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_重点词汇(古今异义_很好的资料)(DOC)

合集下载

中考必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中考必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古今异义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 开X 诚宜开X圣听扩大开业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集锦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集锦
古今异义词
例 句
古义
今义
1.但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

但是
2.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景象
观看
3.怜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爱戴
可怜
4.虽
虽人有百手。(《口技》)
即使
虽然
5.涕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师表》)
眼泪
鼻涕
6.寻
寻病终。(《桃花源记》)
随即,
不久
寻找
7.厌
学而不厌。(《论语》)
20.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商店等
开始营

21.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感慨而
激动
感谢
22.爷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父亲
祖父
23.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行走
24.郭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外城
用作姓氏
25.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古代一
种传授
经学的
官员
学位的
最高一

35.是
当是时。(《口技》)

表示肯定
的判断
36.谢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
感谢
37.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逃跑
死亡
38.往往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到处,
处处
经常
39.忠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

(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

)A1、爱——吝啬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安——哪里、怎么沛公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3、北——败北、失败追亡逐北4、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5、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7、比——等到比及南郡8、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蜀之鄙有二僧食肉者鄙9、俾——使俾入邑庠10、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11、薄——迫近、接近芳不得薄兮薄雾冥冥C12、察——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3、曾——竟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14、诚——确实、实在、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5、次——驻扎、停留秦伯素服郊次16、除——①台阶②任命、授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7、存——拜访、看望、慰问而公子数存之D18、殆——几乎、大概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得——能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诚不得已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短屈原于王21、度——估计、考虑、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2、多——肯定、赞赏、歌颂故传天下不足多G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既克,公问其故故木受绳则直25、固——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6、顾——①只是②难道顾吾念之顾不如蜀鄙之僧27、鼓——演奏今王鼓乐于此28、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去国怀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29、过——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愿枉车骑过之H30、函——盒子买五人之脰而函之31、恨——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32、胡——怎么田园将芜,胡不归?33、会——适逢、刚好遇到会宾客大宴J34、疾——痛恨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35、既——已经、以后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36、假——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③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④小路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间至赵矣38、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君既若见录39、就——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40、厥——其思厥先祖父K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42、克——能克终者盖寡L43、类——像中绘殿阁,类兰若44、怜——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5、令——美好便言多令才M46、弥——①满②更加弥天大罪奉之弥繁,侵者愈急47、靡——没有靡计不施N48、乃——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P49、畔——通“叛”Q50、期——整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51、趣——①通“趋”②通“促”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③约请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公子闻之,往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3、秋——时间诚危急存亡之秋54、却——退后、退却却秦兵三百余里R55、让——责备平原君让魏公子曰56、如——去、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白沙,道海安S57、少——责备、批评、嘲笑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58、胜——①尽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③美好的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9、乘——(辆)兵车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60、适——到刚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61、示——给……看请指示王适得府君书62、市——买交广市鲑珍63、视——比较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4、私——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5、属——连缀、连接衡少善属文66、数——①计算②数落、列举罪行③几、几个、几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范增数目项王67、速——招致始速祸矣68、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69、率——大都、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欤?70、爽——差错无毫发爽T71、徒——白白、只是、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W72、亡——丢失、遗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亡羊补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73、微——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74、委——把……交给委命下吏75、唯——希望唯大王孰(熟)计议之76、遗——送给秦遗赵王书曰77、恶——怎么天下恶乎定?X78、悉——全部、都悉埋于地79、咸——全部、都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帮助、辅助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1、向——从前、以前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六国各爱其地82、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多谢后世人83、信——确实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84、幸——①希望②皇帝到……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缦立远视,而望幸焉85、许——多余、左右一百里许86、徐——慢徐趋87、寻——不久寻病卒Y88、要——通“邀”便要还家89、易——换请以十五城易璧90、狱——案子、案件91、因——①沿袭,继续②趁机③通过,经由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92、遇——对待然公子遇臣厚Z 93、再——两次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94、贼——害、祸害是贼天下之人者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95、识——①知道、记得②标记汝识之乎封识宛然96、致——①表达②招致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97、诸——之、之于王语暴以好乐,有诸?投诸渤海之尾98、族——族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99、卒——①终于、最终②死③通“猝”卒廷见相如卒而葬之卒起不意100、坐——①犯罪②因为王曰:“何坐?”曰:“坐盗。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中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希望大家做好笔记,在平时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看!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 水渠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我精心为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晏子之晋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呼延赞传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弦章辞鱼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南齐书·孔稚珪传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小主夫人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6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统编版)

专题6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统编版)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必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1.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6.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7.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新:古义:新的知识;今义:新的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1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2.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古义:指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13.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

14.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古义:怠惰散漫。

今义:指速度缓慢。

15.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7.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18.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19.惟吾德馨。

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0.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21.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22.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23.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4.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当然。

今义:合适,应当。

2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古义:涂盖,敷上今义:向外透,冒充等。

26.一板已自布字自:古义:另外今义:自己27.文理有疏密文理: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28.药稍熔药: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药品29.有布衣毕昇布衣: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30.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古义:框子今义:规范3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21.陈涉世家语,皆指目陈胜1. 旦日,卒中往往..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事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今义:会面5.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22.唐雎不辱使命1.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4.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5. 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凋落6. 休.祲降于天古古义:吉祥今义:常用作休息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8. 徒.以有先生古义:只今义:徒弟23.隆中对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到达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与亮情好日密3. 于是..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4.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5. 凡.三往古义:总共今义:平凡6. 孤.不度德量力古义:自称今义:孤单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因此今义:使用为援而不可图也8. 此可以..古义:把今义:许可.24.出师表资将军1. 此殆天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 此臣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兴隆也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圣听4. 诚宜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于桓灵也5. 未尝不叹息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7. 臣不胜受恩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古义:时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9. 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正义,意义10.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批评今义:表示否定11.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12.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13.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今义:通顺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古义:偏袒和私心今义:照顾私情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6.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今义:小心慎重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古义:任务今义:效果19. 不效.则治臣之罪古义:实现今义:效果17.公输1. 吾知所以距子矣..古义:用什么(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 虽然..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18.《孟子》两章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4.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起,指被任用今义:分发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往上伸6.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今义:走远路8. 一豆.羹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用的器皿。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12个/周*6周第一周:(1)走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步行,离开。

例: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2)从古义:跟随。

今义:①介词。

②跟从。

例:①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3)把古义:动词,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①握住。

②把持。

③介词,将。

④量词。

例: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4)或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

②副词,也许。

③有时,间或。

今义:①选择连词。

②副词,也许。

例: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5)再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

②继续。

例: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如是再三。

(《宋定伯捉鬼》)(6)夫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

②丈夫。

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

④读fú,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词。

⑤读fú,指示代词。

今义:丈夫。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口技》)③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

(《礼记·檀弓下》)④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7)君古义:①封建帝王,一国之主。

②对人的敬称。

③(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例:①民贵君轻。

(《(孟子)两章》)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8)狱古义:诉讼案件。

今义:监牢。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9)爷古义:名词,父亲。

今义:祖父,常重叠用。

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10)去古义:①离开。

②距离。

③去掉,除去。

今义:前往,到……去。

例: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与诗词汇总古今异义(一):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古:跑。

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古:只有,只要。

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经常。

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古:离开。

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古:大腿。

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出处同上)古:多少。

今: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古:极,尽。

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古:交错相通。

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

(出处同上)古:从哪里来。

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1)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古:沿着,顺着。

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出处同上)古:像这样。

今:这样。

15.欣然规往。

(出处同上)古:计划。

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古:买。

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处同上)古:不愿作。

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古:窗户。

今:门19.坐我西阁床。

(出处同上)古:坐具。

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古:衣服。

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

(出处同上)古:前面的路。

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古:这样。

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古:适逢,正赶上。

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古:在这时。

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魏学《核舟记》)古:特别手巧。

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彭端淑《为学》)古:雇船。

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出处同上)古:及,到。

今:过了。

28.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王安石《伤仲永》)古:渐渐。

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古:只不过。

今: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古:山岗高地。

今:把持和独占。

[注:陇同垄]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古:这样却。

今: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处同上)古:这样以后。

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古:浅陋。

今: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出处同上)(1)牺牲。

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加。

古:虚夸,以少报多。

今: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处同上)古:案件。

今: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

(袁枚《黄生借书说》)古:值得珍惜。

今: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古: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处同上)古:眼泪。

今:鼻涕(古用“泗”)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

(出处同上)古:遗憾。

今: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1)若。

古:你。

今:像。

(2)毒。

古:怨恨。

今: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

(出处同上)古:困苦不堪。

今:疾病。

42.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可惜,可叹。

今:值得怜悯。

古今异义(二):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7、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8、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9、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10、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11、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书》)12、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13、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14、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

②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15、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16、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17、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

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18、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

②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有时单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19、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20、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21、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

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22、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23、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24、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

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 25、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

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传》)26、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27、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28、扶老: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拐杖。

例: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辞》)29、一切: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梦溪笔谈》)30、鞠躬: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

(《中山狼传》)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常见古今异义词例释字词、例句及所选篇目、古义、今义顺序: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尽/ 贫穷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弦乐器/ 蚕丝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弃/ 委托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离开/ 到,往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 表示判断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荐/ 举起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现/ 出征,征收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白,了解/ 比喻豆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豆类名称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接近,趋向/ 今常作副词或连词诚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确实/ 真诚、诚实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时/ 四季中的秋季义引喻失义(《出师表》)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否陟罚臧否(《出师表》)恶,坏/ 表示否定猥猥自枉屈(《出师表》)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卑鄙下流庶庶竭驽钝(《出师表》)希望,期望/ 众多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案件监狱师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军队/ 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 表动作重复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间隔、空隙,不连接里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居民区名/ 方位词,与外相对游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上枢密韩太尉书》)交往/ 现常指游历、游览池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枢密韩太尉书》)护城河/ 现指水塘走几欲先走(《口技》)跑/ 行走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快步走、奔/ 趋势跑趋向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助/ 不真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经过/ 房子;居住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拜见、进见/ 看到鄙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品质低下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购买/ 市场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强壮,强大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只/ 但是虽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 虽然,表转折固吾义固不杀人(《公输》)绝对/ 坚固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道歉/ 感谢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逃跑/ 死亡会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适逢,恰巧遇到/ 聚合怜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怜爱,爱戴/ 可怜,怜悯或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有人/ 或许,也许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到处/ 经常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扩大/ 指商店开始营业猖蹶遂用猖蹶(《隆中对》)失败/ 凶猛而放肆(注: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于是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从此(时)/ 表示承接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的原因/ 常与“因为”搭配,表因果关系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品质低劣晓畅晓畅军事(《出师表》)精通,熟练/ 通顺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平民/ 用布做的衣服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严谨而慎重/ 小心慎重牺牲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凭借能愿动词/ 可以交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和子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间隔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断绝来往/ 隔开,不连接无论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不要说,更不必说/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以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以此为/ 认为左右楚王闻之,谓左右(《晏子春秋》)身边跟随的人/ ①表方位;②表估计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即使这样/ 转折连词中考文言文知识点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