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多方 面 尚有 待进 一步 系统地 探讨 , 诸 如各 组分 性 质 、 掺量 、 混杂 比例 、 复合材 料各 组分 间 的关 系及其 对 混
凝土强 度 、 耐久性 、 工作 性 的影 响等 。
备无 损 伤等特 点 ; 同样 可改善 混凝 土抗 拉强 度低 、 性 脆、 极 限延伸 率低 等缺 陷 , 并 能提高 混凝 土耐 火 性能 等 。特别 是在 腐 蚀 环境 条 件 下 , 并 在 力 学 性 能 满足 设计 要 求时 , 仿 钢 纤维 可完全 替代 钢纤 维 , 且 能 提 高
裂性 大 、 弹性模 量 高 的纤 维材 料 组 合 而成 的 复合 材
互补 、 工艺互 补 、 经 济互 补 的协 同效 应 , 以期 产 生性 能可靠 、 经 济和 社 会 效益 均 较 理 想 的 复合 材料 。一
般而言 , 高 弹纤维 增强增 韧效 果虽 然很 好 , 但 价格 相
料, 因其 可提 高基体 的抗 拉强 度 , 阻止基 材 中原 有缺
混凝 土 的耐久 性 能 。
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 比
1 . 1 普通 混凝 土试验原 材 料及配 合 比
( 1 ) 试 验原材 料 水泥 : 焦 作 坚 固牌 P・ 0 4 2 . 5级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粗 集料 : 碎石 , 粒 径 为 5~1 6 m m; 细集 料 : 中粗 河 砂, 细 度模 数 为 2 . 6 5 ; 减水剂 : 早强高效减水剂 , 掺 量为水 泥 用 量 的 1 . 2 %; 纤维 : 钢纤维、 仿 钢纤 维 与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6 < ) 4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 4 1 1 7 2 3 1 7 );深部矿井建设省重点学科 开放实验室 开放基金 ( 2 0 1 1 K F - 0 1 ) ;河南省教育厅 科技攻 关项 目 ( 2 0 1 0 A 5 6 0 0 1 0) ;河南 理 工 大 学 研 究 生 创 新 基 金 ( 2 0 1 1 - M- 4 7 ) 作者简介 :李燕飞 ( 1 9 8 6 一 )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结构的安全性 、耐久性 、维修与加 固方面的研究。
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共3篇

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共3篇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1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人工预制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中。
但是,原混凝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强度、抗裂性、抗渗性等等,尤其是长期使用后,老化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裂纹、开裂、变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开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拉和抗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二、纤维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1.纤维混凝土结构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混入合适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纤维在混合物中形成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冲击性能,纤维混凝土的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由于钢纤维或其它纤维的加入,虽然混凝土的拉强性能不会增加,但混凝土的抗拉、抗裂性能都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外部力测、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2.纤维混凝土性能(1)抗拉强度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时,能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得到较好的提高。
此时,钢纤维直径为0.5 ~ 1.0mm、长度为30 ~ 50mm左右,可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不加钢纤维提高30%左右。
(2)抗压强度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空心比和细弗模数有关。
当空心比为46%时,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这是因为空隙率大,能提高纤维混凝土的方法空间;细弗模数是影响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细弗模数增大时,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会相应增大。
(3)耐久性纤维混凝土在长时间受周围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纤维离散,使混凝土裂缝持续扩大,这时就需要加入一些物质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添加矽酸盐等可使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起到吸水、排水、稳定胶结物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含量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含量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一、引言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它通过添加钢纤维来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其抗张强度、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指标。
在工程应用中,钢纤维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结构、隧道、桥梁、机场跑道、船坞等重要工程中。
然而,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纤维含量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纤维含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裂缝扩展性和抗冲击性能等指标。
其中,抗拉强度和裂缝扩展性是钢纤维混凝土的重要性能指标。
1.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钢纤维混凝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后,抗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钢纤维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有效地阻止了裂缝的扩展,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 裂缝扩展性裂缝扩展性是钢纤维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在受力时的变形能力和抗裂性能。
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后,裂缝扩展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钢纤维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有效地阻止了裂缝的扩展,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性。
三、纤维含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纤维含量是影响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纤维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下面将从抗拉强度、裂缝扩展性和抗冲击性能三个方面探讨纤维含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 抗拉强度研究表明,纤维含量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
当纤维含量较低时,钢纤维可以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网状结构,不能有效地阻止裂缝的扩展,从而抗拉强度较低。
当纤维含量增加时,钢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了一个更为紧密的网状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裂缝的扩展,从而抗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当纤维含量过高时,钢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过于强烈,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孔隙率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报告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报告作者:波尔派丝吴前言现如今在建筑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它是由骨料、水泥和水组成的,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表现出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
在构件受力时利用自身的抗压性能抵抗荷载消除形变。
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划分混凝土的等级,混凝土强度是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但由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上的缺陷,抗弯拉强度小、弯曲韧度低、易开裂,导致其在工程作业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我们通常的解决办法是配筋,随着施工技术的革新,钢纤维问世,现今钢纤维改变混凝土性能已成为混凝土改性的重要途经之一。
钢纤维混凝土是指将规定尺寸、不连续的金属短纤维(即钢纤维)均匀、乱向地分散于混凝土中,形成一种可浇筑、可喷射的新型复合材料。
因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抗拉、抗弯、抗剪、耐冲击性能优异,所以在建筑、公路、水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钢纤维混凝土相比于配筋混凝土具有更好等效弯曲强度与施工流水节拍。
I.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钢纤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石子)、细骨料(砂)、水泥、水、钢纤维以及适用工程状况的外加剂(无特定情况可不加)组成的一种非均质集合体复合材料。
按设计配合比配制,经过立模、浇筑、振捣、整平、养护、拆模,形成具有设计强度的钢纤维混凝土构件。
II.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为了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我们选用C30混凝土、SF80/50BP钢纤维(长径比80、长度50mm的冷拉端钩钢纤维)分别制作了6组样块,每组分别做6个样块,为了保证钢纤维的分散率采用成排钢纤维(在不使用外界设备干扰时成排钢纤维分散效果会优于散纤维),掺量分别为0kg/m3、5kg/m3、10kg/m3、15kg/m3、20kg/m3、25kg/m3,在恒温箱养护28d后拆模进行试验。
A.抗压强度龄期28d钢纤维混凝土试块与同等养护条件下龄期28d的普通混凝土试块相比较,在弹性形变阶段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可视为基本相同;实验数据表明,钢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增强效果并不明显。
浅谈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

4 、由于实 验条 件的 限制 ,无法 开展 高温 高压 和 复合 条件 下 的
实验 ,该 技术还 部分 停 留在 理论基 础 上 ,需 要进 一步 开展试 验 。 5 、现场 对于热 处理 剂 反应 的控制 有待 于加 强 ,需要 从运 输 、 装罐 、泵 注 等方 面严 格 防止 热处 理 剂之 间 提前 接触 发 生 反应 ,生 成气体 造成 注入泵 车气 锁 ,同时造成 处理 剂损 失影 响酸 化效 果 。
混凝 土 应 用技 术
关 键 词 :钢 纤 维
一
、
概 述
界 面 之间 有很 大 的界 面粘 结力 ,因而 可将 外 力传 到 抗拉 强 度 大 、 延 伸 率高 的纤 维上 面 ,使 混凝 土 作 为一 个均 匀 的整 体抵 抗 外 力 的 作用 ,显 著 提高 了混 凝 土原 有 的抗 拉 、抗 弯强 度和 断 裂延 伸 率 。
1 、层 布式 钢纤 维混 凝 土路 面 面层 的强 度 ,以龄 期2 d 弯拉 8的
强 度为标 准 。
混 凝 土 引起 的 细裂 缝 端部 的 应力 集 中 ,从 而控 制混 凝土 裂缝 的扩 展 ,提 高整 个 复合 材 料 的抗 裂性 。同 时 由于混凝 土 与钢 纤 维接 触
2 、各 级 交 通 量 下 的层 布式 钢 纤 维 混凝 土路 面 的面 层 初 估厚 度 ,可 按 现 行 有 关 规 范 规 定 的 水 泥 混凝 土 路 面 面 层 初 估 厚 度 的
参考 文献 :
[ 祝 明华 .K A 堵 工 艺技术 叭.石 油钻 采 工 艺 ,19 , 1 】 QT 解 9 5
四、认识 与 建议
1 6 7( ):8 —8 . 5 8
1 、热化 学 实 验 的研 究 表 明 ,利 用 稠 油热 化 学 反 应产 生 的 热
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机理与工程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机理与工程应用本文结合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机理,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耐冻融性等多项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钢纤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和其独特的性能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写为 SFRC)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短钢纤维而形成的可浇筑、可喷射成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它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
近年来钢纤维混凝土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脆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已在建筑、路桥、水工等工程领域得到应用。
1.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1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1.1.1 抗压强度钢纤维混凝土虽受压强度增加不明显,但受压韧性却大幅度提高了。
这是由于钢纤维的存在,增大了试件的压缩变形,提高了受压破坏时的韧性。
从宏观上呈现,钢纤维混凝土受压破坏时,没有明显的碎块或崩落,仍保持这整体性。
1.1.2 抗剪强度钢纤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剪性能,对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剪能力有重要意义。
通常在钢筋混凝土的构件中,其抗剪承载力主要靠箍筋和弯起钢筋承担,这些筋多了,不仅要提高工程投资,而且施工很不方便,尤其对薄壁、抗震结构和复杂形状的特种结构,问题则尤为突出。
因此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是提高结构抗剪能力的有效途径。
1.1.3 抗弯强度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
钢纤维混凝土等级提高,使抗弯强度提高明显。
在弯曲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受拉区开裂,中性轴向上移,受拉区仍有部分纤维与基材的粘结力承受拉力,增加韧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而普通混凝土则很快发生断裂,以致脆性破坏。
1.2 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韧性是在材料受压破坏前吸收能量的性质。
抗裂性是指钢纤维在脆性混凝土基体中减少裂缝和阻滞裂缝进一步发展的性质。
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这与肖琦_ 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 6
2 2 室外蒸 发率 .
图 1 抗 压 强度 试 验 结 果 对 比
Fi . g1 Re u tc mp rs n o o r s ie t s s l o a io fc mp e sv e t
认 为 这是 由于混凝 土 表 面水 分 的过量 蒸发 造成 的.
2 3 扩展 度 .
m m m m m O
各种试 件 扩展度 的试 验结 果对 比见 图 3 由图 3可 . 见, 纤维 的掺加 对混 凝 土扩 展度 有 显 著影 响 , 维 掺量 纤 越 大}凝 土 的 扩 展度 越 小 , 中掺 加 混 杂纤 维情 况 的 Fg3 昆 其 i
.
“ 。 ’
。
,
。
。
.
.
.
R
。
d 。 。 g。
混 凝土 扩展 度 减小 较 大 . 验 中还 发 现 了 较严 重 的 离 试
析 现象 .
2 4 阻裂效 果 .
各 种掺 杂纤维 的混 凝土试 件 在浇筑 完毕 62 、0h的裂缝 面 积 比较 见 图 4 由图 4可见 : . 单掺 纤维 混凝 土 裂 缝 面积 比基体 混凝 土裂缝 面积 大 , 加钢 纤维 混凝 土裂缝 面积 明显低 于单 掺玻 璃纤 维混凝 土 , 掺 而混 杂纤
6h裂 缝长 度增 速放 缓 , 6h后裂 缝长 度及 宽度基 本无 发展 , 建议从 纤 维混凝 土 的用途 出发来 选择 纤维 的 混杂 种类 及掺 和量 . 参 考文 献 :
[ ]赵军 , 1 高丹盈. 纤维混凝 土研究与应用 的探讨 [ ] 混凝土 ,0 6 1 :28 . J. 2 0 ( ) 8 —5 [ ]覃维祖 , 2 杨文科. 于纤 维混凝土应用 的讨论 [ ] 混凝土 ,0 4 1 ) 1 ,2 关 J. 2 0 (2 :54 .
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作者:宋名海阅读:5829次上传时间:2005-02-24推荐人:mmchongsmhai (已传论文1套)简介: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物理和力学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鉴于其结构形式不同将其大致分为四类,简述各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关键字:钢纤维钢纤维混凝土1前言随着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诞生,在1830年前后出现了混凝土,作为当时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就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和水利工程。
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钢铁的发展,人们把钢筋和混凝土结合起来,诞生了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使建筑业经历了一场革命。
尽管混凝土的固有优点是高抗压强度,然而它也有固有弱点——如构件的自重大、易于塑性干缩开裂、抗疲劳能力低、韧性差、抗拉强度低(一般仅为抗压强度的7%-14%)、易产生裂纹、抗冲击碎裂性差等,限制了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
这些弱点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不断探索改善混凝土性能(主要是提高抗拉性能,增强耐久性)的各种方法和途径,于是,提出了一种以传统素混凝土为基体的新型复合材料——纤维混凝土。
2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和现状纤维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FRC),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简称,通常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者混凝土为基体,以金属纤维、无机纤维或有机纤维增强材料组成的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
它是将短而细的,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高抗碱性等良好性能的纤维均匀的分散在混凝土基体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纤维在混凝土中限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及在外力作用下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在纤维混凝土受力初期,纤维与混凝土共同受力,此时混凝土是外力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加或者外力持续一定时间,当裂缝扩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混凝土退出工作,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担者,横跨裂缝的纤维极大的限制了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降低率 分别 为 8 %和 71 而 L R . 9 . %。 HF C的抗压 强 度变 化不 大 , 降低 1 %。 仅 . 9
综 上 所述 。HF C 的抗 冻 性 能 明 显优 于 普 通 L R 混凝 土 , L F C对 混凝 土 的抗 冻性 能影 响不 大 。 而 SR
初 期 复合 体 的抗拉 强度 , 混 凝 土 内部 自生 微 裂缝 使
阶段 与 C有相 同的下 降趋势 。但 在冻 融 2 5次 以后, 其降低 率小 于素 混凝 土的 。 在冻融 1 0次 时 L R 0 HF C 的相对 动 弹性模 量为 7 %, 1 比素混 凝土 的高 3 .%。 6 5
表 1 冻 融 试 验 结 果
循 环 C( %) LF S RC( 1 % L RC( HF %
于市 场销 售业 绩增 加十 份 的努力 。
[ 1 国栋 . ]马 电线 电缆 栽 流 量 I . M1中国 电 力 出版 社 , 0 . 2 3 0 []中国航 空规 划设 计 研 究 院. 业 与 民 用 配 电设 计 手 册 ( 2 工 第 三 版) 】 国 电力 出版 社,0 5 [ . M 中 20.
良好
[ 4 】才 洪 美 , 玉 贞 , 涛. S胶 乳 改 性 乳化 沥青 稳 定 性 研 究 张 王 S B
U. 油 沥 青, 0 ,2 3 : ~ 3 ] 石 2 82( )0 2. 0 2
【 s1e e L ue c. US 69 0 2 .aA p, y7 5 yvs r arne M P 8 49 , Pt p lMa 1, ] t US .
7 7 6. 46. 4
损 失
0 O
0. 1 0. 2
弹 模
9 . 16 8. 81
7 3 3. 5 O 2.
损 失
0 0
0. 1 02 .
弹模
9 . 25 9 . 12
81. 9 71. 0 6 6 0.
损 失
0 0
O 0 0. 1
土 ( S R 、 布 式混 杂 纤 维混 凝 土 ( H R ) 种 L F C)层 L F C两 不 同结 构 形式 , 过 与素 混 凝 土f) 比对 试 验 , 通 C的 进
行 抗 冻性研 究 。
1试 验 研 究
提 高 材料 的耐 久 性 己遍及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的
次 数 相 对 动 质量 相对 动 质 量 相 对 动 质 量
增加 , 化点提高 , 软 所测 试 各 项 性 能 指 标 都满 足我 国道 路用 改性乳 化 沥青 的技术 要求 。
表 8 最 优 制 备 工 艺 条 件 验 证 试 验 结 果
项目 改 性 乳 化 沥 青 实 测
误 差
42 .2
2 蒸 馏 残
留 物
技 术 指 标
20 . 05
3结 论
通 过设 计 正 交 实验 对 所 制 备 的 S S改 性乳 化 B
浙青 蒸发残 留物 的针入 度 、 延度 和 软化 点 这三 大指
( 接第 4 上 5页 )
[】 6 交通 部 公路 科 学研 究所 公 路 工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合 料 实验 规 程 [ . 京 : 民 交通 出版社 ,0 0 2 5 s北 】 人 20 :  ̄ 2 3
性 能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述 其 相 对 素 混 凝 土 结 构 形 式 ( 的 增 强 效 果 和 增 强 机 理 , 其 能 在 工程 上 广 泛 应 用 奠 阐 C) 为
定 基 础
关 键 词 : 式 : 凝 土 : 冻性 布 混 抗
水 泥混 凝 土路 面是 一 种 经 常 被 采 用 的路 面 形
f 后) 4 . 冻 21
4. 65
4 . 32
4. 74
4. 65
降 。 件 产生严 重 剥蚀 时 , 承 载面积 减小 , 试 其 内部结 构 可能 破坏 。 落 量是 反映试 件 表面 局部 破坏 的参 剥
数 。 测 定终止 冻 融循环 时试 件 的抗 压强 度与 同龄 对 2 质量 损失 : 0次冻 融循 环 后 , ) 1 0 C和 L F C的 SR 质 量损 失 为02 而 L F C基 本 上 没有 质量 损 失 , .%, H R
减 少 : 后 , 理 的 掺 配量 和 搅 拌 工 艺保 证 了纤 维 最 合
3结 论
层布 钢纤 维对混 凝 土的抗 冻性 能改善 不大 。而 聚 丙烯 纤维 在混 凝土 中呈 三 维乱 向分 布 。首 先 , 它 在 混 凝 土 中彼 此 粘 连 , 到 了 “ 托 ” 料 的作用 , 起 撑 骨
有 效地 抑制 了混 凝 土硬 化前 连通 裂缝 的产 生 , 避免
在} 土 中的均 匀性 , 加 了混凝 土冻融 损 伤 过程 昆凝 增
中 的能量损 耗 , 效地 抑制 了混 凝土 的冻胀 开 裂 。 有
参 考 文 献:
【】 大智 , 德 成 . 状 弹性 体 系 力 学f . 尔 滨: 尔滨 工 1郭 冯 层 M】 哈 哈
冻融 试 验结果 如 表 1 经 过分 析可 以得 到: . 1 相 对 动弹性 模量 : ) 随着冻 融 循环 次数 的增加 。
式 。 路 的使用 寿命 和使 用功 能 的提高 是人 们关 心 公
的 问题 , 目前 , 过合 理 地选 择 材料 。 高 强 高弹 模 通 将
钢纤 维 与低 弹模 合 成纤 维 混杂 在混 凝 土 中 , 它 们 使 在不 同层 次和 受荷 阶段 相互 取长 补短 立足 于层 布 式钢 纤维 混凝 土 的结构 形 式 , 大 在 量 试 验 和理论 分 析 的基础 上 , 就层 布 式 钢纤 维 混 凝
业 大 学 出 版 社 .0 11 2 2 0 :- 7
_连 通 毛 细孔 的形 成 . 善 了水 泥石 的结 构 。 而 r 改 从
提 高 了混凝 土 的抗 渗性 能 。抗 渗 能 力 的提 高 , 外 使
界环 境 的水分 就 难 以渗 透进 入 混 凝 土 内 部孔 隙之
r , 而 减 少 了孑 内可冻 水 , 善 了混 凝 土 抗 冻性 } 从 l L 改
与评 价 中外 公 路,0 7 2 ( ) 5  ̄ 6 . 2 0 ,7 1 19 1 2
[] 帆 , 3张 李三 喜 . S改 性 沥 青 的制 备 与 性 能 Ⅲ. 阳 化 工 学 S B 沈
院 学报 , 0 ,7 1 :  ̄ 8 2 31() 52. 0 2
按 照最 优 条件进 行 了制 备 验证 试验 , 由表 8可 知 在 此 T艺 条 件下 制 备 的 改性 乳 化 沥 青 各项 性 能
各 个领 域 。 为路 面工 程 的新 型结构 形式 的层 布式 作
钢 纤 维混凝 土 结构 . 耐 久性 也是 研 究 的重 要 课题 其 之 一 。 过对 层布 式钢纤 维 混凝 土和 层 布式混 杂纤 通
2 5 5 0
75 1 00 1 25
弹 模
9. 15 8 . 86
表 7 软化 点方差 分析
方差 名 称
A B C
标进 行优 化 , 与基 质沥 青相 比 , 针人 度 下 降 , 其 延度
显 著 性
术 术 术
S
79 69 0. 20 69 6. 2 7 2.5
f
2 2 2
F
1 87-7 3 4 98 8. 5.9 3
L F C和 C的相对 动 弹 性模 量 降低 趋 势基 本 相 同, SR 并且 都在 冻融 10次 时降 至 6 %以下 , 别 为4 .% 0 0 分 64 和 5 .%。因此 层布式 钢纤 维对 混凝 土 的抗 冻性 能 2 0
影 响不 大 。L R 的相对 动 弹 性模 量 在 冻 融 初期 HF C
量 为沥青 量 的 8 %。
25验 证 试 验 .
[] 克俭 , 玉 凤 . 沥 青 生 产与 应 用 技 术 [ . 京 : 学 1廖 丛 道路 M】 北 化
X 业 出 版 社 . 0 43  ̄ 5 - 2 0 :2 4 .
[】 旷 杯 , 奇 竹 , 海 清 . 型 乳 化 S S改性 沥青 的 研 制 2吴 杨 杨 新 B
杂 层布 式钢 纤维 土和层 布 式混 混凝
纤 维 混凝 土 的抗 冻 性 能 研 究
向 胜 华 王 耀 立 刘 胜 光
1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5 00 2山东省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 60 40 0 ) 26 0 )
摘 要 : 布 式 的 结 构 形 式 (S RC 和 L 1C ) 于组 成 成 分 复 杂 , 响 因素 多 , 构 形 式 多样 , 对 其 抗 冻 层 LF HFL 由 影 结 针
针人 度/0 mm 1
延 度 1 /I 5c I T
由极差 分析 可 知 。 实验 范 围内制 备条 件 对 配 比为 A BC 。 ,
6 -1 0 0 0
>0 2
8 . 20
718 .
由表 7方 差 分析 表 明 ,B S S的加 人 量对 软 化点
期 的非冻 融试 件作 比较 。
直 到 1 5次 冻融循 环后 . H R 2 L F C仅 损失 01 . . %.
3 力学 性 能 : ) 7 5次 冻 融循 环 后 , S R L F C和 C的 ( 转第 4 下 8页 )
参考文献:
2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企业 在工 程 材料 采 购期 间 , 根 据 当期铜 材 的 应 价格 , 结合 今后 对 电价增 长趋 势 的测算 而 采取 最 从 合适 的方 案 比较后 业将 会 获得更 高 的效 益 。 企 尤其 是对 经 常在 尖 峰时段 运 行 的设 备 ,效 果更 为 显 著 。 企业 向 内控 制 成 本 节 约 一 分 , 取 得 的 效益 , 胜 所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