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暑假作业单(九年级)

中学化学暑假作业单(九年级)请根据以下要求完成暑假作业。
选择题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合物?A。
纯净水B。
氧气C。
氢气D。
纯净铁2.过滤可以分离以下哪种混合物?A。
饮料B。
空气C。
食盐水溶液D。
甲烷气体3.以下哪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A。
燃烧B。
蒸发C。
腐烂D。
酸碱中和反应填空题1.化学式H2O表示的是什么物质?答案:水2.在原子结构中,质子的电荷是正电荷,它的相对质量是多少?答案:13.燃烧是指某物质和什么物质之间的反应?答案:氧气___1.请用简明的语言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简述混合物与化合物的区别。
答案: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每种物质保留其特性;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是确定的。
3.举例说明物质的相变。
答案:水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这是从液体相到气体相的相变。
实验题根据实验器材和步骤,完成以下实验,并写下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钠和水反应的现象。
实验器材:钠片水试管实验步骤:1.将一块小的钠片放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倾斜,将水滴至存放钠片的一侧。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和结论:钠片和水接触后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的气泡。
反应产生的氢气能自燃。
参考答案选择题:1.D2.C3.D填空题:1.水2.13.氧气___:1.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每种物质保留其特性;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是确定的。
3.水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这是从液体相到气体相的相变。
实验题结果和结论请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
河南省郑州市初三化学下册暑假练习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初三化学下册暑假练习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答案:C2.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5.68gB.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C. 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D. 准确量取8mL的液体用10mL的量筒答案:D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医用酒精B. 洁净的空气C. 液态氧D. 碘盐答案:C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B.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C.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O₂)B. 氯酸钾(KClO₃)C. 水(H₂O)D. 氢氧化钠(NaOH)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B.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C.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答案:ABCD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下列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B. 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C. 罩在火焰上方的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答案:ABC解析:蜡烛燃烧时,火焰确实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最亮;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蒸气生成,进而推断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罩在火焰上方的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而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也摸不着。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暑假练习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不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 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或放热,故C正确;D. 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但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增加D.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答案:D解析: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A错误;B.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故B错误;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C错误;D.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B解析:A.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B.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C. 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故C错误;D.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是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共18个族B. 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答案:B解析:A.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是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包括第ⅤⅢ族),故A错误;B. 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也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故B正确;C.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D错误。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暑假预习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暑假预习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哪个选项代表的是原子?A. 水分子(H₂O)B. 氧气分子(O₂)C. 钠离子(Na⁺)D. 氢原子 (H)答案:D. 氢原子 (H)2.在化学反应(CaCO3(s)→CaO(s)+CO2(g))中,(CaCO3)是:A. 反应物B. 产物C. 催化剂D. 抑制剂答案:A. 反应物3.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液体?A. 氮气(N₂)B. 水银 (Hg)C. 铁 (Fe)D. 二氧化碳(CO₂)答案:B. 水银 (Hg)4.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属于哪一族?A. 第IA族B. 第IIA族C. 第VIA族D. 第VIIA族答案:C. 第VIA族5.下列哪种物质是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的?A. 氯化钠 (NaCl)B. 二氧化碳(CO₂)C. 氢气(H₂)D. 水(H₂O)答案:A. 氯化钠 (NaCl)二、多选题(每题4分)1. 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有:A. 石蕊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B. 酚酞在pH值小于8.2时无色,在pH值大于8.2时呈红色。
C. 甲基橙在pH值小于3.1时呈黄色,在pH值大于4.4时呈红色。
D. pH试纸可以精确测定溶液的pH值。
答案:AB2. 关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下列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 大多数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
B. 非金属元素通常形成阴离子。
C. 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D. 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获得电子。
答案:ABD3.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C. 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D.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电子层数决定。
答案:ABC4. 关于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B.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C. 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
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

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1~9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0~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
共27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少量液体B.闻气体气味C. 检查气密性D. 过滤 3、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等于200ml 4、某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B.硫酸铜固体和氯化钠固体(加入水) C.水与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酚酞) 5.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1)将它们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A.X大于Y大于Z B.Z大于Y大于X C.X大于Z大于Y D.Z大于X大于Y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水是纯水,PH=0,显中性。
B.用稀盐酸除铁锈和热水瓶中的水垢。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水小心的慢慢的滴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D.可用氢氧化钠来缓减胃酸过多。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含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初三化学暑假作业(含答案)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化学暑假作业(含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l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Fe 56 Zn 65 I 127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⒈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⒉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海水晒盐
B.用干冰人工降雨
C.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D.利用风力发电
⒊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B.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
C.水的化学式:H2O2
D.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⒋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
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C.铱的质子数是77
D.铱属于非金属
⒌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
初中化学(人教版)暑假练习题及答案答案解析第一章

初中化学(人教版)暑假练习题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你一定能选对!请把下列题中符合题意的字母标号填入栏内相应的题号下面。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B.化学是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C.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重要学科D.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开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3.化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奠定了现代化学基础的是()A.火的发现和利用B.金属的冶炼和利用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张青莲主持测量铟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B.绿色化学使化学生产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D.拉瓦锡最先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测定出了空气的组成5.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A.造纸术、陶瓷、活字印刷术B.陶瓷、黑火药、指南针C.酿酒、青铜器、造纸D.活字印刷术、天然气、钢铁的冶炼6.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7.下列在生活事件中不能体现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研发合成新药物,治疗新冠肺炎B.通过政府补贴解决民生问题C.合成能从沙漠中提取水的新材料D.改进发动机燃烧方式,实现节能减排8.(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农业上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B.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随意排放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9.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石蜡熔化C.冰雪融化D.高粱酿酒11.“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有关扶贫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扶贫档案B.腐熟农家肥C.架设电缆线D.制作竹根雕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粮食酿成酒C.菜刀生锈D.木柴燃烧13.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14.下列性质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黄金的密度是19.3g/cm3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酒精易挥发15.新疆棉花享誉世界。
九年级化学暑假作业检测试题及答案

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说法:
C.铁水铸成锅,有新分子生成D.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途广泛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C.石油的用途广泛,是一种纯净物
D.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4.下面是一些灭火的事实。其中对灭火的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是
A.它是碳单质B.它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C.它是混合物D.它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材料
5.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B.烧杯C.蒸发皿D.试管
6.某化合物中H、S两元素的化合价为+1、-2,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S2H B.SH2 C.HS2 D.H2S
7.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若该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甲、乙容器后均被完全吸收,且不考虑实
验中物质的损
耗,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8.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
A.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泡沫或浮渣多少
C.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D.硝酸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12.二甲醚(C2H6O)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将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含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选择题(22小题,共28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符合题意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
1-6题,每题2分;
7-22题,每题1分)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鞭炮爆炸C.食物腐烂D.菜刀生锈
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呼吸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9.一些不法商贩把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出售,危及食品安全。
工业用盐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10.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B.该粒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
C.该粒子不显电性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11.用扇子轻轻的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2.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可适量服用氢氧化钙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