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之最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之最大全

中国地理之最大全

。寺林少是的 名有最中其�多很迹古胜名的山嵩。区地要重的 动活化文、教宗国中为成就它�起代古自。”岳 中“为称被�内境市封登省南河于位山嵩、331 。一之群筑建古 的整完最局布体总、大最模规中庙寺岳五是�米 方平 0089 积面地占�庙岳南的下脚山衡、231 。方地的葬埋融祝神火的中 说传代古是�山衡岳南的部中省南湖于位、131 。上壁峭崖悬的高米 03 在造建它。寺空悬是点景特奇最山恒岳北、031 �图左�。称之”雄 下天山华“有古自�峻险奇雄山华岳西、921 。群筑建殿宫大三国中为誉起一庙 孔阜曲、宫故京北与它�方地的住居和神山泰祀 祭、典大行举帝皇代历是庙岱的下脚山泰、821 。录名护保的产遗化文然 自界世入列山泰将国合联。迹古物文的多众下留 �山泰过登攀都�人名多许和帝皇代历�山名史 历座一是�岳东称古�部东国中处地山泰、721 。�南河�山嵩是岳中、�南湖�山衡是岳 南、�西山�山恒是岳北、�西陕�山华是岳西 、�东山�山泰是岳东�岳五的传相史历、621 。称美的”乡之米鱼“有以所�区产 要主鱼水淡和米稻国中是区地游下中江长、521 。称之”乡水“有�多泊湖�多流河�下以米 01 在拔海均平�低很势地的原平游下中江长、421 。地基产生棉粮的要 重国中是也�原平大二第国中是原平北华、321 。田油的大最国中是田油庆大的省江龙黑、221 。原平的大最积面国中是原平北东、121 。称美的”国之府天“有古自省川四以所�富丰 品产农�达发业农�溉灌流自”堰江都“的史历 年多千两有因�部西地盆川四在原平都成、021 。年万 1 用食人的界世全够足�计估 步初据�富丰矿盐里地盆。地盆的高最势地国中 是�右左米 0003 在拔海均平地盆木达柴、911 。”南 江北塞“为誉被�达发业牧农�多较水降于由 。北以山天在�内境疆新于位地盆尔噶准、811 。漠沙动流的大最界世是也 �漠沙的大最积面国中是漠沙干马拉克塔、711 。地盆的大最积面国中是 �南以山天在�内境疆新于位地盆木里塔、611 。等洞鸡打、宫龙的 州贵和林石南路南云的名闻界世如�形地特斯喀 的异奇成形�泛广布分岩灰石上原高贵云、511

中国文学史(大一)精要概括

中国文学史(大一)精要概括

文史复习资料一叶一菩提著填空:1.林传甲在京师学堂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滥觞之作。

2.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中是最早的,最有影响的著作。

3.文学本位就是一体两翼。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一翼,文学传媒是另一翼。

4.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是一首农事祭歌。

《吴越春秋》卷所载的《弹歌》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5.《吕氏春秋音初》所载的:候人兮猗(是夏代歌谣旳遗文)。

6.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7.现存鲁之《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它的基本精神是:道名分。

8.《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

9.孔子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提出:“兴、观、群、怨”说。

10.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出自《淮南子》。

在《汉书艺文志》中,由于该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孔、墨、申、韩诸家之说,故列入杂家。

11.《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12.“献诗”、“采诗”、“删诗”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订信息。

13.汉代出现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4.“风雅”精神: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16.我国散文最早源头,可追溯到甲骨卜辞。

17.《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的记言文之祖。

18.《左传》是先秦散文的“叙述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9.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风格是对《战国策》的借鉴。

20.《战国策》之名始定于刘向。

别名有《国策》、《国事》、《短长》。

21.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的是荀子的《成相》辞和《赋》。

2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23.楚国文化可概括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24.《少司命》:“悲莫悲兮身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贞推为“千古情语之祖”。

我国书籍之最

我国书籍之最

我国书籍之最“第一”的雅称:桂冠、螯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例:夺得桂冠、独占螯头、问鼎中原……中国文学,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一片盛开异卉奇葩的艺术苑周,一座语言文字砌成的美丽宫殿,搏动着一个伟大民族丰富而深邃的灵魂,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中国文学,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对人类精神宝库永久的贡献。

一起来看看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吧。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 (《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

编年体春秋史。

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最全的中国文史千字文

最全的中国文史千字文

最全的中国文史千字文1、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2、人猿揖别浩瀚宇宙,银河苍茫。

地球生命,雨露阳光。

斗转星移,天行有常。

大陆漂移,七洲四洋。

四时更替,寒来暑往。

云行雨施,万物生长。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自然造化,大块文章。

千岩万壑,层峦叠嶂。

电闪雷鸣,狂涛巨浪。

云合雾集,千态万状。

长林丰草,傲雪凌霜。

飞禽走兽,虎视鹰扬。

适者生存,不主故常。

人猿揖别,竖起脊梁。

劳动造人,历尽沧桑。

幕天席地,饮露餐霜。

穴居野处,出没无常。

茹毛饮血,食果为粮。

栉风沐雨,袭叶为裳。

钻木取火,文明之光。

物竞天择,万物灵长。

3、人文初祖赤县神州,地老天荒。

文明古国,源远流长。

物华天宝,灿烂辉煌。

人杰地灵,万世其昌。

三皇五帝,视民如伤。

经始大业,万古流芳。

神农教耕,沐雨经霜。

遍尝百草,救死扶伤。

轩辕黄帝,始垂衣裳。

成命百物,律吕调阳。

结绳记事,难得其详。

仓颉造字,天雨粟粮。

刀耕火种,驯牛牧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日出而作,植谷采桑。

日落而息,处顺安常。

尧天舜日,鼓腹击壤。

天下为公,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深孚众望。

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4、文武之道夏启建制,废公立私。

天下为家,王位世袭。

商王成汤,求贤用士。

革命反正,拨乱兴治。

纣王无道,多行不义。

酒池肉林,骄奢淫逸。

怙恶不悛,声名狼藉。

恶贯满盈,众叛亲离。

文王兴周,鸣琴而治。

政简刑清,有凤来仪。

拘而演易,太极两仪。

变化无穷,天人合一。

吉凶祸福,昼乾夕惕。

天行其健,自强不息。

太公钓鱼,相机待时。

老而弥坚,择主而事。

飞熊入梦,左辅右弼。

明君贤相,匡国济时。

武王伐纣,仁义之师。

吊民伐罪,发扬蹈厉。

牧野之战,反戈一击。

归马放牛,与民休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乐刑政,宽猛相济。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1.古代文学史上古——1840 《史记》《汉书》《后汉书》2.近代文学史 1840——1919 (1)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最具代表)(2)胡适《白话文学史》(3)郑振铎《插图文学史》(4)尤国恩《中国文学史》(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6)王国维(静安)《宋元戏曲史》3.现代文学 1919——194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文学艺术起源:(一)劳动说(生产过程的重演和劳动过程的回忆)二.文学的发展:口头文学书面(文字)文学四.1.文体发展不平衡:诗,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小说(魏晋)——戏曲(宋金)——散曲2.朝代成就不平衡:3.地域发展不平衡:五代词(南方)杂剧(北方)南戏(南)楚辞(楚地)三古七段:1.上古时期(1)先秦(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2)秦汉(特点)1)由四言诗向五言诗过渡2)出现了乐府诗3)以大为美,铺张洋溢(汉赋)整个上古1)各种体裁孕育期2)思想基础(儒道)3)文学思潮形成两派4)中国文学基本格局已形成中古时期(魏晋-明中叶)(3)魏晋——唐中叶(特点)1)玄学与佛学2)宫廷画3)五,七言诗鼎盛(4)唐中叶——南宋末(特点)1)文学语言和文体的革新2)盛行曲与词3)小说成熟(5)元初——明中叶(特点)1)元曲2)叙事文学3)文学创造走向了勾栏马舍4)出现了整个中古期的特点:(1)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2)诗词曲的鼎盛于高峰(3)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对象的多样化近古代(明中叶-五四运动)(6)明中叶——鸦片战争(1840)(特点)1)戏曲高峰2)白话小说(7)鸦片战争——五四运动(1919)(特点)1)西方文化的传入2)白话文这一时期总特点:(1)文人市民化,创作商品化(2)通俗文学生机勃勃(近古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二.神话:1.概念:(人民幻想的集体口头创作)生产劳动,宗教祭祀2.起源:3.保存:《山海经》4.散失:原因:1)原始宗教文化衰落较早,故以进入隐性文化。

利用归纳的方法记忆文科知识

利用归纳的方法记忆文科知识

利用归纳的方法记忆文科知识归纳方法记忆文科知识的例子:1.用归纳法记忆阿佛加德罗定律阿佛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可归纳为四同:即在同温、同压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还可以缩记作:同压、同温、同体、同分。

2.用归纳法记忆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剂的性质可归纳为:一变两不变。

一变即在化学反应里使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变快,也可以是变慢。

两不变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用归纳法记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可归纳记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平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和平均分配消费品。

4.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5.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6.用归纳法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日《马关条约》包括四项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可归纳记作: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7.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史之最(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中国文史知识

中国文史知识

公務員考試中國文史知識匯總1.石器时代分为哪两种?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2.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钻孔技术开始于:山顶洞人时代3.甲骨文是写在什么上面的?龟骨4.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是反映我国下列哪个时期?父系氏族公社5.夸父是哪个部落的族裔?炎帝6.古史传说中出现了尧举荐舜、舜举荐禹,禹先举荐皋陶、皋陶死后又举荐益当部落首领的故事,历史上称这种作法为:禅让7.传说中的“斑竹”是怎样形成的?舜的妃子的眼泪染成8.夏启死后,出现了几子争权斗争?五子争权9.夏启死后,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谁乘机夺取了政权?羿10.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夏桀即位后骄奢淫逸,日夜与谁饮酒作乐,挥霍无度?妹喜11.经过什么战役,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鸣条之战12.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商13.据文献记载,商代曾经几次迁都?五14.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什么时代的繁盛时期?青铜15.周文王在哪儿创造的周易?安阳16.在牧野誓师,大破商纣的是:周武王17.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何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西周18.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

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

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19.给楚庄王猜“一鸣惊人”的是:伍举20.楚庄王请谁当令尹,从而使国力大增?孙叔敖21.相传春秋时谁曾在位于开封城东南的禹王台吹奏过乐曲?师旷22.孙武是春秋时哪国人?齐国23.我国在何时产生了冶铁技术?春秋中期24.阖闾和夫差是什么关系?父子25.“卧薪尝胆”讲的是:勾践26.“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谁最先说的?范蠡27.鞭尸三百的是:伍子胥28.荆轲出现在《史记》中的:《刺客列传》29.我国在何时发明了最早的鼓风冶铁术?战国30.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31.秦始皇时期修筑的唯一直道,从陕西咸阳出发,到达了哪里?九原32.秦汉时期掌管车马的是:太仆33.“秦权”是什么?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34.陈胜的“鸿鹄之志”中的鸿鹄指的是天鹅35.刘邦建立汉朝不久,淮南王是:英布36.刘邦建立汉朝不久,韩信被封为:楚王37.刘邦的老婆叫什么?吕雉38.汉平帝元始元年,是公元那一年?一年39.“建元”是我国哪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汉武帝40.谁曾将匈奴打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出现“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汉武帝4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司马迁42.鸿鹄之志最早出现在哪里? 史记4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44.“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谁的豪言?霍去病45.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史之最
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

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收单字9353个,异体字1164个。

最早的字书是宋朝李从周的《字通》,篆文大书,收601字。

最早的词典是西汉时的《尔雅》,全书13卷。

最早的方言词典是西汉杨雄的《方言》,今本有13卷。

最早的虚词词典是元代卢以伟编的《语助》。

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撰的《切韵》,共五卷,分193韵。

最早的文言语法书是清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年出版。

最早的白话文语法书是民国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出版。

字数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收字47035字。

中国和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或现代汉语。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共130篇。

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共100卷,分120篇。

规模最大的类书是宋太宗时的《太平御览》,共1000卷,58门。

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是西汉刘歆的《七略别录》。

最早的语录体著作是孔子及弟子关于言行记录的《论语》,共20篇。

最早的军事著作是春秋时孙武的《孙子兵法》。

最早的历史批评著作是唐代刘知己的《史通》,共20卷,49篇。

最早的国画批评著作是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

最早的百科全书是明代的《永乐大典》,共22877卷。

最早的丛书是清代的《四库全书》,共312000册,约997000000字。

最早的古代制度史是唐朝杜佑的《通典》,共200卷,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

最早的教育学论著是孟子的学生乐克比著的《学记》。

最早的生产技术论著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共18卷,分3篇。

最早的植物学词典是宋朝陈景沂的《全芳备祖》,共58卷。

最早的药典是唐朝苏敬的《新修本草》,原书目录1卷,本草20卷。

最早的医学文献是《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共18卷。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禹贡》,成书约在战国时期,为《尚书》中的一篇。

最早的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志是《山海经》。

最早的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最早的速记术专著是清朝蔡锡勇的《传音快字》。

最早的甲骨文专著是清朝刘鹗编的《铁云藏龟》。

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卢戆章著的《一目了然初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