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 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月考练习高二语文试卷2012.12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 刹.那/千年古刹.伺.候/伺.机而动薄.利/日薄.西山B. 辟.易/鞭辟.入里号召./昭.告天下史乘./千乘.之国C. 拖累./连篇累.牍载.体/载.誉归来间.架/间.不容发D. 强.颜/强.弩之末冠.名/冠.盖云集露.面/崭露.头角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布署萦绕响遏行云捷然不同B. 厮打桎梏坐壁上观破釜沉舟C. 阻梗谛造砭人肌骨防御攻事D. 陷阱融洽惨淡栗冽耳熟能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杨振宁教授对别人把他和什么歌星同日而语....,估计不是不屑一顾就是一笑了之。
B.小夫妻俩背井离乡,从山西来到江苏,白手起家,盘下一家小面馆,通过几年的惨淡..经营..,小面馆的生意煞是红火。
C.日本右翼政府无视历史,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实行“收购”“国有化”,我国政府派出公务船、科考船以至海军船到钓鱼岛海域我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巡航、执法、维权,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
D.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4.下列各项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两位律师指出,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和新城分局刑警队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王宣是在并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B.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
C. 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馆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D. 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披.绣闼披:打开躬.逢胜饯躬:亲自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的、好的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C.亦何恨.乎秋声恨:埋怨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勒:统率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自矜功伐.伐:讨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草拂之而.变色平明,汉军乃.觉之襟三江而.带五湖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A. 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也相同B. 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不同C. 两个“而”不同,两个“之”相同D. 两个“而”不同,两个“之”也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 徐孺下.陈蕃之榻屈.贾谊于长沙B. 梁以此奇.藉砭.人肌骨C. 此天之亡.我目.吴会于云间D. 无不膝.行而前百忧感.其心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闻有声自西南来者A. 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B.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C. 胡为而来哉D.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9.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2 语文-扬州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附加试题

高三( )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Ⅱ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轮辐盖轸,皆 有 职 乎 车 而 轼 独 若 无 所 为 者 虽 然 去 轼 则 吾 未 见 其 为 完 车 也 轼 乎 吾 惧 汝 之 不 外 饰 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20.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 ;苏辙,字 。
(2分) 21.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2分)23.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与蒋干“两过江东”大有关系,请简要分析。
(4分)(2)简述《红楼梦》中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悲剧。
(6分)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事件真相尚未明了,“错在政府”的骂声早已四起,“人人喊打”的喧嚣中,“有罪推论”颇受欢迎,辟谣信息却乏人顾及;电影上映,正常的观影感受变身为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极端言辞充斥网络,戾气横生;为求编制,万千学子趋之若鹜,高学历俯身于冷岗位,“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为图方便、求速成,民众不循正轨,走捷径、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规则权当过眼云烟,“唯结果论”渐成价值标尺。
这些现象,共同勾勒出当前社会心态的失衡图谱。
每一种不良心态的滋生,都是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的真切投影。
而它们的固化、交织与扩大、蔓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
一旦不良心态成为社会习惯,影响的不仅是公共秩序的稳定,更直接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
1403-语文-扬州中学2013年高三开学语文检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开学检测语文试卷2013.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矫.健/佼.佼饯.别/明修栈.道收敛./水光潋.滟B.麦秸./拮.据赝.品/义愤填膺.纸篓./捅娄.子C.树梢./艄.公篆.书/不容置喙.乖戾./风声鹤唳.D.憔.悴/暗礁.瓦砾./众口铄.金眼眶./条条框.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抱怨赵本山的某些小品超越道德底线、歪曲对常态生活的理解,让人们的精神难以承受,但是要将本山的暂别硬做成永别,也不太公平。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药医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D.意大利科学家对1921年从墓穴中挖出的但丁头骨进行了精确测量,并制作了一个模型,然后根据头骨模型复原了但丁头像。
3.下面对“利息”的定义是以债权人为主体的。
请根据这一定义,以债务人为主体给“利息”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
)(4分)利息是在借贷活动中货币持有者(债权人)除收回到期贷款外另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取得的收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材料,紧接文意,用排比句式对“异想天开”表达议论观点。
(5分)长春光机学院职工的三个孩子私下带了六元钱,从长春偷偷出发前往大连,打算去蛇岛捉蛇,然后去西沙捉龟,最后去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进行动物考察。
有人说,这三个孩子是“异想天开”。
然而我们知道,爱迪生十二岁就开始做各种试验,瓦特小时候常望着蒸汽出神,袁隆平年轻时,梦想稻谷能像花生那么大。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扬州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测试

江苏省扬州市2012届高考专题复习测试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1.诊断性测试题(每题1分,共25分)及其解析、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手腕./顺蔓.摸瓜悭.吝/纤.尘不染禀.赋/凝神屏.气B.矫.情/咬文嚼.字坍圮./否.极泰来窥伺./箪食.壶浆C.狭隘./期期艾.艾吭.声/强吭.高歌标识./鳞次栉.比D.阐.述/阿谀谄.媚剽.悍/彪.炳千古诡谲./发生口角.【解析】本题考查同(近)音字,B项jiáo pǐ sì。
A项wàn qiün/ xiün bǐn ɡ;C项ài kýng/háng zhì;D项chǎn piüo /biüo juã【答案】B2.下列加点字,配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河畔./绊.脚禁锢./痼.习博闻强识./独树一帜.B.作.客/咋.舌阑珊./蹒跚.浑.然一体/混.水摸鱼C.馈.赠/溃.乱噬啮./涅.槃汗流浃.背/嘉.言善行D.蹊跷./峭.拔乖戾./骈俪.罄.竹难书/钟磬.齐鸣【解析】本题考查同(近)音字,A项pàn/bànɡùzhì;B项zuî/zãshün hún;C项kuìniâjiü;D项qiüo/qiào lìqìnɡ。
【答案】C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组是( )A.耍赖.赏赉.招徕.万籁.俱寂明眸善睐.B.庆.贺亲.家钟磬.罄.竹难书切中肯綮.C.驿.站后裔.臆.断神采奕.奕自怨自艾.D.汲.取诘.问棘.手岌.岌可危佶.屈赘牙【解析】本题考查同(近)音字,A.“赖”“赉”“籁”“睐”读音相同,都读为“lài”,“徕”读为“lái”;B.“庆”“亲”“磬”“罄”读音相同,都读为“qìng”,“綮”读为“qǐng”; C.都读为“yì”;D.“汲”“棘”“岌”“佶”读音相同,都读为“jí”,“诘”读为“jiã。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
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它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上所知道的龙了。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
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
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
”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
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
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
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
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
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
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
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
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
化纸之后,关门独坐。
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紧严、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
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
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
柴驮子,炭驮子。
马粪。
粗细瓷碗,砂锅铁锅。
焖鸡米线,烧饵块。
金钱片腿,牛干巴。
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
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
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考)-语文试题+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高三语文2023.8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5.材料一说“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材料二说“历史是道的显现”,这两句话侧重表达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张氏月洲村南帆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
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
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
本名也罢,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徽号。
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
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
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
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
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这儿出来的。
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
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
这本精装书籍握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
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
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
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空①《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语句是:,②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作为内容很合适。
③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诗句是“”。
④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⑤《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子是“”。
2.默写。
(1)__________,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请用普希金的诗句回答。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请用普希金的诗句回答。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9分)吃肉,我说野味不如养殖动物好①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观点:吃肉还是要吃野味,养殖动物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比不上野味。
②野味与养殖动物的口感确实存在差异。
野生动物在野外为活下去而奔跑不止,因此,肌纤维发达,脂肪含量少,更耐咀嚼。
而养殖动物由于缺少一个让它们不停奔跑的环境,因此,肌肉中脂肪含量会比野生动物要高,口感也偏向细腻、柔软。
但是,哪种口感更好,取决于进食者的主观感受,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很难说野味的口感就比养殖动物要好。
③另外,“标价越高的红酒越好喝”的心理作用也会影响人们对于食物品质的判断。
市场上,野生动物肉类的价格甚至是同物种养殖动物肉类价格的几倍。
也可能是令人产生“越贵的东西味道越好”的心理暗示。
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雅更教授介绍说,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并不具备更高价值,食用未经检疫的野味还有可能有害健康。
⑤在某些热爱生鱼片的人眼里,野生鱼类的生鱼片毫无疑问是一道珍馐,有些人甚至觉得野生鱼类的生鱼片很安全,可以随便吃。
但三文鱼、大马哈鱼、鳕鱼、带鱼等作为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其体内感染的异尖线虫如果进入食用者体内,虽无法发育为成虫,但其幼虫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容忽视。
大量活虫进入人体造成的急性异尖线虫病并非罕见。
曾有报道称,研究人员在一条鳕鱼身上分离出100多条异尖线虫幼虫。
而过敏性异尖线虫病的发生率又比较高,对人体造成的色害也更为严重。
而蛙和蛇作为常见的可食用野生动物。
则是某些迭宫绦虫最喜爱的中间宿主。
有报道称,在一条蛇身上发现了150多只迭宫绦虫的中绦期幼虫。
当然,养殖动物也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不过至少在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寄生虫感染会得到有效控制。
⑥另外,野生动物因携带病毒,也可能因为与人密切接触或被食用而感染人类,譬如,前不久引发大家恐慌的禽流感病毒。
2003年引起非典疫情的SARS病毒,科学家经过追踪发现,它们很有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
即便如此,人们对“纯野生”动物追逐的热情也没有丝毫减弱。
⑦青睐野生动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养殖业的一些误解。
提到养殖业,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用“激素”、“抗生素”喂养动物,因此觉得养殖的动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⑧提到养殖业与激素,首当其冲的就是水产养殖和鸡肉。
最早报道水产养殖采用避孕药的是1998年的《成都商报》,该报报道称:重庆一养殖户向记者爆料,其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避孕药,使黄鳝长得叉大又肥。
事实上,黄鳝是一种具备性逆转特性的生物,雄性体型较大,而避孕药大部分为雌激素。
黄鳝摄入雌激素后会转为雌性,这毫无疑问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后来又演变出“避孕药养虾"、“避孕药养蟹"之类的谣言。
但真实情况是,虾、蟹对激素极其敏感,若喂食避孕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大面积死亡。
养殖户不太可能做这种提高成本减少收益的事。
⑨至于“添加激素养殖”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问题,同样是个谣言。
以鸡为例。
现在我们吃的肉鸡正是通过无数次的杂交育种和极为严格的饲养方法带来的产物,肉鸡的品种就决定了其极快的生长速度,无需激素助长。
根据2005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肉鸡在6周龄(42天)的体重指标为2.42kg,这个行业标准在许多消费者眼里似乎是有点疯狂,但这是科技带来的实惠,否则,我们会处在一个只有少数人能吃得起鸡肉的社会。
⑩野生动物的食用问题不仅仅在于“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事关生态保护。
受国家野生动物法保护的野生动物,是严禁捕杀食用的。
虽然地球上每年都有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的动物,但是,更多野生动物是由于被人类捕杀而濒临灭绝,今天的野味,也许明天就成了博物馆里的拉丁文名字。
【小题1】关于人们偏爱野味的原因,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野生动物的肌纤维发达、脂肪含量少,有嚼劲儿,其口感比养殖动物好。
B.野生动物与养殖动物相比,不仅食用更安全,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
C.野生动物的“稀缺性”促使人们对“纯野生”动物有着疯狂追逐的热情。
D.相比野生动物而言,养殖动物多靠“激素”、“抗生素”喂养,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小题2】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⑤段划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食用野生动物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很严重。
B.养殖动物也会存在问题,不过在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寄生虫感染会得到有效控制。
C.虾、蟹对激素极其敏感,喂食避孕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大面积死亡。
养殖户不可能做这种提高成本减少收益的事。
D.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野生动物因携带病毒,当其与人密切接触或被食用也可能会感染人类。
【小题3】请结合本文内容,以“拒食野生动物”为主题,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诚恳,构思新颖,语言简洁。
(要求30字以内)(3分)1.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4分)⑪宾客意少舒()⑫会宾客大宴()⑬不能名其一处也()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⑪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第二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句是_________。
(都用原文词句)(2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
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
坡问其故__________,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
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__________,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
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
②屋券:房契。
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
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
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小题1】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节奏。
(划两处)(2分)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居阳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坡问其故两狼之并驱如故C.(坡)徐谓之曰徐喷以烟D.竟不索其直岂直五百里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2)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小题4】根据选文回答。
(5分)(1)给这个短文加一个标题:(1分)(2)短文中的“坡”指__________,短文表现了他什么品质(2分)(3)短文的结尾交待了坡不复买宅,借居暂憩,由此你会联想到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
”(2分)1.古诗词鉴赏(3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题1】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1分)【小题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
(2分)2.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①北场②芸藿③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①王绩,隋末唐初诗人,中年后,过归隐生活。
②北场和第二句的东皋,泛说屋北的场圃,家东的田野③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小题1】诗人秋夜喜遇王处士,但全诗没有一笔正写“喜”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之“喜”?(2分)【小题2】尾句中“更”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