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肖秀荣四套卷 (二)(含答案)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背诵版

肖4分析题背诵版第⼀套卷35、(1)如何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期性问题。
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主制度同基层⺠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③新中国成⽴70年来,我们党领导⼈⺠创造了世所罕⻅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期稳定奇迹,中华⺠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跃。
实践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化繁荣、⺠族团结、⼈⺠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提供了有⼒保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内容分析:①回答了中特制度是什么;②回答了优势特点,即四个“坚持”;③回答了实践结论。
(2)为什么要“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摄性地位”?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的根本⽅向和根本保证。
党是最⾼政治领导⼒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总揽全局、协调各⽅的领导制度体系居于统领地位。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优势。
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身优势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③健全党的全⾯领导制度,既是⻢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揭示的科学真理,也是新时代统揽“四个伟⼤”、战胜各种⻛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70年奋⽃历程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的显著优势,其中⾸要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领导。
2013肖秀荣1000题 马哲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目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7)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9)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2)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8)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1)二、多项选择题 (2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2)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2)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0)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5)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0)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47)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51)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3)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体系2.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3.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
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B.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C.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邓小平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2013肖秀荣4套卷之选择题详解

2013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一)2.【简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本质的、全面的反映。
A正确。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B、C错误。
理性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D错误。
3.【简析]这是恩格斯的名言,深刻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正确,A、B,C错误。
4.【简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6.【简析]B、C、D错误。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9.【简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简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一一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一一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正确,A、C、D错误。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一34.(1) 结合材料1、2、3,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运用唯物史观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答案要点】(1)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蕋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菡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菡础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仍相当突出,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肖秀荣考前点题肖秀荣第二套预测试题

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说明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本原与派生的关系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只能在下述条件下来考查每个原理:(一)在其历史发展中;(二)在和其他原理的联系中;(三)在和具体历史经验的联系中。
”这段话表明()A.真理是抽象理论的综合B.真理离不开具体的条件C.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经验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的最终解决是通过()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C.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D.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4.“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正是有了秦始皇,中国才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
”这一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两人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B.两人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C.两人的出现都是必然的D.两人都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5.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C.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D.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6.利润、平均利润、利息都是剩余价值的不同转化形式。
一般情况下,下列大小关系表现正确的是()A.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B.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D.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7.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是()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B.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C.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D.简单商品经济和复杂商品经济8.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条件是()A.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B.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C.全国范围的镇压反革命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9.党的根本建设是()A、思想理论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C.组织建设D.作风建设10.抗战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
《肖秀荣四套题》主观分析题归纳总结版(便于记忆)精选

肖秀荣2015考硏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参考答案三、分析题34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中。
我国对于食盐中碘含量的规定标准的数次调整正是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
全面强制加碘是为了消除广泛的碘缺乏症问题,随着条件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又出现了碘摄入过量的问题,说明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适度原则。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等不同,虽然食盐中加碘依然是普遍做法,但在实际执行时应结合各地特殊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标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追求全国“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就是要创造条件,促成矛盾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对“海绵体”的保护和建设,努力将汛期大雨带来的短时间多余降水保存下来,等到干旱少雨的时候再加以利用,从而达到一举两得、化包袱为财富的目的。
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城市建设理念的彻底转变,就是人们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现。
35【答案要点】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34题(1)指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还要奇怪!”所涉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①答案:涉及的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封神榜》中的一些最奇怪的事情,当时只是抽象的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对范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②答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爱迪生生活的时代,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不可能有手机以及关于手机的知识,所以,“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35题(1)结合材料1、2和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最主要的成果以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答案:3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016考研肖秀荣四套卷题目

(1)指出那些质疑谢赫特曼的人“光从理论说是不可行的”的错误所在(2)准晶体的发现过程对我们认识真理有何启示?(3)结合材料2谈谈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35(1)结合材料1说明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2)结合材料4和材料2.3中的“腾笼换鸟、凤凰涅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明应该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3)为什么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6(1)结合中国抗日战争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说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3)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新征程?37(1)结合材料 1、2 说明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结合材料 3 4 5 说明在互联网领域为何同样既要讲法治又要讲德治?(3)结合材料 6 说明应如何认识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包括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权利?38(1)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或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个人能力并非顶尖的中国队能获取 4x1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而个人实力最强的美国队却屡屡失败?(2)材料1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启示?(3)指出材料2反映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35(1)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及其原因说明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2)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3)结合材料4.5,说明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6(1)指出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说明它为什么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说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重要作用及共产党在处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大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