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体育中数学)
小学三年级下册 统计与可能性 体育中的数学专项练习题

习
题
汇
编姓名:
体育中的数学
一、我们班有个同学,如果要站成方队(就是行数与每行人数相等),至少去掉
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
二、有24个体操队员,在体操表演时需要变换队形。
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有几
种排法?填写下表。
三、某班有56个同学。
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
四、小李、小王、小赵与小高四人打乒乓球。
每两人之间都要打一场。
1、小李要打几场?
2、他们一共要打多少场?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
五、面积是36平方米,而边长是整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哪几个?请填入表中。
六、植树节时,三(1)班分配到种42棵树的任务。
想把这些树种成每行棵数与行数都
一样的,至少要少种多少棵?或至少要多种多少棵?
七、三件上衣与两裙子有几种穿法?(写出配套的序号。
)
八、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学组成所有的两位数,有哪些?
部分答案:
四、1、3场
2、6场
五、1×36 2×18 3×12 4×9 6×6
六、6棵 7棵
七、①④、①⑤、②④、②⑤、③④、③⑤六种。
八、12 21 13 31 14 41 23 32 24 42 34 43。
体育的数学概念

体育的数学概念
体育运动中的数学概念涉及到运动力学、几何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力学: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力等的计算与分析涉及到数学。
例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加速度)可以使用数学中的导数概念。
2. 几何学:球类运动中,球的弹跳方向、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等都涉及到几何学。
例如,篮球弧线投篮的角度可以使用投影的几何学概念来计算。
3. 统计学:体育比赛中,对运动员、球队的成绩、得分、胜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和概念。
例如,计算运动员的平均得分、篮板数以及射门命中率等。
4. 概率论:在一些竞技体育中,预测结果和比赛输赢等需要使用概率论进行分析。
例如,预测足球比赛的胜平负结果可以通过概率模型进行计算。
此外,运动数据的模型化分析也需要数学的支持,例如使用回归分析对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模型进行运动表现的预测等。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反思(含试卷)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反思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
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
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A.225 B.900 C.1000 D.40002.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的时()A.B.C.D.3.一根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两个()的面积。
A.底面圆 B.长方形 C.底面圆或者长方形。
4.从学校到电影院,小王要走15分钟,小红要走12分钟.小王与小红的速度比是()A.5:4 B.4:5 C.5:9 D.不能确定5.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m,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较,( )。
A.两段一样长 B.第一段长C.第二段长 D.无法确定哪段长6.一艘客轮从乙港开往甲港,开到距甲港时,离甲港还有2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A.8千米B.25千米C.50千米D.40千米7.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真分数,商( )这个数。
A.大于B.小于C.小于或等于D.等于8.下面图中能表示的是()A.B.C.D.9.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边长是5厘米和4厘米,则它的周长为()厘米.A.13 B.14 C.13或14 D.无答案10.化简比36∶42=()A.8∶6 B. C.6∶7 D.5∶2二、填空题11.1.25与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它们的比值是_____.12.一项工程,预计15个工人每天做4个小时,18天可以完成.为了赶工期,增加3人并且每天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可以提前______天完工.13.下图是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靠墙角叠放成的图形,按叠放规律填空。
体育项目中的数学知识

体育项目中的数学知识体育和数学,这两者听起来像是一对不太相干的朋友,但你知道吗?他们其实是可以一起打乒乓球的,哈哈!你想想,运动场上那些飞速的球,简直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数学的舞蹈。
先不说别的,咱们先聊聊篮球吧!在那个篮球场上,三分线就像是个魔法线,很多小伙伴都想跨过去投中那一球。
三分球的成功率和角度、力度都有关系。
你看,角度越大,球飞得越高,进篮的概率就越大。
要是小伙伴们能用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来算算角度,那投篮绝对比你想象的容易多了。
运动员在场上,看似是在拼体力,其实他们在脑海里打着算盘呢。
再说说足球,那个圆滚滚的足球可不是随便踢的,得有点讲究。
你知道吗,足球的轨迹跟抛物线有关。
这球一踢出去,哗啦啦的旋转,简直像是在空中跳舞。
那一刹那,想象一下,球员们在心里默默算着,哎,得把力量控制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球以最佳的弧度飞进球门。
这不是简单的体力活,简直是一场智力的比拼!别小看这小小的角度,正是这点点差异,决定了能不能进球。
反正我觉得,要是能在训练的时候给他们讲讲数学的美,足球场上一定会多出很多进球。
再看看田径,那个百米赛跑简直是个速度与激情的结合体,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搏。
在这一瞬间,时间的概念就变得尤为重要。
比赛开始的那一声枪响,选手们的每一步都在和时间赛跑。
这里就要用到速度的计算了。
跑得快慢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情,赛后还得算一下自己的个人最佳时间,心里有个谱。
比赛结束后,看着那一串数字,想想自己拼了多少汗水,真的是有点小感动呢。
你看,时间、速度,都是数学在身边的小伙伴。
还有游泳,那个水中飞鱼的运动。
每次比赛,选手们都在水里翻滚,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科学实验。
你可能不知道,游泳的最佳姿势和身体的浮力、阻力关系密切。
游泳运动员得算好每一个划水的角度,每一次呼吸的时机,哪怕是小小的误差,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成绩。
看他们在水中游得那么潇洒,其实背后可得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和计算呢。
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游泳选手分享他练习的过程,真的是让人感慨不已。
体育中的数学

体育中的数学一. 知识点总结1.单循环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无主客场之分。
(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不和自己比赛,其他人都要比)2.双循环赛: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有主客场之分。
(每个队和同一个对手交换场地赛两次)一共比赛场数=(人数-1)×人数3.淘汰赛:每两个队用一场比赛定胜负,经过若干轮之后,最后决出冠军。
(每场比赛输者打包回家)二. 做题方法1. 点线图2. 列表法3. 极端性分析------根据个人比赛场数,猜个人最高分根据得分,猜“战况”三. 例题分析例1:三年级四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赛一场,每个班赛几场?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例2:20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淘汰赛,那么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例3:规定投中一球得5分,投不进得2分,涛涛共投进6个球,得了16分,涛涛投中几个球?例4:规定投进一球得3分,投不进倒扣1分,如果大明得30分,且知他有6个球没进,他共进几个球?例5:A,B,C,D,E,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单循环比赛,A已经赛了4盘,B已经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此时E赛了几盘?例6:A,B,C,D,E,五位同学一起比赛乒乓球,单循环比赛,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比赛结果如下:(1)A与E并列第一(2)B是第三名(3)C和D并列第四名求B得分?例7:四名同学单循环比赛,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平者各得1分。
已知甲乙丙三人得分分别为3分,4分,4分,且丙无平局,甲有胜局,乙有平局,那么丁同学得分?例8:A,B,C,D,E,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若A,B,C,D分别得分为1,4,7,8,问E最到得几分?最少得几分?例9:四个球队单循环比赛,有一个队没有输球但是倒数第一,有可能吗?。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体育中的数学》评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体育中的数学》评课稿《体育中的数学》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材文章。
文章通过体育运动中的实际情境,融入了数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对《体育中的数学》进行评课。
首先,该篇文章选取了足球比赛作为情境,这样的选材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足球比赛,文章向学生介绍了计数的概念,即用数数的方法来表示实物的个数。
这种引入的方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文章切入了习题解答,通过提问启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同时,文章中还设置了足球队员入场的问题,引出了有序数的概念。
这种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有序数的含义,并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
此外,文章还引入了数学符号“<”和“>”,并结合足球比赛中的得失比分进行了数学的比较。
这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符号的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
然而,该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首先,在引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除了提到有序数和计数,还可以适当引入其他数学概念,如加法和减法等。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体育中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在习题解答环节,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综上所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体育中的数学》是一篇很好的教材文章。
通过引入足球比赛情境,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文章的教学设计也有一些亮点,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等。
然而,在引入数学知识和问题设计方面还有待改进。
希望教材编写者能够继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中的数学课件

设施布局与空间利用
05
CHAPTER
体育比赛策略中的数学
03
微积分
微积分在体育中用于描述和解决速度、加速度、力量等方面的变化。
01
概率模型
通过概率模型分析比赛中的各种可能性和结果,为制定策略提供依据。
数据评估
基于数据评估结果,可以对运动员和团队的训练计划、比赛策略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表现和成绩。例如,在田径项目中,可以通过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数据来调整其训练计划和比赛策略。
04
CHAPTER
体育设施设计中的数学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运用几何学原理确定运动场地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公平性。
数学具有精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量化和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训练和提高比赛成绩。
数学模型可以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优化。通过数学分析和计算,可以找出最佳的训练方案和比赛策略,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例如,在篮球比赛中,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分析出最佳的投篮角度和力度。
02
线性代数
利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运动中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问题。
1
2
3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视频分析工具收集比赛数据。
数据采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比赛策略和战术。
策略制定
通过模拟预测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以便做出最优选择。
模拟预测
பைடு நூலகம்
实时调整
小学数学下册《体育中的数学》课堂教案之奥运数学题

小学数学下册《体育中的数学》课堂教案之奥运数学题。
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奥运数学运算2、了解运动数据分析方法3、发现运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二、教学内容本次课堂教案的重点内容是奥运数学题。
先通过介绍奥运会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课后作业的收集和分析,以获取学生对奥运会的了解程度,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应该如何开展课堂。
接下来,通过奥运会运动员的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运动据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奥运数学题的练习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1、讲、练相结合2、学生参与式教学3、活动与讲解相结合四、教学过程1、知识导入通过介绍奥运会的历史和意义,让学生对奥运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对奥运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发现奥运会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2、课外作业分析通过对上次作业的收集和分析,让学生对奥运会的了解程度更加深入。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解释,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奥运会的理解情况和学习状况。
3、奥运数学题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奥运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掌握基本奥运数学运算。
例如,某田径运动员在男子400米比赛中跑了45秒,这个成绩他到达了全国第二名的成绩,那么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应该是多少呢?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运用奥运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掌握运动数据分析方法。
4、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奥运运动的规则和运动数据。
例如,通过看铅球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铅球比赛的规则和技巧,通过了解运动员的数据,让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掌握实际运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堂教案的实施,让学生掌握了奥运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和运动数据分析方法,发现运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通过课后作业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奥运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对于奥运会和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堂教案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奥运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和运动数据分析方法,发现了运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门市第一小学课时教学设计(1)
课题体育中的数学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重难点1.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归纳总结。
课件来源自制
教学准备卡片
课型新授
设计意图1.从新旧知识的复习,建立起对新知的认识平台。
2.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自身体验,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会有客观的体会。
让学生在猜的基础上玩转盘,做抛物的游戏,利于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练习能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设计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哪一个项目?今年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全世界的盛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办你的心情怎样?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师:你们最喜欢的运动会又要开始了。
看,走在最前面的是我们学校的体操队。
(1)师:从这张图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2)体操表演时需要变换队形,由48人组成的体操队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有几种排法?(找几个学生说)。
师:看来排法还真不少,那你不能把你想到的编排方法有序的列举出来呢?打开书75页,把你的想法填一填。
(3)全班交流结果。
(4)师:什么叫方队?(方队就是行和列数目一样的队伍,也就是正方形队伍)
师:你能举例说说吗?
师:这48人的体操队能不能排成方队呢?对了,什么叫方队?为什么呢?那怎么办?同桌两人说说自己的想法。
(5)师:现在要求表演时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几个人或者至少增加几个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会儿说给大家听。
(6)师:我们班有多少人?能不能排成方队?怎么办?(多人、少人怎么办?)最大能排成什么样的方队?
2.比赛项目二:比赛场次
师用卡片出示题目。
让学生读题。
说说从题目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1)解决问题“(1)”,小组中有4个球队,每2个球队要比赛一次。
裁判由大家来当,先来看看比赛的场次吧
(2)师:老师想请各位裁判帮助数一数每队要进行几场比赛。
(3)师:再看看整个小组共赛几场。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工具,在你的纸上写一写、画一画。
(4)全班交流方法。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④表格法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三、练习。
1.师用卡片出示:某校四年级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1)四年级有4个班,每2个班要比赛一次。
裁判由大家来当,先来看看比赛的场次吧。
(2)师:老师想请各位裁判帮助数一数每班要进行几场比赛。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工具,在你的纸上写一写、画一画。
(3)全班交流方法。
2.师:现在每个小组中两人握一次手,看看每个人要握几次?这一组一共握
了几次?
四、自谈收获、总结反思、教师补充。
学情
记录
教研组长签字: 时间:。