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少数骨干招生计划考研复试区别
北大经济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

爱考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报考经济学院的同学们,你们好!现将经济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复试规则:1.复试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2.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4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3分制)。
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及单独考试名额单列。
三、复试科目:1.外语听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考试。
2.参加考试考生:统考(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单考考生。
考试时间:2014年3月16日下午2:00-2:30,考生于1:45入场,1:55停止入场。
听力考试满分为30分,按1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中;英语考试地点:请于考前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查询。
3.专业课:参加考试考生:统考(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单考考生、留学生、港澳台生。
复试形式:面试,满分为100分;复试范围: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及英语口语等;复试时间:2014年3月15日上午8:00-12:00;复试地点:经济学院二层、三层会议室,请考生务必于15日上午7:30前准时签到。
签到地点:统考(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三层307室;单考考生、留学生、港澳台生在二层219室。
经济学院地址:北京大学东侧门外向北约300米(详见经济学院主页右下方“交通示意图”)。
四、资格审查:1. 统考(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单考考生:(1)复试时请考生出示本人的考研准考证、身份证;(2)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报名登记表、正式成绩单(本科)、个人陈述(在研究生招生主页下载);往届生(包括单考考生)须查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在海外获得学位者须查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查验学生证。
2. 留学生、港澳台生:复试时请考生出示带本人的身份证件。
北大经院金融专硕考研复试流程及注意事项

北大经院金融专硕考研复试流程及注意事项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北大经院复试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的一些介绍。
总的来说北大的复试都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这点与清华经管和五道口有着明显的区别,复试只有面试也有它一定的好处和坏处。
通常来说,在12月20几号我们初试就结束了,而北大经院的复试可能要到3月中旬才开始。
中间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需要怎么去准备呢?首先大家的初试分数通常在过年前,也就在2月10号左右公布。
而如果你在2月10号才开始准备复试,到3月中旬,这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大家提前准备,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因为在北大经院的复试涉及到专业课的问答,而这些专业课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方方面面的,所以需要大家提前准备。
北大经验复试其实主要的参考书只有一本,就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当然他也默认了包含你初试所需要的知识,尤其是投资学和公司理财这两本书。
因为在初试的考查内容中,对于概念的考查是非常少的,而对于一些事件的理解也是很少的。
所以大家在复试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回去把投资学和公司理财中间的理念、理论,以及他如何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这些可以进行一次又一轮的复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看米什金的这本货币金融学。
复试它通常都是抽十道题,而这十道题里面会有五道题是关于书本上的内容的,这五道题里面很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米什金这本货币金融学。
当然另外五道题是纯金融热点,这部分就是热点,如果你没有完全的提前复习也是可以回答的。
你要和课本上的一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因为北大经院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院系,所以如果你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的金融热点情况相结合,这样的话,你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复试分数。
其次除了这些参考书,你还需要关注国内外的金融热点。
而热点整理个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这边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去看凯程教育这边所提供的一个金融热点的一个整理,这里面的整理包含了当包含了当下最热门的一些问题,当然他还有以前往年的一些金融热点,这样的话两者相结合,就可以为复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北大考研复试比

北大考研复试比
北京大学考研复试是广大考生希望突破的一道关卡,复试比可能是考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大考研复试的比例情况。
首先,北大考研复试的比例相对较低。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北大的考研复试比例大约在30%左右,也就是说,报考北大
的考生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能够进入复试阶段。
这个比例要比其他一些高校相对来说较低,说明北大的复试要求较为严格,复试选拔的竞争压力也较大。
其次,北大考研复试的比例在不同专业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
北大的专业设置非常丰富,不同专业的复试比例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一些热门专业的复试比例会相对较低,因为考生数量较多,竞争压力较大。
而一些专业的复试比例则相对较高,因为考生数量较少,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最后,北大考研复试比例的高低与考生的综合实力和个人表现有很大关系。
北大在考研复试的选拔中,除了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实力外,还会根据考生的个人表现来决定是否录取。
因此,考生在准备复试时,不仅要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综上所述,北大考研复试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具体的比例会因不同专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复试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个人表现,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机会被录取。
希
望广大考生能够顺利度过北大考研复试这个关键阶段,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北大考研复试难度

北大考研复试难度
考研复试是北大考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考生来说难度不可小觑。
北大考研复试的选拔标准很高,通过复试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考生需全力以赴备战复试。
北大考研复试主要包括学术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两个环节。
学术面试是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能力,考官会针对考生所报考的专业领域进行提问。
考生需要熟悉自己的研究方向,对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实践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学术面试中,考生还需要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陈述观点,回答问题。
专业课面试是对考生在本科专业课程中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北大考研复试专业课面试的难度相对较高,要求考生对所报专业的课程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掌握和理解。
考官会针对考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提问,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考生需要在复试前复习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并准备相关的答辩材料和报告,以应对专业课面试的挑战。
除了学术面试和专业课面试,北大考研复试还可能包括英语面试和综合素质面试。
英语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考生需要具备较为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自如地与考官认真交流。
综合素质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对国家、社会、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考生需要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北大考研复试难度较大,涉及的考察内容广泛且要求较高。
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复试的考察目标,深入准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面试技巧。
只有全面备战,才能在北大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最终实现自己的考研目标。
北大考研复试线为何低一些

北大考研复试线为何低一些
北大考研复试线相对较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学校招生计划:北大考研的复试线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来确定的。
如果学校的招生计划较大,那么考研复试线可能相对较低。
相反,如果学校的招生计划较小,那么考研复试线可能相对较高。
2. 考生报考热度:北大作为国内一流大学,受到了许多考生的青睐。
由于报考热度大,考生的竞争压力也相应增大,从而使得考研复试线相对提高。
然而,并不是所有报考北大的考生都能顺利通过复试,因此还需要综合考虑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绩点等因素。
3. 考试难度:北大的复试对于考生来说相对较为严格,包括笔试和面试环节。
考试难度的提高可能会导致复试线相对较低,因为只有更优秀的考生才能够达到要求。
而对于综合素质较低、考试成绩较一般的考生来说,复试线可能相对较高。
总体来说,北大考研复试线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招生计划、考生报考热度和考试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应该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核心,而不仅仅依赖于复试线的高低。
北大经济学院考研调剂要求

北大经济学院考研调剂要求
北大经济学院考研调剂要求如下:
1. 学术要求:申请调剂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和背景,包括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学习和研究成果,如论文、科研项目、实习经历等。
2. 成绩要求:申请调剂的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成绩,包括本科成绩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
一般来说,要求本科成绩在专业排名前30%以内,考研成绩在相应门类排名前50%以内。
3. 个人素质和综合评价:除了学术能力,北大经济学院也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和潜质。
重点考察申请人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领导潜力等。
4. 考生意向和专业匹配:申请人需要明确自己申请调剂的原因和意向,以及与北大经济学院相关学科的关联度和匹配性。
申请人需要提供详细的调剂申请书,阐述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以上是北大经济学院考研调剂的要求,具体要求可能因年份和申请情况而有所变化,请申请人在申请前详细了解最新要求和指南,并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
北大考研复试内容

北大考研复试内容
北大考研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能力测试:学术能力测试是考察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一般会围绕考生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进行提问或要求进行相关主题的论述或阐述。
考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口头回答或书面解答来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
2. 专业素质面试:北大的复试中,专业素质面试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
面试官会根据考生的简历、自荐信和考研初试成绩,询问相关专业知识、研究经历等。
考生需要做好准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并准备相关问题的答案。
3. 外语能力测试:外语能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一般会有听力测试、口试和写作等环节。
考生需要通过听短文并回答问题、进行口语自我介绍和讲解研究计划等环节来展示自己的外语水平。
4.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综合考察考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术道德、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一般通过面试、论文写作能力综合考察、奖励情况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北大考研复试主要包括学术能力测试、专业素质面试、外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环节,考生需要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充分准备,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少数骨干计划招生解析以及复习笔记

财政政策效力分析(一) 现在我们在令 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分析 IS 曲线在不同的斜率下财政政策的效力问题。 (回忆:哪些因素影响 IS 曲线的斜率以及如何影响的) t 下降(t1↓t2) 图形分析: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数学推导: A 初始效应 ∆G 相同 →∆ AD 相同 → ∆Y1 相同 B 引致效应 走消费路径:∆Y1 相同 → ∆Yd 变大 → ∆C 变大 → ∆Yc 变大 走投资路径:∆Y1 相同 → ∆R 相同 → |—∆I| 相同 → |∆YI| 相同 第二轮的合力 ∆Y2 = ∆Yc — |∆YI| 变大 变大 相同 C 总效应=初始效应+ 引致效应(第二轮......) 变大 相同 变大 b 上升(b1↑b2) 图形分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少数骨干计划招生情况解析
育明小陈解析从这两年少数骨干计划来看很多的比例都在下调 ,招生人数也有变化,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也要好好复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道义地劝告(详细内容参考书 P169—P17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图形分析
三.货币政策效力分析(一) 本部分我们分析在 IS 曲线不变的条件下分析 LM 斜率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 (回忆:哪些因素影响着 LM 曲线的斜率以及如何影响的?) k 导: (比较 k1 与 k2 下在同样的货币政策下产出的变化量,按照初始效应和引致效应来分析,可以肯 定的是初始效应大的总的效果就大, 而初始效应相同的情况下, 比较第二轮的情况,第二轮大的总效应大。 ) A 初始效应 ∆M0/P 相同 →| — ∆R|相同 → ∆I 相同 → ∆AD 相同 → ∆Y1 相同 B 引致效应 走消费路径:∆Y1 相同 → ∆Yd 相同 → ∆C 相同 → ∆AD 相同 → ∆Yc 相同 走投资路径:∆Y1 相同 → ∆R 变小 → |—∆I| 变小 → |∆YI|变小 第二轮的合力 ∆Y2 = 变大 ∆Yc — 相同 |∆YI| 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少数骨干计划考研复试题型和情况分析
少数骨干的复试情况和统招复试情况是一样,所以大家用太担心,按照统招生的情况来复习。
一、2009年复试试题
国际贸易
1.名词解释:里比兹恩斯基定理(5)
2.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原因。
(10)
3.分析关税对于大国福利的影响。
(10)
财政学
1.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分析私人产品供给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10)
2.税收归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8)试分析我国将成品油税收从0.2元升到1元,会对不同人群的税收负担产生什么影响。
(7)
货币银行学
1.在可贷资金理论框架内,分析使利率下降的因素(5),利率下降会对银行产生什么风险?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
(5)
2.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则它将会使用什么货币政策工具?为什么?(7)这将如何通过银行渠道而作用于实体经济部门?(8)
国际金融
1.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并提出你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意见。
(12)
2.国际收支失衡有哪些原因?(13)
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历年试题是每年复习的重点与难点,大家在历年试题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取得好的成绩
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中传教授创办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