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多千米。

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岛屿:最大岛,第二大岛,长江入海口处的岛是第三大岛。

三大半岛:、、。

2、横穿我国领土的重要纬线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回归线3、同在早晨6点钟,乌苏里江朝霞满天,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这是因为我国()A、东西跨经度大B、南北跨纬度大C、东临太平洋D、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五、拓展延伸在我国四至中1、()最先看到每一天的日出,()最晚看到每一天的日落。

2、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夏至日这一天,()白昼最长,冬至日这一天,()黑夜最长。

教学反思:。

推荐K12学习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推荐K12学习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疆域和行政区划》(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能指出我国的四至点,感受疆域的辽阔;3.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与难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法、读图分析、讲解法、比较法。

【课时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唱祖国》歌曲片段。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二、新课学习(一)中国的位置1.半球位置找一找: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20⁰W和160⁰E得出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纬度位置活动:读图(1)在图中描出北回归线、北极圈、赤道(如图)(2)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说明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特点(优越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3.海陆位置从图中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样的位置,有利于我国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

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的位置特点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方法技巧: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去分析。

(1)绝对位置:指经、纬度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四框题《中国行政区划》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国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比须反复运用地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加强记忆,使学生一步步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尽快地熟记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位置。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遵循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并努力实践着“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地理的头脑细细地品位生活。

【学情分析】
从学习内容看:本节内容较多,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行政区划知识的学生来说,还是生疏的,需要教师反复训练才能掌握,进而达到地名与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从学生年龄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省级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有所涉及,但还不完全具备读图识图的技巧和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方法的指导和细节习惯的培养;学生性格争强好胜,喜欢各种活动和比赛。

因此,通过读图、识图、猜谜等活动可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尽量使枯燥的地名变“活”,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通过读图和活动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3)培养学生读图和对中国政区图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并获取新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猜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3)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该省在地图上的位置及轮廓形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都说:“守业更比创业难”。

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诺大的一个国家,在国家行政管理上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却管理的很好,大家知道咱们是怎样做到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探究新知
(一)说出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及中国的现行行政区划。

探索活动:出示信封。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单位。

(二)认识省级行政单位
自主学习:
①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②在课本《中国政区图》中分别找出5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并请三名同学上台在电子白板上指出来。

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合作探究:
1.认识省级单位的名称。

教师:34个省级行政单位,我们怎样快速记住他们的名称呢?有哪些快速记忆的方法呢?
(1)顺口溜记忆法(化机械的记忆为有趣的顺口溜,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①自主学习②齐读顺口溜P39
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云贵福吉安(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新疆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川西二宁青甘陕(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内海台重北上天(内蒙重庆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
还有港澳好河山(香港澳门)
“湖”:洞庭湖“河”:黄河“山”:太行山
教师:这么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怎样区分呢?利用课件显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形,让同学想象轮廓的形状像什么来记忆和区分各省级行政单位。

(2)形象记忆法
活动一:A.中国万里行。

学生结合P37政区图,分别读出沿海的省级单位、沿陆疆线的省级单位、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单位、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单位。

B.找邻居。

①读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

②大埔县的位置。

2.活动二:读图找省级单位。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3.活动三:猜谜语。

(打一省级单位和行政中心)
4.认识省级单位的简称。

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

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从生活实际体会简称的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简称的由来,齐读简称顺口溜P39 )
简称:七区四市省二三
辽吉黑渝京沪天
晋鲁冀豫陕宁甘
苏浙皖赣湘鄂川
台闽粤桂琼滇黔
蒙新青藏港澳还
活动四:猜车牌。

假如你是一个交通警察,你如何知道某一辆汽车从什么地方来?
三、反馈训练:根据轮廓,说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1.熟记P38《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表》 2.做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个省
省级行政单位3 4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做读图、识图和猜图的练习,做到动口、动脑、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展开想象,运用形象记忆法,使“死”图变“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感知,然后组织学生猜谜语、猜车牌,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实现愉快教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基本上记住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

阅读和使用中国地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觉收获颇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件的制作,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同时锤炼自己的语言,采用适合学生的教法,创立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