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70例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观察组(n=35) 18(51.43) 14(40.00) 3(8.57) 32(91.43)
对照组(n=35) 13(37.14) 12(34.29) 10(28.57) 25(71.43)
3 讨论
面瘫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可 能会发生,使患者容易出现诸如嘴巴歪斜、口角下垂、面颊动作 不灵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医学学者认为面瘫的致病因素主要为患 者面部神经出现水肿现象时,人体会对出现的水肿现象进行自 我修复和管制,从而导致患者的面部神经遭受到强大的反作用 力,进而使患者面部神经变性,即患者面部肌肉的控制功能失 调。近几年来,医学临床中多采用西药对该病症患者进行治疗,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此疾病的蔓延以及发病频率, 但是西药不能够从病症的根本上对其进行医治,并且会诱发较 多的并发症,如系统红斑狼疮、股骨头无菌坏死等。因此,临床 医学提出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对面瘫进行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艾克拜尔·阿卜拉 , 陈满涛 .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经麻痹症,此疾病的发病速度较快,可 导致患者出现无法自主控制面部肌肉或者口齿不清的现象。 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角歪斜、不能鼓腮吹气、皱眉 以及患侧夹食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部形象、身体健康以及 生活质量 。较多患者在第一时间会选择西药对自身疾病进 行治疗,然而目前西药对于面瘫的疗效并不明显,只能对症状 轻微患者有治疗效果。中医医学认为引起面瘫的主要原因为 患者的脉络空虚让风邪有机可乘,从而导致气血发生堵塞以 及经筋不收的症状。该疾病的发病范围均体现在患者的面部, 因此需要快速且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针 灸对于该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因此,本院对中医针 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急性期)69例的体会《中国健康月刊·B版》2011年第11期【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针灸、超短波和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为主,同时依症情辅以益气活血祛风内服汤药、抗病毒药、维生素和激素治疗。

结果69面瘫患者,痊愈48例,显效20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5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费用少,疗效好的优点。

【关键词】面瘫针灸超短波面肌功能训练汤药西药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40-02【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on the con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Methods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fortreatment of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mainlychoose acupuncture ultra-short wave and facial musclesfunction training treatment,in accordance with the herbal medicine, antiviral drug, vitamin andhormone therapy.Results 69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cases,48 cases cured,markedly effective in 20 cases,cured in 1 case,the total effic iency of98.55%.Conclusion This combined therapy has a difinitetherapeutic effect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no adverse effect.【Key words】facial palsyacupuncture ultra-short wavefacial musclesfunction training treatment Chineseme dicine western medicine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中医“口僻”范畴。

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的疗效研究
李丽丽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2(027)012
【摘要】目的观察内科基础治疗与针刺联合疗法对亨特氏面瘫的影响.方法选用急性期亨特氏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静滴营养神经、抗病毒、口服糖皮质激素、面部按摩等治疗,10天后加用针灸疗法;对照组不进行针刺治疗,余治疗不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亨特氏面瘫患者在营养神经、减轻水肿、减少后遗症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2501-2502)
【作者】李丽丽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中医院正源社区,正源,7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70例 [J], 何建琼
2.不同组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疗效观察及对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J], 郭飞;谈青;吴桂琴;刘敏;陆亚康;谢均;倪亚凤
3.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及对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J], 郭飞;谈青;吴桂琴;刘敏;陆亚康;谢均;倪亚凤
4.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1例 [J], 李鹏
5.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的临床价值观察 [J], 林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68例临床疗效观察
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面瘫 , 且均为周围性面瘫 。诊断符合 《 中药新 合 的方法治疗面瘫 ,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药 临床研 究指 导原则》 面瘫诊 断标准 ; ② 具有面瘫 的典型症状 , 3 讨 论 包括前额皱纹消失 、 眼裂扩大 、 鼻唇沟平坦 、 口角下垂 , 露齿时 口 面瘫 是 临 床 一 种 常见 病 和 多 发病 ,可 分 为 中枢 型 和 周 围 型 角向健侧偏歪等 , 病侧不能作皱额 、 蹙眉 、 闭 目、 鼓气 和撅嘴等动 两类 , 中枢 型大多作为颅脑损伤等疾病 的并发症 , 而周围型则 由
1 2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1 1 卷第 7期
药 物 与 临床 ・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 面瘫 6 8例 临床 疗 效 观 察
张冬 生 ( 山 西 省寿阳 县人民医院 寿阳 0 4 5 4 0 0 )
摘要 : 目的 : 观 察和探讨应用 中西 医结合方 法治疗面瘫的临床 疗效和 价值 。方法 : 本文对我院治疗的 6 8侧 面瘫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 3 8例采用 中西 医结合疗法作为观察组 , 3 0例采 用常规 西医治疗作 为对照 组 ,重点分析采用不 同治疗方法的两组患者治疗效 果。结果 : 观察组 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差异显著( 火0 . 0 5 ) ; 观察组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O . 0 5 ) , 结论 : 应用中西医结 合方法治疗面瘫, 不但 可 以提 高 治疗 效 果 , 而且 缩 短 疗 程 , 减 轻 患 者 负担 。 关键词 : 中 西 医结 合 面 瘫 疗 效
作; ③签署知情 同意 书 ; ④患者依从性好 , 能 够配合医护人员完 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 挛形பைடு நூலகம்面部神经痉挛

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

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

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面神经麻痹即指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

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

我院采用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及精神心理发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男16例,女13例。

平均年龄43岁,发病时间1~10天。

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岁,发病时间3~15天。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中医、功能锻炼及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日,连续7日;地塞米松5~10mg 入壶,1次/日,连续7日;维生素B10.1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500μg 肌注,1次/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每次0.5g,2次/日,7~10天。

中医治疗:①普通针刺:主穴取牵正、承浆、颊车、地仓、太阳、阳白、迎香、攒竹、风池、合谷、足三里等。

每次取6~8穴,局部皮肤消毒后,取0.5~1寸的毫针,在穴位上进针,面部穴位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其他穴位可运用提、插、捻、转、弹等手法,留针30分钟。

②电针:选用C6805型针灸治疗仪,时间30分钟,1次/日,7~10次。

功能锻炼。

面部按摩:指压上述各穴位及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2次/日。

主动面肌运动:①额部:尽力抬眉,如无主动运动,可在眉部轻向对侧用力协助运动。

②对眼轮匝肌、口轮肌等作画圆按揉。

③鼓腮运动:同时鼓腮时两腮尽量收紧嘴唇。

④对额肌作十字按摩。

训练时间早期开始2次/日,20分钟/次,10日1个疗程。

心理治疗:因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对家庭关心的满意度等不同,患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上述因素与抑郁症状有显著关系。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面瘫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面瘫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面瘫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口眼歪斜(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或者完成欠佳。

是临床常见针灸治疗中的优势病种,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在临床上应与中风等其他疾病继发导致的,比如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粥样硬化引起脑出血等疾病,继而导致面瘫。

面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口眼歪斜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听觉、味觉功能减退,甚至还会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因此,在治疗时可从中医整体观进行治疗,结合西医检查及药物治疗,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兼顾现代前沿治疗用药,以帮助患者得以更好地康复。

1.面瘫发病机制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这里主要讲述周围性面瘫:可分为贝尔麻痹和亨特氏面瘫。

1.贝尔麻痹:患侧口角下垂,上下唇因口轮匝肌瘫痪而不能紧急闭合,发生饮水漏水、流涎、鼓腮时漏气、吹起等功能障碍。

眼轮匝肌瘫痪后,失去了受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保持平衡协调的随意动作,致睑裂扩大、闭合不全、露出结膜;用力闭紧时,眼球转向外上方,称贝尔征。

由于不能闭眼,易患结膜炎。

2.亨特氏面瘫:病变在膝状神经节附近,除有贝尔征外,还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鼓膜上出现疱疹,系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面神经麻痹的机理;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引起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非化脓性炎等导致营养缺乏,诱发神经变性,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神经麻痹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早期的病理为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改善免疫功能,以此达到治疗目的。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78例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78例

经取穴 : 眼部 以阳 白及 其左 右各旁 开 0 5寸 , . 口部 以地仓
至颊车每 0 5寸 1针 ; . 配穴 : 翳风 、 下关 、 阳、 太 颧髂 、 白。 四
随症 选穴 : 鼻唇 沟变浅 加迎香 ; 眉困难 加攒竹 ; 中沟 抬 人
歪斜加 口禾髂 ; 唇 沟歪斜加 承浆 。操 作 : 三里 、 颏 足 阴陵
亲神经性的水痘 一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脊髓神经根 中, 当 某些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 病毒被激活 而发病 的认识 有相 同之处。更昔洛韦为新 一代抗疱疹病毒药物 , 可抑制 病毒复制 , 对大 多数 疱疹病毒有 更强 的选择性 ; 甘露醇早
期应用可以消除面神 经水肿 。针刺 主穴足三里 为足 阳明
86 9
河 北 中医 2 1 00年 6月 第 3 第 6期 2卷
H bi C 。 n 0 0 V l 2,o6 ee JT M J e 1 , o 3 N . u 2
针 刺 配 合 药 物 治疗 H n 面瘫 7 ut 8例
薛维华 李 梅 0 0 1) 50 1 ( 河北 省 中医院针灸 科 , 河北 石 家庄
阳明” 《 ,灵枢 ・ 筋》 : 其病 ……卒 口僻 , 者 目不和 经 谓 “ 急
… …
颊筋有寒 , 则急引颊 移 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 , 不胜 收故
僻 。 由此可见 , ” 面瘫的发 生主要 由于络脉空 虚, 风湿热毒 乘虚人中, 侵袭 阳明 、 少阳经脉 , 以致肌肤营卫壅滞 , 经脉失 养, 筋肉纵缓不收而成 面瘫 。这与现代 医学认为本病是 由
2 结 果
H n 面瘫是 带状疱疹病 毒侵犯面 神经所致 , ut 病情较
重, 属重型面瘫 , 常遗留后遗症 。20 0 8—1 _2 0 2 0 9—1 , 2 我

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综合征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综合征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亨特 氏综合征 4o例
刘 守亮 王 东雁 贺天喜
(甘肃省酒泉 市人 民医院 ·酒泉 735000))
亨特氏综合征 (Ra ̄ y—Hunt)又名 Hunt面瘫 ,是 由病毒 感染所引起 的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一种 ,近年来呈上升趋 势 ,常难治愈 ,其 临床表现为疱疹 一面瘫 一头痛三联征 ,笔者 20O7—02~2OO8—12采 用中西 医结 合治 疗亨特 氏综合 征 40 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75例为 我院门诊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治疗组 4o倒 ,男 15例,女 25例 ;年龄 25—67岁 ,平 均年龄 52.93岁 ;病程 3—10天 ,平均 (7.37±2.53)天 。对照 组 35例,男 16例 ,女 l9例 ;年 龄 22~ 岁 ,平均年 龄 5o.56 岁 ;病程 2—11天 ,平均(6.54±3.35)天 。两组在性别 、年龄、 病程 、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的 硒I璐ey—Hunt 的诊断标准[1]制定 为 :①患 者在 耳廓 外耳道 乳突 处可 见疱 疹 ,耳 面部常有疼痛。②患者 突发一侧面部 口眼歪斜 ,面部 表情肌瘫痪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平坦 ,口角 下垂或示齿 , 鼓腮不能或不全 ,③有 头痛 、头晕 、耳鸣或听觉过敏等。 1.3 排 除标 准 ①周围型面瘫无疱 疹感染头痛 、头晕 、耳鸣 或听觉过敏体征者。②继发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 、脑血管意 外。③病程超过 30天 以后 ,年龄在 20岁 以前 70岁 以上 ,未 按规定计划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 效者 。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中医治疗 :急性期予 自拟 柴胡解 毒汤以清 热解毒 、活血通 络。方药为 :柴胡 lOg、黄芩 10g、龙 胆草 10g、 大青叶 log、板蓝 根 los、地 丁 los、银花 log、连翘 log、山豆根 log、桃仁 10g、红花 10g、天麻 lOg、川 芎 log 、地龙 log 、蒲 公英 10g,水煎 服,2次/日,服 l0剂。(2)西 医治 疗 :急性期 抗 病 毒 、激素、营养神经 治疗 。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 (黑龙 江省乌 苏里江 药业 公 司)50mg和 地塞 米 松 10ms加 入 5%葡 萄糖 250ml中或生理盐水 250mi中,静脉点滴 ,每 日 1次 ,共 2周 。 同时肌注维生素 Bl 0.5mg、维生素 BI 100mg,耳部耳廓外耳道 乳突处疱疹外涂龙胆紫液以抗感染 。(3)针灸 治疗 :取穴 :阳 白 、四 白、太 阳、地仓 、颊 车、下关 、风池 、翳 风、听会 、合谷诸 穴 ,用 1.5~3寸毫 针直 刺或 平刺 ,得气 后接 G6805 电针灸 仪 ,用间断 波,留针 30分钟 ;面部 梅花 针扣 刺拔 罐 ,每 日 1 次 ,1O次为 1疗程 。3疗程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采用 西医 和理疗治疗 。西医治疗 同治疗组 , 面部理疗采用 K8832一T型调 制中频电疗机 治疗 (北京金华 仪器厂生产 ),该机输 出调制中频 电流,其调 制波频率为 1— 150HZ,被调制波频率为 2KHZ,调制 波波形 为尖波 ,指 数波 , 三角波交替出现 ,用小号极 板在患 侧头面部治 疗 30分后取 掉极板红外线外 照面部 ,1O次为 1疗程 。治疗 3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文校对 : 杨洁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3—1 0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亨 特 氏面瘫 7 O例
何 建 琼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 H u n t 综合征) 7 0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1 3 8例亨特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7 O例, 对照组6 8例;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治疗组在急性期配合静脉滴注甘露醇、 阿昔洛韦及水溶性维生素, 并同时内服中
反应 , 造 成通 气 障碍 ( 主 要 以不 完 全 可 逆 的气 流 受 限
为 特征 ) 。吸 人有 毒 性 颗 粒 的 原 因主 要 为 吸 烟 、 环 境
污染 、 工作 环 境 , 其中9 0 %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由 吸烟 或 吸入 二手 烟所致 。在 发展 中 国家除 了空气 污染 外使 用 木材 或煤 炭取 暖烹饪 等也 被认 为是致 病 因素之 一 。
其他 慢性 疾 病 。所 以符 合 老 年 人 身 体 特 征 的 治 疗 方案 才能 更好 的治 疗慢 性 阻 塞 性肺 疾 病 , 减 轻 病 症 给
观察 [ J ] . 山西 中 医 , 2 0 1 3 , 2 9 ( 8 ): 5 5 - 5 7 .
[ 5] 张莉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老 年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急性 加 重 期 的疗 效 观察 [ J ] . 中外 医 药 研 究 , 2 0 1 3 , 2 4 ( 1 1 ) : 2 6 - 2 7 .
传统 中 医认 为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是 因 “ 咳嗽 ” 、
疾 病 上 的不足 , 总有效 率 优于 只使 用基 本药 物治疗 , 因
此值得 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朱献金 , 中 西 医 结合 治 疗 4 O例 老 年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急 性 发 作 期 临 床 观察 [ J ] . 中 国 民间 医 药 刊 , 2 0 1 3 , 1 4 ( 7 ) : 1 1 4 3 . 1 1 4 5 . [ 2 ] 赵彩霞 , 中西 医 结合 治疗 老 年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的 临 床 分 析 [ j ] . 中医中药 , 2 0 1 3 , 1 1 ( 1 4 ) : 7 9 . [ 3 ]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 Ⅲ 一Ⅳ级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l 临床 研 究 [ J ] .中 医 学报 , 2 0 1 3 , 1 0 ( 2 8 ) : 1 4 6 4 — 1 4 6 5 . [ 4 ] 李 淑华 , 李 巨奇 .中 西 医 结合 护 理稳 定 期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临 床
平均 4 7 . 6岁 , 病 程 1天 ~ 7天 , 平均 2 . 3天 ; 对 照组 6 8 例 中男 2 9例 , 女3 9例 , 年龄 2 7岁 ~ 7 9岁 , 平均 4 6 . 5 岁, 病 程 1天 一 6天 , 平均 2 . 1天 。 经 比较 , 两 组 患 者 在姓 别 、 年龄、 病 程 等 方 面无 明显 差 异 ( P> - 0 . 0 5 ) , 具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O 1 . 0 6 9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一 O 1 - 0 1 2 3 — 0 2
亨特氏面瘫 ( H u n t 综合 征 ) , 即 R a ms a y H u n t 综
有 可 比性 。
合症 , 又称膝 状 神经 节 炎 ,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周 围 性 面
瘫 , 发病 率 仅 次 于 贝 尔 氏 面瘫 , 属 于 重 症 面瘫 。笔 者 自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在 亨特 氏面 瘫 急性 期 采 用 中西 医综 合 治 疗 该 病 7 0例 , 取得较 好疗效 ,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 0 %, 总有效率9 8 . 6 %, 对照组治愈率 2 7 . 9 %, 总有效率8 5 . 3 %, 2 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极为显著( P<
0 . 0 1 ) , 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结论 亨特氏面瘫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亨特氏面瘫; 急性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病率 , 主要 由慢性 支气 管炎 、 肺气肿 和 吸入有 毒气 体颗
粒 所致 。慢 性支气 管 炎导致 小气 道病 变感染 引 发异 常
痰多 咳 喘 , 桂枝 补 元 阳 、 暖脾 胃, 细辛 镇 咳 、 祛风 散 寒 ,
五 味子 滋补强 壮 、 温肺 化 饮 , 麻黄祛痰平喘 , 干 姜 治寒 饮 咳喘 、 痰多清 稀 , 芍药起镇痉、 镇 痛 之用 。炙 甘 草起 中缓 急 , 益 气补 血 , 阴 阳并 调 之用 。本案 临床 疗效 结果 表明, 中药 辅助 治疗 弥 补 了 西药 在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
“ 肺胀 ” 、 “ 外感 内伤 ” 肺 肾阳气 虚损 、 痰瘀 互 结 、 痰夹 瘀 血碍 气而 致 。治 宜养血 以流 动乎气 , 偏重 温 阳补 气 , 降
火以清利其痰, 固本 平 喘, 肺 肾 同 治 为 主 要 治 疗
原 则 - 4 ] 。
老年 人 因久 咳会 导致 一定 程度上 的肺 部及 脾 胃损 伤, 故 对身 体其 他器 官 的调 理也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老 年 人体 质较 差 , 抵 抗病 毒能 力弱 , 而且 多数 老年人 还伴 有
光 明中医2 0 1 5年 1月 第 3 O卷 第 1期
C J G MC M J a n u a r y 2 0 1 5 . V o l 3 0 . 致死疾 病 , 在我 国有着 较 高 的发
老人 带来 的不 适 。本 案药 方 中 的半 夏燥 湿 化痰 、 主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