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复习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语音与汉字(含答案)

专项复习(一) 语音与汉字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莽.莽(mǎng)分.外(fēn)丰润.(rùn) 红装素裹.(ɡuǒ)B.汹涌.(yǒng) 摇曳.(yì)腐.烂(fǔ) 成吉思汗.(hán)C.今朝.(zhāo) 枉.然(wǎnɡ)娉.婷(pīng) 生机勃.发(bó)D.冠.冕(ɡuàn) 红晕.(yùn)谐奏.(zòu) 稍逊.风骚(xùn)(解析:A.“分”应读作“fèn”;B.“曳”应读作“yè”;D.“冠”应读作“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邮票折腰天娇喉咙B.妖饶滔滔嘶哑黎明C.凝望鲜研漫游海峡D.坟墓呢喃飘逸忧戚(解析:A.“娇”应写作“骄”;B.“饶”应写作“娆”;C.“研”应写作“妍”。
)第二单元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教诲.(huì)解剖.(pōu)骈.进(pián) 金戈.铁马(ɡē)B.赦.免(shè) 珐.琅(fà)模.式(mó) 锲.而不舍(qì)C.箱箧.(qiè) 宽宥.(yòu)憎.恶(zènɡ) 停滞.不前(zhì)D.云霓.(ní) 广袤.(mào)汲.取(jí) 自惭形秽.(suì)(解析:B.“锲”应读作“qiè”;C.“憎”应读作“zēng”;D.“秽”应读作“huì”。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妄想沼泽断章取义富丽堂黄B.旁骛禅师附庸风雅扭捏做态C.羡慕佝偻形销骨立眼花缭乱D.秘诀亵渎矫揉造作相得益章(解析:A.“黄”应写作“皇”;B.“做”应写作“作”;D.“章”应写作“彰”。
)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积攒.(zǎn)压榨悄.无声息(qiāo)倘若B.坍.塌(tān) 脂粉俯拾.即是(shí) 赃物C.襟.怀(jīn) 稠缎不知所措.(cuò) 缀满D.渊.博(yuān) 灰烬间不容发.(fà) 驰聘(解析:A.“悄”应读作“qiǎo”;C.“稠”应写作“绸”;D.“聘”应写作“骋”。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1)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卷一、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8分)gu sh j l 广.场 身.体 据.说 铃.声 uì ú uàn ú 嘴.巴 浮.萍 锻.炼 成熟.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chī shuǐ cǎo fáng gē ge chuáng qián gēn zhefàng shēng ài xīn zhǎo rén pá shān yǐ hòu三、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10分)四、组词。
(12分)东( ) 住( ) 远( ) 冬( ) 往( ) 运( ) 请( ) 从( ) 讲( ) 清( ) 以( ) 进(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 1.读一读,给句子加上标点。
(2分) 能见到小伙伴,我多么开心呀别的孩子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2.把句子补充完整。
(6分)(1)小花狗在(2)要是 ,我就(3)我多想3.你要去书店借书,可不知道怎么走,李明知道,你可以这样问他:“”(2分)六、背诵填空。
(13分)1.夜来( ) ( ) ( ),花落知多少。
2.床前明月光,疑是( ) ( )霜。
3.和风对( ) ( ),朝霞对( ) ( )。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 ),不知( )。
5.敏而好学,不耻( ) ( )。
七、读一读,完成作业。
(12分)1.“和大人一起读”,你读了吗?请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分)(1) 《胖乎乎的小手》中,全家人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因为这双手帮他们做了好多事情呢!( )(2)儿歌《妞妞赶牛》中,牛牛饿了,妞妞就牵着牛,去吃河边嫩嫩的柳叶。
( )(3) 《狐狸和乌鸦》中,狐狸说乌鸦的羽毛漂亮,是真心夸它长得美。
( )(4) 《三只白鹤》中,第二只白鹤把大鱼埋在了柳树旁边。
( )八、我爱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默写) 1

专项复习——积累默写(一)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 ,又想坐下。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着, 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的草原起来: 声,车声, 声,响成一片。
2.《宿建德江》的作者是代的。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
,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 ”和“”这几句能看出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
3.《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
全诗是: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4.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总起句是“”;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5.[三国]诸葛亮: ,死而后已。
[三国]曹植:捐躯赴国难, 。
[宋]李纲: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宋]陆游: 忘忧国。
6.下课时,教室里,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
……老师走过来, 伸手一拂,“屏风”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 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7.请写出代的写的《春日》中的千古名句: , 。
8.默写《回乡偶书》, 。
, 。
专项复习——积累默写(二)1.在唐朝诗人的《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流域风沙大的诗句是: 。
提到传说故事的诗句是: , 。
春天来了,江南大地真是“, 。
”(《江南春》)这一课中,我还积累了宋代诗人的《书湖阴先生壁》: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地球,这位,这个,是那样的, 。
3.五音包括: 、、、、。
五彩包括: 、、、、。
五行包括: 、、、、。
五谷包括: 、、、、。
4.伯牙,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少选之间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以为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1:生字词语句子复习课件

zàng(肝脏)
脏
zāng (弄脏)
练习
我来为生字选读音,用“✔”标出。
卵(luǎ✔n lǎn)
宅(zhá✔i zái ) 巢(ch✔áo cáo) 斥(jīn c✔hì) 拙(zuō zh✔uō)
占(zài zh✔àn)
俗(s✔ú shú)
穗(s✔uì siù) 绅(sēn shē✔n) 措(chuò c✔uò) 坠(zh✔uì suì) 索(su✔ǒ suō)
(②)
读词语,把加点字与读音连起来。
下降
•
投降• 降落
•
降服
•
jiàng xiáng
相信
•
长相
•
好言相• 劝 吉人天相
•
xiāng xiàng
照样子,组词。
例:诊 所
所以
珍珠
珠宝
研究
究竟
形势
势态
狠毒
毒辣
我会写出部首相同的生字(以本册书上的为主)。
艹
虫
鸟
犭
口
扌
⻊
月
氵
土
木
钅
淘 暮吟
址 蚊据
柄 鹅跪
敏锐——敏捷 研究——探究 洞察——洞悉 探索——探究
严厉——严格 屈服——服从 创造——创新 干脆——索性 惩处——惩治 占领——占据 胜利——成功
饶恕——宽恕 尖利——尖锐 燃烧——焚烧 坚定——坚决 拯救——挽救 躲避——逃避 宣布——宣告
忍受——忍耐 痛苦——苦楚 寻求——探求 随便——随意 胸怀——胸襟 逼迫——强迫 敬佩——佩服
里有这几种解释:①教导;训诫。 ②教导或训诫的
话。 ③训练。 ④准则。 ⑤解释(词义)。选出下
河南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河南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淮滨县第一中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xún职坍tān塌拈niān轻怕重随声附和hèB.慷慨kǎi怂sǒnɡ恿哄hōnɡ堂大笑神采奕yì奕C.嗔chēn怪缥缈miǎo怪诞dàn不经杞qí人忧天D.羞怯qiè抽噎yē莽莽榛zhēnɡ榛骇hài人听闻2.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
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二、句子默写3.按要求填补古诗文名句。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
(2)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三、名著阅读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打,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1)上面文字中(甲)指得是《西游记》中的(____)(2)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四、综合性学习5.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期末复习试卷(一)(试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当.铺( dāng dàng ) 悬.崖( xián xuán ) 号.叫( hào háo ) 桦.树( huáhuà) 大哭.( kǔkū)淹没.( mòméi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ān chuān cāng máng yīn tiān kūcǎozāi nànzhīshizhìbìng shēng qí三、比一比,再组词。
(6分)晴()渴()坡()睛()喝()披()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6分)一()帆船一()飞鸟一()小溪一()翠竹一()鱼塘一()石桥五、查字典填表。
(8分)【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第1页共4页】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几读音组词画由化柱衰六、选词填空。
(8分)秀丽华丽1.她穿着一件非常()的衣服来参加这次的晚会。
2.黄山的景色()神奇,吸引了许多的游客。
倒影倒映3.岸边的柳树弯腰欣赏着自己的水里的()。
4.天边的星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在湖水中。
七、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2分)1. 寻找茂密的食物老虎森林里一只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非洲住在狮子大王炎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革命胜利的中国照亮了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第2页共4页】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试卷(一)祥细答案与解析

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全唐诗》2.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A.《孟子》B.《列子》C.《庄子》D.《老子》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出自()A.《周易》B.《礼记》C.《荀子》D.《淮南子》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5.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A.李白杜牧B.李白杜甫C.李商隐杜甫D.李商隐杜牧6. 近体诗中的律诗共八句,除了讲求平仄外,在二、三两联还要讲求()A.用韵B.对仗C.夸张D.声调7. 依照杜甫诗作的风格特色来判断,下面哪句不是杜甫所作?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8. 依照苏轼词作的风格特色来判断,下面哪句不是苏轼所作?()A.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9. 欣赏如图的书法作品,你认为这幅书法作品出自哪位书法家之手?()A.柳公权B.欧阳询C.颜真卿D.赵孟10. 下列关于中国作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B.沈从文,著名作家,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他的作品。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写作时善于融情于景,也常用拟人的手法。
课文《匆匆》就是他的作品。
D.史铁生,作家、散文家。
他的散文语言质朴、简洁,却十分耐人寻味。
课文《那个星期天》中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让人深深感动。
11.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是()A.《王尔德童话》B.《格林童话》C.《安徒生童话》D.《骑鹅旅行记》12. “五官端正,身材修长;甘愿效力,唯命是从……”这是对《鲁滨逊漂流记》中谁的描述?()A.鲁滨逊B.星期五C.星期五的父亲D.老船长13. 下列不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经历的事情是()A.被罚刷墙B.法庭作证C.鬼屋寻宝D.智救寡妇14. “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一只眼睛向里凹,另一只眼睛却直冲着天空。
【情景试题】2022-2023学年(语文)七下 期末复习:1

1.字音字形一、填空题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hū xiào,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shè shì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bì miǎn的。
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jiāo lǜ,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2.(5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1分)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sou()起来。
(2)(1分)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 A . gēng B . gēn)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3)(1分)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A . lǜ B . shuài),鲁迅先生是深恶()(A . è B . wù)痛绝之的。
(4)(1分)保姆总是吩()(A . fēng B . fēn) 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5)(1分)若小细绳上有一个gē da(),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像春蚕在jǔ 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2)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3)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是笑得ké sòu()起来(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二、综合题4.(6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juǎn得更紧些,把身于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______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______,像山泉在______,像波涛在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末复习一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
形容广阔或壮大。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少。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悔。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喻,明白。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毕,完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知己的一生,到死为止。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过度劳累。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穷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的远。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
惹人注目:引起别人的注意。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
形容很快取得一致。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和愤恨。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息息相通: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息息,指呼吸。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叱咤,吆喝。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忧虑不安。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姗姗,行走缓慢的样子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不可思议: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
养精蓄锐:养息精神,蓄积力量。
锐,锐气。
齐心协力;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形容勤奋的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的样子。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苍苍莽莽: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相得意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情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意,更加。
彰,明显。
有过之无不及:(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古文阅读练习第一单元《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还家( )..其父( ) ④明道中,从先人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3.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5.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一——。
(引号内填原文)第三单元《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___________;吕蒙是____________。
5.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文末“___________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2)既而儿醒()(3)一时齐发()(4)众妙毕备()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虽人有百手()(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8、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9、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代小说家写的短篇小说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2)恐前后受其敌()(3)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目似瞑,意.暇甚 D。
止.增笑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有剩骨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①久之,目似瞑②又数刀毙之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我能用“”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